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肿瘤162例的外科临床治疗及随访 被引量:4
1
作者 梁孟亚 张希 +2 位作者 姚尖平 陈光献 熊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国内心脏肿瘤病人的临床特点,外科手术方式与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至2007年20年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手术的162例心脏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良性肿瘤共129例,其中黏液瘤113例,非黏液性良性... 【目的】探讨国内心脏肿瘤病人的临床特点,外科手术方式与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至2007年20年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手术的162例心脏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良性肿瘤共129例,其中黏液瘤113例,非黏液性良性肿瘤16例;恶性肿瘤共33例,其中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有19例,转移瘤14例。年龄45±17岁(11~73岁),男女比例为1∶1.4。【结果】良性肿瘤围手术期死亡4人,围手术期死亡率3.1%。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死亡3人,围手术期死亡率9.1%。截至2007年12月成功随访134人,失访21人,随访率86.5%。良性肿瘤随访期2月~19.5年,平均随访时间5.5年。黏液瘤随访期内复发3例,死亡5例,5年生存率93.7%。良性非黏液性肿瘤未发生复发或死亡。恶性肿瘤随访期1月~6.5年,平均2.4年,其中死亡15例(占71.4%),确诊复发9人,再次手术2例。良性肿瘤病人的平均生存期172.7月(95%置信区间150.8~194.7月),半数生存期为168月;恶性肿瘤病人的平均生存期24.7月(95%置信区间11.8~37.7月),半数生存期为11月。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显示良性肿瘤远期生存概率明显高于恶性肿瘤(P<0.001)。【结论】国内心脏良性肿瘤病人远期预后明显优于恶性肿瘤病人,良性肿瘤和术后随诊的重点是防止复发。对心脏恶性肿瘤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仍是尽早明确诊断和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肿瘤切除术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外科手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希 许哲 +5 位作者 陈光献 陈艳玲 王治平 吴钟凯 殷胜利 唐白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2-42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选择90例年龄≥60岁的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围手术期各个相关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早期死亡8例,病死率为8.89%... 目的探讨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选择90例年龄≥60岁的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围手术期各个相关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早期死亡8例,病死率为8.89%。术后发生并发症34例,包括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心室颤动、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再次手术、心功能(NYHA)分级、体外循环时间是患者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症状严重而合并症少的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心脏瓣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及心脏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的诊断策略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玉海 谷天祥 +3 位作者 王春 刘玉 于洋 董思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48-1149,共2页
探讨伴有心脏受累的静脉内血管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发病率低,应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性,做到早期发现,并在诊断后一期行心脏及腹部肿物切除,二期行子宫切除和盆腔切除术,可完整切除肿物,减少复发。
关键词 心脏肿瘤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下腔静脉 子宫平滑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时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治平 孙培吾 +2 位作者 张希 熊迈 王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02-104,共3页
[目的]报告71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病例。[方法]收集1991年-2005年在我院诊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病例共71例,其中67例接受手术治疗。[结果]71例患者中,4例症状较轻者未行手术, 67例行手术治疗,其中24例同时... [目的]报告71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病例。[方法]收集1991年-2005年在我院诊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病例共71例,其中67例接受手术治疗。[结果]71例患者中,4例症状较轻者未行手术, 67例行手术治疗,其中24例同时行三尖瓣矫治术。本组2例死亡,均死于心功能衰竭,余恢复良好。[结论]三尖瓣关闭不全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并非少见,有严重关闭不全或伴先天性三尖瓣发育畸形者需手术治疗,尽可能以成形为主,其次才行瓣膜置换,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三尖瓣关闭不全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活检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临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罗红鹤 孙培吾 +9 位作者 童萃文 王泰来 熊敏 伍联近 麦惠成 苑惠然 钟佛添 张希 武亚莉 黄素珍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285-288,共4页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疗效众说纷纭,作者就肺活检定量与定性分析肺血管病变进行比较。在研究组30例先心病并肺高压与对照组11例的重复分析结果表明;“移行段”肺小动脉壁中层厚度定量分析比Heath-Edwards定性分析优越,与临...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疗效众说纷纭,作者就肺活检定量与定性分析肺血管病变进行比较。在研究组30例先心病并肺高压与对照组11例的重复分析结果表明;“移行段”肺小动脉壁中层厚度定量分析比Heath-Edwards定性分析优越,与临床手术疗效相关性好,可重复性高、与肺动脉及动脉收缩压之比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相关性好。作者推荐经电脑分析的以心导管指标反映定量活检的方程:M%=2.54+8.69(Pp/Ps)+0.23(Rp)-0.04(DPA),以及国人“移行段”肺小动脉中层厚度的分析标准,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活检 肺性高血压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破裂心包填塞外科治疗1例报告
