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山医院非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糖代谢紊乱情况调查 被引量:17
1
作者 凌雁 阴忆青 高鑫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6-379,共4页
目的调查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非内分泌科出院的成年住院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分布和糖代谢的检测现状。方法以空腹血糖(FBG)或餐后2小时血糖(2hPBG)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检索参数,通过HIS系统提取2006年非内分泌... 目的调查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非内分泌科出院的成年住院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分布和糖代谢的检测现状。方法以空腹血糖(FBG)或餐后2小时血糖(2hPBG)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检索参数,通过HIS系统提取2006年非内分泌科出院的所有成年住院患者(≥18岁)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出院诊断,FBG,2hPBG,HbA1c等。根据出院诊断将研究对象定义为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中山医院非内分泌科住院患者FBG,2hPBG和HbA1c的检测率分别为83.5%,3.3%和5.0%;在非糖尿病患者中,联合检测FBG和2hPBG,糖代谢异常检出率为45.7%,其中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IGR)检出率分别为16.5%和29.2%;其中>60岁组的糖代谢异常者占55.3%,明显高于≤60岁组的37.7%(χ2=27.7,P<0.05)。结论大型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建议常规对这些患者同时进行FBG和2hPBG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空腹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住院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脂肪面积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的关系
2
作者 陆佳萍 刘醒 +4 位作者 张林杉 赵琳 张敏 李小英 刘玥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面积与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4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并完善精氨酸刺激试验以评估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的2型...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面积与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4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并完善精氨酸刺激试验以评估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胰岛素分泌功能残存组和功能衰竭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通过内脏脂肪检测仪检测患者腹部皮下脂肪面积(subcutaneous fat area,SFA)和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变量,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影响因素,从而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纳入的74例患者(61.7%)胰岛功能残存,46例(38.3%)胰岛功能衰竭。胰岛功能衰竭组患者糖尿病病程更长,腰围、臀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尿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指数(adipose tissue insulin resistance,Adipo-IR)、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SFA和VFA水平较低,臂踝脉搏波速度(brachial 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较快。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FA、VFA、FT3、baPWV和ABI是胰岛功能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其中纳入VFA、FT3、ABI、baPWV的模型预测能力最佳,C-index为0.81。结论: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衰竭患者SFA和VFA均较低,纳入SFA或VFA的列线图可用于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腹部脂肪面积 胰岛功能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住院糖尿病患者系统化健康教育 被引量:34
3
作者 崔轶男 孟朝琳 +3 位作者 王媛媛 吴小彬 程婵婵 张锦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5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对住院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住院的18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成干预组(85例)和对照组(98例)。干预组采用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按照...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对住院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住院的18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成干预组(85例)和对照组(98例)。干预组采用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对两组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水平、空腹血糖值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得分比较,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系统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住院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水平,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和加强发挥专科护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专科护士 系统化 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个案管理在血糖控制欠佳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4
