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高特质焦虑个体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的使用习惯及其在内隐/外显条件下使用2种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方法于2023年6月至2023年7月招募57名某军医大学非心理学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被试。采用特质焦虑量表(Trait form of Spielberger...目的探究高特质焦虑个体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的使用习惯及其在内隐/外显条件下使用2种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方法于2023年6月至2023年7月招募57名某军医大学非心理学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被试。采用特质焦虑量表(Trait form of Spielberger’s 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T)和情绪调节问卷(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ERQ)对其焦虑水平以及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2种策略的使用习惯进行调查。按照STAI-T得分将其分为高特质焦虑(high trait anxiety,HTA)和低特质焦虑(low trait anxiety,LTA)2组,其中HTA组28例,LTA组29例,并采用内隐和外显情绪调节任务分析比较2种策略对负性情绪愉悦度和唤醒度的改善效果,以及外显条件下2种策略的难度和成功度差异。结果①2组均习惯于使用认知重评,而较少使用表达抑制[t(27)=3.94,P<0.001;t(28)=11.33,P<0.001];相较于LTA个体,HTA个体表达抑制的使用频率更高[t(55)=3.02,P<0.01],而认知重评的使用频率较低[t(55)=-2.20,P=0.02];②内隐条件下,相对于中性启动,认知重评(愉悦度:2.56±0.11 vs 2.73±0.12,P<0.01;唤醒度:6.68±0.18 vs 6.51±0.20,P<0.05)和表达抑制启动(愉悦度:2.56±0.11 vs 2.86±0.11,P<0.001;唤醒度:6.68±0.18 vs 6.30±0.20,P<0.001)都可改善2组被试的负性情绪体验,且表达抑制的效果更好(愉悦度:P<0.001,唤醒度:P<0.001)。③外显条件下,认知重评(愉悦度:2.92±0.12 vs 5.09±0.09,P<0.001;唤醒度:6.43±0.20 vs 4.33±0.21,P<0.001)和表达抑制(愉悦度:2.92±0.12 vs 4.34±0.09,P<0.001;唤醒度:6.43±0.20 vs 4.22±0.22,P<0.001)均可显著改善HTA和LTA个体的负性情绪体验,且认知重评对愉悦度的提升优于表达抑制(P<0.001);不同特质焦虑水平间比较显示HTA个体对两种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均显得更为困难[认知重评:t(55)=2.16,P=0.02;表达抑制:t(55)=2.92,P<0.01],且表达抑制的情绪调节成功度更低[t(55)=-1.88,P=0.03];对HTA个体自身而言,使用表达抑制的难度要大于认知重评[4.00±1.81 vs 5.00±1.80,t(27)=-2.78,P<0.01],且成功度更低[7.04±1.00 vs 6.64±1.13,t(27)=2.09,P=0.02]。④比较内隐和外显条件下的情绪调节效应,发现高、低特质焦虑个体外显情绪调节对愉悦度(外显重评vs内隐重评:5.09±0.09 vs 2.73±0.12,P<0.001;外显抑制vs内隐抑制:4.34±0.09 vs 2.86±0.11,P<0.001)和唤醒度(外显重评vs内隐重评:4.33±0.21 vs 6.51±0.20,P<0.001;外显抑制vs内隐抑制:4.22±0.22 vs 6.30±0.20,P<0.001)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内隐条件。结论高特质焦虑个体存在认知重评使用相对不足、表达抑制使用偏多的特点;在内隐和外显条件下,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均能有效改善高特质焦虑个体的负性情绪体验,且外显情绪调节的效果均优于内隐。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高特质焦虑个体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的使用习惯及其在内隐/外显条件下使用2种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方法于2023年6月至2023年7月招募57名某军医大学非心理学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被试。采用特质焦虑量表(Trait form of Spielberger’s 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T)和情绪调节问卷(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ERQ)对其焦虑水平以及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2种策略的使用习惯进行调查。按照STAI-T得分将其分为高特质焦虑(high trait anxiety,HTA)和低特质焦虑(low trait anxiety,LTA)2组,其中HTA组28例,LTA组29例,并采用内隐和外显情绪调节任务分析比较2种策略对负性情绪愉悦度和唤醒度的改善效果,以及外显条件下2种策略的难度和成功度差异。