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习服对电磁辐射所致小鼠海马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泽泽 杨学森 +8 位作者 王英 谭雨龙 罗珍 李萍 何根林 刘晓倩 申婷婷 刘怡杉 罗雪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29-638,共10页
目的探究热习服对电磁辐射所致海马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雄性BALB/c小鼠(体质量18~22 g,7周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0):对照(Con)组、热习服(HA)组(34℃,30 d)、电磁辐射(EMF)组(2450 MHz,20 min/d,4周)、热习服+电... 目的探究热习服对电磁辐射所致海马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雄性BALB/c小鼠(体质量18~22 g,7周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0):对照(Con)组、热习服(HA)组(34℃,30 d)、电磁辐射(EMF)组(2450 MHz,20 min/d,4周)、热习服+电磁辐射(HA+EMF)组。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蔗糖偏好程度,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各组不动时间,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海马组织病理变化;分别使用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促炎表型标志物CD68及抗炎表型标志物CD206进行免疫荧光标记,检测各组海马内小胶质细胞数量及小胶质细胞表型变化;采用ELISA检测各组海马内TNF-α、IL-1β、TGF-β和IL-10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海马内HSP70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相比,EMF暴露小鼠对蔗糖的偏好降低(P<0.05),悬尾不动时间延长(P<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延长(P<0.01),第7天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海马区细胞排列较紊乱、结构较松散、存在细胞形态不规则、肿胀,细胞核固缩、着色深,小胶质细胞水肿;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数量增加(P<0.01),CD68相对荧光强度升高(P<0.01)、CD206相对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5),提示此时活化小胶质细胞主要呈促炎型M1表型;海马中TNF-α、IL-1β含量显著升高,IL-10和TGF-β含量显著下降(P<0.01)。与EMF组相比,HA+EMF组小鼠对蔗糖的偏好增加(P<0.01),悬尾不动时间减少(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减少(P<0.01),第7天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小鼠海马区细胞损伤程度改善,细胞固缩减轻。与Con组相比,HA+EMF组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数量增加(P<0.01),抗炎型M2表型标志物CD206相对荧光强度升高(P<0.01),此时CD68相对荧光强度相较EMF组显著下降(P<0.01)。与EMF组相比,HA+EMF组小鼠海马中TNF-α、IL-1β水平下降(P<0.01),TGF-β和IL-10水平升高(P<0.01)。HA+EMF组小鼠海马内HSP70蛋白表达量相较于EMF组显著升高(P<0.01)且显著高于HA组(P<0.01)。结论热习服可能通过改变小胶质细胞表型调节炎症反应,改善电磁辐射诱导的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习服 电磁辐射 海马神经损伤 神经炎症 热休克蛋白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习服训练复合缺氧训练增强耐热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罗雪 陈征辉 +6 位作者 何根林 谭雨龙 李萍 申婷婷 罗珍 胡彦 杨学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611-1619,共9页
目的采用经典热习服训练方法复合缺氧训练以探索提升机体耐热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在温度33℃以上、湿度大于70%的湿热条件下,以2018年某部队60名经严格筛查的男性健康志愿者为对象,进行为期12 d的热习服训练和测试。60名志愿者分为3组... 目的采用经典热习服训练方法复合缺氧训练以探索提升机体耐热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在温度33℃以上、湿度大于70%的湿热条件下,以2018年某部队60名经严格筛查的男性健康志愿者为对象,进行为期12 d的热习服训练和测试。60名志愿者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热习服组和缺氧训练复合热习服组,每组20名。采集热习服前后耳温、心率、出汗量、心肺功能、综合感受评分、生理紧张指数(physiological strain index,PSI)、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 VO2max)、心率为170次/min时的体力工作能力(physical work capacity at heart rate of 170 beats per minute, PWC170)进行耐热能力的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热习服组以及缺氧复合热习服组基础耳温、耐热测试后的耳温均显著下降(P<0.05),基础心率以及耐热测试后的心率均显著下降(P<0.05);PSI与呼吸频率也显著降低(P<0.05);出汗量、VO2max、PWC170、最大心输出量、氧耗量/最大心率、最大二氧化碳排出量、最大肺通气量均显著增加(P<0.05)。缺氧复合热习服组在耐热测试后的心率与耳温均低于热习服组(P<0.05),并且PSI与呼吸频率也出现显著降低(P<0.05)。与热习服组相比,缺氧复合热习服组的出汗量、VO2max、PWC170、最大心输出量、氧耗量/最大心率、最大二氧化碳排出量、最大肺通气量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在经典热习服训练基础上增加耐缺氧训练,能更有效地促进热习服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习服 缺氧训练 心肺功能 耐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型及劳力型热射病大鼠心肌损伤对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伯翼 罗雪 +7 位作者 罗珍 王泽泽 谭雨龙 何根林 李萍 申婷婷 刘晓倩 杨学森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779-1789,共11页
