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发神经根囊肿一例
1
作者 李康华 罗端午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F003-F003,共1页
多发神经根囊肿一例李康华⒇(附属湘雅医院骨科长沙410008)罗端午(附属湘雅医院神经外科长沙410008)关键词脊神经根;腰骶丛;囊肿;病例报告中图号R651.3多发神经根囊肿尚未见报道,本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多发神经根囊肿一例李康华⒇(附属湘雅医院骨科长沙410008)罗端午(附属湘雅医院神经外科长沙410008)关键词脊神经根;腰骶丛;囊肿;病例报告中图号R651.3多发神经根囊肿尚未见报道,本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黄某,男,37岁,农民,1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根 腰骶丛 神经根囊肿 罕见病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胃肠营养支持对严重脑损伤后营养状况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黄东健 刘运生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0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严重脑损伤病人实施早期胃肠营养合理应用的临床效果。 方法:实验组(41 例)采用了早期(伤后48 h)持续滴注的鼻饲肠内营养方法,胃肠营养量以总量1/4,每天以1/4量递增,不足部分静脉补充;对照组(39例)按传统方法鼻饲流质。 结果... 目的:探讨严重脑损伤病人实施早期胃肠营养合理应用的临床效果。 方法:实验组(41 例)采用了早期(伤后48 h)持续滴注的鼻饲肠内营养方法,胃肠营养量以总量1/4,每天以1/4量递增,不足部分静脉补充;对照组(39例)按传统方法鼻饲流质。 结果:病人能较好耐受早期胃肠道营养。实验组的胃肠功能障碍症状明显减少,营养指标和意识状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 结论:持续滴注的鼻饲胃肠道营养辅以部分肠外补充的方法切实可行,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底物,对维护伤后胃肠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胃肠道营养 胃肠外营养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伽玛刀在松果体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侯永宏 仇斌 +2 位作者 唐建兵 马志明 刘运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5-46,共2页
的探讨伽玛刀对松果体区肿瘤治疗的有效性。方法25例共31个病灶,治疗前肿瘤平均体积为54cm3(0092~293cm3);KPS平均为7923分(50~100分);射点数1~8个(平均42个);周边剂量10... 的探讨伽玛刀对松果体区肿瘤治疗的有效性。方法25例共31个病灶,治疗前肿瘤平均体积为54cm3(0092~293cm3);KPS平均为7923分(50~100分);射点数1~8个(平均42个);周边剂量10~225Gy(平均1486Gy);周边剂量曲线30%~90%(平均439%);中心剂量1444~5625Gy(平均3618Gy)。结果19个月内有14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期为55个月,治疗后平均肿瘤体积缩小至44cm3(0~267cm3)。治疗后肿瘤体积缩小者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或改善,KPS平均为8692分(50~100分)。结论定位诊断明确的松果体区占位病变,如果其体积在伽玛刀治疗的允许范围内,首选伽玛刀治疗是明智的,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 松果体区肿瘤 脑肿瘤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窦侵袭性垂体瘤MRI和术中所见比较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潘力雄 刘运生 陈忠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333-335,共3页
目的 :了解MRI术前诊断海绵窦侵袭性垂体瘤的准确性及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 :采用KnospE的MRI 5级分级标准 ,符合 3、4级的患者视为MRI海绵窦侵袭性垂体瘤。而术中见海绵窦内颈内动脉壁 海绵窦内壁穿通甚至肿瘤包埋窦内的结构 ,视为... 目的 :了解MRI术前诊断海绵窦侵袭性垂体瘤的准确性及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 :采用KnospE的MRI 5级分级标准 ,符合 3、4级的患者视为MRI海绵窦侵袭性垂体瘤。而术中见海绵窦内颈内动脉壁 海绵窦内壁穿通甚至肿瘤包埋窦内的结构 ,视为术中所见海绵窦侵袭。结果 :MRI诊断海绵窦侵袭性垂体瘤的敏感性为 6 0 9% ,特异性为 89 5 % ,阳性预测值为 87 4%。结论 :MRI术前判断海绵窦侵袭性垂体瘤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垂体瘤 MRI 术中所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前循环动脉瘤133例诊疗体会
5
作者 易善楚 何理盛 +5 位作者 马志明 王茂山 阳楚雄 刘运生 秦天森 曹美鸿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51-352,共2页
颅内前循环动脉瘤133例诊疗体会易善楚,何理盛,马志明,王茂山,阳楚雄,刘运生,秦天森,曹美鸿我院自1964年~1994年1月,共收治颅内前循环动脉瘤133例,现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33例中,男61例,女对例。年... 颅内前循环动脉瘤133例诊疗体会易善楚,何理盛,马志明,王茂山,阳楚雄,刘运生,秦天森,曹美鸿我院自1964年~1994年1月,共收治颅内前循环动脉瘤133例,现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33例中,男61例,女对例。年龄为9~68岁,平均42.1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动脉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结合显微开颅手术在儿童颅内巨大富血管肿瘤中的应用
