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胖相关慢性炎症与代谢性脑血管病
1
作者 梁小雪 郭黎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4,共7页
脑血管病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其发病风险主要归因于代谢紊乱。本文就肥胖相关慢性炎症与代谢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肥胖状态下免疫细胞聚集、促炎因子分泌增加、血管内皮损伤等是代谢性脑血管病的重要致病机制。以... 脑血管病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其发病风险主要归因于代谢紊乱。本文就肥胖相关慢性炎症与代谢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肥胖状态下免疫细胞聚集、促炎因子分泌增加、血管内皮损伤等是代谢性脑血管病的重要致病机制。以炎症为治疗靶点的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免疫治疗及减重抗炎治疗等新型、有效的防治策略,有望为降低代谢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慢性炎症 代谢性脑血管病 脂肪相关巨噬细胞 抗炎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血红蛋白比值预测糖尿病足溃疡严重程度
2
作者 李双江 卞士柱 +3 位作者 王红迁 李恒欣 彭桂亮 郭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57-1062,F0003,共7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血红蛋白比值(platelet/hemoglobin, PHR)与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 DFU)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对DFU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018年3月至2023年3月住院的345名DFU患者,收...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血红蛋白比值(platelet/hemoglobin, PHR)与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 DFU)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对DFU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018年3月至2023年3月住院的345名DFU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采血样本送本院检验科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血生化、血常规相关指标,并依据公式计算PHR。根据Wanger分级分为轻度溃疡组(n=145)和重度溃疡组(n=200)。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DFU重度溃疡的独立预测因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以评估PHR预测DFU进展的价值。结果 重度溃疡组患者的HbA1c、FPG、血小板计数(PLT)和PHR等均显著高于轻度溃疡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PHR、男性比例是DFU患者进展为重度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HDL-C是其保护因素(P<0.05)。PHR预测DFU患者发生重度溃疡的曲线下面积为0.701(95%CI:0.646~0.756)。结论 PHR与DFU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PHR对重度糖尿病足溃疡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血红蛋白比值 糖尿病足溃疡 炎症 预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式富血小板血浆在体外高糖感染创面模型中的抗菌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何敏 李涛 +3 位作者 王敏 任芮 陈兵 邓武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168-2172,共5页
目的在体外高糖环境的感染创面模型中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富血小板凝胶(platelet-rich gel,PRG)及富血小板凝胶萃取液(extract liquid of platelet-rich gel,EP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 a... 目的在体外高糖环境的感染创面模型中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富血小板凝胶(platelet-rich gel,PRG)及富血小板凝胶萃取液(extract liquid of platelet-rich gel,EP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 aureus)的抗菌作用,以及EPG对受细菌感染的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的增殖作用。方法新鲜全血采集自PRG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离心后获得贫血小板血浆(platelet-poor plasma,PPP)和PRP。将Ha CaT细胞与S. aureus在高糖环境下共培养建立体外感染创面模型。以PPP干预模型为对照组,试验组以干预模型分为PRP组、PRG组和EPG组(n=3)。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对不同时间点各组中活菌进行计数,计数结果以log(CFU/m L)表示。以CCK-8法检测单纯细胞培养组,细胞与细菌共培养组及EPG干预组中HaCaT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干预12、24 h PRP组和EPG组中HaCaT细胞外S. aureus计数均显著低于PPP组(P <0. 05);干预48 h PRG组和EPG组显著低于PPP组(P <0. 05),而PRP组和PPP组,以及PRG组和EPG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72 h PRG组和EPG组仍显著低于PPP组(P <0. 05),且PRG组显著低于EPG组(P <0. 05)。干预48 h时,PRG组和EPG组Ha Ca T细胞内S. aureus计数较PPP组显著降低(P <0. 05);PRP组与PP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S. aureus感染导致HaCaT细胞增殖显著受损(P <0. 05),EPG干预后24 h内未见细胞增殖下降(P> 0. 05),36 h后可见细胞增殖显著增加(P <0. 05)。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模型为糖尿病足溃疡的体外研究提供了一种便利工具,EPG作为PRG的有效成分能够保护受S. aureus感染的HaCaT细胞并促进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富血小板血浆 创面感染 体外模型 抗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清创联合负压吸引对痛风石破溃创面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包可久 刘颖 +1 位作者 周丽娜 陈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3-477,共5页
目的探讨痛风石破溃患者使用超声清创联合负压吸引治疗创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我科住院的痛风合并痛风石破溃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n=48):试验组[年龄(51.3±7.6)岁,病程(6.8±1.1)年,BMI(25.... 目的探讨痛风石破溃患者使用超声清创联合负压吸引治疗创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我科住院的痛风合并痛风石破溃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n=48):试验组[年龄(51.3±7.6)岁,病程(6.8±1.1)年,BMI(25.7±1.2),创面面积(1.62±0.23)cm^2]采取超声清创联合负压吸引术治疗,对照组[年龄(52.4±6.9)岁,病程(6.5±1.3)年,BMI(26.1±1.4),创面面积(1.65±0.21)cm^2]采取常规手工清创换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程度、治愈率、显效率,以及治疗前后患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住院费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痛风石破溃创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第5天的显效率和第10、15、20、25、30天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超声清创过程中出现2例(4.2%)患处剧烈疼痛,对照组3例(6.3%)出现延迟愈合,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清创联合负压吸引能够缩短痛风石破溃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总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石 超声清创 负压吸引 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腹血糖受损伴高血压患者5年随访观察胰岛素抵抗的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郎博 段姗姗 +3 位作者 冷蔚玲 郭黎 刘岭 魏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36-1140,共5页
