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最好自我(best possible self,BPS)训练对集训期新兵心理健康状况(乐观与悲观情绪、知觉压力和主观幸福感)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以整群抽样法于2023年9月在某新兵训练基地抽取212名新兵,根据建制分为研...目的探究最好自我(best possible self,BPS)训练对集训期新兵心理健康状况(乐观与悲观情绪、知觉压力和主观幸福感)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以整群抽样法于2023年9月在某新兵训练基地抽取212名新兵,根据建制分为研究组(100人,行BPS训练15 min/d)和对照组[112人,行日常生活(typical day,TD)表象训练,15 min/d],连续干预2周。于干预当天(T0),干预实施1周(T1)、2周(T2),干预结束后1周(T3)采用未来预期量表(Future Expectation Scale,FEX)、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正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对2组被试进行测量,评估BPS训练对上述心理健康指标的训练效果。结果2组被试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及各心理学基线指标均衡。随着训练的进行,2组在悲观情绪、知觉压力和主观幸福感(包含情感和认知幸福感)上的训练效果表现出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T1~T3的悲观情绪相比基线(T0)明显降低(P<0.01),情感幸福感(P<0.01)和认知幸福感(P<0.01)明显升高,其知觉压力在T1(P<0.05)和T3(P<0.01)也明显降低;而对照组在训练前后却无上述明显变化。结论2周BPS训练可有效降低集训期新兵悲观情绪和知觉压力水平,提升其主观幸福感,促进新兵心理健康。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叙事团体心理训练对集训期新兵生活满意度、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弹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某训练基地于2020年9月入伍新兵154人,采取以连为单位整建制分组法分成干预组(73人)和对照组(81人)。干预组接受9次叙事团体...目的探讨叙事团体心理训练对集训期新兵生活满意度、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弹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某训练基地于2020年9月入伍新兵154人,采取以连为单位整建制分组法分成干预组(73人)和对照组(81人)。干预组接受9次叙事团体心理训练,每周1~2次,每次2~2.5 h;对照组不接受干预。使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和心理弹性量表简版(10-item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10)在干预前(T_(1))、干预结束即刻(T_(2))、干预结束后1个月(T_(3))对两组成员进行评估。结果训练前两组成员人口统计学信息及各心理学指标均无显著统计差异(P>0.05)。(1)生活满意度测量时间与分组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的生活满意度在T_(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自我效能感测量时间与分组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自我效能感在T_(2)和T_(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3)心理弹性测量时间与分组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的心理弹性在T_(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集训期开展叙事团体心理训练能显著提升新兵生活满意度、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水平,增强新兵心理适应能力。展开更多
目的 研究不同心理资本训练形式对集训期新兵幸福感的干预效果及差异。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某新兵训练基地2021年3月入伍新兵99人,分成3组(8次团体干预组、1次团体干预组和对照组)。8次团体干预组接受连续4周,每周2次,每次2 h的心...目的 研究不同心理资本训练形式对集训期新兵幸福感的干预效果及差异。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某新兵训练基地2021年3月入伍新兵99人,分成3组(8次团体干预组、1次团体干预组和对照组)。8次团体干预组接受连续4周,每周2次,每次2 h的心理资本团体干预;1次团体干预组在第4周接受3 h的1次团体干预;对照组不接受干预。使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 PPQ)、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SWLS)、正负性情绪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 PANAS)、中文版心理幸福感量表(Chinese version for Ryff’s Scales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RPWB)在干预前(T1)、干预结束时(T2)、干预结束后1个月(T3)对3组成员进行评估。结果 训练前3组人口统计学信息及各心理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①主观幸福感水平测量时间与训练分组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8次团体干预组主观幸福感在T2、T3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1次干预组仅在T2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心理幸福感水平测量时间与训练分组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8次团体干预组心理幸福感水平在T2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次组与对照组心理幸福感在T2、T3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心理资本总分测量时间与训练分组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8次团体干预组心理资本水平在T2、T3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1次干预组仅在T2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训期开展心理资本训练能显著增加新兵心理资本,提升其幸福感水平,且8次团体干预较1次团体干预效果更佳,维持时间更长。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在阈下和阈上刺激条件下,癌症复发恐惧的乳腺癌患者对癌症相关刺激的注意偏向特点。方法2022年09月至2023年03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招募94名女性乳腺癌患者完成癌症复发恐惧量表简版(fear of cancer recurrence invento...目的探讨在阈下和阈上刺激条件下,癌症复发恐惧的乳腺癌患者对癌症相关刺激的注意偏向特点。方法2022年09月至2023年03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招募94名女性乳腺癌患者完成癌症复发恐惧量表简版(fear of cancer recurrence inventory-short form,FCRI-SF)及点探测任务。以FCRI-SF划界分(13分)将乳腺癌患者分为临床和非临床癌症复发恐惧组,每组招募患者47人。