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种作战军人疲劳及系统性劳动不耐受病发生状况调查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国伟 孙磊 +10 位作者 刘坤 杨望 向鹏 陈卿 熊梓烨 张思阳 曾强 朱元军 龙刚 曹佳 周紫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18-1023,共6页
目的了解某特种作战部队官兵疲劳状况及系统性劳动不耐受病(systemic exertion intolerance disease,SEID)的发生情况。方法 2018年6月选取某特种作战部队官兵260人,采用多维度疲劳量表MFI-20评估特战官兵的疲劳程度。根据美国医学研究... 目的了解某特种作战部队官兵疲劳状况及系统性劳动不耐受病(systemic exertion intolerance disease,SEID)的发生情况。方法 2018年6月选取某特种作战部队官兵260人,采用多维度疲劳量表MFI-20评估特战官兵的疲劳程度。根据美国医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在2015年推荐的SEID诊断标准,通过SEID调查表评估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特战人员MFI疲劳总分为54.49±11.13,综合性疲劳、体力疲劳、活动减少、动力下降及脑力疲劳各维度的评分分别为13.63±3.48、11.75±3.48、9.72±2.33、9.00±2.52及10.39±3.74。特战官兵约有34.27%的人员存在半年以上的深度疲劳;官兵中SEID相关症状的发生率依次为不能恢复精力的睡眠(76.00%)、能力损伤(71.54%)、认知损伤(46.18%)、直立不耐受(26.52%)、运动后不适(22.09%)。根据IOM推荐的诊断标准,特战官兵SEID发生率约为12.61%。特战官兵每天训练时间与疲劳程度(r=0.223,P<0.01)和SEID发生率(P=0.039)密切相关,未发现不同军龄、岗位等因素之间疲劳评分及SEID发生率的差别。结论特战官兵中疲劳评分及SEID发生率均较高;特战官兵每天训练时间与疲劳程度和SEID发生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作战部队 特战专业岗位军人 疲劳 系统性劳动不耐受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军特种作战军人疲劳相关生物标志物及其与岗位特征关联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卿 孙磊 +8 位作者 邹鹏 向鹏 朱元军 曾强 龙刚 刘文斌 周紫垣 刘晋祎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24-1030,共7页
目的分析陆军特战岗位军人疲劳现状及其与岗位特征的关系。方法在军事训练后次日上午采集某特种作战部队203名特战岗位战士静脉血和尿液。测量反映疲劳状况的相关血液指标: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尿酸(UA)、肌酐(CRE)、磷酸肌酸... 目的分析陆军特战岗位军人疲劳现状及其与岗位特征的关系。方法在军事训练后次日上午采集某特种作战部队203名特战岗位战士静脉血和尿液。测量反映疲劳状况的相关血液指标: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尿酸(UA)、肌酐(CRE)、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和尿液指标:微白蛋白(MAU),结合医学参考范围以及优秀运动员训练后恢复值进行分析,并与既往测量的162名非特战岗位军人(含HB、CRE、CPK、LDH指标)进行对比。比较各指标在不同岗位战士中的差异及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各指标与过去1年中训练伤(撕裂伤、扭伤)发生情况的关联。结果参照各指标的医学参考值范围,特战岗位军人中HB、BUN、UA、CRE、CPK、LDH及MAU分别有17.2%、2.5%、34.0%、0%、78.3%、14.3%、21.1%出现异常,参照HB、BUN、CPK、LDH的运动员恢复值,则有32.5%、0%、57.1%、11.3%的战士超标。与非特战岗位军人的HB(医学异常:1.3%;恢复超标:12.3%)和UA(医学异常:6.8%)相比,异常率明显偏高(P<0.001)。CPK、LDH、MAU等在不同特战专业间存在差异,侦察专业的多项指标在各专业中处于较高水平。CPK与UA (P=0.013)、LDH (P<0.001)、MAU (P=0.015)等指标呈正相关,CRE与BUN (P<0.001)、UA (P<0.001)呈正相关。撕裂伤或挫伤次数更多的人员中,CPK和LDH等指标的异常率也更高(P<0.05)。结论陆军特战岗位军人中疲劳相关生物标志物超出医学参考值或恢复值的比例较高,侦察专业的疲劳状态在各专业中处于较高水平,CPK和LDH可能具有监测军人疲劳状态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作战 训练伤 疲劳 军事训练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青春期DEHP暴露通过损害Sertoli细胞和血睾屏障致小鼠生殖损伤
3
作者 徐桂勇 张露 +3 位作者 孙凤琼 杨芮 周紫垣 杨光红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695-1707,共13页
目的探究围青春期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暴露通过损害成年雄性小鼠Sertoli细胞功能及血睾屏障,致其生殖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180只3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30):玉米油组(对... 目的探究围青春期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暴露通过损害成年雄性小鼠Sertoli细胞功能及血睾屏障,致其生殖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180只3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30):玉米油组(对照组)、5 mg/kg DEHP暴露组(5 mg/kg组)、25 mg/kg DEHP暴露组(25 mg/kg组)、125 mg/kg DEHP暴露组(125 mg/kg组)、250 mg/kg DEHP暴露组(250 mg/kg组)、500 mg/kg DEHP暴露组(500 mg/kg组),连续灌胃5周。首次取材于9周龄进行,每组取10只。各组剩余F0代小鼠于14周龄按雄雌比1∶2与未暴露成年雌性小鼠合笼交配2周,第二次取材于16周龄完成,每组取20只。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检测9周龄和16周龄雄性小鼠精子密度与活力;记录F1代仔鼠平均出生体质量、每窝4 d存活率、每窝产仔数及每窝内雌雄性别比。ELISA检测血清中激素水平;伊红染色观察精子畸形;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检测睾丸组织中血睾屏障相关的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以及细胞凋亡相关分子Cleaved-Caspase3的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睾丸组织中Sertoli细胞标志物SOX9蛋白的表达;TUNEL检测睾丸组织细胞凋亡情况。