作者 孟朝琳 王媛媛 +3 位作者 吴小彬 崔轶男 程婵婵 张锦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5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个案管理在血糖控制欠佳的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2型糖尿病患者,由糖尿病专科护士为主,进行包括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长期个案管理,评估患者自我管理知识、自护行为、心理健康状况及血糖水平等指标...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个案管理在血糖控制欠佳的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2型糖尿病患者,由糖尿病专科护士为主,进行包括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长期个案管理,评估患者自我管理知识、自护行为、心理健康状况及血糖水平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自我管理知识得分出院时(15.0±3.6)及干预后(13.5±3.9)较干预前(10.4±4.0)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后患者饮食控制、血糖监测及高低血糖处理自护行为改善(均P<0.01),抑郁情况有所缓解,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改善健康状况,应大力发挥专科护士在糖尿病长期照护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控制 糖尿病专科护士 个案管理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工作现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程俊亚 张锦辉 孟朝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5期26-29,共4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现况,为优化流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患者满意度问卷对在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就诊的200例患者进行调查;对4名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现场观察与访谈了解工作现况。结果患者满意度总体均分为(... 目的了解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现况,为优化流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患者满意度问卷对在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就诊的200例患者进行调查;对4名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现场观察与访谈了解工作现况。结果患者满意度总体均分为(4.21±0.49)分,6个维度评分(3.45±0.78)^(4.36±0.64)分;专科门诊护理内容包括健康教育、胰岛素笔使用、检测血糖等13项,每个工作日实施0~48.00次;患者等待就诊时间(14.69±8.00)min。专科护理访谈提炼出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时间未建立预约制、门诊导诊护士配合欠佳及患者健康档案登记欠全面4个主题。结论患者对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就诊流程和就诊时间等方面满意度较低,专科护士健康教育工作受到影响,应改进流程,以促进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专科护理门诊 健康教育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医院-社区联动血糖管理项目向社区辐射优质护理资源的实践与效果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慧华 黄慧群 +3 位作者 梁玮 高鑫 孙湛 卞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49-1453,共5页
目的 :依托医院-社区联动血糖管理项目向社区辐射优质护理资源,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现状调研,拟定并实施依托医院-社区联动血糖管理项目向社区辐射优质护理资源的方案。包括构建医院-社区糖尿病集约化管理模式、建立信息化血... 目的 :依托医院-社区联动血糖管理项目向社区辐射优质护理资源,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现状调研,拟定并实施依托医院-社区联动血糖管理项目向社区辐射优质护理资源的方案。包括构建医院-社区糖尿病集约化管理模式、建立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统和完善糖尿病健康教育体系等。结果 :项目实施后,护士专科护理能力、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均明显提升(P<0.05);临床血糖管理指标如异常血糖发生率、低血糖处理后15分钟复测率改善(P<0.05)。结论:医院-社区联动血糖管理项目在优化血糖管理的同时,能够有效向社区辐射优质护理资源,提升社区护理服务能力,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区联动 血糖管理项目 优质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软骨下骨血管形成对骨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严济仁 张晓芙 +1 位作者 储林洋 仲飙 《医用生物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3-1078,共6页
目的研究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力学负荷异常对软骨下骨的骨显微结构和骨血管的影响,以及骨显微结构和骨血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襁褓法构建新生大鼠DDH模型,对股骨头的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 目的研究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力学负荷异常对软骨下骨的骨显微结构和骨血管的影响,以及骨显微结构和骨血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襁褓法构建新生大鼠DDH模型,对股骨头的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番红固绿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等组织学染色,对软骨下骨进行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分析骨显微结构。结果DDH大鼠出现关节软骨退变,同时伴有软骨下骨的骨显微结构恶化、骨形成减少和血管形成增多,且软骨下骨的血管形成水平与骨显微结构恶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DDH力学负荷异常导致关节软骨出现退变,软骨下骨的血管形成增多,软骨下骨的骨显微结构恶化,相关性分析揭示了软骨下骨的血管异常形成可能是造成骨显微结构恶化、DDH进展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为探究DDH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力学负荷 软骨下骨 血管形成 骨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人慢性病及共病模式变化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 被引量:38
