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司他丁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炎症及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涵 陈翔宇 +3 位作者 黄崧 张元松 邓文君 刘明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666-1671,共6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炎症及T淋巴细胞免疫中的作用,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n=2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乌司...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炎症及T淋巴细胞免疫中的作用,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n=2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入院当天即开始连续7 d静脉滴注乌司他丁(100 kU、3次/d),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7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及各临床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在治疗后第1、3、7天,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CD3^+、CD4^+、CD4^+/CD8^+明显升高(P<0.05),TNF-α、IL-6及皮质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Scr)值差异不明显;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入住ICU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应用于严重多发伤后早期,能促进T淋巴细胞亚群的恢复,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减少ICU入住和平均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不能改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创伤和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皮质醇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眼手术前生理盐水结膜囊冲洗临床效果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晓蕾 孙溦 +2 位作者 黄小勇 王贞 李小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12-718,共7页
目的比较生理盐水不同剂量、冲洗次数与间隔时间结膜囊冲洗效果,为急诊内眼手术前的准备方式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126例患者进行不同剂量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2例... 目的比较生理盐水不同剂量、冲洗次数与间隔时间结膜囊冲洗效果,为急诊内眼手术前的准备方式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126例患者进行不同剂量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2例,术前分别给予5、15、30 mL生理盐水冲洗1次,观察结膜囊冲洗后细菌培养阳性率、结膜充血、角膜受损及术后2周有无感染性眼内炎发生;采用上述剂量组结果,招募126名志愿者进行不同间隔时间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2例,并分别给予间隔0.5、1.0、1.5 h生理盐水冲洗3次,观察结膜囊冲洗后细菌培养阳性率及泪膜破裂时间变化。结果不同剂量组冲洗前后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结膜充血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0 mL组结膜充血率(30.95%)显著高于5 mL组(9.52%,P<0.01);3组均无感染性眼内炎发生。不同间隔时间组冲洗3次后其细菌阳性率明显减少(P<0.05);第1次冲洗后,3组间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0.5 h、1.0 h组阳性率低于1.5 h组(P<0.05);经3次冲洗后,0.5 h组泪膜破裂时间短于其余2组(P<0.05),1.0 h、1.5 h组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 5~30 mL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均可以减少细菌阳性率,降低潜在感染率,5 mL低剂量冲洗时可明显减少结膜刺激;术前间隔1.0 h 3次以上的低剂量(5 mL)结膜囊冲洗可最大程度减少结膜囊细菌和泪膜损伤,为急诊内眼手术提供安全的结膜囊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囊冲洗 冲洗量 冲洗时间 生理盐水 感染 内眼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对严重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胤杰 李杨 +5 位作者 沈亚静 桂永清 张军 张元松 刘明华 向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30-735,共6页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suPAR)对严重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2月至2020...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suPAR)对严重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创伤中心收治的108例严重创伤患者,入院采集静脉血并利用ELISA法检测血浆suPAR浓度,同时收集人口学资料及临床数据,根据住院14 d内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将患者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suPAR、白细胞计数(WBC)、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创伤后MODS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评估各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MODS组患者的年龄、合并慢性疾病率、ISS、入院suPAR、合并休克率、并发感染率和接受手术率均显著高于非MODS组[(52.6±14.1)岁vs(46.1±14.1)岁,29.4%vs 9.5%,29(25,33)分vs 26(21,30)分,(6.7±2.7)ng/mL vs(5.0±2.1)ng/mL,41.2%vs 17.6%,61.8%vs 24.3%,52.9%vs 32.4%,P<0.05],两组的性别、致伤因素、损伤部位、WBC和接受血液净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慢性疾病、ISS、suPAR及并发感染是创伤后发生MODS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uPAR预测创伤后MOD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04(P<0.05),取截断值5.04 ng/mL时敏感度为73.5%,特异度为62.2%;ISS的AUC为0.632(P<0.05),取截断值26分时对应的敏感度为73.5%,特异度为58.1%。结论严重创伤患者入院血浆suPAR水平能够预测创伤后MODS的发生,早期监测suPAR对识别患者机体炎症及免疫激活水平、指导临床评估和治疗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杨 赵胤杰 +3 位作者 余海燕 黄崧 刘明华 向强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suPAR)对重症急性胰腺炎(acute severe pancreatitis,SAP)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21年3月1日至6月1日我科... 目的探讨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suPAR)对重症急性胰腺炎(acute severe pancreatitis,SAP)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21年3月1日至6月1日我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03例[其中SAP 23例,非重症急性胰腺炎(no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NSAP)80例],采集患者入院即刻血浆样本。同时,招募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浆suPAR水平。收集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D-二聚体、血清钙(calcium,Ca^(2+))水平以及血常规、血生化检查结果,并计算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和Ranson’s评分。记录对照组受试者人口学特征(年龄和性别)。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uPAR与APACHE II评分、Ranson’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P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上述各独立预测因素对SAP的预测价值。结果相较于对照组,NSAP及SAP患者血浆suPAR水平明显升高(P<0.05),SAP患者suPAR水平明显高于NSAP患者(P<0.05)。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suPAR水平与APACHEⅡ评分、Ranson’s评分呈正相关(R=0.554、R=0.48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uPAR、D-二聚体、Ca^(2+)是SAP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suPAR对SAP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0.869)。结论血浆suPAR水平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对预测SAP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