目的 比较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 EHS)与经典型热射病(classical heat stroke, CHS)大鼠动物模型心肌损伤的差异,为热射病心肌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可能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80只SD大鼠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10)、... 目的 比较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 EHS)与经典型热射病(classical heat stroke, CHS)大鼠动物模型心肌损伤的差异,为热射病心肌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可能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80只SD大鼠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10)、运动对照组(EXC,n=10)、经典热射病组(CHS,n=30)和劳力型热射病组(EHS,n=30)。对照组和EXC组大鼠置于温度(25±0.5)℃,相对湿度(50±5)%环境中;EHS组和CHS组大鼠置于模拟热气候动物舱内,舱内环境温度(39±0.5)℃,相对湿度(50±5)%;EHS组和EXC组大鼠给予跑台运动处理,跑步速度设置为12 m/min,坡度为0°,每运动8 min休息2 min,以监测大鼠直肠温度等。核心体温达到42.3℃或出现瘫倒(掐尾反射消失)作为热射病的开始,之后将大鼠移至常温环境复温。采用超声心动图仪检测大鼠心功能指标,生化法检测血清心肌酶(AST、LDH、CK-MB、CK)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病理,TUNEL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醌氧化还原酶1(Nrf2)、切割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Cl-Caspase-3)、抗凋亡蛋白(Bcl-2)、促凋亡蛋白(Bax)、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CHS组大鼠比较,EHS组大鼠热射病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且诱发热射病所需的热负荷显著减少(P<0.01)。CHS组大鼠的脱水率显著大于EHS组(P<0.01),但EHS组大鼠的脱水速率显著高于CHS组(P<0.01)。两组大鼠热射病发生时的直肠温度无显著差异(P>0.05)。超声心动图提示,EHS组大鼠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显著低于CHS组大鼠(P<0.05)。EHS组大鼠的AST和LDH水平显著高于CHS组大鼠(P<0.01)。两组大鼠均出现急性心肌损伤的病理改变,表现为心肌细胞水肿、肌纤维排列混乱、断裂,可见炎性浸润,且EHS组心肌损伤病理评分高于CHS组(P<0.05),EHS组心肌细胞凋亡比率亦显著高于CHS组(P<0.05)。氧化应激相关信号通路中,EHS组大鼠心肌组织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HS组。结论 高温同时复合运动有更高的热射病易感性,EHS介导的心功能异常及心肌细胞凋亡较CHS更重,且可能与氧化应激相关信号通路活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型热射病 劳力型热射病 心肌损伤 超声心动图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与老年肌少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欢欢 陈治宇 +4 位作者 谭雨龙 罗雪 肖谦 赵庆华 杨学森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1-775,共5页
肌少症(sarcopenia)是以骨骼肌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的进行性、广泛性的全身性疾病,与老年人跌倒、失能、骨折等不良事件密切相关。肌少症发病机制复杂,目前暂无特异性治疗药物。热休克蛋白(heat stress pro... 肌少症(sarcopenia)是以骨骼肌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的进行性、广泛性的全身性疾病,与老年人跌倒、失能、骨折等不良事件密切相关。肌少症发病机制复杂,目前暂无特异性治疗药物。热休克蛋白(heat stress protein, HSP)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应激蛋白,有研究发现HSP在维持肌肉健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拟就老年肌少症的特点及发病机制、HSP及其与老年肌少症关系和潜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外同行防治老年肌少症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 应激蛋白 肌少症 肌肉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蛋白自噬抑制调控低氧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2
5
作者 印承杨 陈德伟 +2 位作者 张二龙 徐刚 高钰琪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49-1258,共10页
