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川地区青虾“太湖3号”池塘养殖及苗种繁育技术研究
1
作者 马金林 徐莹 +2 位作者 谢卫东 陈桂花 梁克勤 《中国水产》 2025年第7期30-33,共4页
青虾是一种重要的淡水养殖经济物种,因其杂食性、养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市场价值高等特点赢得了养殖户的青睐。本研究在银川地区首次引进青虾“太湖3号”,开展了池塘养殖与苗种繁育的试验,基于不同池塘青虾生长和繁育情况,验证了青... 青虾是一种重要的淡水养殖经济物种,因其杂食性、养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市场价值高等特点赢得了养殖户的青睐。本研究在银川地区首次引进青虾“太湖3号”,开展了池塘养殖与苗种繁育的试验,基于不同池塘青虾生长和繁育情况,验证了青虾适宜在本地养殖,且能产生较好经济效益,以期为银川地区经济虾类提供一个新的养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种繁育 池塘养殖 经济效益 太湖3号 青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学英 《现代农机》 2022年第5期101-103,共3页
病虫害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为有效减少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威胁,应重视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的技术类型较多,有物理、化学与生物技术等。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物防治技术被大范围推广和应用。但在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中,需考虑... 病虫害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为有效减少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威胁,应重视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的技术类型较多,有物理、化学与生物技术等。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物防治技术被大范围推广和应用。但在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中,需考虑病虫害本身的类型与特点,选择恰当的技术,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基于此,重点研究生物防治技术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农业病虫害防治效果和农业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害防治 生物防治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阿拉善盟彩色棉生产试验研究
3
作者 杨建强 苏和 +4 位作者 马静 李树凤 李凤臻 咸丰 邓娜 《中国棉花》 2015年第2期20-22,共3页
通过对4个彩色棉品种(系)与对照品种中棉所50生育期及农艺特性比较分析,研究彩色棉成熟特性及各性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不同彩色棉品种(系)株高及第一果枝高度均高于中棉所50,但最终吐絮率、衣分及产量均低于中棉所50。中棉... 通过对4个彩色棉品种(系)与对照品种中棉所50生育期及农艺特性比较分析,研究彩色棉成熟特性及各性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不同彩色棉品种(系)株高及第一果枝高度均高于中棉所50,但最终吐絮率、衣分及产量均低于中棉所50。中棉所51和中棉所81产量均超过3000kg·hm-2,达到实际生产应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棉 生产试验 物候期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靠农业科技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阿拉善制种产业
4
作者 马光锐 苏祥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9年第S1期101-102,共2页
关键词 制种产业 农业科技 自然资源优势 内蒙古阿拉善盟 积极发展 种子生产 玉米制种 新组合 充分利用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高新农业技术考察报告
5
作者 马光锐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3年第F12期40-41,共2页
由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组织全区12盟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赴我国西部进行高新农业技术参观、考察、学习。实地学习西部农业先进省区的成功经验.参观考察他们发展农业经济的具体做法。全体成员发扬吃苦耐劳的老推精神,披星戴月,... 由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组织全区12盟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赴我国西部进行高新农业技术参观、考察、学习。实地学习西部农业先进省区的成功经验.参观考察他们发展农业经济的具体做法。全体成员发扬吃苦耐劳的老推精神,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历经20多d,途经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区,行程近万公里.圆满完成学习考察的各项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站 山西 西部地区 参观考察 自治区 考察报告 负责人 青海 内蒙古 学习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山北麓麻叶荨麻栽培技术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6
作者 韩润宝 刘改枝 +4 位作者 张宇 李桂英 韩海斌 苏和 解国华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4年第2期33-35,共3页