6
作者 李卓 谷天祥 +1 位作者 修宗谊 章志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0-590,共1页
报告1例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破裂心包填塞病人的外科治疗。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群及桥梁症状网络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如如 王苗 +4 位作者 陈硕硕 徐嘉仪 王珏 韩亚茹 张丽青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识别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群及其桥梁症状,为患者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温州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进行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提取... 目的:识别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群及其桥梁症状,为患者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温州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进行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提取症状群,网络分析识别症状群结构和桥梁症状。结果:共提取出呼吸-睡眠障碍症状群、外周水肿症状群、头晕-疲乏症状群、口咽不适症状群4个症状群,桥梁强度前4位的症状分别为腿部或手臂水肿(rS=0.559,rE=3.756)、平躺时呼吸困难(rS=0.408,rE=4.556)、缺乏食欲(rS=0.396,rE=3.999)、口干(rS=0.363,rE=2.199),预期影响最高的症状是夜间睡眠憋醒(rE=4.750,r S=0.202)。结论:腿部或手臂水肿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核心桥梁症状,夜间睡眠憋醒、平躺时呼吸困难、缺乏食欲以及口干是连接不同症状群的桥梁症状。借助桥梁症状在各个症状群间的桥接作用,对桥梁症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症状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心力衰竭 症状群 桥梁症状 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手术围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房勤 张玉海 +3 位作者 谷天祥 王春 卢春茂 师恩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9-301,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心脏手术围术期危重患者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6-01至2009-12对83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了IABP,其中术前诊断单纯冠心病62例,冠心病合并瓣膜病6例,冠心病合并室壁瘤2例,瓣膜病8例,法乐四联症2...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心脏手术围术期危重患者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6-01至2009-12对83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了IABP,其中术前诊断单纯冠心病62例,冠心病合并瓣膜病6例,冠心病合并室壁瘤2例,瓣膜病8例,法乐四联症2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1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2例。术前置入球囊6例,术中共置入球囊67例,术后在监护室置入10例。结果:83例置入IABP患者术后30天内总死亡率30.12%(25/83),其中冠心病死亡率27.14%(19/70),非冠心病死亡率46.15%(6/13),非冠心病死亡率高于冠心病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术前置入IABP死亡1例,术中置入IABP死亡13例,术后置入IABP死亡5例。结论:IABP能明显改善心脏手术围术期低心排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选择合适的时机应用IABP,能够提高IABP的疗效,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心脏外科手术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7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体会 被引量:4
9
作者 程实 修宗谊 +3 位作者 谷天祥 吴利民 高锐 马瑞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8-159,共2页
对217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患者进行总结,全部病例均顺利脱机,术后死亡7例(3.2%),其中低心排出量综合征4例,主动脉根部出血2例,术后感染1例。认为术中充分的组织灌注、有效的心肌保护及血液保护是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的... 对217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患者进行总结,全部病例均顺利脱机,术后死亡7例(3.2%),其中低心排出量综合征4例,主动脉根部出血2例,术后感染1例。认为术中充分的组织灌注、有效的心肌保护及血液保护是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的关键,可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瓣膜 瓣膜置换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治疗罕见左上肺静脉异位引流合并肺动脉高压1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立 区景松 +1 位作者 刘湘 王治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944-2944,共1页
患者女,43岁,因心悸、气促8个月来我院就诊,多在活动后症状明显,偶有咳嗽、咳痰,痰不多,无外伤、感染病史,无心脏和肺部疾病史。心脏体查未闻及心前区有杂音,有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心电图正常,胸片提示肺动脉段明显增粗。超声... 患者女,43岁,因心悸、气促8个月来我院就诊,多在活动后症状明显,偶有咳嗽、咳痰,痰不多,无外伤、感染病史,无心脏和肺部疾病史。心脏体查未闻及心前区有杂音,有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心电图正常,胸片提示肺动脉段明显增粗。超声心动图未提示有明显心脏畸形.但测得肺动脉压力明屁增高.达68mmHg,左心房也明显扩大。行心脏CT检杏,CT提示患者左上肺静脉未回流至左心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肺静脉异位引流 外科治疗 肺部疾病史 心脏畸形 肺动脉压力 超声心动图 左上肺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颤动右心耳1.5通道mRNA和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春 谷天祥 +3 位作者 张玉海 房勤 喻磊 师恩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6-518,共3页