通过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CTD)筛选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mono-2-ethylhexyl phthalate,MEHP)致生殖损伤相关基因集,并结合GO/KEGG和Reactome富集分析预测可能信号通路。以MEHP 0、50、100、200和400µmol/L处理TM4细胞株建立体外暴露模型;检测不同剂量MEHP处理组中TM4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蛋白2(B-cell lymphoma 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及血睾屏障相关蛋白ZO-1和Cx4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00 mg/kg组雄性小鼠使雌性小鼠的怀孕率从80.0%降低到52.5%,总产仔数从212只减少到125只。与对照组相比,9周龄DEHP暴露组小鼠精子密度和活力显著降低,精子总畸形率显著增加(P<0.05);16周龄小鼠的精子活力仍然呈剂量依赖性下降趋势(P<0.05)。25、125、250、500 mg/kg组小鼠曲细精管生精上皮高度显著下降,细胞空泡化增加,上皮萎缩和退化明显。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250、500 mg/kg睾丸组织中的细胞凋亡增加,而血睾屏障相关的ZO-1和Cx43蛋白表达减少。血清中雄激素结合蛋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睾酮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而黄体生成素和血清中促卵泡激素的水平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通过CTD分别筛选出与MEHP相关的男性系统疾病基因为153个。基于153个基因结合GO富集分析、KEGG通路和Reactome富集分析,凋亡信号通路明显富集。CCK-8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MEHP处理组TM4细胞活力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EHP处理组中Bcl-2、ZO-1和Cx4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围青春期DEHP暴露可能通过破坏血睾屏障和激活Sertoli细胞凋亡而导致成年雄性小鼠的精子质量降低及生殖力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围青春期 SERTOLI细胞 血睾屏障 雄性生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军特种作战部队400 m障碍训练疲劳程度的分析和评估 被引量:2
4
作者 孙磊 邹鹏 +19 位作者 陈卿 刘畅 曾颖斐 安慧 王晓刚 杨望 向鹏 朱元军 曾强 龙刚 刘坤 肖靖淞 张中豪 刘文斌 陈洪强 张国伟 周紫垣 赛燕 刘晋祎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13-1017,共5页
目的了解特种作战部队军人400 m障碍训练的疲劳程度,筛选可用于疲劳程度评价的敏感指标。方法 2018年5-6月从某特种作战部队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名特种作战专业岗位战士作为训练组,严格按照特战部队考核标准进行400 m障碍训练... 目的了解特种作战部队军人400 m障碍训练的疲劳程度,筛选可用于疲劳程度评价的敏感指标。方法 2018年5-6月从某特种作战部队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名特种作战专业岗位战士作为训练组,严格按照特战部队考核标准进行400 m障碍训练,对训练前后各项疲劳程度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400 m障碍训练后战士末梢血乳酸水平显著高于训练前静息水平(P<0.000 1),训练后唾液pH值与训练前静息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②与训练前静息水平比较,400 m障碍训练后战士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差均显著增加(P<0.000 1),血流灌注指数和血氧饱和度均显著降低(P<0.000 1,P=0.001 5);③400 m障碍训练后战士习惯手、非习惯手握力及皮肤空间两点阈与训练前静息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400 m障碍训练后战士神经行为能力各指标中视觉保留能力指数值与训练前静息水平比较显著降低(P=0.038 4),其他指标能力指数值与训练前静息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⑤400 m障碍训练前后战士心率、脉压差增长倍数显著高于5公里武装越野训练(P=0.043 7,P<0.000 1)。结论 400 m障碍训练为重度劳动强度,且显著高于5公里武装越野造成的疲劳程度;血乳酸、心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视觉保留能力指数等指标可作为评价特种作战专业岗位人员400 m障碍训练疲劳程度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作战部队 特战专业岗位军人 400M障碍 疲劳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渗透技术冲击下军队给水卫生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5
5
作者 舒为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840-1843,1845,共5页
反渗透技术在有效去除水中污染物的同时,也去除了有益健康的矿物离子。军人是矿物质需求量较大的特殊群体,而中国军人受传统膳食习惯的影响,一些关键矿物质如钙等长期摄取不足,如果长期饮用不含矿物质的反渗透水,会加重机体的矿物质饥饿... 反渗透技术在有效去除水中污染物的同时,也去除了有益健康的矿物离子。军人是矿物质需求量较大的特殊群体,而中国军人受传统膳食习惯的影响,一些关键矿物质如钙等长期摄取不足,如果长期饮用不含矿物质的反渗透水,会加重机体的矿物质饥饿,影响作业能力和健康状态。现对反渗透饮水在我军的应用现状、可能对军人产生的急性和慢性健康影响进行评述,同时提出为应对这些影响而需要加强的卫生管理、宣教、科研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技术 去矿物质水 给水卫生 健康 军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军特战部队5公里武装越野训练疲劳程度的分析和评估 被引量:4
6
作者 黄琳苹 孙磊 +20 位作者 邹鹏 陈卿 刘畅 向鹏 曾颖斐 安慧 王晓刚 杨望 朱元军 曾强 龙刚 刘坤 肖靖淞 张中豪 刘文斌 陈洪强 张国伟 周紫垣 赛燕 刘晋祎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07-1012,共6页
