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据传染病防控基本原则,精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被引量:7
1
作者 毛青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33,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疫情暴发流行已两年,持续在全世界肆虐。由于各国采取的防控政策和措施不同,疫苗分配不均,加之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疫情暴发流行已两年,持续在全世界肆虐。由于各国采取的防控政策和措施不同,疫苗分配不均,加之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变异迅速,导致疫情仍十分严重。随着疫情的发展,对新冠肺炎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及SARS-CoV-2的生物学特征等有了深入研究和认识。人群普遍接种疫苗在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注射疫苗后仍然存在一定比例的突破性感染。因此,依据传染病防控基本原则(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进行物理防护仍十分重要。实践证明,“普遍疫苗接种+有效物理防护”是全面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根本措施,两者不可或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大规模接种疫苗 感染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儿童病因不明严重急性肝炎全球暴发流行 被引量:1
2
作者 毛青 赵颂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79-1086,共8页
儿童病因不明严重急性肝炎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球大流行期间突然出现的一种病因不明的儿童肝脏疾病。自2022年4月初首次报道以来,已累及全球20多个国家,病例数达450例左右,以欧洲、北美洲为主,我国目前尚无类似病例报道。该病多发于... 儿童病因不明严重急性肝炎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球大流行期间突然出现的一种病因不明的儿童肝脏疾病。自2022年4月初首次报道以来,已累及全球20多个国家,病例数达450例左右,以欧洲、北美洲为主,我国目前尚无类似病例报道。该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疾病特征主要为黄疸、转氨酶升高等肝病表现,呼吸道症状少见,少数病例发展为肝衰竭,需进行肝移植,大部分病例预后较好。目前考虑为感染所致,但具体病原体尚不明确,较多病例在血中检测到腺病毒,需考虑腺病毒感染所致的可能;及缺少驯化免疫、新冠肺炎后炎症持续等因素。该病无人际间传播证据,传染性较低,但需警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仍处于高水平流行阶段的国家暴发大流行的可能;手卫生和呼吸道防护可能降低发病风险。本文就此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进行概述,并对疾病性质、病因及传播风险进行分析,旨在提供对此病临床诊治的最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病因不明 严重急性肝炎 临床特征 腺病毒 严重呼吸综合征病毒2 驯化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暴发:可能发病机制的分析
3
作者 邓国宏 石拓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3-379,共7页
截至2022年11月,欧洲地区共22个国家累计报道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病例572例。在病例中最常检出的病原体为人腺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研究者们针对这两种病原体提出了可能引起发病的病因假说,但具体病因和致病机制仍尚未明确。本文... 截至2022年11月,欧洲地区共22个国家累计报道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病例572例。在病例中最常检出的病原体为人腺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研究者们针对这两种病原体提出了可能引起发病的病因假说,但具体病因和致病机制仍尚未明确。本文从病原学及免疫病理的角度对可能引起此次肝炎疫情的致病机制进行了分析,为调查致病机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不明原因 严重急性肝炎 致病机制 腺病毒 组织嗜性 超抗原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舱医院大规模核酸采样优化策略的建立与效果分析
4
作者 李貌 周小平 +3 位作者 孙溦 游建平 毛青 杨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87-1091,共5页
目的探索新冠方舱医院应急开舱条件下大规模核酸采集的优化策略。方法2022年4月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对542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采用单组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按间隔1周的洗脱期,依次采用红区包干模式、舱内外联动模式、一体化... 目的探索新冠方舱医院应急开舱条件下大规模核酸采集的优化策略。方法2022年4月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对542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采用单组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按间隔1周的洗脱期,依次采用红区包干模式、舱内外联动模式、一体化精准采样模式进行核酸采集,统计采样消耗时间,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分析患者满意度。同时收集参与核酸检测的106名医护人员在上述不同采样模式下的团队配合度、患者配合度及满意度评分的问卷调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一体化精准采样模式在采样消耗时间(P<0.01)、患者满意度评分占比(P<0.05)、医护人员的团队配合度、患者配合度及满意度评分占比方面,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种采样模式(P<0.01)。结论一体化精准采样模式在方舱医院等大规模核酸采集场景中,可以显著缩短采样时间,提升医患配合度与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方舱医院 咽拭子采集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水平在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表面抗原清除中的临床意义初探
5
作者 向小梅 万星 +4 位作者 张娟 肖剑梅 王昊亮 谷冬晴 邓国宏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913-1919,共7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的表达在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清除中是否具有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巢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06-2020年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住院的14例重症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的表达在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清除中是否具有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巢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06-2020年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住院的14例重症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例在肝炎活化1年内HBsAg发生清除(HBsAg清除组),年龄(36.57±3.15)岁;7例在1年内HBsAg下降少于1个lg(HBsAg未清除组),年龄(34.14±2.97)岁。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检测14例重症乙型肝炎患者入院时血清样本中IFN-γ、IL-2等48种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HBsAg清除组中3种细胞因子(IFN-γ、IL-2Ra、SDF-1α)表达水平显著低于HBsAg未清除组(P<0.05),其余39种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5种未在2组间同时表达。血清HBV DNA水平与HGF(r=0.675,P=0.008)及SDF-1α(r=0.587,P=0.02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与IP-10(r=-0.600,P=0.023)及MIG(r=-0.640,P=0.014)表达水平呈负相关。HBsAg滴度与IL-12p70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93,P=0.025),与TNF-α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609,P=0.021)。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SCGF-β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43,P=0.045)。结论本研究找到3种差异表达细胞因子及一些与HBV DNA水平、HBsAg滴度相关的细胞因子,可为肝炎活化引起HBV病毒清除的免疫学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同时,为重症乙型肝炎患者HBsAg血清学清除提供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乙型肝炎 HBsAg清除 临床治愈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