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考古学视野下的唐代“热海道”再探赜-以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南岸为中心
1
作者
于柏川
王俊铮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137,共12页
唐代“热海道”是指从安西都护府龟兹出发,沿天山南路,越拔达岭,循热海(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到达碎叶城的交通路线,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伊塞克湖段是热海道至关重要的一段路线,唐朝在伊塞克湖段建置有一系列军政和商贸城镇...
唐代“热海道”是指从安西都护府龟兹出发,沿天山南路,越拔达岭,循热海(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到达碎叶城的交通路线,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伊塞克湖段是热海道至关重要的一段路线,唐朝在伊塞克湖段建置有一系列军政和商贸城镇。笔者对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地区的十余座年代在8~10世纪的古代城址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尝试对这些城址进行考证,初步确认了《新唐书·地理志》中记载的碎卜戍、冻城、贺猎城、叶支城的实际位置,分别为巴尔斯罕古城、托索尔古城、科克萨伊古城、焦格塔拉古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塞克湖
热海道
古城遗址
安西都护府
碎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朝石窟视阈下高句丽墓葬壁画中的佛教元素——以长川1号墓为中心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俊铮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70,共15页
以集安长川1号墓壁画为代表的高句丽佛教元素对“凉州模式”“平城模式”“洛阳模式”等北朝石窟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和继承。通过将其与以武威天梯山、永靖炳灵寺第169窟、敦煌莫高窟北凉三窟等为代表的“凉州模式”石窟的比对,显露出文...
以集安长川1号墓壁画为代表的高句丽佛教元素对“凉州模式”“平城模式”“洛阳模式”等北朝石窟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和继承。通过将其与以武威天梯山、永靖炳灵寺第169窟、敦煌莫高窟北凉三窟等为代表的“凉州模式”石窟的比对,显露出文化传播的痕迹。集安长川1号墓礼佛图布局、释迦主佛、飞天、供养菩萨等佛教元素已不同程度可见高句丽对北朝中原和河西佛教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供养菩萨花蔓冠、莲花化生等在形态上反映了与西域的渊源关系。关于飞天,与莫高窟西魏石窟飞天存在诸多相似,与龙门石窟、巩义石窟、义县万佛堂石窟的飞天形态则愈加接近,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飞天这一中古时代重要的佛教元素在中国北方的传播和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佛教
长川1号墓
礼佛图
飞天
莫高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北亚丝绸之路的形成与早期发展——兼论室韦“朝贡道”
3
作者
王禹浪
王俊铮
王天姿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4-98,共5页
早在五帝时期,东北亚世居古族肃慎族便通过“楛矢石砮”,与中原王朝政权取得了接触。随着燕秦汉政权在东北地区南部设置郡县,大量汉文化元素通过东北亚早期丝绸之路,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入东北亚腹地。这一过程不仅使辽东半岛完成了汉化,...
早在五帝时期,东北亚世居古族肃慎族便通过“楛矢石砮”,与中原王朝政权取得了接触。随着燕秦汉政权在东北地区南部设置郡县,大量汉文化元素通过东北亚早期丝绸之路,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入东北亚腹地。这一过程不仅使辽东半岛完成了汉化,还进一步远播松嫩平原和朝鲜半岛北部,改变了东北亚区域古代文明的固有格局,引发了东北亚腹地文明演进的深刻变异。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东北地区西部,则存在一条始自中原、经今辽西地区至嫩江流域室韦聚居地的室韦“朝贡道”。中原王朝的文化亦通过此要道输入室韦聚居地,促进了嫩江流域、黑龙江流域与中原汉文明的接触与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东北亚
夫余国
室韦
朝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古学视野下的唐代“热海道”再探赜-以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南岸为中心
1
作者
于柏川
王俊铮
机构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阿穆尔国立大学宗教学与历史教研室
出处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137,共12页
文摘
唐代“热海道”是指从安西都护府龟兹出发,沿天山南路,越拔达岭,循热海(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到达碎叶城的交通路线,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伊塞克湖段是热海道至关重要的一段路线,唐朝在伊塞克湖段建置有一系列军政和商贸城镇。笔者对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地区的十余座年代在8~10世纪的古代城址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尝试对这些城址进行考证,初步确认了《新唐书·地理志》中记载的碎卜戍、冻城、贺猎城、叶支城的实际位置,分别为巴尔斯罕古城、托索尔古城、科克萨伊古城、焦格塔拉古城。
关键词
伊塞克湖
热海道
古城遗址
安西都护府
碎叶
Keywords
Issyk-Kul
Rehaidao
Ancient city sites
Anxi protectorate
Suyab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朝石窟视阈下高句丽墓葬壁画中的佛教元素——以长川1号墓为中心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俊铮
机构
阿穆尔国立大学宗教学与历史教研室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70,共15页
文摘
以集安长川1号墓壁画为代表的高句丽佛教元素对“凉州模式”“平城模式”“洛阳模式”等北朝石窟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和继承。通过将其与以武威天梯山、永靖炳灵寺第169窟、敦煌莫高窟北凉三窟等为代表的“凉州模式”石窟的比对,显露出文化传播的痕迹。集安长川1号墓礼佛图布局、释迦主佛、飞天、供养菩萨等佛教元素已不同程度可见高句丽对北朝中原和河西佛教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供养菩萨花蔓冠、莲花化生等在形态上反映了与西域的渊源关系。关于飞天,与莫高窟西魏石窟飞天存在诸多相似,与龙门石窟、巩义石窟、义县万佛堂石窟的飞天形态则愈加接近,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飞天这一中古时代重要的佛教元素在中国北方的传播和流变。
关键词
高句丽佛教
长川1号墓
礼佛图
飞天
莫高窟
Keywords
Goguryeo Buddhism
Changchuan Tomb No.1
scene of worshipping the Buddha
apsaras
Mogao Grottoes
分类号
K879.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北亚丝绸之路的形成与早期发展——兼论室韦“朝贡道”
3
作者
王禹浪
王俊铮
王天姿
机构
黑河学院远东研究院
阿穆尔国立大学宗教学与历史教研室
黑河学院文化旅游学院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4-98,共5页
文摘
早在五帝时期,东北亚世居古族肃慎族便通过“楛矢石砮”,与中原王朝政权取得了接触。随着燕秦汉政权在东北地区南部设置郡县,大量汉文化元素通过东北亚早期丝绸之路,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入东北亚腹地。这一过程不仅使辽东半岛完成了汉化,还进一步远播松嫩平原和朝鲜半岛北部,改变了东北亚区域古代文明的固有格局,引发了东北亚腹地文明演进的深刻变异。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东北地区西部,则存在一条始自中原、经今辽西地区至嫩江流域室韦聚居地的室韦“朝贡道”。中原王朝的文化亦通过此要道输入室韦聚居地,促进了嫩江流域、黑龙江流域与中原汉文明的接触与交往。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东北亚
夫余国
室韦
朝贡道
分类号
K20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考古学视野下的唐代“热海道”再探赜-以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南岸为中心
于柏川
王俊铮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北朝石窟视阈下高句丽墓葬壁画中的佛教元素——以长川1号墓为中心
王俊铮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东北亚丝绸之路的形成与早期发展——兼论室韦“朝贡道”
王禹浪
王俊铮
王天姿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