目的了解陆军特战部队军人5公里武装越野训练的训练强度和疲劳程度,筛选可用于疲劳程度评价的敏感指标。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2018年5-6月从某特种作战部队选择20名特战专业岗位战士作为训练组,严格按照特战部队考核标准进行5公... 目的了解陆军特战部队军人5公里武装越野训练的训练强度和疲劳程度,筛选可用于疲劳程度评价的敏感指标。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2018年5-6月从某特种作战部队选择20名特战专业岗位战士作为训练组,严格按照特战部队考核标准进行5公里全副武装越野训练,对训练前后各项疲劳程度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456名特战专业岗位军人进行训练情况问卷调查,对不同特战训练科目疲劳程度进行量化评分和排序。结果①与5公里武装越野训练前的静息水平比较,训练后战士末梢血乳酸水平显著升高,唾液pH值显著降低(P<0.001,P=0.013)。②与训练前静息水平比较,训练后战士心率和血流灌注指数显著增加(P<0.001,P=0.015),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P<0.001)。③训练后战士习惯手、非习惯手握力及皮肤空间两点阈与训练前静息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训练后战士神经行为能力各指标中记忆扫描、视注意广度及曲线拟合能力指数值与训练前静息水平比较均显著降低(P=0.030,P=0.007,P=0.001)。⑤16项特战训练科目中疲劳程度高于5公里武装越野的有6项。结论 5公里武装越野训练为次重度劳动强度;血乳酸、唾液pH值、心率、血氧饱和度、视注意广度及曲线拟合能力指数等指标可作为评价特种作战部队军人训练疲劳程度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作战部队 特战专业岗位军人 5公里越野 疲劳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59名济南市育龄男性体育锻炼情况与精液质量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文钰 柳松 +6 位作者 仕治达 杨慧军 任静朝 金会东 张光辉 周紫垣 杨光红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4-1171,共8页
目的探究体育锻炼对精液质量的影响,为男性生殖健康的提高提供基础数据及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到山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就诊和体检的1059名男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人口学资料和体育锻炼等资料。采用计算机辅... 目的探究体育锻炼对精液质量的影响,为男性生殖健康的提高提供基础数据及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到山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就诊和体检的1059名男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人口学资料和体育锻炼等资料。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分析精子总数、精子浓度、总精子活动率、前向运动以及精子正常形态百分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体育锻炼对精液质量的影响。结果校正年龄、体质量指数、饮酒和吸烟等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育锻炼强度为中等和大强度持久者精液质量异常的发生风险增高(OR值分别为2.103和2.229);与每次体育活动时间10 min以下相比,每次体育活动时间为20 min以上者精液质量异常的发生风险降低(体育活动>20~30 min、>30~60 min、>60 min者的OR值分别为0.357、0.256和0.289);体育活动频率与精液质量异常与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情况较好者精液质量异常的发生风险低,OR值为0.71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体育活动频率(β=7.474,95%CI:4.800~10.149)是精子浓度的影响因素(P<0.05);每次体育活动时间(β=20.632,95%CI:7.634~33.629)是精子总数的影响因素(P<0.05);体育锻炼强度(β=-1.461,95%CI:-2.392,-0.530)和每次体育活动时间(β=2.608,95%CI:1.404,3.812)是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的影响因素(P<0.05);体育锻炼强度(β=-1.934,95%CI:-3.238~-0.630)、每次体育活动时间(β=4.211,95%CI:2.525~5.897)和体育活动频率(β=-2.008,95%CI:-3.480~-0.536)是精子总活动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体育锻炼可能影响精液质量,较大强度的体育锻炼可能是精液质量异常的危险因素,较长体育运动时间可能提高精液质量。适当的体育锻炼情况有助于提高精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 精液质量 流行病学研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HP通过抑制Fto表达诱导睾丸间质细胞铁死亡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凤琼 张国伟 +8 位作者 王灵巧 徐桂勇 郭成威 孙燕 杨芮 张露 杨光红 周紫垣 游明丹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369-2382,共14页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诱导睾丸间质细胞铁死亡中RNA去甲基化酶脂肪量和肥胖相关蛋白(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protein,FTO)的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3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通过随...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诱导睾丸间质细胞铁死亡中RNA去甲基化酶脂肪量和肥胖相关蛋白(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protein,FTO)的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3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玉米油)和3组DEHP染毒组(5、250、500 mg/kg体质量),连续灌胃35 d;TM3小鼠睾丸间质细胞以0、100、200、400μmol/L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mono-2-ethylhexyl phthalate,MEHP)处理24 h,质粒转染构建Fto过表达TM3细胞。ELISA检测血清睾酮水平,免疫组化检测睾丸组织中蛋白表达,比色法检测睾丸中Fe 2+、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甲基化RNA免疫共沉淀、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水平。