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科护士在《癌因性疲乏护理指南》临床试点应用中的体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季娟 杨益群 +4 位作者 钱科燕 田利 王芬 王丽华 李惠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4期35-38,共4页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在《癌因性疲乏护理指南》临床试点应用中的实践体验,反思临床应用过程,探讨指南临床应用的促进及阻碍因素,为类似的临床试点应用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质性研究对12名肿瘤科及放疗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类属分...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在《癌因性疲乏护理指南》临床试点应用中的实践体验,反思临床应用过程,探讨指南临床应用的促进及阻碍因素,为类似的临床试点应用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质性研究对12名肿瘤科及放疗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类属分析法进行资料的编码、分类、提取主题。结果应用初期,护士对开展指南临床试点应用的态度各异;应用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包括填表的负担、患者的理解力较弱和依从性差;应用过程的促进因素主要包括领导力的介入、患者重视癌因性疲乏的管理等;应用过程的阻碍因素主要包括护士人力资源相对短缺、流动性大,医生与护士沟通不足;整个应用过程中护士最主要的收获是更专业与更自信。结论在护理指南临床应用过程中,应重视护士在整个应用过程中的体验,分析其阻碍和促进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升护士的认同感,以提高临床应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因性疲乏 护理人员 指南 临床应用 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抗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导管相关感染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2
作者 周菊珍 王丽华 +1 位作者 陈秋萍 鞠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7,共7页
目的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化学治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接受化学治疗并留置PICC的400例肿瘤患者,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法将就诊患者以3∶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300例)和测试集(... 目的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化学治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接受化学治疗并留置PICC的400例肿瘤患者,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法将就诊患者以3∶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300例)和测试集(100例)。根据感染发生情况将训练集患者分为无感染组和感染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及随机森林的集成分类算法分析患者PICC置管后出现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对比二者的预测效能。结果 训练集300例化学治疗患者中,32例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感染(10.67%),与无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患者单次置管穿刺次数更多,PICC留置时间更长,导管移动比例、合并糖尿病比例及换药频次更高,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及免疫功能更低(均P<0.05)。PICC留置时间、导管移动情况、合并糖尿病情况、换药频次、WBC及免疫功能均为患者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随机森林模型显示不同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排序结果依次为:PICC留置时间、导管移动情况、合并糖尿病情况、WBC、换药频次及免疫功能。随机森林模型的集成分类算法预测化学治疗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2,与logistic回归模型(AUC=0.791)相比预测效能更优。结论 PICC留置时间、导管移动情况、合并糖尿病情况、换药频次、WBC水平及免疫功能是化学治疗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随机森林模型的集成分类算法可用于对化学治疗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预测分析,其预测性能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治疗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感染 外周静脉 随机森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P53在结直癌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其预后价值的研究
3
作者 李辰皓 游舒云 +3 位作者 王雪莲 苏林杰 左中 朱宇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77-1587,共11页
目的:泛素特异性蛋白酶53(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53,USP53)在结直肠癌(colon adenocarcinoma,COAD)中的临床意义和潜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结合体外细胞学实验,观察USP53对结直肠癌细胞的抗癌作用。方法:分析来自... 目的:泛素特异性蛋白酶53(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53,USP53)在结直肠癌(colon adenocarcinoma,COAD)中的临床意义和潜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结合体外细胞学实验,观察USP53对结直肠癌细胞的抗癌作用。方法:分析来自TCGA-COAD和GEO数据库(GSE39582数据集)的USP53表达数据。通过KEGG、GO和GSEA富集分析,探讨USP53可能参与的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通过免疫浸润分析、药物敏感性分析结合CLUE平台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潜在可用于治疗的小分子化合物。通过10种机器学习算法和101种集成组合构建预后预测模型,通过体外实验验证USP53的生物功能。结果:USP53在COAD中具有抗肿瘤作用,低表达与较差的预后相关(P<0.05)。免疫浸润分析显示USP53低表达组有更高的免疫浸润水平,以及更高的TIDE和功能障碍评分(P<0.01)。体外实验表明,USP53过表达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P<0.05),并抑制了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结论:USP53通过影响EMT、凋亡、细胞周期调控和肿瘤免疫逃逸等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可能成为COAD的新型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53 结直肠癌 生物信息学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6例肿瘤患者PICC留置管的应用和护理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倩玲 刘玉瑶 +1 位作者 罗洪 陈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0-201,共2页
