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证护理在呼吸科护患专业性沟通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钱红英 刘慧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23期63-64,共2页
沟通内容缺乏专业性是影响护患沟通的重要原因。本文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呼吸科护士和患者之间的专业性沟通,利用循证证据向患者阐述治疗护理措施的重要性和医学科学的风险性,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了护患纠纷。
关键词 专业性沟通 循证护理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评估结合保护性约束在预防呼吸科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5
2
作者 于成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672-2672,共1页
气管插管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管内的分泌物或异物,已成为心肺复苏和伴有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有文献[1]报道:气管插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2.8%~20.6%,非计划性拔管可导致患者损伤、住院时间延长、经济成本增... 气管插管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管内的分泌物或异物,已成为心肺复苏和伴有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有文献[1]报道:气管插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2.8%~20.6%,非计划性拔管可导致患者损伤、住院时间延长、经济成本增加、甚至可致患者死亡。为探讨保护性约束在预防呼吸科机械通气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效果,我科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50例气管插管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保护性约束措施,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计划性拔管 保护性约束 插管患者 气管插管 呼吸科 风险评估 预防 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科门诊非器质性呼吸困难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彭印印 郭述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58-1161,共4页
目的调查非器质性呼吸困难在呼吸困难中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在呼吸科门诊因呼吸困难就诊的783例患者进行调查,确定非器质性呼吸困难的诊断标准,对首次因呼吸困难就诊或在外院多次就诊未发现明确病因的呼吸困难患者进行Nijmege... 目的调查非器质性呼吸困难在呼吸困难中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在呼吸科门诊因呼吸困难就诊的783例患者进行调查,确定非器质性呼吸困难的诊断标准,对首次因呼吸困难就诊或在外院多次就诊未发现明确病因的呼吸困难患者进行Nijmegen症状学问卷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的自我评估调查,分析临床特征并收集其对呼吸困难的描述语。结果在783例呼吸困难患者中,明确病因的有721例(92.08%),非器质性疾病62例(7.92%)。非器质性呼吸困难患者的发病时间和频率不等,但临床表现典型,常见描述语包括"空气堵在胸口提不上来气""胸口不适及压迫感""呼吸费力"等。发病前有43例(69.53%)患者感觉工作、生活和学习压力大,54例(87.10%)患者有焦虑和(或)抑郁症状,48例(77.42%)患者有失眠症状,所有患者有上述3种状态中的至少1种表现,经抗焦虑、镇静、安眠、暗示治疗等对症处理后可迅速缓解。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非器质性呼吸困难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早期诊断并适当治疗,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避免过度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困难 焦虑 失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孔德磊 王玮 +2 位作者 康健 李婷 石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804-1806,共3页
目的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特点、来源及对疾病的认知度变化,为临床对OSAHS的诊断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呼吸科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的1 699例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特点、来源及对疾病的认知度变化,为临床对OSAHS的诊断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呼吸科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的1 699例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一般资料、患者来源及对OSAHS的认知程度。结果 2008—2009年神经内科、循环内科及内分泌科的患者明显增加;认为OSAHS是疾病的比例逐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41,P<0.01),各年份认为OSAHS影响了自己的生活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43.11,P<0.01),认为OSAHS会给自己带来危害的比例也逐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157.89,P<0.01)。结论 OSAHS就诊人数逐年增加,神经内科、循环内科以及内分泌科的患者明显增加;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虽然总体水平较低,但是近些年逐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回顾性研究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测定的意义 被引量:37
5
作者 王虹 张少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797-2801,共5页
