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氢杨梅素通过Sirt3抑制NLRP3炎性小体活性改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明华 申卉 +2 位作者 汪小兰 周曦 张婷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64-974,共11页
目的观察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对通过Sirt3抑制棕榈酸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NLRP3炎性小体活化,改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棕榈酸(200μmol/L)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炎症损伤模型,不同浓度DHM(10、20、40μm... 目的观察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对通过Sirt3抑制棕榈酸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NLRP3炎性小体活化,改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棕榈酸(200μmol/L)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炎症损伤模型,不同浓度DHM(10、20、40μmol/L)干预后检测内皮细胞活力、LDH释放水平以及内皮细胞黏附因子表达。运用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LRP3炎性小体活化相关细胞因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运用海马能量代谢检测平台和膜电位实验探索DHM对内皮细胞线粒体功能的调节作用。利用Sirt3特异性抑制剂3-TYP(50μmol/L)和Sirt3过表达质粒干预,探索Sirt3在DHM抑制棕榈酸诱导NLRP3炎性小体活化中的作用。结果DHM能显著抑制棕榈酸诱导的内皮细胞活力下降、抑制LDH释放以及ICAM-1和VCAM-1的分泌(P<0.05)。并且,DHM可显著改善线粒体呼吸耗氧量下降,ATP产量及剩余呼吸能力以及抑制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0.05)。同时,DHM可以抑制棕榈酸诱导的NLRP3、IL-18和ASC等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Sirt3过表达质粒转染可增强DHM这一效应,而Sirt3抑制剂3-TYP处理则显著削弱DHM的作用。结论DHM通过激活Sirt3维持内皮细胞线粒体代谢,抑制NLRP3活化,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血管内皮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NLRP3炎性小体 Sir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9
2
作者 常徽 陈军丽 +1 位作者 顾业芸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624-1629,共6页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对人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DHM(0、10、20μmol/L和40μmol/L)处理乳腺癌细胞MDA-MB-231,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DHM对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对人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DHM(0、10、20μmol/L和40μmol/L)处理乳腺癌细胞MDA-MB-231,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DHM对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迁移与侵袭标志蛋白(Snail、vimentin、MMP-2和MMP-9)及抑迁移蛋白E-cadherin表达的变化;同时利用乳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法,观察DHM膳食干预(100 mg/kg)对体内癌细胞迁移与侵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DHM处理乳腺癌细胞24 h,与对照组相比,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40μmol/L处理组细胞迁移能力下降至(37.8±3.1)%,侵袭能力下降至(21.4±2.3)%;蛋白表达检测结果显示,DHM处理细胞其Snail、vimentin、MMP-2和MMP-9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40μmol/L处理组蛋白表达分别下降至(31.2±2.9)%、(11.1±0.9)%、(14.4±1.2)%、(12.7±1.1)%,而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升高至(3.9±0.4)倍;体内研究结果也显示,DHM膳食干预可显著降低移植瘤组织内Snail、vimentin和MMP-9的表达,提高E-cadherin的表达(P<0.01)。进一步研究表明,DHM处理细胞24 h,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内p-mTOR、p-4EBP1、p-S6K70和p-e IF4B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表明其mTOR信号通路被显著抑制。结论 DHM可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乳腺癌 迁移 侵袭 雷帕霉素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檀芪和跑台运动诱导大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郑佳伟 刘武剑 +1 位作者 朱俊东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7-374,共8页