8
作者 徐莉 葛晶 +1 位作者 于鹏 虞莹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96-1302,共7页
背景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了解我国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共病患病谱的变化趋势,对基层卫生工作十分重要。目的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分析中国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共病模式。方法选取CHARLS数据集中2011年(第1... 背景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了解我国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共病患病谱的变化趋势,对基层卫生工作十分重要。目的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分析中国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共病模式。方法选取CHARLS数据集中2011年(第1期)和2015年(第3期)年龄≥60岁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提取其体检数据、调查问卷数据、自我报告的疾病情况,进行慢性病患病率、共病患病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比较变化情况。采用潜类别分析(LCA),分析老年共病的常见集群,分析其对生活活动[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价]的影响。结果2011年7290例、2015年9845例≥60岁老年人被纳入本研究。慢性病共病患病率在2011年和2015年分别为85.96%、92.24%,2015年≥60岁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较2011年升高(χ^(2)=109.65、P<0.05)。除疼痛和口腔疾病外,2015年各种慢性病患病率均较2011年升高(P<0.05)。结合自我报告的疾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超重或肥胖患病率从2011年的39.53%增至2015年的42.88%(χ^(2)=35.12、P<0.01),腹型肥胖患病率从2011年的45.37%增至2015年的47.99%(χ^(2)=18.09、P<0.01)。结合自我报告的疾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发现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共病患病率从2011年的52.75%增至2015年的60.49%(χ^(2)=64.39、P<0.01),且是该人群慢性病共病的主要形式。LCA将老年人群分为5类共病模式,其中“心血管代谢性疾病+骨关节疾病共病”模式的ADL评分高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共病”“骨关节疾病共病”“呼吸系统疾病共病”“非特异性共病”模式。结论结合CHARLS数据库2011年和2015年数据来看,我国≥60岁的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率较高(2011年为85.96%,2015年为92.24%),且有持续增长的趋势。以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共病最为常见,且存在大量未知晓的情况,心血管代谢性疾病+骨关节疾病共病对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共病现象 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 代谢疾病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运动前测试与评估临床路径构建的经验启示与实现框架 被引量:4
9
作者 邢晓蕊 成玮 +8 位作者 田海丽 徐炳祥 颜红梅 刘诚 孙钦 王汝雯 万康 张译尹 王茹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93,共13页
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但运动在带来显著健康效益的同时,也伴随有运动损伤、心源性猝死等的发生风险。作为运动处方制定的第一步,运动前测试与评估可通过筛选出患有运动禁忌证、需要医疗许可或医务监督的患者,以减少运动不良事件... 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但运动在带来显著健康效益的同时,也伴随有运动损伤、心源性猝死等的发生风险。作为运动处方制定的第一步,运动前测试与评估可通过筛选出患有运动禁忌证、需要医疗许可或医务监督的患者,以减少运动不良事件的发生。目前,针对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前测试与评估体系存在内容不完整、路径待规范等现实问题,构建规范操作体系有利于提高患者运动的安全性。参照临床路径构建方法,以卫生技术评估为目标导向,提出糖尿病患者运动前测试与评估临床路径构建的原则和内容。以建立操作流程为例,运用德尔菲法开展糖尿病患者运动前测试与评估临床路径构建的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运动不良事件 运动前测试与评估 临床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21
10
作者 余丹菁 高鑫 +4 位作者 赵耐青 孙璇 江孙芳 蒋小红 潘柏申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 比较肥胖患者急性期标志 -血清C 反应蛋白 (CRP)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 15 3例肥胖患者和 4 7例正常体重者 ,测定血清CRP水平 ,同时检测体重指数 (BMI)、腰围 (W )、腰臀比 (WHR)、血压、糖脂代谢参数... 目的 比较肥胖患者急性期标志 -血清C 反应蛋白 (CRP)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 15 3例肥胖患者和 4 7例正常体重者 ,测定血清CRP水平 ,同时检测体重指数 (BMI)、腰围 (W )、腰臀比 (WHR)、血压、糖脂代谢参数、空腹胰岛素 (FIN)、胰岛素原 (PI)、胰岛素原 /胰岛素比值 (P/I) ,并对导致血清CRP改变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  ( 1)肥胖组血清CRP高于体重正常组 (P <0 .0 0 1) ,单纯肥胖组与肥胖伴糖代谢异常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4 13 ) ;( 2 )肥胖组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RP与W、WHR、SBP、TG、PI、HOMA IR、P/I呈正相关 ;( 3 )矫正年龄和BMI后 ,血清CRP与SBP、WHR和RI仍存在相关性 ,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性消失。结论  1、肥胖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者 ,与SBP、TG、HOMA IR呈正相关 ,提示肥胖患者血清CRP水平升高与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有密切关系 ;( 2 )血清CRP水平与P/I也呈正相关 ,提示血清CRP升高与 β 细胞功能缺陷可能也有一定关系 ;( 3 )BMI、WH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C-反应蛋白 胰岛素抵抗 低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38