目的评估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预后判定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及ICU住院的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69例,其中死亡17例,存活52例,比... 目的评估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预后判定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及ICU住院的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69例,其中死亡17例,存活52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血清VEG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数(N)、血气分析结果,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程、吸烟指数、hs-CRP、N、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高于存活组,体质指数(BMI)、VEGF、pH值、氧合指数(PaO2/FiO2)均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血清VEGF、hs-CRP、PaCO2与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有回归关系(P<0.05)。血清VEGF与BMI(r=0.351,P=0.003)、动脉血pH值(r=0.305,P=0.011)呈正相关,与COPD病程(r=-0.254,P=0.036)、PaCO2(r=-0.574,P=0.000)呈负相关。结论血清VEGF是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与BMI、动脉血pH值呈正相关,可作为判断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功能不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与晚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柴文戍 李强 +1 位作者 张多多 张淑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1期3671-3674,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感染标本的病原菌分布状况及耐药特征,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按1999年我国HAP诊治指南诊断标准,监测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住院的175例HAP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既往抗菌药物使用史,HAP发生时间等)...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感染标本的病原菌分布状况及耐药特征,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按1999年我国HAP诊治指南诊断标准,监测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住院的175例HAP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既往抗菌药物使用史,HAP发生时间等)、呼吸道分泌物及晨痰标本送细菌培养,确定HAP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的HAP患者79例,其中早发HAP患者23例;晚发HAP患者56例。发生HAP前应用过广谱抗菌药物的占86.1%(68/79)。79例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共检出病原菌10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8株,革兰阴性菌68株,常见的前5位致病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不动杆菌。早发HAP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63.0%(17/27),晚发HAP患者革兰阴性菌比例明显上升达73.4%(58/79)。结论我院HAP患者多为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大多数在发生HAP前应用过广谱抗菌药物。早发HAP患者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晚发HAP患者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明显上升,并且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非发酵菌及耐药菌比例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革兰阴性菌 细菌分布特点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对颌面外科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学政 周颖 +1 位作者 蒋柳明 徐旭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803-3805,共3页
目的:观察单次注射选择性COX-2抑制剂帕瑞昔布钠对颌面外科术后患者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A)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颌面外科手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毕立即静脉注射40mg帕瑞昔布钠,而对照组注射生理盐... 目的:观察单次注射选择性COX-2抑制剂帕瑞昔布钠对颌面外科术后患者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A)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颌面外科手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毕立即静脉注射40mg帕瑞昔布钠,而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0mL,均连接静脉镇痛泵。静脉镇痛泵含芬太尼500μg+恩丹西酮8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持续输注量2mL/h,单次PCA1mL,锁定时间10min。分别记录并比较术后1h、4h、6h、20h、24h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镇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h、4h、6h3个时间点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Ramsay镇静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24h内芬太尼使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术后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在PCA期间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别(P>0.05),但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总例数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术毕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可增强颌面外科手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减少了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芬太尼 镇痛 自控 颌面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耐药性监测和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劲龙 刘朝晖 +2 位作者 谢长江 马洪明 周玉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1412-1414,共3页
