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137例胃息肉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39
1
作者 何金龙 陈磊 +4 位作者 代剑华 张昊翔 冯吉 魏周玲 房殿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8-254,共7页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胃息肉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数据库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检出的10 137例胃息肉患者的内镜报告及临床资料。结果10年间胃息肉的病理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增生性息肉所占比例由66.39%下...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胃息肉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数据库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检出的10 137例胃息肉患者的内镜报告及临床资料。结果10年间胃息肉的病理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增生性息肉所占比例由66.39%下降到43.05%(P<0.001),而胃底腺息肉由25.04%上升到48.47%(P<0.001);H.pylori感染率由57.78%下降到37.42%(P<0.05);异型增生发生率由3.79%下降到0.90%(P<0.001);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IN)发生率由1.81%下降到0.56%(P<0.01)。增生性胃息肉所占比例随着年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由≤30岁组的73.62%下降到>70岁组的48.69%(P<0.001);腺瘤性息肉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由31~40岁组的0.34%上升到>70岁组的6.28%(P<0.001);异型增生和HIN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发生率分别是不超过60岁人群的3.89倍和4.75倍(P<0.001)。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在胃底腺组(6.86%)明显高于非胃底腺组(3.54%)(P<0.001);胃底腺息肉组中H.pylori感染率(28.48%)明显低于非胃底腺息肉组(45.30%)(P<0.001);异型增生发生率在腺瘤性、增生性和胃底腺息肉中分别为60.47%、0.53%和0.20%;HIN发生率在腺瘤性、增生性和胃底腺息肉中分别为47.67%、0.07%和0.03%。胃息肉的数量及位置分布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年龄组、不同病理类型间均存在差异。结论重庆地区10年间增生性胃息肉明显下降,几乎无恶变风险的胃底腺息肉已成为主要的病理类型;临床中是否有必要对所有胃息肉进行切除治疗,应结合息肉病理类型、临床特征及患者意愿后做出差异性的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息肉 幽门螺杆菌 反流性食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黏膜到浆膜,消化内镜切除术的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885-1889,共5页
近年来,消化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内镜下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尤其是内镜切除的范围已经由内向外从黏膜层、黏膜下层过渡到固有肌层,甚至突破浆膜层到达腹膜腔内,相应的内镜治疗技术也从黏膜切除术、黏膜剥离术、黏膜下隧道内镜技... 近年来,消化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内镜下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尤其是内镜切除的范围已经由内向外从黏膜层、黏膜下层过渡到固有肌层,甚至突破浆膜层到达腹膜腔内,相应的内镜治疗技术也从黏膜切除术、黏膜剥离术、黏膜下隧道内镜技术、全层切除术衍生到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黏膜外科和浆膜外科已经完美融合,消化内镜医生部分取代了外科医生的工作。中国和日本内镜专家在此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大大扩展了内镜切除的适应证。现对内镜切除新技术及其相应适应证进行总结,以期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黏膜下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蛋白胶和曲安奈德对犬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狭窄的预防 被引量:9
3
作者 贾益君 吴宏博 +2 位作者 王凌 覃语思 彭贵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79-983,共5页
目的探讨生物蛋白胶和曲安奈德对犬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狭窄的预防效果。方法健康12月龄普通家犬20只(雌雄不限,体质量12~15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5):联合治疗组、生物蛋白胶组、... 目的探讨生物蛋白胶和曲安奈德对犬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狭窄的预防效果。方法健康12月龄普通家犬20只(雌雄不限,体质量12~15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5):联合治疗组、生物蛋白胶组、曲安奈德组和对照组,ESD术于食管距门齿30~34 cm处剥离食管黏膜3/4环周,建立创面,分别于创面喷涂生物蛋白胶+曲安奈德混悬液、生物蛋白胶溶液、曲安奈德溶液,对照组不用药物。术后6周胃镜检查后处死实验犬取食管标本观察大体形态、比较狭窄率,狭窄组织行HE染色和针对α-SMA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胃镜下见狭窄处瘢痕皱襞。大体标本见瘢痕处管壁变薄。相比曲安奈德组(P<0.05)和对照组(P<0.01),联合治疗组狭窄率更小;生物蛋白胶组较对照组狭窄率也更小(P<0.05)。HE染色见黏膜下层广泛的肌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和固有肌层萎缩。与联合治疗组比较,曲安奈德组和对照组α-SMA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1);与生物蛋白胶组比较,曲安奈德组(P<0.01)和对照组(P<0.05)表达量也增加。结论食管ESD术后创面局部喷涂生物蛋白胶+曲安耐德混悬液或生物蛋白胶对术后狭窄有预防效果,其机制可能与减少黏膜下层纤维化和炎症反应有关,而单次喷涂曲安奈德对术后狭窄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蛋白胶 曲安奈德 食管狭窄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不同门静脉分支穿刺分流对肝硬化患者血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陈静 肖天利 +2 位作者 龙庆林 陈文生 陈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10-613,共4页