11
作者 黄延玲 张素真 +2 位作者 黄群 马红 林志青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45-557,共13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法对现已发表的利用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优于万古霉素。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和CNKI等数据库,并追查所有纳... 目的采用Meta分析法对现已发表的利用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优于万古霉素。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和CNKI等数据库,并追查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Meta分析。纳入比较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5863个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可评估患者中,治疗结束后[OR=1.98,95%CI(1.32,2.98),P=0.001]及随访结束后[OR=1.34,95%CI(1.01,1.76),P=0.04]利奈唑胺的临床治愈率优于万古霉素,而在意向性治疗患者中,随访结束后利奈唑胺其临床治愈率亦优于万古霉素[OR=1.20,95%CI(1.01,1.43),P=0.04]。同时,在微生物学可评估患者中,其随访结束后的微生物学总治愈率[OR=1.39,95%CI(1.12,1.73),P=0.003]、金黄色葡萄球菌清除率[OR=1.84,95%CI(1.39,2.42),P<0.0001]及肠球菌清除率[OR=5.42,95%CI(1.49,19.71),P=0.01]方面,利奈唑胺亦优于万古霉素,而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清除率[OR=1.54,95%CI(0.97,2.45),P=0.07]、链球菌清除率[OR=0.89,95%CI(0.31,2.54),P=0.82]方面,利奈唑胺相当于万古霉素。另外,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在病死率[OR=1.07,95%CI(0.89,1.28),P=0.50]及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OR=1.10,95%CI(0.83,1.44),P=0.52]等方面亦相当。结论在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中,利奈唑胺疗效优于万古霉素。但还需要更严格设计的、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革兰阳性球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分析 被引量:23
12
作者 李娜 江孙芳 +3 位作者 高鑫 季建林 花霞 赵耐青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5-617,636,共4页
目的 探讨心理因素与糖尿病患者的关系。方法 选择上海市 16 4例社区糖尿病病例和 6 2例社区正常人群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并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测量研究对象的心理状况。 结果 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 目的 探讨心理因素与糖尿病患者的关系。方法 选择上海市 16 4例社区糖尿病病例和 6 2例社区正常人群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并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测量研究对象的心理状况。 结果 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 ,焦虑或抑郁为因变量时糖尿病OR分别为 15 .87(95 %CI:2 .0 0~ 12 5 .95 )和 3.18(95 %CI:1.5 9~ 6 .36 )。结论 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与 2型糖尿病有一定关联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ZUNG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情绪 患者 心理状况 正常人群 抑郁自评量表 因果关系 社区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疾病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3
作者 马文杰 易茜璐(综述) 于明香(审校)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8-421,432,共5页
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对骨代谢有调节作用,不仅影响骨骼生长、发育和成熟,还影响骨重建。部分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减,因循环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影响骨的正常代谢,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增加;促甲状腺激素的外源性抑制... 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对骨代谢有调节作用,不仅影响骨骼生长、发育和成熟,还影响骨重建。部分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减,因循环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影响骨的正常代谢,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增加;促甲状腺激素的外源性抑制治疗对骨代谢亦存在不利影响,尤其对绝经后妇女,应定期追踪骨密度变化,审慎调整用药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管理网络支持模式在初发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4