结果①2组均习惯于使用认知重评,而较少使用表达抑制[t(27)=3.94,P<0.001;t(28)=11.33,P<0.001];相较于LTA个体,HTA个体表达抑制的使用频率更高[t(55)=3.02,P<0.01],而认知重评的使用频率较低[t(55)=-2.20,P=0.02];②内隐条件下,相对于中性启动,认知重评(愉悦度:2.56±0.11 vs 2.73±0.12,P<0.01;唤醒度:6.68±0.18 vs 6.51±0.20,P<0.05)和表达抑制启动(愉悦度:2.56±0.11 vs 2.86±0.11,P<0.001;唤醒度:6.68±0.18 vs 6.30±0.20,P<0.001)都可改善2组被试的负性情绪体验,且表达抑制的效果更好(愉悦度:P<0.001,唤醒度:P<0.001)。③外显条件下,认知重评(愉悦度:2.92±0.12 vs 5.09±0.09,P<0.001;唤醒度:6.43±0.20 vs 4.33±0.21,P<0.001)和表达抑制(愉悦度:2.92±0.12 vs 4.34±0.09,P<0.001;唤醒度:6.43±0.20 vs 4.22±0.22,P<0.001)均可显著改善HTA和LTA个体的负性情绪体验,且认知重评对愉悦度的提升优于表达抑制(P<0.001);不同特质焦虑水平间比较显示HTA个体对两种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均显得更为困难[认知重评:t(55)=2.16,P=0.02;表达抑制:t(55)=2.92,P<0.01],且表达抑制的情绪调节成功度更低[t(55)=-1.88,P=0.03];对HTA个体自身而言,使用表达抑制的难度要大于认知重评[4.00±1.81 vs 5.00±1.80,t(27)=-2.78,P<0.01],且成功度更低[7.04±1.00 vs 6.64±1.13,t(27)=2.09,P=0.02]。④比较内隐和外显条件下的情绪调节效应,发现高、低特质焦虑个体外显情绪调节对愉悦度(外显重评vs内隐重评:5.09±0.09 vs 2.73±0.12,P<0.001;外显抑制vs内隐抑制:4.34±0.09 vs 2.86±0.11,P<0.001)和唤醒度(外显重评vs内隐重评:4.33±0.21 vs 6.51±0.20,P<0.001;外显抑制vs内隐抑制:4.22±0.22 vs 6.30±0.20,P<0.001)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内隐条件。结论高特质焦虑个体存在认知重评使用相对不足、表达抑制使用偏多的特点;在内隐和外显条件下,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均能有效改善高特质焦虑个体的负性情绪体验,且外显情绪调节的效果均优于内隐。
文摘目的拟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解析移植前体外培养人胸腺组织切片的残余细胞类型和功能,并利用培养上清液分子标志物的水平特征建立胸腺组织切片质量评估方法。方法收集2023年5月至2024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胸外科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18例先天心脏病患者废弃的胸腺制备成胸腺组织切片。体外培养14 d后,通过scRNA-seq鉴定残余的细胞类型,联合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残余细胞的功能,并查阅胸腺组织切片培养的相关文献筛选出指示胸腺细胞功能的分子标志物。采用ELISA检测上清液分子标志物的蛋白水平变化,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以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判定上清液分子标志物对胸腺组织切片质量的评估价值。将分子标志物判定为质量检测合格与质量检测不合格的胸腺组织切片移植至6~8周龄Balb/c-nude雄性小鼠(体质量14~17 g)皮下(对照组不移植胸腺组织切片),通过流式细胞术和组织学检测分析移植后免疫重建效果。结果(1)scRNA-seq数据显示,胸腺组织切片中含有11种细胞,主要细胞为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T细胞。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上皮细胞与趋化作用、上皮细胞发育、细胞基质粘附、紧密连接等条目相关;成纤维细胞主要与细胞外基质组织、上皮细胞增殖、负向调控细胞迁移、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等条目相关;T细胞主要与T细胞分化、T细胞活化的调控、T细胞凋亡、T细胞受体信号等条目相关。(2)筛选出CCL19、CCL21、CXCL12、CXCL16、IL16、SELL作为指示胸腺细胞功能的分子标志物,与第1天相比,CCL19、CCL21、CXCL12和CXCL16蛋白分泌量伴随体外培养显著增加(P<0.05),IL16和L-selectin(SELL表达分泌的蛋白)蛋白分泌量伴随体外培养显著下降(P<0.05)。联合IL16和L-selectin生成预测因子Pre1评估体外培养1 d的胸腺组织切片质量的价值最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883。联合CCL19、CCL21、CXCL12、CXCL16生成预测因子Pre2评估体外培养14 d的胸腺组织切片质量的价值最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948。(3)裸鼠移植实验证实:与对照组相比,质量检测合格的胸腺组织切片能在体内发育成胸腺结构,并有效提升裸鼠外周血中T细胞的比例(P<0.01),而质量检测不合格的胸腺组织切片移植到裸鼠体内无法重建裸鼠的T细胞发育。结论移植前胸腺组织切片残留的组成细胞主要为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T细胞;IL16和L-selectin可作为判定胸腺原料质量的潜在指标。CCL19、CCL21、CXCL12和CXCL16可有效评估胸腺组织切片成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