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种白刺属植物叶饲用品质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武志博 邓娟 +4 位作者 田永祯 王旭 袁园园 王劼 周玉碧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7-100,共4页
【目的】研究及评价白刺属植物叶的饲用价值.【方法】测定了4种白刺属植物叶的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钙、磷、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及pH值等11种饲用指标成分,并对其进行了灰色关联品质评价.【结果】... 【目的】研究及评价白刺属植物叶的饲用价值.【方法】测定了4种白刺属植物叶的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钙、磷、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及pH值等11种饲用指标成分,并对其进行了灰色关联品质评价.【结果】白刺叶的品质相对较优,泡泡刺叶的品质较差.【结论】基于10种共有指标的4种白刺属植物叶与其他4种饲草作物的品质综合评价显示,白刺属4种植物叶子饲用品质优于其他4种饲草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属 灰色关联评价 饲用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伞裙追寄蝇滞育关联基因的转录组学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博 韩海斌 +4 位作者 徐林波 高书晶 甘霖 岳方正 刘爱萍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32-940,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调控伞裙追寄蝇Exorista civilis滞育的重要关联基因以及代谢途径,为明确该虫在转录组水平下的滞育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 TM 2000对伞裙追寄蝇非滞育以及滞育...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调控伞裙追寄蝇Exorista civilis滞育的重要关联基因以及代谢途径,为明确该虫在转录组水平下的滞育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 TM 2000对伞裙追寄蝇非滞育以及滞育的蛹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KAAS在线pathway比对分析工具对筛选出的满足padj<0.05且fold change≥32或padj<0.05且fold change≤1/32条件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根据测序结果,共获取58050个基因。差异倍数在32倍以上的滞育关联基因(diapause-associated genes,DAGs)有454个,其中406个表达上调,共涉及134条通路,包括氧化磷酸化、柠檬酸循环及其他重要通路;48个表达下调,涉及32条通路。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滞育关联基因主要集中在信号转导、内分泌系统、碳水化合物代谢等途径中。【结论】本研究获得的伞裙追寄蝇转录组数据揭示了其滞育调控的重要代谢途径与关联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伞裙追寄蝇 转录组测序 滞育 滞育关联基因 KEGG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肉苁蓉多糖的组成分析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5
3
作者 郭俏俪 武志博 +4 位作者 周玉碧 甘霖 王雪芹 郝佳辰 左合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96-103,共8页
对兰州肉苁蓉多糖进行组成分析和抗氧化活性研究。采用沙生植物兰州肉苁蓉肉质茎鲜样,使用传统水提醇沉法进行兰州肉苁蓉粗多糖(CLP)的提取,利用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色谱柱法对粗多糖CLP进行洗脱,得到中性糖CLP-1和酸性糖CLP-2。用高... 对兰州肉苁蓉多糖进行组成分析和抗氧化活性研究。采用沙生植物兰州肉苁蓉肉质茎鲜样,使用传统水提醇沉法进行兰州肉苁蓉粗多糖(CLP)的提取,利用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色谱柱法对粗多糖CLP进行洗脱,得到中性糖CLP-1和酸性糖CLP-2。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分子量和单糖组成进行测定,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和总抗氧化能力实验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根据HPGPC对分子量测定得出兰州肉苁蓉多糖有多个洗脱峰,其多糖分子量主要分布在0~10 kDa之间,为不均一的小分子量杂多糖;经过分级得到的中性糖CLP-1和酸性糖CLP-2的单糖组成差异明显,CLP-1中较明显的单糖及占比分别为:甘露糖2.78%、半乳糖醛酸4.07%、葡萄糖88.62%、半乳糖1.80%、阿拉伯糖2.39%;CLP-2中为:鼠李糖5.79%、半乳糖醛酸7.78%、葡萄糖9.99%、半乳糖13.30%。根据抗氧化实验结果分析,CLP-1的抗氧化效果最好,2.0 mg/mL浓度下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高达91.73%,IC50为0.383 mg/mL,且同一浓度下总抗氧化能力高于CLP和CLP-2。本文对兰州肉苁蓉多糖进行初步分析,为兰州肉苁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肉苁蓉 多糖 单糖组成 分子量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六斑平颜蚜蝇种群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宋米霞 刘长仲 +4 位作者 刘爱萍 韩海斌 甘霖 李正 粱颍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32-1438,共7页
六斑平颜蚜蝇Eumerus seximaculatum Huo&Liu是一种对肉苁蓉造成毁灭性危害的蛀茎害虫,本研究旨在探索温度对六斑平颜蚜蝇生长发育及繁殖影响,为其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依据。在室内测定了六斑平颜蚜蝇在16、20、24、28和32℃5个恒温... 六斑平颜蚜蝇Eumerus seximaculatum Huo&Liu是一种对肉苁蓉造成毁灭性危害的蛀茎害虫,本研究旨在探索温度对六斑平颜蚜蝇生长发育及繁殖影响,为其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依据。在室内测定了六斑平颜蚜蝇在16、20、24、28和32℃5个恒温处理下各发育阶段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力以及种群增长指数。结果表明,在16~32℃恒温范围内,六斑平颜蚜蝇均能完成整个世代,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升高逐渐缩短;而存活率、繁殖力、种群增长指数随着温度升高先增多后减少。28℃时世代存活率、每雌平均产卵量、预计下一代产虫数、种群趋势指数均最大,分别为66.67%、150.77粒、2277.25头、34.68,说明28℃为六斑平颜蚜蝇种群增长的最适宜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斑平颜蚜蝇 温度 生长发育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