目的:对广州地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进行病原菌监测、耐药情况研究,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在广州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发生的157例VAP患者致病菌进行细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耐药性... 目的:对广州地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进行病原菌监测、耐药情况研究,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在广州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发生的157例VAP患者致病菌进行细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耐药性。结果:共分离得革兰阴性细菌125株(67.9%),革兰阳性细菌43株(23.4%),真菌16株(8.7%)。铜绿假单胞菌(18.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4.1%)、洋葱伯克霍尔德菌(10.9%)、金黄色葡萄球菌(10.3%)、鲍曼不动杆菌(8.7%)依次为VAP最常见的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头孢菌素及亚胺培南等各种常见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均十分严重。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其中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94.7%(18/19),检出溶血性葡萄球菌7株,全部耐苯唑西林(100%,7/7)。早期经验抗生素治疗多为联合治疗。结论:广州地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耐药严重,须加强预防及规范指导经验抗生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病原菌 耐药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骨转移癌痛患者外周血转录组学分析及其初步验证
9
作者 赵洋 林世清 +2 位作者 陈兰兰 窦云凌 林中原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7-435,共9页
目的分析并初步验证肺腺癌骨转移癌痛(MBP)患者外周血转录组中的关键基因和通路,以探究其发生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9例肺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4分(设为MBP... 目的分析并初步验证肺腺癌骨转移癌痛(MBP)患者外周血转录组中的关键基因和通路,以探究其发生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9例肺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4分(设为MBP组),5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0分(设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外周血进行mRNA测序,筛选获得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对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和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并获得关键蛋白表达模块和关键基因。通过Targetscan和lncBase数据库预测调控关键基因的miRNA及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将得到的lncRNA、miRNA及mRNA三者的调控关系进行可视化,构建竞争性内源RNA(ceRNA)网络,并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对得到的ceRNA网络节点进行初步验证。结果共获得DEGs 1466个,其中表达上调666个,表达下调800个;CXCR3(趋化因子受体3)、POMC(促阿片-黑素细胞皮质素原)、NMUR1(神经调节肽U受体1)、CCL2(趋化因子配体2)和CNR1(内源性大麻素受体1)为肺腺癌MBP的关键基因。DEGs主要富集于破骨细胞分化、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信号通路、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凋亡/自噬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IL)-1β通路。根据ceRNA调控理论,筛选出MALAT1-hsa-miR-124-3p.2-CCL2和NEAT1-hsa-miR-325-3pCXCR3两条关键基因的调控网络。qPCR检测结果显示,MBP组中CCL2、CXCR3、MALAT1、NEAT1和hsa-miR-325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XCR3、POMC、NMUR1、CCL2和CNR1可能为MBP发生的关键基因,可作为MBP的重要调控靶点;肺腺癌MBP的发生可能与MALAT1-hsa-miR-124-3p.2-CCL2和NEAT1-hsa-miR-325-3p-CXCR3网络失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骨转移癌痛 转录组学 竞争性内源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救治气道高反应状态的呼吸衰竭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蔼丽 刘丽荣 +1 位作者 潘殿柱 李永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896-896,共1页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救治 气道高反应状态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复张对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丁琦 黄建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688-2689,共2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理生理特点是大量肺泡萎陷,使萎陷肺泡复张,并保持开放状态,是非常必要的[1]。肺复张(RM)作为治疗ARDS的重要措施,能重新开放可复张的萎陷肺泡,使ARDS患者功能残气量增加,纠正肺通气/血流(V/Q)比例失...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理生理特点是大量肺泡萎陷,使萎陷肺泡复张,并保持开放状态,是非常必要的[1]。肺复张(RM)作为治疗ARDS的重要措施,能重新开放可复张的萎陷肺泡,使ARDS患者功能残气量增加,纠正肺通气/血流(V/Q)比例失衡,改善氧合,提高肺顺应性[2]。Gattinoni等[3]发现,因重症肺炎与腹部疾病导致的ARDS,在应用呼气末正压(PEEP)治疗时有显著差异,首次提出了肺内源性ARDS(ARDSp)和肺外源性(ARDSexp)的概念。本研究在肺保护通气策略(LPVS)基础上,观察压力控制法(PCV)法 RM 对 ARDSp 和ARDSexp 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为临床 ARDS 患者应用 PCV 法 RM 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流动力学 肺内源性 肺复张 患者 ARDS 肺泡萎陷 病理生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变迁及耐药状况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艳丽 黄茂 +1 位作者 王文晶 梅亚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1-326,共6页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变迁、主要流行病原菌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WHONET5.3软件统计分析2005~2006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痰液培养标本及药敏结果。