目的探讨紫檀芪(pterostilbene,PST)干预和跑台运动对大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24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C)、PST(50 mg/kg)干预组(PST)、跑台运动组(EX)、跑台运动+PST干预组(EX+... 目的探讨紫檀芪(pterostilbene,PST)干预和跑台运动对大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24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C)、PST(50 mg/kg)干预组(PST)、跑台运动组(EX)、跑台运动+PST干预组(EX+PST),干预4周。检测大鼠进食量、体质量和腹股沟白色脂肪(inguinal white adipose tissue,iWAT)质量,HE染色观察iWAT的形态学特征,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WAT中白色脂肪棕色化的一些标志基因和调控信号分子的表达。结果PST组、EX组、EX+PST组与对照组比较,进食量无明显变化,但体质量增加、iWAT指数明显降低(P<0.05);HE染色显示:各干预组较对照组iWAT脂肪细胞变小、变圆并伴有多室细胞出现,呈棕色化特征;同时,白色脂肪棕色化的标志基因和调控信号分子包括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诱导细胞死亡DNA片断化因子α样效应因子A(cell death-inducing DNA fragmentation factor alpha-like effector A,CIDEA)、跨膜蛋白26(transmembrane protein 26,TMEM26)、簇分化抗原137(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37,CD137)、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A,CPT1A)、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o C)、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or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 alpha,PGC-1α)、R结构域蛋白16(PR domain-containing 16,PRDM16)等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AMPK)、UCP1、PRDM16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上述变化在EX+PST组中较PST组或EX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紫檀芪和跑台运动单独或联合干预均可诱导大鼠iWAT发生棕色化并降低脂肪蓄积和体质量增加,其机制可能与AMPK信号转导途径激活有关,且二者联合干预效应优于单一因素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檀芪 跑台运动 白色脂肪棕色化 解偶联蛋白1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抑制骨骼肌NLRP3炎症小体活性改善力竭运动小鼠疲劳 被引量:5
4
作者 邓项元 张瑞良 +3 位作者 陈帅 朱晓辉 糜漫天 张婷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521-2529,共9页
目的揭示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3 PUFAs)对力竭运动小鼠骨骼肌炎症和疲劳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40只鱼油灌胃的7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外源性补充n-3 PUFAs)以及20只7周龄雄性Fat-1小鼠(内源性合成n-3 ... 目的揭示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3 PUFAs)对力竭运动小鼠骨骼肌炎症和疲劳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40只鱼油灌胃的7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外源性补充n-3 PUFAs)以及20只7周龄雄性Fat-1小鼠(内源性合成n-3 PUFAs),建立7 d力竭跑台运动小鼠模型。将C57BL/6J小鼠分为4组(每组10只):空白静息组(CON组)、空白运动组(EX组)、鱼油静息组(FO组)、鱼油运动组(FO+EX组);将Fat-1小鼠分为2组(每组10只):Fat-1静息组(FA组)、Fat-1运动组(FA+EX组)。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尿素(urea,UREA)、葡萄糖(glucose,GLU)、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IL-1β和IL-18含量;RT-qPCR检测腓肠肌IL-1β、IL-18、NLRP3、ASC、Caspase-1基因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腓肠肌NLRP3和ASC蛋白表达水平;氧化应激试剂盒检测腓肠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以及肌糖原和肝糖原水平;HE染色观察腓肠肌组织形态结构变化。结果n-3 PUFAs降低了力竭运动小鼠血清UREA、CK、LDH水平(P<0.05),升高了GLU水平(P<0.05)。n-3 PUFAs降低了力竭运动小鼠血清IL-1β和IL-18水平(P<0.05)。n-3 PUFAs抑制了力竭运动小鼠骨骼肌NLRP3、ASC、Caspase-1、IL-1β和IL-18的mRNA表达水平(P<0.05),抑制了力竭运动小鼠骨骼肌NLRP3和ASC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n-3 PUFAs提高了力竭运动小鼠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P<0.05)。n-3 PUFAs升高了力竭运动小鼠腓肠肌SOD、GSH-Px活性(P<0.05),降低了MDA含量(P<0.05)。结论n-3 PUFAs可有效提高小鼠抗氧化能力,改善力竭运动小鼠疲劳,其机制可能与n-3 PUFAs抑制力竭运动小鼠骨骼肌NLRP3炎症小体的过度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力竭运动 NLRP3炎症小体 氧化应激 骨骼肌炎症 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处方对特种兵跳伞训练应激相关情绪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南生 盛莉 +4 位作者 牛海军 王王 饶芳 井艳芳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31-1037,共7页