结果250、500 mg/kg DEHP染毒组小鼠的血清睾酮水平显著降低(P<0.01),睾丸组织Fe 2+、丙二醛、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显著升高(P<0.01),RNA去甲基化酶FTO、铁死亡相关分子铁蛋白重链1(ferritin heavy chain 1,FTH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RC)、膜铁转运蛋白(ferroportin,FPN)、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yl-CoA synthetase long-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5)。MEHP处理TM3细胞24 h后,细胞活力下降、胞内活性氧(ROS)含量升高,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显著降低(P<0.01),Fto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下调(P<0.01),其余铁死亡相关蛋白的变化也与睾丸组织中趋势一致,提示睾丸间质细胞发生了铁死亡。以铁死亡抑制剂Fer-1干预或过表达Fto均能显著抑制MEHP诱导的TM3细胞毒性和铁死亡(P<0.05),同时过表达Fto使Gpx4和Fth1 mRNA的m6A修饰水平降低(P<0.05)。结论FTO表达抑制引起Gpx4、Fth1的m6A修饰异常可能是DEHP诱导睾丸间质细胞铁死亡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铁死亡 肥胖相关基因 睾丸 间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市主城自来水中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的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曾惠 罗教华 +3 位作者 张卫东 罗财红 舒为群 邱志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16-1123,共8页
目的评估某市主城自来水厂出厂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人群健康风险。方法采集以嘉陵江水、两江汇合前和两江汇合后长江水为水源的3家自来水厂出厂水300 L,浓缩后检测16种优控多环芳烃和17种邻苯二甲酸酯含量,并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 目的评估某市主城自来水厂出厂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人群健康风险。方法采集以嘉陵江水、两江汇合前和两江汇合后长江水为水源的3家自来水厂出厂水300 L,浓缩后检测16种优控多环芳烃和17种邻苯二甲酸酯含量,并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ICRP)推荐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计算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结果共检出7种多环芳烃(总量0.605~0.947μg/L)和9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其中苯并(a)芘(BaP)为0.011~0.014μg/L,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EHP)为3.047~3.608μg/L。总的健康风险男性介于1.82×10^-5~2.13×10^-5a^-1,女性介于2.42×10^-5~2.83×10^-5a^-1。结论 3家水厂的出厂水都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检出,多环芳烃总量符合国家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BaP含量比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0.01μg/L(GB5749-2006)略高;DEHP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人群总健康风险(包括致癌和非致癌健康风险)均低于ICRP可接受水平5.0×10^-5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厂水 多环芳烃 邻苯二甲酸酯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拉松运动中的科学饮水 被引量:6
10
作者 舒为群 罗教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39,共6页
马拉松运动在消耗巨大体能的同时,也伴随水分和电解质的大量丢失。如果不能科学合理地补水,极易导致急性脱水、电解质失衡和乳酸堆积等情况发生,严重时可诱发运动性中暑、运动性低钠血症、运动性酸中毒,甚至死亡。为了保持良好的水合状... 马拉松运动在消耗巨大体能的同时,也伴随水分和电解质的大量丢失。如果不能科学合理地补水,极易导致急性脱水、电解质失衡和乳酸堆积等情况发生,严重时可诱发运动性中暑、运动性低钠血症、运动性酸中毒,甚至死亡。为了保持良好的水合状态及电解质平衡,需要做到:密切关注身体水合状态;运动前主动让身体充分水化,运动中既要防止脱水也要防止过度补水,运动后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同时还要注意结合环境条件及自身特征调整补水方案。选择含有适量电解质、矿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的运动饮料或饮水,避免单纯摄入纯水(纯净水、蒸馏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拉松运动 脱水 电解质失衡 运动性中暑 运动性低钠血症 运动性酸中毒 科学饮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SS2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在乙醇促结直肠癌细胞迁移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燕 王灵巧 +6 位作者 张国伟 孙凤琼 王文钰 徐桂勇 张爱华 周紫垣 杨光红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806-1818,共13页
目的 探索ACSS2(acyl-CoA synthetase short chain family member 2)在乙醇促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细胞迁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以在线工具基因表达谱交互式分析(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 目的 探索ACSS2(acyl-CoA synthetase short chain family member 2)在乙醇促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细胞迁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以在线工具基因表达谱交互式分析(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 GEPIA)和人类蛋白质图谱数据库(the human protein atlas, HPA)分析CRC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ACSS2表达水平;通过ChIP-X富集分析3转录因子数据库(ChIP-X enrichment analysis 3,ChEA3)进行ACSS2上游转录因子的富集分析。