目的观察空腹血糖受损伴高血压患者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胰岛素抵抗的变化,探讨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本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体检中心的空腹血糖受损患者180例,长期给予生活方式干预,患者均随访5年,共纳... 目的观察空腹血糖受损伴高血压患者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胰岛素抵抗的变化,探讨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本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体检中心的空腹血糖受损患者180例,长期给予生活方式干预,患者均随访5年,共纳入114例,其中血压正常组58例,高血压组56例。高血压组给予常规降压药。观测患者第3~5年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结果随访5年中,高血压组糖尿病患病率为22.83%,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11.36%,P=0.042);与血压正常组比较,高血压组的HOMA-IR显著升高、ISI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空腹血糖受损患者中,血压升高与胰岛素抵抗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合并高血压的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胰岛素抵抗更严重,更容易进展为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受损 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LSINCT5靶向结合miR-29c调控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增殖迁移 被引量:4
6
作者 匡剑韧 魏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851-1857,共7页
目的探讨lncRNA LSINCT5靶向结合miR-29c促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高通量转录芯片筛选PT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差异表达lncRNAs。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32例来源于本院的PTC配对... 目的探讨lncRNA LSINCT5靶向结合miR-29c促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高通量转录芯片筛选PT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差异表达lncRNAs。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32例来源于本院的PTC配对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7岁)和PTC细胞系中LSINCT5的表达水平。PTC细胞株TPC-1和KAT-5中转染si NC、si LSINCT5-1、si LSINCT5-2后,CCK-8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测定转染各组的细胞增殖和转移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SINCT5与miR-29c的靶向结合。TPC-1细胞中转染Control (空质粒组)、LSINCT5、LSINCT5-Mut以及共转染LSINCT5和miR-29c后,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TGB1和E-cadherin表达水平。结果与配对的癌旁组织相比,LSINCT5在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P <0. 05)。LSINCT5在PTC细胞系中表达均高于人正常甲状腺细胞HT-ori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转染si NC相比,PTC细胞株TPC-1和KAT-5在转染si LSINCT5-1、si LSINCT5-2后,TPC-1和KAT-5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P <0. 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RIP证实LSINCT5能够与miR-29c特异性结合。与转染LSINCT5组相比,共转染LSINCT5和miR-29c组中TPC-1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P <0. 05),ITGB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 <0. 05),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上升。结论 LSINCT5能够发挥miRNAs分子海绵的功能,靶向结合miR-29c而抑制miR-29c-ITGB1轴的抑癌作用,促进PTC的增殖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LSINCT5 乳头状甲状腺癌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城乡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邓修元 姜友昭 +1 位作者 邓武权 陈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2-458,F0003,共8页
目的调查重庆市主城区城乡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主城区城乡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共735例,比较城乡在人口学特征、体测结果、代... 目的调查重庆市主城区城乡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主城区城乡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共735例,比较城乡在人口学特征、体测结果、代谢指标、糖尿病综合控制达标率和DKD患病率等方面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KD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的DKD患病率为31.3%,农村患病率(35.9%)高于城市(28.1%;P<0.01);(2)城乡在人口学特征、体测结果、代谢指标、糖尿病综合控制达标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收缩压(OR=2.393)、病程(OR=2.471)和甘油三酯(OR=1.988)是农村社区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服用ACEI或ARB类药物(OR=0.163)是保护因素。年龄(OR=1.682)、收缩压(OR=2.201)、病程(OR=1.644)、糖化血红蛋白(OR=2.844)、尿酸(OR=2.182)是城市社区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庆市主城区农村社区DKD患病率高于城市,农村社区更应重视控制高脂血症,城市社区更应强化血糖控制,纠正高尿酸血症和重视老年人群DKD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城乡差异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嗅皮质萎缩评价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畅 杨琪放 +6 位作者 周丽娜 李传明 尹训涛 左智炜 梁明龙 韩祺 王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患者与单纯T2DM患者、健康对照者间各脑区皮质体积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认知下降的关联程度。方法收集30例单纯T2DM患者、30例T2DM伴MCI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通过高分辨率MR T1WI采集大脑...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患者与单纯T2DM患者、健康对照者间各脑区皮质体积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认知下降的关联程度。方法收集30例单纯T2DM患者、30例T2DM伴MCI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通过高分辨率MR T1WI采集大脑结构像数据,应用FreeSurfer软件处理获得各脑区体积参数。3组间各脑区体积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与心理学量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T2DM与T2DM伴MCI患者的听觉词语学习测验、复杂图形20min回忆测验、数字符号编码测验、连线测验A、连线测验B、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T2DM患者比较,T2DM伴MCI患者的左侧内嗅皮质、左侧外侧眶额皮层、左侧后扣带回皮质、右侧外侧眶额皮质、右侧眶部皮质、右侧岛叶皮质体积均降低(P均<0.05);T2DM伴MCI患者的左侧内嗅皮质体积与听觉词语学习测验评分(即刻)呈正相关(r=0.452,P=0.018)。结论 T2DM伴MCI患者出现多个脑区皮质体积降低,其中左侧内嗅皮质体积可作为诊断和衡量T2DM伴MCI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认知障碍 内嗅皮质 皮质体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