采用单样本t检验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两组被试在注意偏向分数、注意定向分数及注意脱离困难分数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癌症复发恐惧的乳腺癌患者对癌症相关负性词语有显著注意偏向(P<0.05)。在阈下刺激条件下,其主要成分为对癌症相关负性词语注意定向(P<0.05)。在阈上刺激条件下,其主要成分为对癌症相关负性词语所匹配的中性词语注意定向,且对癌症相关负性词语注意脱离困难以及对癌症相关正性词语注意回避(P<0.05)。结论临床癌症复发恐惧的乳腺癌患者存在对癌症相关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减少对癌症相关负性刺激的关注可能是降低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有效方法。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最好自我(best possible self,BPS)训练对集训期新兵心理健康状况(乐观与悲观情绪、知觉压力和主观幸福感)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以整群抽样法于2023年9月在某新兵训练基地抽取212名新兵,根据建制分为研究组(100人,行BPS训练15 min/d)和对照组[112人,行日常生活(typical day,TD)表象训练,15 min/d],连续干预2周。于干预当天(T0),干预实施1周(T1)、2周(T2),干预结束后1周(T3)采用未来预期量表(Future Expectation Scale,FEX)、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正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对2组被试进行测量,评估BPS训练对上述心理健康指标的训练效果。结果2组被试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及各心理学基线指标均衡。随着训练的进行,2组在悲观情绪、知觉压力和主观幸福感(包含情感和认知幸福感)上的训练效果表现出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T1~T3的悲观情绪相比基线(T0)明显降低(P<0.01),情感幸福感(P<0.01)和认知幸福感(P<0.01)明显升高,其知觉压力在T1(P<0.05)和T3(P<0.01)也明显降低;而对照组在训练前后却无上述明显变化。结论2周BPS训练可有效降低集训期新兵悲观情绪和知觉压力水平,提升其主观幸福感,促进新兵心理健康。
文摘目的探讨叙事团体心理训练对集训期新兵生活满意度、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弹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某训练基地于2020年9月入伍新兵154人,采取以连为单位整建制分组法分成干预组(73人)和对照组(81人)。干预组接受9次叙事团体心理训练,每周1~2次,每次2~2.5 h;对照组不接受干预。使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和心理弹性量表简版(10-item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10)在干预前(T_(1))、干预结束即刻(T_(2))、干预结束后1个月(T_(3))对两组成员进行评估。结果训练前两组成员人口统计学信息及各心理学指标均无显著统计差异(P>0.05)。(1)生活满意度测量时间与分组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的生活满意度在T_(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自我效能感测量时间与分组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自我效能感在T_(2)和T_(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3)心理弹性测量时间与分组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的心理弹性在T_(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集训期开展叙事团体心理训练能显著提升新兵生活满意度、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水平,增强新兵心理适应能力。
文摘目的 研究不同心理资本训练形式对集训期新兵幸福感的干预效果及差异。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某新兵训练基地2021年3月入伍新兵99人,分成3组(8次团体干预组、1次团体干预组和对照组)。8次团体干预组接受连续4周,每周2次,每次2 h的心理资本团体干预;1次团体干预组在第4周接受3 h的1次团体干预;对照组不接受干预。使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 PPQ)、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SWLS)、正负性情绪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 PANAS)、中文版心理幸福感量表(Chinese version for Ryff’s Scales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RPWB)在干预前(T1)、干预结束时(T2)、干预结束后1个月(T3)对3组成员进行评估。结果 训练前3组人口统计学信息及各心理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①主观幸福感水平测量时间与训练分组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8次团体干预组主观幸福感在T2、T3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1次干预组仅在T2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心理幸福感水平测量时间与训练分组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8次团体干预组心理幸福感水平在T2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次组与对照组心理幸福感在T2、T3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心理资本总分测量时间与训练分组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8次团体干预组心理资本水平在T2、T3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1次干预组仅在T2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训期开展心理资本训练能显著增加新兵心理资本,提升其幸福感水平,且8次团体干预较1次团体干预效果更佳,维持时间更长。
文摘目的探讨在阈下和阈上刺激条件下,癌症复发恐惧的乳腺癌患者对癌症相关刺激的注意偏向特点。方法2022年09月至2023年03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招募94名女性乳腺癌患者完成癌症复发恐惧量表简版(fear of cancer recurrence inventory-short form,FCRI-SF)及点探测任务。以FCRI-SF划界分(13分)将乳腺癌患者分为临床和非临床癌症复发恐惧组,每组招募患者47人。采用单样本t检验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两组被试在注意偏向分数、注意定向分数及注意脱离困难分数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癌症复发恐惧的乳腺癌患者对癌症相关负性词语有显著注意偏向(P<0.05)。在阈下刺激条件下,其主要成分为对癌症相关负性词语注意定向(P<0.05)。在阈上刺激条件下,其主要成分为对癌症相关负性词语所匹配的中性词语注意定向,且对癌症相关负性词语注意脱离困难以及对癌症相关正性词语注意回避(P<0.05)。结论临床癌症复发恐惧的乳腺癌患者存在对癌症相关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减少对癌症相关负性刺激的关注可能是降低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