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数据库获得513例CRC患者的ACSS2表达水平与相关临床特征参数。以不同浓度乙醇(0、22、44、88 mmol/L)处理HCT116、SW480细胞24、48、72 h, 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1)以22、44、88 mmol/L浓度的乙醇处理48、72 h能显著抑制HCT116和SW480细胞增殖(P<0.05)。(2)乙醇处理48 h后,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CT116、SW480细胞中ACSS2的表达明显增加;细胞划痕和Transwell结果显示细胞愈合率和穿孔细胞数均明显增加(P<0.05);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 EMT)相关蛋白E-cadherin表达降低、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升高(P<0.05)。(3)抑制ACSS2表达后,细胞愈合率和穿孔细胞数均较未抑制组降低(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加、而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P<0.05)。(4)HPA数据库分析提示,ACSS2在CRC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其上游调控因子的富集分析提示有8个转录因子可能与ACSS2的表达调控有关,Western blot验证乙醇处理后转录因子CEBPB、SMC1A、CTCF在SW480和HCT116细胞中的表达均显著上调,与ACSS2的表达增加变化一致。(5)513例CRC患者中,ACSS2相对高表达组出现外周神经、血管浸润或发生其他远处转移者的比例明显高于相对低表达组(χ2=6.411,P=0.011)。结论 乙醇作用后由相关转录因子引起的ACSS2表达增加可能通过诱导EMT促进结直肠癌细胞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ACSS2 结直肠癌 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通过促进上皮间质转化增强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 被引量:3
12
作者 夏宜馨 张国伟 +7 位作者 王灵巧 龙琦 陈维艳 谭瑶 杨建英 向梦龙 周紫垣 张爱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501-1510,共10页
目的研究乙醇对结直肠癌细胞HT29、SW480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CK-8实验检测乙醇对HT29和SW480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相关分析得出IC50值,建立结直肠癌细胞株低浓度乙醇染毒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 目的研究乙醇对结直肠癌细胞HT29、SW480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CK-8实验检测乙醇对HT29和SW480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相关分析得出IC50值,建立结直肠癌细胞株低浓度乙醇染毒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等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利用乙醛检测试剂盒检测乙醇作用下乙醛的浓度。结果乙醇对HT29、SW480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436、424 mmol/L;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大,处于G1期细胞的占比增大;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组乙醇处理后,HT29、SW480细胞愈合百分比皆明显增加(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在无基质胶和有基质胶条件下,乙醇处理皆能显著增加HT29、SW480细胞穿透小室的细胞数量(P<0.05)。进一步实验结果显示,乙醇能明显增加HT29、SW480细胞内的ROS水平(P<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乙醇作用后HT29、SW480细胞内EMT相关蛋白E-cadherin表达显著降低,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乙醇浓度的升高,细胞中乙醛浓度随之增大。结论乙醇可能通过ROS介导EMT途径增强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结直肠癌 迁移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通过PP2A/AKT通路诱导结直肠癌细胞衰老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建英 王灵巧 +8 位作者 陈维艳 谭瑶 金会东 曾毅 郭成威 孙燕 王文钰 周紫垣 杨光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860-1869,共10页
目的明确二甲双胍(1,1-二甲基双胍盐酸盐,Met)是否通过诱导细胞衰老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并初步探讨其诱导细胞衰老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Met(0、2.5、5.0、10.0、20.0、40.0 mmol/L)处理结直肠癌LOVO、SW480细胞,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 目的明确二甲双胍(1,1-二甲基双胍盐酸盐,Met)是否通过诱导细胞衰老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并初步探讨其诱导细胞衰老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Met(0、2.5、5.0、10.0、20.0、40.0 mmol/L)处理结直肠癌LOVO、SW480细胞,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根据凋亡结果将实验分为对照组、5.0 mmol/L Met组(n=3),采用EdU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代谢,ELASA检测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酶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用PP2A抑制剂LB-100联合Met处理细胞并分为对照组、Met组、Met+LB-100组、LB-100组(n=3),再次用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SA-β-ga1染色检测细胞衰老情况。