随着舍饲畜牧业的发展,饲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的饲草种植已很难满足畜禽对饲草的需求,探索和发掘新的草种已势在必行。麻叶荨麻是荨麻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食用、药用和饲用的多重功能。本文介绍了麻叶荨麻人工栽培管理的技术要点... 随着舍饲畜牧业的发展,饲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的饲草种植已很难满足畜禽对饲草的需求,探索和发掘新的草种已势在必行。麻叶荨麻是荨麻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食用、药用和饲用的多重功能。本文介绍了麻叶荨麻人工栽培管理的技术要点以及利用价值,阐述了麻叶荨麻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实践生产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叶荨麻 阴山北麓 饲草 种植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一体化技术促进黄芪减氮增效及养分需求规律研究
7
作者 乌日古木拉 赵巴音那木拉 +6 位作者 兰天 叶贺 裴志福 张俊民 胡有林 白雪原 红梅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1-171,共11页
为了研究在水肥一体化减量施氮条件下黄芪养分吸收规律、肥料利用效率及增产效果。在科尔沁沙地设置对照(CK)、常规施肥+喷灌撒施(CS)、常规施肥+水肥一体化(CW)、减氮30%+水肥一体化(JW_(30%))和减氮50%+水肥一体化(JW_(50%))5个处理... 为了研究在水肥一体化减量施氮条件下黄芪养分吸收规律、肥料利用效率及增产效果。在科尔沁沙地设置对照(CK)、常规施肥+喷灌撒施(CS)、常规施肥+水肥一体化(CW)、减氮30%+水肥一体化(JW_(30%))和减氮50%+水肥一体化(JW_(50%))5个处理。分析黄芪养分吸收规律、肥料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水肥一体化减氮技术显著提高了黄芪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率。其中JW_(30%)处理效果较为明显,与CS相比,产量增加了5.48%,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甲苷分别提高了18.99%和7.18%。(2)在不同施肥策略下,JW_(30%)处理吸氮量及肥料利用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JW_(30%)处理吸氮量达227.26 kg·hm^(-2),其次是JW_(50%)处理,达207.62 kg·hm^(-2)。与常规施肥(CS和CW)处理相比,JW_(30%)处理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显著增加了26%和24%,磷肥吸收利用率分别增加了9%和1%,钾肥利用率分别增加了8%和7%。(3)减氮30%+水肥一体化条件下,黄芪经济效益最优,与CS相比,纯效益增加了2793~4323元·hm^(-2)。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在减少氮肥施用量的同时,实现黄芪产量、品质、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协同提高,最优施氮量是319 kg·hm^(-2),产量可达9810 kg·hm^(-2)。研究结果对科尔沁沙地黄芪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减量施氮 肥料利用率 水肥一体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覆膜滴灌节水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1
8
作者 路战远 张建中 +7 位作者 咸丰 杨建强 张向前 白海 程玉臣 柴绍忠 王定元 苏和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5年第5期99-100,共2页
经多年试验总结,该规程以棉花"覆膜、滴灌"为技术要点、以"矮、密、早"为主要技术要素,规范了内蒙古西部棉区的棉花覆膜滴灌节水栽培技术,可系统指导内蒙古西部地区棉花节水栽培管理的整个过程,即包括棉花的播前准... 经多年试验总结,该规程以棉花"覆膜、滴灌"为技术要点、以"矮、密、早"为主要技术要素,规范了内蒙古西部棉区的棉花覆膜滴灌节水栽培技术,可系统指导内蒙古西部地区棉花节水栽培管理的整个过程,即包括棉花的播前准备、滴灌带的铺设、播种、水肥管理、化学调控、病虫草害防治及适时采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覆膜 滴灌 节水栽培技术 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栽培技术规程
9
作者 路战远 咸丰 +7 位作者 张建中 杨建强 张向前 白海 程玉臣 柴绍忠 王定元 苏和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5年第6期106-107,共2页
经多年试验总结,该规程以"矮、密、早"为主要技术要素,规范了内蒙古西部棉区的棉花栽培技术,可系统指导内蒙古西部地区棉花栽培管理的整个过程,即包括棉花的播种、水肥管理、化学调控、病虫草害防治及适时采收等。
关键词 棉花 栽培技术 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樱桃、沙葱套种高效栽培技术
10
作者 王永 扈顺 +2 位作者 李凤臻 刘燕 朱春侠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5年第6期130-131,134,共3页
沙葱是内蒙古新兴发展的一种特色野生蔬菜。为了发展新型种植模式,提高农民收益,通过多年试验,根据樱桃和沙葱的生长发育特性及种植习性,从土壤及整地要求、品种选择、播种时间、种植模式、水肥管理、病虫防治、采收晾晒等方面探索出樱... 沙葱是内蒙古新兴发展的一种特色野生蔬菜。为了发展新型种植模式,提高农民收益,通过多年试验,根据樱桃和沙葱的生长发育特性及种植习性,从土壤及整地要求、品种选择、播种时间、种植模式、水肥管理、病虫防治、采收晾晒等方面探索出樱桃套种沙葱(野生蔬菜)高效栽培与管理模式,旨在为樱桃套种沙葱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 沙葱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大数据在构建智慧农业过程中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晓凤 胡文祥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第24期27-28,共2页
