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腹腔镜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进行腔外和腔内胃-空肠重建的临床获益情况,为胃-空肠吻合方式的选择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应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目的分析腹腔镜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进行腔外和腔内胃-空肠重建的临床获益情况,为胃-空肠吻合方式的选择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应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连续收治177例接受腹腔镜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经过纳入和排除标准后,纳入161例患者,其中进行腔内胃-空肠重建99例,腔外胃-空肠重建62例。利用累计和(cumulative sum,CUSUM)方法绘制学习曲线,将两种重建方式临床资料进一步行学习曲线前后对比,并应用倾向评分匹配分析围手术期结果。结果总体资料中腔外胃-空肠重建组手术时间和胃-空肠重建时间较腔内组显著缩短(385.8±74.6 vs 436.6±85.2 min,P<0.001;23.6±13.5 vs 37.2±19.5 min,P<0.001)。经过学习曲线制定后发现,腹腔镜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需完成77例病例才能度过学习曲线阶段。进一步行学习曲线前后两种重建方式的对比,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排除组间差异发现,学习曲线阶段内腔外胃-空肠重建组在手术时间(451.29±51.16 vs 501.47±47.89 min,P=0.006)、胃空肠重建时间(15.5±11.6 vs 45.2±18.5 min,P<0.001)和术后胃管留置时间(4.0±3.0 vs 5.6±3.2 d,P=0.028)明显缩短。完成77例手术度过学习曲线后,两种重建方式在手术时间(P=0.059)、胃空肠重建时间(P=0.053)、术后胃管留置时间(P=0.521)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并发症在总体及学习曲线阶段前后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学习曲线阶段内,对于选择性患者,相对于腔内胃-空肠重建,行腔外胃-空肠重建具有简便、快捷优势,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是该阶段值得推荐的胃肠重建方式。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二期)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围手术期肝功能及并发症的特点。方法对26例因中晚期肝癌行ALPPS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观察肝...目的分析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二期)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围手术期肝功能及并发症的特点。方法对26例因中晚期肝癌行ALPPS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观察肝功能各项指标值及其变化趋势;密切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处理及转归情况。结果肝功能的变化趋势显示,一期及二期手术后,谷丙转氨酶均在术后第1~2天达到高峰,随后迅速下降;总胆红素在一期手术后第3~4天达到峰值,二期手术后第1~5天均维持在较高水平,随后逐渐降至正常。一例患者在术后6天开始出现转氨酶逐步降低、胆红素进行性升高的"酶胆分离"现象,后发展为肝功能衰竭。并发症方面,发生率最高的为胸腔积液,一期手术后9例(34.6%)并发胸腔积液,8例发生在术后第3~7天,其中1例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二期手术后,12例(46.2%)发生胸腔积液,10例发生在术后第8~12天,其中11例行胸腔穿刺抽液或引流;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一期和二期手术后分别为15.4%、26.9%,其中肺部感染居第一位。结论ALPPS术后,转氨酶和胆红素在术后一周内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胸腔积液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一期手术后第1周易发,二期手术后第2周易发;积极预防肺部感染有利于降低围手术期感染并发症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腹腔镜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进行腔外和腔内胃-空肠重建的临床获益情况,为胃-空肠吻合方式的选择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应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连续收治177例接受腹腔镜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经过纳入和排除标准后,纳入161例患者,其中进行腔内胃-空肠重建99例,腔外胃-空肠重建62例。利用累计和(cumulative sum,CUSUM)方法绘制学习曲线,将两种重建方式临床资料进一步行学习曲线前后对比,并应用倾向评分匹配分析围手术期结果。结果总体资料中腔外胃-空肠重建组手术时间和胃-空肠重建时间较腔内组显著缩短(385.8±74.6 vs 436.6±85.2 min,P<0.001;23.6±13.5 vs 37.2±19.5 min,P<0.001)。经过学习曲线制定后发现,腹腔镜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需完成77例病例才能度过学习曲线阶段。进一步行学习曲线前后两种重建方式的对比,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排除组间差异发现,学习曲线阶段内腔外胃-空肠重建组在手术时间(451.29±51.16 vs 501.47±47.89 min,P=0.006)、胃空肠重建时间(15.5±11.6 vs 45.2±18.5 min,P<0.001)和术后胃管留置时间(4.0±3.0 vs 5.6±3.2 d,P=0.028)明显缩短。完成77例手术度过学习曲线后,两种重建方式在手术时间(P=0.059)、胃空肠重建时间(P=0.053)、术后胃管留置时间(P=0.521)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并发症在总体及学习曲线阶段前后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学习曲线阶段内,对于选择性患者,相对于腔内胃-空肠重建,行腔外胃-空肠重建具有简便、快捷优势,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是该阶段值得推荐的胃肠重建方式。
文摘目的分析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二期)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围手术期肝功能及并发症的特点。方法对26例因中晚期肝癌行ALPPS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观察肝功能各项指标值及其变化趋势;密切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处理及转归情况。结果肝功能的变化趋势显示,一期及二期手术后,谷丙转氨酶均在术后第1~2天达到高峰,随后迅速下降;总胆红素在一期手术后第3~4天达到峰值,二期手术后第1~5天均维持在较高水平,随后逐渐降至正常。一例患者在术后6天开始出现转氨酶逐步降低、胆红素进行性升高的"酶胆分离"现象,后发展为肝功能衰竭。并发症方面,发生率最高的为胸腔积液,一期手术后9例(34.6%)并发胸腔积液,8例发生在术后第3~7天,其中1例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二期手术后,12例(46.2%)发生胸腔积液,10例发生在术后第8~12天,其中11例行胸腔穿刺抽液或引流;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一期和二期手术后分别为15.4%、26.9%,其中肺部感染居第一位。结论ALPPS术后,转氨酶和胆红素在术后一周内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胸腔积液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一期手术后第1周易发,二期手术后第2周易发;积极预防肺部感染有利于降低围手术期感染并发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