目的探究低氧诱导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游离铁减少的机制及其在PASMCs增殖和肺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方法①体外培养原代小鼠PASMCs,分为常氧组(C)、常氧柠檬酸铁铵组(C+FAC)、常氧雷帕霉素... 目的探究低氧诱导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游离铁减少的机制及其在PASMCs增殖和肺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方法①体外培养原代小鼠PASMCs,分为常氧组(C)、常氧柠檬酸铁铵组(C+FAC)、常氧雷帕霉素组(C+R)、低氧组(H)、低氧柠檬酸铁铵组(H+FAC)、低氧雷帕霉素组(H+R)。C组、C+FAC组和C+R组置于常氧(21%O_(2))环境中培养48 h,H组、H+FAC组和H+R组置于低氧(1%O_(2))环境中培养48 h。C+FAC组和H+FAC组使用柠檬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处理,C+R组和H+R组使用雷帕霉素(rapamycin)处理。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内游离铁含量,铁调节蛋白(iron regulatory proteins,IRPs)、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R)、铁转运蛋白(ferroportin,FPN)和铁蛋白重链(ferritin heavy chain,FTH)等铁稳态调节蛋白表达水平。②将24只C57/BL6N小鼠(雄性,6周龄,体质量18~22 g)分4组:常氧组(C-4W)、常氧高铁饮食组(C+HID-4W)、低氧组(H-4W)和低氧高铁饮食组(H+HID-4W)(n=6);H-4W组与H+HID-4W组置于模拟海拔5000 m低压低氧环境中4周。检测各组小鼠右心功能,右心室收缩压,以及肺血管重塑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H组PASMCs增殖活性显著增强(P<0.01),细胞内游离铁含量显著减少(P<0.01),FTH的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1)。与H组相比,H+FAC组PASMCs内游离铁含量显著增加(P<0.01),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H组相比,H+R组PASMCs内游离铁含量显著增加(P<0.01),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0.05),FTH的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H-4W组相比,H+HID-4W组小鼠的右心功能显著改善(P<0.01),右心室收缩压显著降低(P<0.05),右心肥厚显著减轻(P<0.01),肺动脉增厚显著抑制(P<0.01)。结论低氧通过抑制铁蛋白自噬途径,介导游离铁减少,进而促进PASMCs增殖以及肺动脉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铁蛋白自噬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铁稳态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习服对大鼠高原脑水肿的预防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柯贤锋 何根林 +7 位作者 董华平 吴刚 徐刚 张二龙 陈建 孙滨达 杨学森 高钰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043-2050,共8页
目的探讨热习服对大鼠高原脑水肿的预防效应及其机制。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C)组、热习服(HA)组(34℃,30 d)、缺氧(H)组(7 600 m,1 d)、热习服+缺氧(HHA)组(34℃30 d+7 600 m 1 d)。各组处理结束后,取脑组织... 目的探讨热习服对大鼠高原脑水肿的预防效应及其机制。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C)组、热习服(HA)组(34℃,30 d)、缺氧(H)组(7 600 m,1 d)、热习服+缺氧(HHA)组(34℃30 d+7 600 m 1 d)。各组处理结束后,取脑组织比较其湿干质量比,对脑组织HE染色、FJB染色后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取血液标本检测血常规、血气分析和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同时检测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水通道蛋白4(AQP4)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组(4.50±0.07)相比,H组脑组织湿干质量比(4.62±0.08)显著升高(P<0.05);HHA组脑组织湿干质量比(4.52±0.06)显著低于H组(P<0.05)。与C组相比,H组脑组织HE染色和透射电镜结果显示细胞肿胀,胞质疏松,染色质分布不均匀,核明显固缩、破裂、溶解,细胞空泡化明显,FJB染色提示神经元变性增多;与H组相比,HHA组细胞损伤、神经元变性和凋亡程度显著改善。与C组相比,H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显著降低(P<0.05);与H组相比,HHA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和红细胞压积进一步升高,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显著升高(P<0.05)。与C组相比,H组氧解离曲线发生右移;与H组相比,HHA组氧解离曲线发生右移。与C组相比,H组脑组织MDA含量和AQP4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H组相比,HHA组MDA含量和AQP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HSP70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热习服可以有效预防大鼠高原脑水肿的发生,其机制与提高氧气供应、减轻氧化应激、改善细胞损伤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习服 高原脑水肿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