目的观察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S)术后患者不同门静脉分支血氨的浓度,探讨不同门脉分支分流对肝硬化患者血氨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本科收治的因消化道出血接受TI... 目的观察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S)术后患者不同门静脉分支血氨的浓度,探讨不同门脉分支分流对肝硬化患者血氨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本科收治的因消化道出血接受TIPSS的52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TIPSS穿刺部位分为门脉左支组和门脉右支组,术中采集门静脉左支、右支及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的血液样本,检测不同部位血氨浓度,并对患者术前和术后1 d、1个月、3个月和半年的动脉血和静脉血的血氨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门静脉系统中肠系膜上静脉的血氨浓度最高,门脉左支的平均血氨浓度显著低于右支(P<0.05)。TIPSS术后动脉血氨浓度明显升高,术后1 d[(57.1±12.7)μmol/L vs(47.1±9.9)μmol/L]和1个月[(51.4±11.8)μmol/L vs(43.6±9.2)μmol/L]时右支组患者动脉血氨明显高于左支组(P<0.01);而静脉血氨浓度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TIPSS手术能明显升高患者的动脉血氨浓度,经左支分流对血氨的影响小于经右支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肝性脑病 门静脉系统 血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胆汁淤积中肝脏miR-200b-3p高表达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邱文 宋春卫 +1 位作者 周学谦 陈文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6-542,共7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胆汁淤积中肝脏miR-200b-3p和胆汁酸排泌转运蛋白OATP3A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肝胆外科行肝脏手术的患者30例,其中胆汁淤积20例,对照10例。检测患者肝功能;采用RT-PCR检测肝组织miR-200b-3p和O... 目的探讨阻塞性胆汁淤积中肝脏miR-200b-3p和胆汁酸排泌转运蛋白OATP3A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肝胆外科行肝脏手术的患者30例,其中胆汁淤积20例,对照10例。检测患者肝功能;采用RT-PCR检测肝组织miR-200b-3p和OATP3A1表达;分析miR-200b-3p与肝功能和OATP3A1相关关系;用多种细胞因子处理HepG2细胞,检测miR-200b-3p表达;采用miR-200b-3p mimic和inhibitor分别转染HepG2和PLC5细胞,检测miR-200b-3p表达;采用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OATP3A1表达。结果胆汁淤积组miR-200b-3p和OATP3A1显著升高(P<0.05),且两者呈正相关关系(P<0.05),miR-200b-3p与ALP和GGT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TBA呈负相关关系(P<0.05);FGF19诱导miR-200b-3p升高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miR-200b-3p mimic转染后,OATP3A1表达显著升高(P<0.05);miR-200b-3p inhibitor转染后,OATP3A1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阻塞性胆汁淤积下miR-200b-3p的升高可促进OATP3A1的表达,进而促进肝脏胆汁酸外排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miR-200b-3p OATP3A1 FGF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L929细胞增殖转分化及细胞外基质代谢的影响
6
作者 王凌 李敏 +2 位作者 贾益君 覃语思 彭贵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7-371,379,共6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L929细胞增殖的影响,为体外研究预防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狭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实验分为两组,(1)空白对照组:L929细...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L929细胞增殖的影响,为体外研究预防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狭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实验分为两组,(1)空白对照组:L929细胞不做处理;(2)TGF-β1组,用10 ng/m L TGF-β1持续刺激L929细胞,依据刺激时间不同又分为24、48、72、96、120 h 5个亚组。观察各组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q PCR检测α-SMA及Ⅰ型前胶原、Ⅲ型前胶原、MMP1、TIMP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α-SMA、MMP1、TIMP1蛋白水平,ELISA检测Ⅰ型前胶原、Ⅲ型前胶原合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GF-β1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高(P<0.05),TGF-β1组α-SMA、Ⅰ型前胶原、Ⅲ型前胶原、MMP1、TIMP1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TGF-β1刺激24 h组Ⅰ型前胶原合成增加(P<0.05),TGF-β1组Ⅲ型前胶原合成增加(P<0.05);TGF-β1组MMP1、TIMP1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 TGF-β1能促进L929细胞增殖,并诱导L929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同时促进Ⅰ型前胶原、Ⅲ型前胶原以及MMP1、TIMP1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L929细胞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