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改善正位回肠膀胱术后患者尿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雪梅 李雨威 李珍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596-1600,共5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膀胱全切正位回肠膀胱术后患者尿控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膀胱癌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正位回肠膀胱术后出院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在患...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膀胱全切正位回肠膀胱术后患者尿控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膀胱癌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正位回肠膀胱术后出院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在患者出院时行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以指导盆底肌锻炼、变换体位排尿、Valsalva呼吸增大腹压、记录排尿日记为整体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尿动力学检测指标: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新膀胱容量、新膀胱残余尿量、肾功能情况及患者的日间夜间排尿满意度。结果术后3、6、12个月,研究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新膀胱容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新膀胱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排尿满意度(日间、夜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改善膀胱全切正位回肠膀胱术后患者尿控能力,促进新膀胱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正位回肠膀胱术 膀胱癌 排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后首次血清PSA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张静琦 周晓洲 +2 位作者 季惠翔 郑霁 陈志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590-1595,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radical prostatectomy,RP)后首次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本科行RP的251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照术后6~8周首次血清... 目的分析影响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radical prostatectomy,RP)后首次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本科行RP的251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照术后6~8周首次血清PSA值是否达到生化复发水平,以0.2 ng/mL为分界点将患者分为PSA <0.2 ng/mL组和PSA≥0.2 ng/mL组,针对两组患者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RP后首次PSA水平的因素。结果①251例前列腺癌患者:两组患者在BMI、术前有无电切、术前PSA、术后Gleason评分、病理T分期、有无淋巴结清扫、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BMI、术前PSA、术后Gleason评分、病理T分期为影响术后首次血清PSA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②153例淋巴结清扫的前列腺癌患者:两组在BMI、术前PSA、术后Gleason评分、病理T分期、淋巴结是否阳性、阳性淋巴结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PSA、淋巴结阳性为影响术后首次血清PSA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BMI、术前PSA、术后Gleason评分、病理T分期是影响前列腺癌患者术后首次血清PSA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PSA和淋巴结阳性是影响淋巴结清扫的前列腺癌患者术后首次血清PSA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 前列腺癌 生化复发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