6
作者 吴水华 陈朝晖 +4 位作者 范双石 张津维 伍添 邹欣 沈沉浮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56-360,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endovascular surgery)结合显微开颅手术(microsurgery)的复合手术(hybrid surgery)在儿童颅内巨大富血管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例儿童颅内巨大富...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endovascular surgery)结合显微开颅手术(microsurgery)的复合手术(hybrid surgery)在儿童颅内巨大富血管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例儿童颅内巨大富血管肿瘤并接受复合手术的患儿临床资料,收集并分析患儿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例患儿,其中后颅窝非典型畸胎瘤/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AT/RT)2例(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Ⅳ级);后颅窝毛细胞型星型细胞瘤(WHOⅠ级)、颞叶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型细胞瘤(WHOⅠ级)、多型性黄色星型胶质细胞瘤(WHOⅡ级)各1例。患儿均接受复合手术。5例术后均神志清楚,其中4例四肢活动可,术后复查CT均未见颅内出血。出院后3个月随访,MRI复查提示肿瘤未见复发或进展。结论术前介入栓塞治疗可阻断肿瘤主要供血血管,显著减少显微手术切除病变时出血,保持术野清晰,栓塞材料在术中有定位与导航功能,为完整切除颅内巨大富血管肿瘤并尽可能保留正常脑组织、保护脑功能提供了保障。介入栓塞治疗结合显微开颅手术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血管内操作 神经外科手术 脑肿瘤 血管肿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垂体腺瘤“经颅、经眶(经筛)、经蝶入路”的手术研究
7
作者 陈善成 刘运生 曹美鸿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5期136-140,共5页
对25例大型垂体腺瘤采用经颅、经眶(经筛)及经蝶扩大切除骨瓣入路的新显微手术方法.结果:肿瘤全切者16例(64.0%),次全切者7例(28%),部分切除者2例(8%).本组病例术后常规给予放射治疗,临床症状与内分泌功... 对25例大型垂体腺瘤采用经颅、经眶(经筛)及经蝶扩大切除骨瓣入路的新显微手术方法.结果:肿瘤全切者16例(64.0%),次全切者7例(28%),部分切除者2例(8%).本组病例术后常规给予放射治疗,临床症状与内分泌功能于术后复查均恢复至正常范围或明显改善,经过1~5.5年追踪尚未见复发者.此术式将经颅与经蝶两种入路于鞍结节处融合成一个大术野,扩大了手术视野,缩短了手术入路,有利于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垂体腺瘤,提高了全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手术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腺瘤bFGF表达、血管形成与侵袭性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凌 刘运生 +6 位作者 文路 王陆申 郑长黎 陈五端 袁贤瑞 陈立华 侯庆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394-396,共3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bFGF )表达、肿瘤血管形成在垂体腺瘤侵袭性中的意义. 方法:用免疫组化法(SABC法)检测 39例侵袭性垂体腺瘤、19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和4例正常垂体腺组织中 bFGF的表达,并用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8-RA)...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bFGF )表达、肿瘤血管形成在垂体腺瘤侵袭性中的意义. 方法:用免疫组化法(SABC法)检测 39例侵袭性垂体腺瘤、19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和4例正常垂体腺组织中 bFGF的表达,并用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8-RA)免疫组化染色来计数垂体腺瘤的血管数量(微血管密度),探讨二者与肿瘤侵袭性的关系. 结果:bFGF的表达、肿瘤血管形成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侵袭性垂体腺瘤bFGF表达水平、血管计数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和正常垂体腺组织,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与正常腺组织间则无显著差异(t=1.469,P>0.05);侵袭性腺瘤中bFGF表达水平与肿瘤微血管数量呈正相关(r=0.361,P<0.05). 结论:bFGF可能通过促血管生成作用刺激垂体腺瘤生长与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侵袭性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 血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脑损伤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39
9
作者 黄东健 刘运生 +2 位作者 王智坚 钱东翔 蔡哲鹏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9年第4期187-191,共5页
