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SNORD55对心房颤动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王煜 邬娜 +10 位作者 杨岚清 袁志权 李成英 吴龙 曾雨虹 杨蕾 陈彦秀 陈兴华 钟理 杨敬源 李亚斐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目的 探索外周血SNORD55相对表达水平与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及卒中结局的关联,并评估其对房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共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33名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收集基线信息,检测血浆... 目的 探索外周血SNORD55相对表达水平与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及卒中结局的关联,并评估其对房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共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33名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收集基线信息,检测血浆SNORD55相对表达水平。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索外周血SNORD55相对表达水平与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的关联。分析在CHA2DS2-VASc评分基础上添加SNORD55相对表达水平后,与原评分相比对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预测能力是否改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评估区分度,计算净重新分类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ndex, NRI)、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ntegrated discrimination improvement index, IDI)评估重分类能力的改善情况。通过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比较临床净收益的变化情况。结果 多因素Cox回归结果表明,外周血中高表达的SNORD55是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添加SNORD55相对表达水平后的CHA2DS2-VASc评分相较原评分有更高的AUC[分别为0.67(95%CI:0.53~0.81)和0.80(95%CI:0.67~0.93),P<0.05]。加入SNORD55相对表达水平后的CHA2DS2-VASc评分,在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中,其NRI和IDI都有一定的增加[NRI分别为31.9(95%CI:2.8~47.5)、54.3(95%CI:10.6~61.9),IDI分别为7.9(95%CI:0.5~14.8)、16.1(95%CI:2.4~27.0),P<0.05]。DCA结果显示,添加SNORD55相对表达水平后的CHA2DS2-VASc评分和国外ABC评分,在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中都较原评分有更高的临床净收益。结论 外周血SNORD55水平是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SNORD55 风险评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piR-hsa-2700592在房颤患者预后中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蕾 邬娜 +10 位作者 杨岚清 陈彦秀 陈兴华 袁志权 李成英 吴龙 曾雨虹 王煜 钟理 杨敬源 李亚斐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1-560,共10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piR-hsa-2700592与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的关联,确定piRhsa-2700592是否具有作为房颤生物标志物的潜力。方法纳入127名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检测血浆piR-hsa-2700592相对表达水平,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外周血piR-hs... 目的探究外周血piR-hsa-2700592与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的关联,确定piRhsa-2700592是否具有作为房颤生物标志物的潜力。方法纳入127名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检测血浆piR-hsa-2700592相对表达水平,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外周血piR-hsa-2700592的相对表达水平与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的关联。比较分析在CHA_(2)DS_(2)-VASc评分及ABC卒中(或死亡)评分中分别加入血浆piR-hsa-2700592表达水平后,其新预测模型对2种结局预测能力的改善情况。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净重新分类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mprovement,NRI)、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ntegrated discrimination improvement,IDI)评估预测能力,通过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 A)比较临床净收益情况。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piR-hsa-2700592高表达水平的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更高(HR:2.203;95%CI:1.120~4.332;P=0.022)。在卒中结局中,将血浆piR-hsa-2700592表达水平分别纳入CHA_(2)DS_(2)-VASc评分及ABC卒中评分相较原评分AUC有显著增加,其新模型AUC分别为0.70(95%CI:0.55~0.85,P<0.001)和0.84(95%CI:0.73~0.96,P=0.02);高血浆piR-hsa-2700592水平与房颤患者全因死亡无显著关联(HR:1.997;95%CI:0.884~4.509;P=0.096)。新模型的重分类能力得到显著改善,与CHA_(2)DS_(2)-VASc评分相比其NRI和IDI分别为44.20%(95%CI:3.40~59.90,P<0.001)和8.20%(95%CI:0.60~15.40,P<0.001);与ABC卒中评分相比,NRI和IDI分别为44.20%(95%CI:9.80~58.90,P<0.001)和10.40%(95%CI:0.70~21.40,P<0.001);DCA曲线显示其新预测模型均有更好的净临床获益。结论外周血高表达的piR-hsa-2700592是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对房颤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提示piRhsa-2700592可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为其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CHA_(2)DS_(2)-VASc评分 PIRNA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