目的:探讨PICC留置管在肿瘤患者静脉输液和化疗中的优越性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总结96例用常规方法留置PICC管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ICC留置管在静脉输液和化疗中的优越性和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结果:96例病人P... 目的:探讨PICC留置管在肿瘤患者静脉输液和化疗中的优越性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总结96例用常规方法留置PICC管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ICC留置管在静脉输液和化疗中的优越性和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结果:96例病人PICC管留置成功率为97.9%,留置时间9~273d(平均56d)。结论:PICC留置管解决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排除了化疗药物及高渗药物对外周血管损害,其操作简单,费用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留置 护理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7
5
作者 赵建夫 徐萌 +4 位作者 赵凤芝 胡鹏辉 全强 向军俭 王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0-596,共7页
目的:检测临床常见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结肠癌和黑色素瘤)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技术检测208例原发性恶性肿瘤(肺癌68例... 目的:检测临床常见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结肠癌和黑色素瘤)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技术检测208例原发性恶性肿瘤(肺癌68例,乳腺癌80例,结肠癌41例和黑色素瘤19例)石蜡包埋组织中b F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肺癌中b FGF蛋白高表达多见于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低分化患者,与肿瘤原发灶大小、淋巴结受累、远处转移(TNM)分期呈正相关,且b FGF的表达对患者中位生存期无明显影响;在乳腺癌中,b FGF高表达多见于伴淋巴结转移的晚期患者;在结肠癌中b FGF蛋白表达多见于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中高分化患者;此外,在晚期有淋巴结转移的黑色素瘤患者中,b FGF蛋白呈高表达。结论:b FGF可能参与了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的发生和演变过程,b FGF蛋白表达可能成为判断恶性肿瘤是否发生转移的有效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OBI系统分析胸部肿瘤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 被引量:10
6
作者 蒋琳 陈晓品 +2 位作者 金丹 宋延波 刘丽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2-93,95,共3页
目的应用机载影像系统(on boardimager,OBl)分析胸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时分次间的摆位误差,并依此计算CTV外扩PTV边界的大小。方法应用Varian-21EX医用直线加速器治疗47例胸部肿瘤。每周治疗前获取锥形束断层扫描(cone beamcomputed tomo... 目的应用机载影像系统(on boardimager,OBl)分析胸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时分次间的摆位误差,并依此计算CTV外扩PTV边界的大小。方法应用Varian-21EX医用直线加速器治疗47例胸部肿瘤。每周治疗前获取锥形束断层扫描(cone beam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将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及其靶中心匹配,计算平移和旋转误差。结果平移误差左右(x)方向为(-0.3194±3.6943)mm,头脚(y)方向为(0.4851±6.2636)mm,前后(z)方向为(0.4144±5.2818)mm;旋转误差冠状面(c)为(0.2080±1.4925)°,矢状面(s)为(0.0922±1.2976)°。结论对于胸部肿瘤调强放疗(IMRT),临床靶体积(CTV)到计划靶体积(PTV)的外放边界在左右方向宜为7mm,头脚方向宜为11mm,前后方向宜为10mm。考虑到旋转误差,当靶区比较长时靶区两端外放要更大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位误差 OBI系统 CBCT 调强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中肿瘤生长因子-α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与胰周神经侵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田韧 龚涌灵 +2 位作者 杨劲松 端木忠 张保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2期1105-1106,1109,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肿瘤生长因子-α(TGF-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与胰腺癌胰周神经浸润转移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胰腺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TGFα-、EGFR表达水平。结果:EGFR表达水平与胰腺癌神经浸润...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肿瘤生长因子-α(TGF-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与胰腺癌胰周神经浸润转移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胰腺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TGFα-、EGFR表达水平。结果:EGFR表达水平与胰腺癌神经浸润转移相关(P<0.05)。胰腺癌中有神经浸润转移者TGF-α/EGFR共同表达为24例(63.16%),无神经浸润转移者共同表达为4例,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EGFR的过度表达及TGF-α/EGFR自分泌环可能在胰腺癌神经浸润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神经浸润转移 肿瘤生长因子-α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内科治疗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周涛 刘素勤 刘基巍 《医学与哲学》 2001年第9期6-7,共2页