目的:传统的鼻饲营养方法因脑损伤胃动力下降早期难以安全实施。本研究对41 例严重脑损伤病人实施改良后的早期鼻饲喂养计划,观察其应用的合理性和临床效果。 方法:实验组(41例)采用了早期鼻饲要素膳,对照组(39 例)按常... 目的:传统的鼻饲营养方法因脑损伤胃动力下降早期难以安全实施。本研究对41 例严重脑损伤病人实施改良后的早期鼻饲喂养计划,观察其应用的合理性和临床效果。 方法:实验组(41例)采用了早期鼻饲要素膳,对照组(39 例)按常规方法实施鼻饲营养支持;实验组开始时间为伤后48 h,对照组为伤后6~8 天。 结果:病人对早期通过胃管滴注胃肠营养液有较好的耐受性,喂养计划切实可行。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获得较优的氮平衡,血清白蛋白、肌酐身高指数、体重等营养指标均明显改善(P< 0.05~P< 0.01)。 结论:改良后的鼻饲方法和喂养计划,有助于脑损伤后早期肠道营养有效和安全地实施,对改善病人营养状况,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胃肠道营养 代谢 早期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瑞 马志明 袁君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51-452,共2页
目的 :比较γ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SRT)加全脑放疗与常规放疗脑转移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SRT +全脑放疗脑转移瘤 43例 ,常规放疗脑转移瘤 5 0例。SRT周边剂量 15~ 2 7Gy,全脑放疗 30~ 40Gy。结果 :SRT +全脑放疗组病人 1年生存率和中... 目的 :比较γ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SRT)加全脑放疗与常规放疗脑转移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SRT +全脑放疗脑转移瘤 43例 ,常规放疗脑转移瘤 5 0例。SRT周边剂量 15~ 2 7Gy,全脑放疗 30~ 40Gy。结果 :SRT +全脑放疗组病人 1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及肿瘤局控率均较常规放疗组增高或延长 (P <0 .0 1)。死亡原因中 ,SRT +全脑放疗组死于脑转移者较常规放疗组低 (P <0 .0 5 )。结论 :SRT +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优于常规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 脑肿瘤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脑转移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脑损伤早期鼻饲胃肠营养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东健 刘运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1期876-878,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脑损饬患者早期鼻饲胃肠营养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1992年1月~1999年1月本院神经外科重症脑损伤(GCS5~7分)病人作前瞻性研究,实验组(47例)采用了持续滴注鼻饲要素膳方法,对照组(4例)按常规方法鼻饲流质... 目的:探讨重症脑损饬患者早期鼻饲胃肠营养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1992年1月~1999年1月本院神经外科重症脑损伤(GCS5~7分)病人作前瞻性研究,实验组(47例)采用了持续滴注鼻饲要素膳方法,对照组(4例)按常规方法鼻饲流质;实验组开始时间为伤后48小时,对照组为伤后6~8天。结果:病人对早期持续滴注鼻饲胃肠营养有较好的耐受性。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获得较优的氮平衡,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肌酐身高指数、体重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神志恢复也较快。随访3个月,实验组的生存质量显著提高。结论:改良后胃肠道营养在脑损伤早期能有效和安全地实施,对维护胃肠道功能,改善病人的预后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肠营养 胃肠外营养 鼻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压力研究
12
作者 李文斌 何理盛 +5 位作者 易善楚 蔡宏伟 郭曲练 谭秀娟 王小宜 曹觉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75-275,共1页
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已受到了国内外神经外科和神经放射科医师的关注。脑AVM 供血动脉压是反映其血流动力学的一个重要指标。测定其压力变化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有作者曾在开颅术中直接测量脑 AVM... 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已受到了国内外神经外科和神经放射科医师的关注。脑AVM 供血动脉压是反映其血流动力学的一个重要指标。测定其压力变化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有作者曾在开颅术中直接测量脑 AVM 供血动脉压力,但其值可能受到全麻药物的影响。Jungreis 报道经 Tracker 导管测定供血动脉压力变化,认为供血动脉压力测定可指导栓塞术的进程。国内尚未见这方面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血液动力学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液压冲击脑外伤模型的病理学分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风华 万新 +2 位作者 方加胜 刘运生 曹美鸿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目的 :研究大鼠液压冲击脑外伤模型的病理改变 ,并对其进行分级 ,旨在阐明液压冲击脑外伤模型的病理学特点。方法 :采用自行改进的液压冲击模型装置产生大鼠液压冲击脑外伤模型 ,对大鼠脑组织进行肉眼和光镜观察。结果 :肉眼、光镜下出... 目的 :研究大鼠液压冲击脑外伤模型的病理改变 ,并对其进行分级 ,旨在阐明液压冲击脑外伤模型的病理学特点。方法 :采用自行改进的液压冲击模型装置产生大鼠液压冲击脑外伤模型 ,对大鼠脑组织进行肉眼和光镜观察。结果 :肉眼、光镜下出现可分级的病理学改变。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病理学 疾病模型 分级 液压冲击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