目的观察超速延迟整流性钾通道(kv1.5通道)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颤动(AF)患者右心耳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变化,探讨其变化在AF的发病与维持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右心耳... 目的观察超速延迟整流性钾通道(kv1.5通道)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颤动(AF)患者右心耳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变化,探讨其变化在AF的发病与维持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右心耳组织中1.5通道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右心耳心房肌细胞kv1.5通道mRNA表达水平心房颤动组比窦性心律组明显减低(P<0.05);kv1.5通道蛋白表达水平亦比窦性心律组明显减低(P<0.05),两者具有一致性。结论慢性心房颤动时1.5通道mRNA和蛋白的表达比窦性心律时表达明显减低,可能为心房细胞阻止电重构而进行自身适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超速延迟整流性钾通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神经重塑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姜晓晓 周祖华 +1 位作者 常栋 齐中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77-1080,共4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神经重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10,缝线穿过冠状动脉前降支下方但不结扎)、手术组(n=10,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手术给药组(n=10,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神经重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10,缝线穿过冠状动脉前降支下方但不结扎)、手术组(n=10,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手术给药组(n=10,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并给予白藜芦醇)。手术后4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PCR检测心肌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β蛋白、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手术给药组梗死周边区心肌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β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 <0.05);与手术组比较,手术给药组梗死周边区心肌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β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 <0.01)。结论白藜芦醇可减少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中的神经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1β蛋白和mRNA的表达,进而抑制心脏神经重塑,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心肌梗死 神经重塑 神经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1Β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例心脏瓣膜替换术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钟佛添 孙培吾 +7 位作者 童萃文 伍联近 罗红鹤 苑惠然 唐白云 殷胜利 吴仲凯 黄伟明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16-119,共4页
1976年6月~1994年10月,作者为100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了瓣膜替换术。术前心功能Ⅱ级91例,Ⅲ级528例,Ⅳ级381例。手术方式:二尖瓣替换术(MVR)660例(66%)。主动脉瓣替换术(AVR)128例... 1976年6月~1994年10月,作者为100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了瓣膜替换术。术前心功能Ⅱ级91例,Ⅲ级528例,Ⅳ级381例。手术方式:二尖瓣替换术(MVR)660例(66%)。主动脉瓣替换术(AVR)128例(12.8%),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同期替换术(AVR及MVR)206例(20.6%),三尖瓣替换术(TVR)6例(0.6%)。术后早期并发症249例(24.9%),早期死亡95例(9.5%)。其中心功能Ⅱ~Ⅲ级者早期死亡31例(4.4%),心功能Ⅳ级者早期死亡64例(16.8%),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1991年以前手术的病人死亡81例(10.3%),1992年以后手术的病人手术死亡14例(6.6%)。术后随访3个月~18.6年,平均7.8年,晚期死亡127例(1.8%病人年),存活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作者认为,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完善和改进体外循环技术,加强术中的心肌保护,对适宜病例施行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手术(MVRP)及加强术后监护,及时处理早期并发症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人工心脏瓣膜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瘘37例的外科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思远 谷天祥 +2 位作者 喻磊 师恩祎 王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2-183,共2页
总结37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外科治疗患者病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确切,远期效果好。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通路比例对大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振光 孙培吾 +1 位作者 李树浓 郝元涛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9-121,132,共4页