大数据技术,是改变21世纪世界发展格局的重要先进技术之一。该文着重研究探索大数据在构建智慧农业过程中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影响,阐明通过对大数据技术有效结合,以智慧农业为核心,开展农业经济的管理方案,实现农业经济相关内容的有... 大数据技术,是改变21世纪世界发展格局的重要先进技术之一。该文着重研究探索大数据在构建智慧农业过程中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影响,阐明通过对大数据技术有效结合,以智慧农业为核心,开展农业经济的管理方案,实现农业经济相关内容的有效提升;应用大数据技术全方位构架技术,结合物联网、5G通信、智能灌溉系统等一系列内容,实现农业管理的质量提升等观点,以促进基层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管理 大数据技术 智慧农业 现代科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保无人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晓凤 胡文祥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第21期29-30,共2页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下,中国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在研究人员的推广下,现代农业中逐渐引入植保无人机设备,应用效果显著。基于此,该文就现代农业中植保无人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优势进行阐述,并具体分析现...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下,中国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在研究人员的推广下,现代农业中逐渐引入植保无人机设备,应用效果显著。基于此,该文就现代农业中植保无人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优势进行阐述,并具体分析现代农业中植保无人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 无人机 应用 现代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棉区棉花全苗早发技术规程 被引量:1
13
作者 咸丰 路战远 +7 位作者 张建中 陈立宇 杨建强 苏和 张向前 程玉臣 严斌 范建伟 《中国棉花》 2017年第5期34-35,共2页
内蒙古作为国家新兴植棉区,发展棉花产业能够稳定和扩大棉花种植面积,提高国家棉花需求的保障水平;同时可优化当地种植业结构,开发利用盐碱地,缓解农业用水矛盾,节约水资源。
关键词 内蒙古西部 棉花产业 植棉区 技术规程 全苗 农业用水 种植业结构 种植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机械采收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3
14
作者 路战远 咸丰 +5 位作者 张建中 程玉臣 张向前 陈立宇 杨建强 苏和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0期28-29,共2页
针对棉花机械化收获配套技术不完善等问题,本标准规定了机械采收棉花栽培的品种选择、棉田准备、行距配置、精量播种、防风定苗、中耕除草、化学调控、水肥管理、打顶、脱叶、机械采收等技术要求,以期为棉花机械采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棉花 机械采收 栽培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机械化采收技术规程 被引量:3
15
作者 路战远 咸丰 +7 位作者 张建中 程玉臣 张向前 陈立宇 杨建强 苏和 严斌 范建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1期57-57,60,共2页
为了提高棉花机械化采收作业效率,规定了棉花机械化采收的农艺技术要求、机械采收前田间准备、采棉机技术准备等技术内容,以供相关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 棉花 机械采收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学英 《种子科技》 2022年第20期40-42,共3页
农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在农作物种植方面力求高产和稳产。为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注重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在多年的发展中,我国在农作物高产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随... 农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在农作物种植方面力求高产和稳产。为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注重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在多年的发展中,我国在农作物高产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随着国家在农业方面的投入增加,农作物高产栽培和病虫害防治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文章分析了农作物高产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对农业生产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高产栽培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左旗蓖麻栽培密度及播种期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和 杨建强 +3 位作者 柴绍忠 张学英 布和巴特尔 俞璐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5年第2期9-11,共3页