结果:革兰阴性菌占所有非重复...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变迁、主要流行病原菌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WHONET5.3软件统计分析2005~2006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痰液培养标本及药敏结果。结果:革兰阴性菌占所有非重复阳性标本的51.1%;其次为真菌占33.7%。所有病原菌中,白色念珠菌位居第一,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亦较为常见,常见细菌的耐药菌株比例较高。2006年不动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占所有病原菌比例较2005年明显升高。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beta-lactamase,ESBLs)菌株检出率为8.3%,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比例在两年间亦有显著性变化,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类耐药比例较高。2006年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MRS)检出率明显高于2005年,占所有葡萄球菌的59%,对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呈现高度耐药。结论:目前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中多药耐药比例逐年增加,针对产ESBLs菌株建议选用碳青霉烯类,对MRS推荐用万古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通气对无呼吸衰竭COPD患者呼吸肌疲劳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谭焰 孙丽华 +2 位作者 乔岩 方苏榕 王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86-689,共4页
目的:观察无创通气(NIPPV)对无呼吸衰竭的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肌疲劳的影响。方法:44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NIPPV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表现、动脉血气、肺功能、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呼吸困难评分... 目的:观察无创通气(NIPPV)对无呼吸衰竭的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肌疲劳的影响。方法:44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NIPPV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表现、动脉血气、肺功能、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呼吸困难评分和预后的变化。结果:NIPPV组在通气2h后显著改善动脉血气,降低心率和呼吸频率,减少辅助呼吸肌参与(P<0.05),且在24h后仍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NIPPV组的肺功能在治疗后显著改善,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结论:轻中度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虽无呼吸衰竭、但已存在呼吸肌疲劳,早期应用NIPPV能迅速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气体交换,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呼吸衰竭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肌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丁琦 黄建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556-2559,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5例sepsis-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18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浆的IL-17水平。分析sepsis-ARDS患者IL-17水平与氧合指数...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5例sepsis-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18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浆的IL-17水平。分析sepsis-ARDS患者IL-17水平与氧合指数(PaO_2/FiO_2)和预后的关系。结果35例sepsis-ARDS患者血浆的IL-17水平明显升高。IL-17和PaO_2/FiO_2呈负相关。相对于存活组而言,死亡组IL-17水平升高更显著。结论 Sepsis-ARDS患者血浆IL-17水平明显增高,并且和PaO_2/FiO_2及存活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氧合指数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LMβ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茜茜 陈庆 刘升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1-912,共2页
RELMs(resistin-like molecules)是2000年新发现的一个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蛋白家族。共有四个成员,分别为RELMα/FIZZ1、RELMβ/FIZZ2、resistin/FIZZ3、RELMγ/FIZZ4。该家族的每个成员都有独特的组织分布及严格的生物学功能。
关键词 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意义 生物学功能 分泌蛋白 半胱氨酸 组织分布 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和耐药特征与抗生素应用策略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璠 康健 李艳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7-368,共2页
收集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中分离的128株病原菌,探讨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和耐药特性与抗生素应用策略的关系。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性 抗生素应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齐霉素治疗呼吸、泌尿生殖系统细菌感染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印洁 施毅 +6 位作者 夏锡荣 邵海枫 周珊英 戴令娟 孙丽华 张蓝石 李珍大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0年第5期318-322,共5页
