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go66蛋白复合物对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程茗 贺翔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14-621,共8页
目的探讨Nogo66蛋白复合物对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微环境的影响。方法用532-二极管激光制备慢性高眼压大鼠模型,每只实验大鼠右眼为模型眼,左眼为对照眼。将造模成功的18只大鼠分为两组,分别接种Nogo66蛋白复合物和卵清蛋白复合物(n=9)... 目的探讨Nogo66蛋白复合物对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微环境的影响。方法用532-二极管激光制备慢性高眼压大鼠模型,每只实验大鼠右眼为模型眼,左眼为对照眼。将造模成功的18只大鼠分为两组,分别接种Nogo66蛋白复合物和卵清蛋白复合物(n=9),荧光金逆行标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 RGCs)计数,免疫荧光法及免疫组化法观察视网膜GAP43、CD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BDNF、GDNF蛋白表达。结果慢性高眼压大鼠RGCs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大鼠(P<0.01),接种Nogo66-FA复合物后,RGCs数量有所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视网膜节细胞层和外丛状层有大量GAP43和CD3表达,视网膜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和内核层大量表达BDNF和GNDF,视网膜BNDF、GDNF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种Nogo66蛋白复合物后,慢性高眼压模型大鼠视网膜微环境改善,T细胞及多种神经营养因子表达上调,RGCs数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go66 高眼压 视网膜 T细胞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拉洛芬预处理对合并糖尿病的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瞳孔直径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耿钊 高铃 +5 位作者 李崇义 肖何 范丽琪 刘佩 喻娟 叶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8-532,共5页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术前使用和不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预处理对糖尿病患者瞳孔直径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接受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80名患者分为2组,其中糖尿病患者40眼,无糖尿病患者40眼。...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术前使用和不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预处理对糖尿病患者瞳孔直径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接受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80名患者分为2组,其中糖尿病患者40眼,无糖尿病患者40眼。各组患者再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眼),其中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为试验组(0.1%普拉洛芬,术前1 d,4次/d),未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为对照组。观察飞秒激光术后30 min内不同时间点瞳孔直径变化。结果飞秒激光处理后30 min内,所有患者的瞳孔直径较术前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小范围波动。在飞秒激光术后30 min内各时间点,无论有无糖尿病,0.1%普拉洛芬预处理对患者瞳孔直径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使用0.1%普拉洛芬预处理的对照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有糖尿病与无糖尿病组间瞳孔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拉洛芬预处理对合并糖尿病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瞳孔直径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 瞳孔直径 糖尿病 非甾体类抗炎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ILE与FS-LASIK矫正高度近视术后5年屈光结果及眼内散射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郎敏 张娇 +4 位作者 陶露莎 余婷 潘娇 刘明明 叶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698-2704,共7页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和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LASIK,FS-LASIK)矫正高度近视及散光术后5年屈光结果以及散射相关视觉...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和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LASIK,FS-LASIK)矫正高度近视及散光术后5年屈光结果以及散射相关视觉质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7月在我科行飞秒激光角膜屈光矫正术的高度近视患者58例,按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SMILE组30例(30只眼)和FS-LASIK组28例(28只眼),仅左眼纳入研究。将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和5年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患者裸眼远视力(uncorrected distant visual acuity,UDVA)、最佳矫正远视视力(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CDVA)、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equivalent,SE),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ptical Quality Analysis System,OQASⅡ)检查统计眼内客观散射指数(objective scattering Index,OSI)、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cutoff frequency,MTF_(cutoff))、斯特列尔比值(Strehl ratio,SR)、对比度为100%、20%和9%时的视力(VA100%、VA20%、VA9%)。结果术后5年,安全性指数SMILE组1.136±0.099,FS-LASIK组1.128±0.12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效性指数SMILE组1.072±0.151,FS-LASIK组1.063±0.14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5年UDVA达到1.0及以上的SMILE组占77%,FS-LASIK组占71%;可预测性SMILE组在±0.50D以内的占87%,FS-LASIK组占75%。SMILE组等效球镜度术前为(-7.22±0.91)D、术后5年为(-0.12±0.38)D,FS-LASIK组术前为(-8.01±1.09)D、术后5年为(-0.31±0.44)D,协方差分析两组术后5年SE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5年两组MTF、SR、VA20%、VA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OSI、VA1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ILE与FS-LASIK两种手术方式矫正高度近视5年具有相似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SMILE术后对眼内散射的影响略小于FS-LASIK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高度近视 术后5年 视觉质量 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8例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郝冰 李佳 +3 位作者 李秀红 石安杰 刘志彬 袁洪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42-947,共6页