结果Met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方式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LOVO、SW480增殖(P<0.05);低浓度(≤5.0 mmol/L)Met作用下,细胞无明显凋亡,但有明显增殖抑制和G0/G1期阻滞;细胞呈大而扁平、空泡化增多的典型衰老样态,衰老标志SA-β-gal阳性细胞明显增加[LOVO:对照组(5.43±1.37)%,Met组(17.56±1.89)%,P<0.001;SW480:对照组(8.49±2.12)%,Met组(20.02±3.68)%,P<0.001];此时,PP2A蛋白表达无改变,但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P2A酶活性则显著升高(P<0.05),其下游AKT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衰老相关蛋白P53、P21等表达明显增加。PP2A抑制剂LB-100联合Met处理后,可明显逆转Met对细胞增殖的抑制,并延缓Met诱导的细胞衰老[LOVO:Met组(10.55±1.86)%,Met+LB-100组(3.48±0.85)%,P<0.001;SW480:Met组(20.07±4.89)%,Met+LB-100组(8.61±1.68)%,P<0.001]。结论低浓度Met可通过PP2A/AKT通路诱导细胞衰老从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结直肠癌 细胞衰老 细胞增殖 PP2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DE损伤线粒体抑制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生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望 邹鹏 +4 位作者 张国伟 凌曦 刘晋祎 敖琳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9-535,共7页
目的观察苯并[a]芘-7,8-二醇-9,10-环氧化物(benzo[a]pyrene-r-7, t-8-dihydrodiol-t-9, 10-epoxide(±),(anti), BPDE)对睾丸间质细胞睾酮生成的影响,并围绕线粒体损伤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BPDE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株TM... 目的观察苯并[a]芘-7,8-二醇-9,10-环氧化物(benzo[a]pyrene-r-7, t-8-dihydrodiol-t-9, 10-epoxide(±),(anti), BPDE)对睾丸间质细胞睾酮生成的影响,并围绕线粒体损伤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BPDE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株TM3进行染毒,48 h后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TM3细胞的细胞活率。采用不引起细胞明显死亡的剂量进行后续实验。分别使用0(对照组)、25、50、100 nmol/L的BPDE处理细胞,48 h后使用睾酮ELISA试剂盒检测培养基中睾酮浓度,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JC-1探针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ATP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ATP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线粒体DNA拷贝数,Western blot检测PGC-1α、COXⅣ、StAR和TSPO的表达。采用线粒体保护剂ZLN005对细胞进行预处理,检测100 nmol/L BPDE染毒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5、50、100 nmol/L BPDE不造成TM3细胞活率的明显改变;50和100 nmol/L BPDE处理可分别导致细胞睾酮水平降低21.15%和34.96%(P<0.01),并造成线粒体结构功能的改变,包括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线粒体膜电位、细胞ATP水平和线粒体DNA拷贝数降低(P<0.05)。同时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蛋白PGC-1α、线粒体功能相关蛋白COXⅣ、睾酮合成关键蛋白StAR和TSPO的表达均出现剂量依赖性降低。与100 nmol/L BPDE单独染毒组比较,线粒体保护剂ZLN005预处理组细胞睾酮水平明显升高(P<0.05),同时线粒体相关指标,包括线粒体膜电位、细胞ATP水平、线粒体DNA拷贝数、线粒体生物生成和睾酮合成关键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上升(P<0.05)。结论 BPDE可造成TM3细胞线粒体损伤及睾酮合成水平降低,增加线粒体生物合成和保护线粒体功能可缓解BPDE所致的睾酮水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7 8-二醇-9 10-环氧化物 睾丸间质细胞 睾酮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重组修复通路基因遗传变异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禚昌龙 陈维艳 +6 位作者 龙琦 夏宜馨 王灵巧 杨桓 曹佳 周紫垣 张爱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769-1775,共7页
目的探讨我国人群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HRR)通路关键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易感性关联。方法以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文献筛选同源重组修复通路关键基因;采用基于通路分析的病例... 目的探讨我国人群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HRR)通路关键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易感性关联。方法以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文献筛选同源重组修复通路关键基因;采用基于通路分析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共纳入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于陆军军医大学3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经病理诊断的413例新发CRC病例与1 671例非肿瘤患者对照。以ILLUMINA人类基因组芯片对筛选出的基因上下游50 kb区域内的TagSNPs分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SNPs与CRC的关联。结果筛选出17个HRR通路中的关键基因;在17个基因及上下游50 kb区域内的2 207个SNP中有16个位点与结直肠癌风险关联显著,其中RAD52基因3’-UTR的rs11226位点携带A等位基因者的CRC风险相对携带G者增加约1.4倍(OR=1.42,95%CI=1.22~1.66,P=6.67×10-6);CRTC3-AS1基因内含子区rs75893366位点携带G等位基因者的CRC风险仅为携带A者的0.4倍(OR=0.43,95%CI=0.25~0.74,P=1.81×10-3)。但仅rs11226位点经bonferroni校正后在男性和女性中均具有显著性。结论同源重组修复通路中17个关键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患病风险显著关联,提示同源重组修复通路基因的遗传变异可能影响结直肠癌的遗传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同源重组修复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硝基芘通过线粒体损伤致卵巢颗粒细胞功能障碍 被引量:2
