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敲低lncRNA SNHG7通过抑制ROCK1降低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 被引量:4
1
作者 佟丽斐 张霞 +2 位作者 杨玉蝶 李起征 刘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1-305,312,共6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NHG7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恶性调控机制。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对SNHG7在前列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比对,并分析SNHG7表达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采用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检测SNHG7的亚细胞...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NHG7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恶性调控机制。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对SNHG7在前列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比对,并分析SNHG7表达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采用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检测SNHG7的亚细胞分布;利用转染技术构建SNHG7敲低细胞系,通过MTT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ROCK1的表达,采用共转染实验检测SNHG7和ROCK1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调控关系。结果SNHG7在前列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高表达(P<0.05),并与患者生存时间缩短相关(P<0.01)。SNHG7主要位于细胞质;敲低SNHG7后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下降;敲低SNHG7可抑制ROCK1表达(P<0.05);敲低SNHG7引起的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下降可被过表达ROCK1恢复。结论敲低SNHG7可通过抑制ROCK1表达降低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HG7 ROCK1 增殖 迁移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分子活体成像监测评价MUC1-DC疫苗治疗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尹良伟 王贺双 +5 位作者 刘鹏 祝艳华 于环 刘宇 马海英 伍建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79-1185,共7页
目的:评价黏蛋白1(mucin 1,MUC1)基因转染的DC疫苗治疗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效果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GFP慢病毒转染MCF-7细胞获得GFP-MCF-7细胞,皮下种植于BALB/c裸鼠,成瘤后随机分为3组。各组裸鼠首先尾静脉注射体外活化... 目的:评价黏蛋白1(mucin 1,MUC1)基因转染的DC疫苗治疗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效果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GFP慢病毒转染MCF-7细胞获得GFP-MCF-7细胞,皮下种植于BALB/c裸鼠,成瘤后随机分为3组。各组裸鼠首先尾静脉注射体外活化的CIK细胞(1×108个/只),治疗组于皮下注射MUC1基因转染的MUC1-DC(MUC1-DC组)或DC(DC组)(0.2 ml,1×107个/只),对照组(Control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治疗1次,连续5 d;采用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系统在开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5天观察移植瘤荧光成像,分析荧光强度和荧光面积;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中Caspase 3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GFP-MCF-7接种后7 d,成瘤率100%;光学分子成像法监测结果显示,治疗前MUC1-DC组、DC组和Control组之间体内移植瘤荧光信号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第35天,MUC1-DC组的荧光信号强度明显低于Control组(P<0.05);DC与Control、MUC1-DC与DC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但MUC1-DC比DC组荧光信号更低;治疗前MUC1-DC组、DC组和Control组之间体内移植瘤荧光信号分布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第35天,Control组荧光信号呈多处散在分布,MUC1-DC组和DC组的荧光信号面积均明显低于Control组(均为P<0.01),MUC1-DC组的荧光信号面积低于DC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Control组Caspase 3表达最少,DC组次之,MUC1-DC组呈高表达Caspase 3,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Control组(4.11±2.61)%、DC组(9.63±2.27)%、MUC1-DC组(25.30±8.24)%,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UC1-DC疫苗比单纯DC免疫治疗人乳腺癌荷瘤小鼠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发挥了更好的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蛋白1 树突状细胞 乳腺癌 光学分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