作者 孟朝琳 程婵婵 +3 位作者 崔轶男 王媛媛 吴小彬 沈兴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网络支持模式在初发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将在医院糖尿病教育门诊就诊的200例初发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入组后按常规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教育及门...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网络支持模式在初发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将在医院糖尿病教育门诊就诊的200例初发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入组后按常规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教育及门诊随访管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网络支持干预。观察两组自我管理知识、心理状态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自我管理知识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抑郁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开展自我管理网络支持模式有利于提高初发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减轻抑郁症状,控制血糖水平,是一种有效的健康管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支持 网络管理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致Fanconi综合征并继发低磷性骨软化症4例 被引量:14
15
作者 何顺梅 张尧 +2 位作者 吕朝阳 薛孟娟 于明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4-379,共6页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相关性Fanconi综合征继发低磷性骨软化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报道4例阿德福韦酯相关性Fanconi综合征继发低磷性骨软化症,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4例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骨关节疼痛、肌无力,既往乙...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相关性Fanconi综合征继发低磷性骨软化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报道4例阿德福韦酯相关性Fanconi综合征继发低磷性骨软化症,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4例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骨关节疼痛、肌无力,既往乙肝病史,服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3-6年不等,血液检查示低血磷,同时合并不同程度低血钾、低血尿酸,尿检示糖尿及蛋白尿,诊断为阿德福韦酯相关性Fanconi综合征并继发低磷性骨软化症。复习文献发现,阿德福韦酯治疗所致Fanconi综合征继发低磷性骨软化症有剂量、时间依赖性及可逆性特点,应用小剂量阿德福韦酯(10 mg/d)后出现Fanconi综合征多见于亚裔男性。患者常因骨关节疼痛起病,首诊科室多为骨科及风湿科,确诊周期长,易漏诊、误诊。结论 凡服用阿德福韦酯的患者,无论剂量大小,均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血钙、血磷、尿常规与尿生化等,以监测是否发生Fanconi综合征并继发低磷性骨软化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磷性骨软化症 阿德福韦酯 FANCONI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患者中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20
16
作者 江孙芳 高鑫 +1 位作者 陆志强 赵耐青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水平在不同糖代谢水平的肥胖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择肥胖患者 15 2例 ,其中包括糖耐量正常者 6 8例 ,糖耐量异常者 46例和糖尿病患者 38例 ,以及正常对照者 47例 ,测定并比较他们的空腹血清...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水平在不同糖代谢水平的肥胖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择肥胖患者 15 2例 ,其中包括糖耐量正常者 6 8例 ,糖耐量异常者 46例和糖尿病患者 38例 ,以及正常对照者 47例 ,测定并比较他们的空腹血清瘦素水平。采用HOMA指数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 ,分析肥胖患者中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 肥胖者体重指数 (BMI)和瘦素水平均高于对照者 (P <0 .0 0 1) ;空腹血糖糖尿病患者 >糖耐量异常者 >糖耐量正常者 (P <0 .0 0 1) ,体重指数和瘦素水平三组间的差别无显著性。肥胖者HOMA值与瘦素呈正相关 (r=0 .2 0 ,P <0 .0 5 ) ,但性别分层后 ,男性肥胖者的HOMA值与瘦素仍呈正相关 (r =0 .5 1,P <0 .0 0 1) ,而女性肥胖者的HOMA值与瘦素无显著相关 (P >0 .0 5 )。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肥胖者男性瘦素水平是HOMA值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 体脂水平相同情况下 ,不同的糖代谢水平的肥胖者的空腹血清瘦素水平相同 ;肥胖者空腹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是胰岛素抵抗的主要相关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瘦素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65
17
作者 易茜璐 于明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4-607,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成人失明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复杂,多种生化异常牵涉其中,主要包括:多元醇途径亢进、蛋白激酶C激活、氧化应激增高、终末糖基化产物形成、生长因子和...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成人失明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复杂,多种生化异常牵涉其中,主要包括:多元醇途径亢进、蛋白激酶C激活、氧化应激增高、终末糖基化产物形成、生长因子和黏附分子表达增加等。本文就DR及其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多元醇通路 蛋白激酶C 氧化应激 糖基化终末产物 血管生长因子 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良性大结节射频和微波消融治疗的近期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胡珂 陆志强 +2 位作者 董怡 张子寒 刘凌晓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7-421,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大结节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和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治疗的近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我院采用超声引导下RFA(13例)和MWA(21例)治疗甲状腺良性大结节的患者,随...