16
作者 崔浩楠 何世军 +7 位作者 王立宏 杨望 杨彬伟 凌曦 邹鹏 张国伟 敖琳 曹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47-956,共10页
目的探讨1-硝基芘(1-nitropyrene,1-NP)通过诱导线粒体损伤对人卵巢颗粒细胞KGN的增殖、周期进展及性激素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625、1.25、2.5、5、10μmol/L)1-NP染毒KGN细胞48 h,EdU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 目的探讨1-硝基芘(1-nitropyrene,1-NP)通过诱导线粒体损伤对人卵巢颗粒细胞KGN的增殖、周期进展及性激素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625、1.25、2.5、5、10μmol/L)1-NP染毒KGN细胞48 h,EdU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雌二醇及孕烯醇酮浓度,DCFH-DA探针检测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MitoSOX探针检测线粒体超氧化物(mitochondrial superoxides,MitoSOX)水平,JC-1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ATP试剂盒检测细胞内ATP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周期进展、DNA损伤反应以及性激素合成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线粒体抗氧化剂IDE、1-NP单独和联合处理细胞,再次检测上述指标。结果不同浓度1-NP染毒后KGN细胞增殖显著降低(P<0.05)。2.5、5、10μmol/L的1-NP处理细胞后,细胞增殖标志物PCNA蛋白表达显著降低,5、10μmol/L的1-NP处理后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1-NP(10μmol/L)处理3 h即可诱导γ-H2AX表达增加(P<0.01);不同浓度1-NP处理后,DNA损伤反应通路蛋白p-ATM、p53和p21cip1表达明显升高(P<0.05),G2/M期阻滞相关蛋白CDK-1和CyclinB1表达明显降低(P<0.05)。此外,1-NP处理后KGN细胞的雌二醇、孕烯醇酮浓度显著下降(P<0.05),性激素合成相关蛋白CYP19、CYP11A1的表达也受到抑制(P<0.05)。线粒体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显示,1-NP导致KGN细胞中ROS、MitoSOX水平显著升高,线粒体膜电位和ATP水平呈剂量依赖性下降。与10μmol/L 1-NP单独染毒组相比,IDE与1-NP联合处理组G2/M期细胞比例显著下降,雌二醇、孕烯醇酮水平出现一定程度升高,DNA损伤反应、细胞周期进展以及性激素合成相关蛋白的表达也出现明显恢复。同时,IDE与1-NP联合处理显著改善1-NP诱导的线粒体损伤,包括降低细胞ROS和MitoSOX水平,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和ATP水平。结论1-NP可诱导线粒体损伤,造成卵巢颗粒细胞KGN的增殖抑制、周期阻滞、性激素合成障碍,而提高线粒体功能则能部分缓解1-NP诱导的KGN细胞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硝基芘 人卵巢颗粒细胞系 周期阻滞 性激素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膜蛋白196对乳腺癌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哲 樊俊 +1 位作者 刘文斌 徐琰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455-1465,共11页
目的研究跨膜蛋白196(transmembrane protein 196,TMEM196)对乳腺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研究采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和Oncomine数据库分析TMEM196在乳腺癌中的mRNA表达。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 目的研究跨膜蛋白196(transmembrane protein 196,TMEM196)对乳腺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研究采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和Oncomine数据库分析TMEM196在乳腺癌中的mRNA表达。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TMEM196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利用Kaplan-Meier数据库分析TMEM196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组织芯片分析TMEM196的蛋白水平和预后作用,该队列包含70例癌旁样本和160例浸润性乳腺癌样本,年龄(53.61±13.13)岁,在2001年1月至2004年8月接受手术切除,随访时间2~150个月;通过细胞增殖、划痕愈合和Transwell实验研究TMEM196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TMEM196对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7,MMP7)表达的影响。结果TMEM196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在乳腺癌中均显著降低(P<0.05),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株MDA-MB-231和TNBC组织中最明显(P<0.05),低表达的TMEM196和较差的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有关(HR=0.524,95%CI:0.293~0.936,P=0.040);过表达TMEM196之后能够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P<0.05),而干扰TMEM196的表达后,能够显著增强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P<0.05);Western blot提示TMEM196能够抑制β-catenin/MMP7信号通路从而降低乳腺癌细胞的运动能力(P<0.05),加入β-catenin抑制剂后能够消除干扰TMEM196后所导致的促肿瘤作用(P<0.05)。结论TMEM196通过调节β-catenin/MMP7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EM196 乳腺癌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4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