目的探讨118例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临床治疗特点及预后。方法以2008年2月至2018年2月我科收治的118例RB病例为研究对象,按IIRC(A^E期)和眼外期标准对患眼进行分期,主要根据肿瘤的分期,同时结合患儿身体状况及患儿家长意... 目的探讨118例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临床治疗特点及预后。方法以2008年2月至2018年2月我科收治的118例RB病例为研究对象,按IIRC(A^E期)和眼外期标准对患眼进行分期,主要根据肿瘤的分期,同时结合患儿身体状况及患儿家长意愿采用静脉化疗、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冷凝疗法、眼球摘除等方式治疗,随访1~10年,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118例患儿共154眼,双眼36例,单眼82例,男性70例,女性48例。初诊患儿年龄1~122(25.94±20.88)个月。化疗41例,化疗联合TTT治疗57例,化疗联合冷凝治疗10例,单纯眼摘10例。154眼治疗后保76眼,总保眼率49.35%(76/154),其中采用化疗联合TTT治疗保47眼,占总保眼数61.84%(47/76)。手术摘除78眼,总摘眼率50.65%(78/154),E期手术摘53眼,占E期患眼84.13%(53/63)。118例患儿随访时间(86.66±5.69)个月,死亡22例,总死亡率18.64%(22/118);存活96例,总存活率81.36%(96/118);单眼RB 5年累积生存率为71.40%,双眼RB 5年累积生存率为80.00%。结论静脉化疗联合TTT治疗是RB患儿保眼球的主要治疗方式,眼球摘除仍然是E期的主要治疗方式,E期RB患儿应慎重选择保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化疗 生存率 经瞳孔温热疗法 眼球摘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房注射低浓度万古霉素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陶栗 刘玮 叶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057-2062,共6页
目的探讨低浓度万古霉素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2019年于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28845例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术毕前房使用药物分为低浓度万古霉素组(0.01 mg/mL,0.1 mL)及头孢呋辛组(10 mg/mL,0.1 mL)。回顾性... 目的探讨低浓度万古霉素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2019年于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28845例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术毕前房使用药物分为低浓度万古霉素组(0.01 mg/mL,0.1 mL)及头孢呋辛组(10 mg/mL,0.1 mL)。回顾性分析术后患者视力、眼压、角膜,裂隙灯下角膜、前房、人工晶体情况,B超下玻璃体混浊情况,实验室微生物培养情况,已确诊感染性眼内炎患者,分析眼内炎患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共发现感染性眼内炎患者5例5眼,低浓度万古霉素组3例3眼,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为0.0229%,细菌培养结果为1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头孢呋辛组2例2眼,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为0.0127%,细菌培养结果为真菌、缓症链球菌各1例。χ^2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行非劣效检验,两组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头孢呋辛组与低浓度万古霉素组出现术后眼内炎患者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术后眼内炎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案包括:前房冲洗+注药、玻璃体腔注药、玻璃体切割术、全身输注抗生素、局部激素/抗生素治疗。治疗后,低浓度万古霉素组视力均有提高,头孢呋辛组视力1例视力无提高,1例视力降低。两组患者均未行眼球摘除。结论白内障术毕前房注射低浓度万古霉素预防术后感染性眼内炎临床效果不劣于头孢呋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头孢呋辛 感染性眼内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IP1基因敲除对青年小鼠视网膜形态和突触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洁琼 刘闻一 +1 位作者 林森 叶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3-569,共7页
目的探讨JIP1基因对青年小鼠视网膜结构和突触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1月龄JIP1基因敲除(JIP1-KO)雄鼠和野生型C57雄鼠各12只,通过HE染色观察1月龄野生型C57小鼠和JIP1-KO小鼠视网膜厚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野生... 目的探讨JIP1基因对青年小鼠视网膜结构和突触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1月龄JIP1基因敲除(JIP1-KO)雄鼠和野生型C57雄鼠各12只,通过HE染色观察1月龄野生型C57小鼠和JIP1-KO小鼠视网膜厚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野生型C57小鼠和JIP1-KO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标志物(neuronal classⅢβ-Tubulin,TUJ1)、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 NF)和突触后密度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 95, PSD95)、突触素(synaptophysin, SYN)表达。结果 1月龄野生型C57小鼠视网膜全层、外核层(outer nuclear layer,ONL)、内核层(inner nuclear layer,INL)厚度分别为(119.60±11.70)、(41.17±3.59)、(21.90±2.27)μm,JIP1-KO小鼠视网膜全层、ONL层、INL层厚度分别为(110.70±7.21)、(36.83±2.26)、(20.15±1.89)μm,各对应层之间厚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野生型C57小鼠相比,JIP1-KO小鼠视网膜中TUJ1、PSD95、SYN表达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UJ1定位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神经细胞突起NF、PSD95、SYN定位于外网层。结论 JIP1基因敲除对1月龄小鼠视网膜发育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P1 视网膜结构 突触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