【目的】探讨供受体体质量不相近时供心血管通路比例对心脏移植模型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 ,按供受体体质量比例和移植心流出道与流入道内径比例分组手术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结果】供体体质量小、供受... 【目的】探讨供受体体质量不相近时供心血管通路比例对心脏移植模型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 ,按供受体体质量比例和移植心流出道与流入道内径比例分组手术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结果】供体体质量小、供受体体质量相差 >2 0 %时 ,调整血管通路比例对模型成功率有明显影响。【结论】对小体质量个体供心而言调整流出道与流入道内径比可增加模型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血管直径 大鼠 血管通路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二尖瓣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哲 徐颖琦 +6 位作者 熊迈 郑莹 张希 王治平 吴钟凯 唐白云 殷胜利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4期88-91,23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二尖瓣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选择66例年龄≥60岁的二尖瓣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围术期各个相关因素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早期死亡6例,病死率... 【目的】探讨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二尖瓣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选择66例年龄≥60岁的二尖瓣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围术期各个相关因素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早期死亡6例,病死率为9.09%。心功能NYHA分级、复发性心脏瓣膜病、转机时间长是影响患者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术后发生并发症27例,主要包括: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肺部感染、急性肾衰竭、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结论】对症状严重而合并症少的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二尖瓣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二尖瓣 老年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漂浮血栓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谷天祥 张显清 +1 位作者 谷春久 陈林忠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S1期125-125,共1页
漂浮血栓(FT)由附壁血栓发展而来,多见于风心病伴房颤者,发病率占风心病5%,栓塞术77.3%,猝死率11.1%,大多数病人来不及治疗而死亡,故有紧急手术指征。本文报告3例。
关键词 风心病 房颤者 手术指征 猝死率 心尖部 二尖瓣狭窄 晕厥史 房内 尿激酶 双期杂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同期心脏瓣膜手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喻磊 谷天祥 +3 位作者 师恩祎 修宗谊 张玉海 刘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5,共2页
观察18例70岁以上老年患者同期施行心脏瓣膜手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疗效并总结手术及围术期处理的经验。
关键词 老年人 瓣膜置换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护理专家共识
19
作者 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护理专业委员会 王金萍 +3 位作者 李海燕 梁爱琼 吕林华 郭志福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共5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等特点,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急症之一。急诊护理在ACS患者救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护理专家共识》从ACS类型、识别和评估、...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等特点,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急症之一。急诊护理在ACS患者救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护理专家共识》从ACS类型、识别和评估、急救原则、护理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以期为ACS患者急诊护理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诊护理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1在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期的表达研究
20
作者 张玉海 谷天祥 +3 位作者 王春 房勤 李卓 白雪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0-662,共3页
目的:观察血红素加氧酶1(HO-1)mRNA在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大鼠腹部心脏异位移植模型,分对照组及环孢菌素(CSA)组,每组32只。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及CsA干预,每组8只用于观察移植心存活时间,术后1,3,5,7... 目的:观察血红素加氧酶1(HO-1)mRNA在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大鼠腹部心脏异位移植模型,分对照组及环孢菌素(CSA)组,每组32只。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及CsA干预,每组8只用于观察移植心存活时间,术后1,3,5,7d各6只动态切取标本,常规组织切片监测排斥反应,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RT-PCR检测移植心肌组织HO-1 mRNA的表达。结果:CSA组移植心存活时间(15.4±5.1)d长于对照组(7.6±1.5)d,P<0.01;CSA组各采样时段的心肌凋亡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HO-1表达强度均强于对照组。结论:移植心脏中HO-1表达水平的高低与心脏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轻重存在一定的相关性,CSA干预增强HO-1表达,减轻免疫排斥反应及降低凋亡指数。提示HO-1在心脏移植术后应激及急性免疫排斥反应抑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加氧酶1 心脏移植 大鼠 排斥反应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