18
作者 陈维艳 龙琦 +4 位作者 王灵巧 向梦龙 杨桓 曹佳 周紫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09-917,共9页
目的通过对PC4基因启动子区潜在功能性SNP位点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的关联分析,探索PC4基因遗传变异作为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分子标记的可能性。方法 (1)经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PC4基因启动子区SNP位点;(2)采用探针法和测序法对选定SNP位... 目的通过对PC4基因启动子区潜在功能性SNP位点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的关联分析,探索PC4基因遗传变异作为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分子标记的可能性。方法 (1)经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PC4基因启动子区SNP位点;(2)采用探针法和测序法对选定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后于病例对照研究中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筛选出PC4启动子区7个潜在功能性SNP位点;(2)位点rs116123859 CC+CT基因型(OR=4.89,95%CI=1.29~18.51,P=0.020;OR_(adj)=3.31,95%CI=0.84~13.06,P_(adj)=0.087)和位点rs6891588 AG+GG基因型(OR_(adj)=1.28,95%CI=1.00~1.64,P_(adj)=0.048)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有关联,但效应微弱;(3)随个体携带的"风险"倾向基因型的数量增多,结直肠癌风险也有随之增加的趋势(P_(trend)=0.004);(4)单倍型T_C_C_G_G_A_A、T_G_A_G_G_G_A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是其他单倍型的2倍(OR分别为2.67、2.98,95%CI分别为1.78~4.02、1.46~6.04,P值分别为<0.001、0.003)。结论 PC4基因启动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风险之间具有显著关联性,提示PC4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具有作为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分子标记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人转录辅因子4 单核苷酸多态性 启动子区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去甲基化酶FTO在双酚S诱导GC-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9
作者 李景芝 刘文斌 +2 位作者 周诗梦 陈洪强 曹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1-610,共10页
目的探讨RNA去甲基化酶FTO在双酚S(bisphenol S,BPS)诱导小鼠精母细胞GC-2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终浓度为0(DMSO对照组)、20、40、80、160、320μmol/L的BPS处理小鼠精母细胞株GC-2细胞72 h,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CCK-8法检... 目的探讨RNA去甲基化酶FTO在双酚S(bisphenol S,BPS)诱导小鼠精母细胞GC-2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终浓度为0(DMSO对照组)、20、40、80、160、320μmol/L的BPS处理小鼠精母细胞株GC-2细胞72 h,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改变;采用比色法检测RNA甲基化的总体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RNA甲基转移酶METTL3、RNA去甲基化酶FTO、RNA甲基化识别蛋白YTHDF1和细胞凋亡相关分子P53、P21、BCL2、Caspase-9、Caspase-3、BAX以及细胞周期相关分子CyclinD1、CDK4、CDK2的蛋白表达水平。建立FTO基因干扰细胞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改变,通过Western blot检测FTO和细胞凋亡相关分子P53、BCL2、BAX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PS染毒组GC-2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出现较多的空泡细胞;细胞存活率呈下降趋势,尤其在160、320μmol/L BPS染毒剂量下降显著(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凋亡相关分子P53、P21、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增加,BCL2的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BPS浓度在80、160、320μmol/L时细胞周期阻滞在G_(1)/S期,细胞周期G_(1)/S期相关分子CyclinD1、CDK4、CDK2的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在80~320μmol/L BPS染毒剂量组下,RNA甲基化的总体水平显著升高(P<0.01);RNA甲基转移酶METTL3和RNA甲基化识别蛋白YTHDF1的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而RNA去甲基化酶FTO的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扰FTO表达后GC-2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出现较多的空泡细胞,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53的蛋白水平显著上调,BCL2的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RNA去甲基化酶FTO可能通过调控P53-P21和BCL2线粒体途径在BPS诱导的GC-2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S 小鼠精母细胞 RNA去甲基化酶FTO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