目的 :评价国产阿齐霉素 (Azithromycin)粉针剂对呼吸、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患者 1 6 0例 ,分为试验组 (阿齐霉素 ) 6 0例、对照组 (克拉霉素 ) 6 0例、非对照试验组 (阿齐霉素 ) 4 0例。给药方法为阿齐霉素 0... 目的 :评价国产阿齐霉素 (Azithromycin)粉针剂对呼吸、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患者 1 6 0例 ,分为试验组 (阿齐霉素 ) 6 0例、对照组 (克拉霉素 ) 6 0例、非对照试验组 (阿齐霉素 ) 4 0例。给药方法为阿齐霉素 0 .5 g,每天 1次 ,静滴 ;克拉霉素 0 .5 g,每天 2次 ,静滴 ;疗程均为 5~ 7天。 结果 :1 0 0例应用阿齐霉素治疗的急性细菌性感染患者 ,总有效率为 92 .0 %。呼吸系统感染随机对照研究显示 ,试验组的痊愈率为 6 3.3%、有效率为 86 .7% ,略高于对照组的痊愈率 (5 5 .0 % )、有效率 (85 .0 % ) ,但在统计学上并无显著差异 (P>0 .0 5 ) ;非对照试验组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的痊愈率为 97.5 % ,有效率为 1 0 0 .0 %。试验组患者感染菌清除率为 96 .7% ,略高于对照组清除率 93.3% ,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应用阿齐霉素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 3.0 % ,其中试验组为 1 5 .0 % ,明显低于对照组 (45 .0 % ,P<0 .0 1 )。 结论 :阿齐霉素粉针剂对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扁桃体炎、皮肤软组织感染不仅有很好的疗效 ,而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对照试验 细菌感染 阿齐霉素 克拉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伴盆腔转移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彬 吴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5-95,共1页
诱发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对于不同原因晚期癌症患者,止痛方法也不完全相同,药物止痛仍为主要手段。
关键词 疼痛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液体入量对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疗效的影响
19
作者 李永春 柴文戍 徐蔼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3期1000-1001,共2页
目的 评价不同液体入量对呼吸衰竭疗效的影响。方法 按每天输入的液体总量划分为 3组 :(1)未拓宽组 :≤ 70 0ml/d;(2 )拓宽不足组 :80 0~ 130 0ml/d;(3)拓宽组 :14 0 0~ 180 0ml/d。 3组病人规范化治疗 1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未拓宽... 目的 评价不同液体入量对呼吸衰竭疗效的影响。方法 按每天输入的液体总量划分为 3组 :(1)未拓宽组 :≤ 70 0ml/d;(2 )拓宽不足组 :80 0~ 130 0ml/d;(3)拓宽组 :14 0 0~ 180 0ml/d。 3组病人规范化治疗 1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未拓宽组 15 0例中有 31例行呼吸机治疗 ,17例家属拒绝行呼吸机治疗而死亡 ,余者病情好转。拓宽不足组 2 0 0例中 2 0例行呼吸机治疗 ,11例未行呼吸机治疗而死亡 ,余者病情好转。拓宽组 2 5 0例中 11例行呼吸机治疗 ,4例未行呼吸机治疗而死亡 ,余者病情好转。结论 呼吸衰竭病人在专科规范化治疗的同时及早地适当拓宽液体入量 ,有利于稀释粘稠痰液 ,解除气道阻塞 ,改善通气功能 ,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气道阻塞 呼吸肌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500mg片日1次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的非对照、开放、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黄海辉 张婴元 +30 位作者 任振义 郑红光 俞云松 吕晓菊 肖祖克 杨惠芬 修清玉 陈宝元 岳红梅 郝青林 黄健安 马惠 肖伟 郭东阳 司彬 孙圣华 张伟 李其皓 沈华浩 段建 李华茵 姚婉贞 顾俊明 夏前明 应可净 刘翱 杨和平 施敏骅 孙铁英 丁国华 吴国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48-257,共10页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500mg片剂日1次的治疗方案对轻中度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非对照、开放、多中心临床试验,以左氧氟沙星片剂500mg日1次口服,不同疗程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支气管...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500mg片剂日1次的治疗方案对轻中度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非对照、开放、多中心临床试验,以左氧氟沙星片剂500mg日1次口服,不同疗程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急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与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观察其临床征象、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改变及微生物学检查等,评价该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共入选病例1266例,其中全分析集1245例,符合方案集1082例,安全性分析集1245例。在符合方案集中左氧氟沙星治疗各类感染结束后7~14d的疗效评价中,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急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和复杂性尿路感染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6.8%(306/316)、96.0%(360/375)、93.7%(74/79)、98.7%(76/77)、94.9%(93/98)和96.0%(24/25);微生物学有效率分别为98.4%(120/122)、95.1%(136/143)、97.6%(41/42)、94.1%(48/51)、92.3%(24/26)和81.3%(13/16);综合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1.7%(289/315)、87.2%(328/376)、93.5%(72/77)、89.7%(70/78)、86.7%(85/98)和69.2%(18/26)。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215/1245),主要有头晕、恶心和失眠等;与药物相关的实验室异常发生率为15.7%(191/1213),主要有白细胞计数减少和肝酶升高等。不良反应多呈轻度和一过性,因不良反应中停者为2.7%,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左氧氟沙星500mg片日1次不同疗程的给药方案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与尿路感染患者获良好疗效,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下呼吸道感染 尿路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