肿瘤内科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三大手段之一 ,在肿瘤治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肿瘤内科治疗的疗效评价也逐步发展和完善 ,新的疗效评价指标逐渐被接受 ,延长生存期和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已成为肿瘤内科治疗疗效评价的原则。临床肿瘤... 肿瘤内科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三大手段之一 ,在肿瘤治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肿瘤内科治疗的疗效评价也逐步发展和完善 ,新的疗效评价指标逐渐被接受 ,延长生存期和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已成为肿瘤内科治疗疗效评价的原则。临床肿瘤学工作者应转变观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治疗 疗效评价 生存质量 综合疗法 肿瘤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IME-FICC法检测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蔡清清 丁颖 +1 位作者 林天歆 黄慧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96-1901,共6页
目的:探索改良免疫磁珠富集联合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IME-FICC)检测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临床意义。方法:取76例初治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用与磁珠共价结合的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抗体富集外周血中表达... 目的:探索改良免疫磁珠富集联合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IME-FICC)检测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临床意义。方法:取76例初治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用与磁珠共价结合的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抗体富集外周血中表达EpCAM的肿瘤细胞,再采用宽波段滤板检测细胞角蛋白(CK)8/18阳性的肿瘤细胞。中位随访25个月后,对包括循环肿瘤细胞在内的预后因子做统计分析。结果:2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中未检测到CK8/18,63例鼻咽癌患者的外周血检测到CK8/18,阳性率为82.9%(63/76,P<0.01)。复发患者治疗前检测到的外周血CK8/18+CTC中位数明显高于不复发患者(P<0.01),两组中位病毒壳蛋白抗原(VCA)-IgA滴度无显著差异(P>0.05)。外周血CK8/18+CTCs个数在3以上,无复发生存率逐渐下降。VCA-IgA滴度不能预测生存。结论:外周血中CK8/18+CTCs是初治鼻咽癌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循环肿瘤细胞 免疫磁珠富集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filzomib联合Z-VAD-FMK对肿瘤恶病质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强 李春红 +1 位作者 王朝义 唐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292-2295,共4页
目的评价联合运用蛋白酶体抑制剂Carfilzomib与Caspase抑制剂Z-VAD-FMK对肿瘤恶病质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BALB/c小鼠前腋皮下接种结肠腺癌C26细胞,建立肿瘤恶病质动物模型。随后在不同时间点给予Carfilzomib和Z-VAD-FMK单独与联合... 目的评价联合运用蛋白酶体抑制剂Carfilzomib与Caspase抑制剂Z-VAD-FMK对肿瘤恶病质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BALB/c小鼠前腋皮下接种结肠腺癌C26细胞,建立肿瘤恶病质动物模型。随后在不同时间点给予Carfilzomib和Z-VAD-FMK单独与联合用药,检测荷瘤小鼠体质量、腓肠肌质量、肿瘤质量和体积、自发性生理活动和生存时间;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腓肠肌Caspase3、MuRF1和MAFbx的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水平。结果 Carfilzomib与Z-VAD-FMK联合作用缓解荷瘤小鼠体质量下降,抑制骨骼肌萎缩和肿瘤生长,提高自发性生理活动和延长生存时间;减少腓肠肌MuRF1、MAFbx和Caspase3表达;联合作用大于单独用药(P<0.05),预防作用明显大于治疗作用(P<0.05)。结论 Carfilzomib与Z-VAD-FMK联合作用抑制了恶病质荷瘤小鼠腓肠肌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和凋亡通路,可以预防和治疗肿瘤恶病质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恶病质 carfilzomib Z-VAD-FMK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 凋亡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肺癌H1299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文思 罗弋 +2 位作者 黎博一 周寒静 张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08-713,共6页
目的从人肺癌H1299细胞系中分离培养肺癌干细胞样细胞,并进一步鉴定其干细胞特性。方法在低黏附条件下无血清诱导培养H1299细胞,富集H1299肿瘤细胞球,利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干性标志物CD133和ABCG2的表达,并... 目的从人肺癌H1299细胞系中分离培养肺癌干细胞样细胞,并进一步鉴定其干细胞特性。方法在低黏附条件下无血清诱导培养H1299细胞,富集H1299肿瘤细胞球,利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干性标志物CD133和ABCG2的表达,并观察克隆形成和体内致瘤能力的改变。结果肺癌H1299细胞经无血清诱导培养可形成悬浮的细胞球。与普通贴壁H1299细胞相比,细胞球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和致瘤性,且高表达干性基因CD133和ABCG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无血清悬浮细胞球培养方法富集的肺癌H1299细胞系肿瘤球高表达CD133和ABCG2,具有干细胞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H1299细胞 肿瘤细胞球 CD133 ABCG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PK/ERK信号通路探讨siRNA介导MAGE-3沉默对胃癌大鼠肠道菌群、胃黏膜PTEN表达及肝转移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章帅 刘靓靓 +2 位作者 赵轶峰 盛茹 李曙光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8-514,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MAPK/ERK信号通路探讨siRNA介导MAGE-3沉默对胃癌大鼠肠道菌群、胃黏膜PTEN表达及肝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CO)组,模型(MO)组,MAGE-3沉默(SM)组,每组10只,对MO组、SM组采用MNNG灌胃法建模,建模成功后,... 