目的探讨运动处方(exercise prescription,EP)对特种兵跳伞训练应激相关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从2016年4-7月参加陆军某学院承训的陆军特种作战部队特种兵跳伞技能培训的集训学员中抽取40名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19)... 目的探讨运动处方(exercise prescription,EP)对特种兵跳伞训练应激相关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从2016年4-7月参加陆军某学院承训的陆军特种作战部队特种兵跳伞技能培训的集训学员中抽取40名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19)和对照组(n=20)。研究组采用运动处方的干预训练方法,对照组未接受运动处方干预。通过心境状态量表(profile of mood states scale, POMS)、急性应激反应量表(acute stress response scale,ASRS)及敏感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测,比较两组学员跳伞应激相关情绪的调适效果。结果通过为期8周的运动处方训练,研究组应激相关情绪POMS心境状态量表测试表明,各因子的健康水平有较大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研究组消极情绪下降了21.48分,积极情绪增长了12.38分,而对照组消极和积极情绪变化不明显。在急性应激水平表达方面,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ASRS测试各项目因子得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ANP、Ang-Ⅱ、ET三项敏感指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运动处方干预可有效改善特种兵空降作战跳伞应激情绪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降作战行动 特种兵 运动处方 急性应激 心境状态 情绪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兵持续超负荷强度训练的医务监督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盛莉 王王 +4 位作者 陈南生 吴涤 井艳芳 刘蕾 饶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38-1043,共6页
目的探索特种兵持续超负荷强度训练的医务监督干预效果,掌握训练不同阶段官兵身体机能变化规律和特点。方法选取参加2018年5月特种兵持续超负荷强度训练模式的特种部队士官学员78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式,确定研究组(n=38)和... 目的探索特种兵持续超负荷强度训练的医务监督干预效果,掌握训练不同阶段官兵身体机能变化规律和特点。方法选取参加2018年5月特种兵持续超负荷强度训练模式的特种部队士官学员78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式,确定研究组(n=38)和对照组(n=40)。对研究组进行系统的医学服务,对照组则按照原有训练计划进行训练,不加入医务监督服务。训练时间均为5周,以常规生理生化指标对被试进行随堂机能评定,生理监测指标为肺活量、握力、背肌力、纵跳,生化监测指标为血红蛋白(HB)、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尿蛋白(PRO)、尿潜血(BLD)。结果生理监测结果显示:在持续超负荷强度训练后,两组肺活量、握力、背肌力、纵跳指标监测变化在训练初期、训练1周、训练3周、训练5周4个训练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化指标监测结果显示:除PRO、BLD两项尿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两组其他各项生化监测指标(HB、CK、BU)在开训前、训练中期(第3周)和训练结束即刻3个不同的训练阶段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特种兵持续超负荷强度训练医务监督干预对疲劳恢复和训练效果提升具有较好的军事训练价值,建议在特种部队的大强度超负荷训练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作战分队 持续超负荷训练强度 集训学员 生理生化监测 训练医务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高强度运动负荷对小鼠骨骼肌功能及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余宏涛 李韦昉 +4 位作者 罗昶 杨学森 易龙 陈卡 糜漫天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5年第17期2079-2087,共9页
目的通过构建模拟湿热环境高强度运动负荷实验动物模型,探究该条件下小鼠骨骼肌功能及质量变化情况。方法将24只7~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体质量(21.30±0.67)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温常湿对照组(CON组)、常温常湿运动组(NE组)、... 目的通过构建模拟湿热环境高强度运动负荷实验动物模型,探究该条件下小鼠骨骼肌功能及质量变化情况。方法将24只7~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体质量(21.30±0.67)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温常湿对照组(CON组)、常温常湿运动组(NE组)、高温高湿运动组(HE组),每组各8只。HE组暴露于37~39℃、70%~80%湿度的高温高湿模拟舱内以坡度10°、80%最大速度进行全程60 min运动干预(运动12 min、休息8 min,循环3次)。CON组不运动,NE组以相同的运动模式在常温常湿环境下进行。通过监测小鼠体质量、体成分分析评估小鼠一般情况,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肌酐、尿素含量。运动结束后,测量小鼠抓力、力竭时间评估运动能力,采用原位/体内/离体肌肉测试系统检测骨骼肌收缩能力及抗疲劳能力,采用骨骼肌HE染色观察骨骼肌形态结构变化并分析肌纤维平均横截面积和平均直径,采用RT-qPCR检测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相关基因(Eif4ebp1、p70S6k)和分解相关基因(Foxo3、Fbxo32、Trim63)以及热应激相关基因(Hsf-1、Hspa1a、Hsp90a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HE组小鼠与CON组和NE组相比体质量显著降低(P<0.01),瘦体质量降低(P<0.05),HE组小鼠肌酐含量与CON组及NE组比较,均呈现出增高趋势(P<0.05),HE组小鼠尿素含量与CON组及NE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②HE组小鼠与CON组和NE组相比,抓力降低(P<0.001),骨骼肌收缩能力下降及抗疲劳能力减弱(P<0.05)。③与NE组和CON组相比,HE组小鼠肌纤维平均横截面积减少(P<0.05),平均纤维直径减少(P<0.05),Fbxo32、Trim63、Eif4ebp1呈现明显升高(P<0.01),p70S6k表达下降(P<0.05)。④HE组小鼠与CON组和NE组相比,热应激相关基因表达增高(P<0.05)。结论湿热环境高强度运动负荷会导致小鼠骨骼肌功能及质量下降,这可能与过度热应激引发骨骼肌蛋白质合成和分解扰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环境 运动能力 骨骼肌 热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