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大结节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和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治疗的近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我院采用超声引导下RFA(13例)和MWA(21例)治疗甲状腺良性大结节的患者,随访观察比较两种消融术后甲状腺功能、血清抗体指标变化、并发症和甲状腺结节缩小率(volume reduction rate,VRR)。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ies,TG-Ab)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ies,TPO-A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WA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声音嘶哑,RFA组1例出现术中出血10 mL,余患者均未发生颈部瘢痕、术后感染、皮肤灼伤及气管食管损伤等并发症。消融后1天超声造影显示结节均无血供,呈低弱回声;消融后1个月RFA组和MWA组VRR分别为23.8%和22.6%,两者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结论 RFA和MWA治疗甲状腺良性大结节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两者近期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射频消融 微波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患者氧化应激和脂肪细胞因子变化 被引量:23
19
作者 沈兴平 邹森彪 +1 位作者 吴豪杰 张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21-723,726,共4页
目的:研究男性单纯肥胖患者氧化应激(OS)和脂肪细胞因子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测定42例男性肥胖患者和32例健康非肥胖男性个体的血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脂联素、瘦素、抵抗素、... 目的:研究男性单纯肥胖患者氧化应激(OS)和脂肪细胞因子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测定42例男性肥胖患者和32例健康非肥胖男性个体的血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脂联素、瘦素、抵抗素、人肿瘤坏死因子可溶性受体1(TNF-R1)、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结果:肥胖患者8-iso-PGF2α、MDA、瘦素、TNF-RI、IL-1β和IL-6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脂联素和SOD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2组抵抗素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相关分析:8-iso-PGF2α与BMI(r=0.54,P<0.05)呈正相关,与脂联素(r=-0.56,P<0.05)呈负相关,瘦素与体脂(r=-0.53,P<0.05)呈负相关,脂联素与LDL(r=-0.54,P<0.05)和IL-6(r=-0.41,P<0.05)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脂联素和IL-6是影响肥胖患者OS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男性单纯肥胖患者存在OS和脂肪细胞因子变化,脂肪细胞因子与OS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氧化应激 脂肪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林志青 黄延玲 +1 位作者 黄萍 陈琪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58-866,880,共10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现已发表的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优于万古霉素。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Ovi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及...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现已发表的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优于万古霉素。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Ovi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等网络资源,并查阅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Meta分析。纳入用英文或中文发表的比较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筛查文献,评价质量和提取资料。采用Jadad量表及随机分配方案隐藏方法评估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采用2检验鉴定研究间异质性,使用随机效应或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研究。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探讨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656例革兰阳性球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可评估患者中,利奈唑胺组治疗结束后[OR 3.78,95%CI(1.18,12.08),P=0.02]及随访结束后[OR 2.15,95%CI(1.46,3.17),P=0.0001]的临床治愈率优于万古霉素组,而在意向性治疗患者中,利奈唑胺组随访结束后[OR 1.37,95%CI(0.98,1.92),P=0.07]的临床治愈率相当于万古霉素;同时,在微生物学可评估患者中,其随访结束后的微生物学总治愈率[OR 2.32,95%CI(1.42,3.79),P=0.0008]、金葡菌清除率[OR=2.73,95%CI(1.82,4.09),P<0.00001]、MRSA清除率[OR=4.00,95%CI(2.31,6.93),P<0.00001]方面,利奈唑胺组亦优于万古霉素组,而在链球菌清除率[OR=1.17,95%CI(0.23,5.97),P=0.85]及肠球菌清除率[OR=6.43,95%CI(0.23,181.82),P=0.28]方面,利奈唑胺相当于万古霉素。结论在治疗革兰阳性球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中,利奈唑胺疗效优于或相当于万古霉素。但还需要更严格设计的、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革兰阳性球菌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