目的探讨基于MAPK/ERK信号通路探讨siRNA介导MAGE-3沉默对胃癌大鼠肠道菌群、胃黏膜PTEN表达及肝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CO)组,模型(MO)组,MAGE-3沉默(SM)组,每组10只,对MO组、SM组采用MNNG灌胃法建模,建模成功后,对SM组腹腔注射20μg·kg^(-1) shRNA MAGE-3慢病毒载体,肠道菌群选择性培养基检测大鼠肠道菌群数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PTEN表达,HE染色检测肝转移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MAPK/ER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体外实验验证siRNA介导MAGE-3沉默对MAPK/ERK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结果与CO组相比,MO组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含量、p-MEK1、p-ERK1、p-Elk1蛋白表达升高(P<0.05),乳酸杆菌、双岐杆菌含量、PTEN表达降低(P<0.05),与MO组比较,SM组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含量、p-MEK1、p-ERK1、p-Elk1蛋白表达降低(P<0.05),乳酸杆菌、双岐杆菌含量、PTEN表达升高(P<0.05);与CO组相比,MO组细胞p-MEK1、p-ERK1、p-Elk1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与MO组比较,SM组细胞p-MEK1、p-ERK1、p-Elk1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siRNA介导MAGE-3沉默可明显改善胃癌大鼠肠道菌群,促进胃黏膜PTEN表达,并抑制肝转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APK/ER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K/ERK信号通路 MAGE-3 胃癌 肠道菌群 PTEN 肝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锥形束CT分析调强放疗中头颈部肿瘤的摆位误差 被引量:3
13
作者 金丹 陈晓品 +1 位作者 蒋琳 刘丽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82,共2页
背景与目的:采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技术研究本院头颈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并计算出CTV的外扩边界PTV的范围。方法:应用Varian图像引导放疗系统(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IGRT)... 背景与目的:采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技术研究本院头颈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并计算出CTV的外扩边界PTV的范围。方法:应用Varian图像引导放疗系统(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IGRT)治疗头颈部肿瘤31例,每周均获取锥形束断层扫描(CBCT)各一次,将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及其靶中心匹配,获得靶中心x、y、z方向的误差,分析误差及其分布规律。CTV到PTV外扩边界的大小由公式:2.5∑+0.7σ计算得出,其中∑为系统误差,σ为随机误差。结果:得出本院头颈部肿瘤PTV的理论边界x、y、z(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分别为:1.9mm,1.6mm,1.3mm。结论:通过CBCT测量摆位误差并进行调整可提高患者摆位精度,为外扩CTV边界提供了理论依据,使治疗计划的实施更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引导放疗 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地孕酮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丽莎 李力 +1 位作者 郭良君 王奕鸣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9-610,613,共3页
目的:观察国产甲地孕酮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110例晚期肿瘤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常规化疗同时口服甲地孕酮,对照组50例仅行常规化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食欲改善占80%,体重增加占70%,生... 目的:观察国产甲地孕酮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110例晚期肿瘤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常规化疗同时口服甲地孕酮,对照组50例仅行常规化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食欲改善占80%,体重增加占70%,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提高占65%。平均生存时间延长,超过6月占5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化疗后胃肠道反应及白细胞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地孕酮能明显改善晚期肿瘤恶液质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药物疗法 甲地孕酮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原发性肝癌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大红 朱卫国 岳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1-552,554,共3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原发性肝癌(PHC)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60例PHC患者和60例健康查体者血清中HIF-1α水平。结果:PHC组的血清HIF-1α水平为(161.14±80.79)ng/L...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原发性肝癌(PHC)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60例PHC患者和60例健康查体者血清中HIF-1α水平。结果:PHC组的血清HIF-1α水平为(161.14±80.79)ng/L,对照组为(22.67±8.47)ng/L,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远处转移组血清HIF-1α水平为(225.15±108.16)ng/L,无肿瘤远处转移组血清HIF-1α水平为(101.26±55.18)ng/L,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门脉癌栓组血清HIF-1α水平为(255.45±122.23)ng/L,无门脉癌栓组血清HIF-1α水平为(139.97±71.49)ng/L,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包膜组血清HIF-1α水平为(99.97±55.75)ng/L,无肿瘤包膜组血清HIF-1α水平为(187.36±91.52)ng/L,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IF-1α在不同年龄、性别、TNM分期、肿瘤直径大小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IF-1α在PHC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HIF-1α的高表达与有无肿瘤转移、有无癌栓和包膜有关。血清HIF-1α水平可以为预测PHC的浸润和转移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原发性肝癌组织 肿瘤 浸润和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治疗新靶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信号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文慧 徐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66-470,共5页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一个促细胞分裂、增殖及血管生成的多肽生长因子,肿瘤组织中bFGF及其受体过度表达为抗肿瘤治疗提供潜在靶目标,研制靶向性抗bFGF抗体、FGFR抑制剂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新血管形成,阻断肿瘤生长的营养和...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一个促细胞分裂、增殖及血管生成的多肽生长因子,肿瘤组织中bFGF及其受体过度表达为抗肿瘤治疗提供潜在靶目标,研制靶向性抗bFGF抗体、FGFR抑制剂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新血管形成,阻断肿瘤生长的营养和转移途径,成为抗肿瘤热点。本文就bFGF及其受体信号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及临床转化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GF FGFR 信号转导 临床转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n-MIBI乳腺显像在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林法 刘小焦 +1 位作者 吴福生 朱阳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4期426-428,共3页
目的 评价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显像在判断乳腺肿块良、恶性及诊断腋窝转移淋巴结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自制乳腺显像装置 ,经病变乳腺对侧肘静脉注射99Tcm MIBI 5 5 5~ 740MBq后 15min即行早期乳腺显像 ,分别采集正前位、左... 目的 评价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显像在判断乳腺肿块良、恶性及诊断腋窝转移淋巴结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自制乳腺显像装置 ,经病变乳腺对侧肘静脉注射99Tcm MIBI 5 5 5~ 740MBq后 15min即行早期乳腺显像 ,分别采集正前位、左、右侧位像 ,采集计数 10 0 0k ,1.5h后按上述条件作延迟显像。结果  3 4例乳腺肿块患者 ,99Tcm MIBI核素显像阳性2 2例 ,阴性 12例 ;2 4例乳腺癌患者99Tcm MIBI核素显像阳性 2 0例、阴性 4例 ;10例良性病变中99Tcm MIBI核素显像阴性 8例、阳性 2例 ;99Tcm MIBI核素显像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为 83 .3 % ,特异性 80 .0 % ,准确性为 82 .4% ,阳性预测值 90 .9% ,阴性预测值 66.7% ;99Tcm MIBI核素显像对腋窝淋巴结转移检出的灵敏度为 80 .0 % ,特异性为 92 .9% ,阳性预测值 88.9% ,阴性预测值为 86.7% ,准确性为 87.5 %。结论 99Tcm MIBI显像对触及乳腺肿块的患者能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临床信息 ,能较好地鉴别诊断乳腺肿块的良、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睛 ^99TC^M-MIBI 乳腺显像 鉴别 乳腺肿瘤 良性 恶性 腋窝转移淋巴结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l 7细胞与人类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秀娟 马守宝 陶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80-683,共4页
辅助性T细胞17是新发现的一种CD4^+效应T细胞亚群,具有独特的分化发育机制,在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 beta,TGF-β)、IL-6、IL-23等多种因子及特异性转录因子孤儿核受体(Orphan nuclear receptor,RORγt)的参与下,初... 辅助性T细胞17是新发现的一种CD4^+效应T细胞亚群,具有独特的分化发育机制,在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 beta,TGF-β)、IL-6、IL-23等多种因子及特异性转录因子孤儿核受体(Orphan nuclear receptor,RORγt)的参与下,初始CD4^+细胞分化发育为Th17细胞,活化的Th17细胞通过分泌IL-17、IL-21、IL-22等细胞因子导致炎症和疾病的发生。Th17细胞在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病以及移植排斥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却知之甚少。目前已在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检测到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存在,关于Th17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究竞是促进肿瘤还是抑制肿瘤仍存在较多争议,是近年来肿瘤免疫研究的热点。Th17细胞在肿瘤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的研究,为特异性靶向Th17细胞的抗肿瘤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TH17细胞 IL-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多形性透明变性血管扩张性肿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启帅 黄曦 张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84-984,F0003,共2页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多形性透明变性血管扩张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恶性肿瘤血清中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宇 刘基巍 崔秀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方法:建立检测血清RI含量的间接ELISA法,检测和比较正常人、恶性肿瘤患者(乳腺癌、胃癌、肺癌、肝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血清中RI的表达... 目的:探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方法:建立检测血清RI含量的间接ELISA法,检测和比较正常人、恶性肿瘤患者(乳腺癌、胃癌、肺癌、肝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血清中RI的表达水平。结果:所建立的间接ELISA法特异性高;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RI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乳腺癌亦明显低于乳腺良性肿瘤(P<0.05)。结论:RI表达的降低可以作为肿瘤良、恶性鉴别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