通过在阿拉善左旗进行蓖麻栽培密度及播种期试验,研究蓖麻播种期、密度与产量的关系,实现高产高效,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形成地方特色。研究表明,相同播种期时,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株穗数、单株果数、单株粒重、结实率及百粒重等6... 通过在阿拉善左旗进行蓖麻栽培密度及播种期试验,研究蓖麻播种期、密度与产量的关系,实现高产高效,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形成地方特色。研究表明,相同播种期时,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株穗数、单株果数、单株粒重、结实率及百粒重等6个指标均呈降低趋势;相同密度下,随着播种期延迟,株高、株穗数、结实率及百粒重等4个指标均呈降低趋势,其降幅较密度增加所引起的降幅小。嘉尔格勒赛汗镇播种期4月25日,密度1 100株/667m2时,产量最高,达229.41kg/667m2;巴润别立镇播种期4月20日,密度1 200株/667m2的试验处理产量最高,为162.83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左旗 蓖麻 栽培密度 播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塘鳢池塘和稻田养殖水质指标和环境生物的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礼 梁克勤 +6 位作者 李波 徐宏亮 郭红喜 王曼 王杰 朱晓鸣 张磊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5-633,共9页
为探究中华沙塘鳢(Odontobutis obscura)绿色、健康、生态的养殖模式,研究对池塘和稻田两种养殖模式的水质、浮游生物及底栖动物的4次采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养殖模式下的水体温度、pH和总磷无显著差异,但稻田养殖模式... 为探究中华沙塘鳢(Odontobutis obscura)绿色、健康、生态的养殖模式,研究对池塘和稻田两种养殖模式的水质、浮游生物及底栖动物的4次采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养殖模式下的水体温度、pH和总磷无显著差异,但稻田养殖模式的溶解氧含量始终高于池塘养殖模式。沙塘鳢池塘和稻田养殖模式的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态氮含量整体下降,但总氮含量持续上升。池塘养殖模式的叶绿素a含量始终显著高于稻田。在两种养殖模式下,共检测出浮游植物6门40属,池塘和稻田特有浮游植物各有8种。两种养殖模式的浮游植物密度及生物量均在分蘖期达到最高,其次是扬花期。检测出浮游动物3大类21属41种,两种模式均以轮虫(Rotifera)为主。沙塘鳢池塘和稻田养殖模式的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最高的时期均是拔节期,除成熟期外,池塘养殖模式的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均高于稻田养殖模式;两种养殖模式共检测出底栖动物9种(属),常见种为尾腮蚓属。随着养殖时间的推进,池塘和稻田养殖模式的底栖动物种类数、数量均持续下降。根据以上结果可知,相较于池塘养殖模式,稻田养殖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且可以通过控制浮游生物的生长,维持稻田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模式 水质指标 浮游生物 底栖动物 沙塘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新陆早61号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19
作者 白雪原 苏和 +3 位作者 宗莉 梁克勤 陈立宇 张海龙 《中国棉花》 2024年第9期21-23,39,共4页
探究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棉花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荒漠草原地区植棉生产中合理施肥提供参考。202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进行田间试验,分别设置常规施肥(F1,施用磷酸二铵300 kg·hm^(-2))、磷酸二铵减量12.5%配施75 kg·... 探究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棉花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荒漠草原地区植棉生产中合理施肥提供参考。202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进行田间试验,分别设置常规施肥(F1,施用磷酸二铵300 kg·hm^(-2))、磷酸二铵减量12.5%配施75 kg·hm^(-2)生物炭(F2)、磷酸二铵减量25%配施150 kg·hm^(-2)生物炭(F3)、磷酸二铵减量37.5%配施300 kg·hm^(-2)生物炭(F4)和磷酸二铵减量50%配施600 kg·hm^(-2)生物炭(F5)5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新陆早61号产量性状和植棉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新陆早61号的籽棉单产、皮棉单产和植棉纯收益表现为F3>F2>F1>F4>F5。F3处理的籽棉单产、皮棉单产和植棉纯收益均最高,分别较F1处理增加35.34%、33.02%和52.20%。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能够提升新陆早61号的产量,初步认为225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生物炭为较适宜当地类似土质棉田的施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化肥减施 棉花 磷肥 产量 经济效益 施肥技术 纯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矿物生物炭对黄河滩区玉米产量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20
作者 白雪原 苏和 +3 位作者 宗莉 闫东 王晓凤 娜娜 《农学学报》 2024年第12期14-18,共5页
针对化肥过量使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探究化肥减量配施矿物生物炭对黄河滩区土壤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旨在为该地区玉米种植及土壤改良提供科学用肥参考。通过田间试验,本研究开展了不同化肥减量配施矿物生物炭处理,包... 针对化肥过量使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探究化肥减量配施矿物生物炭对黄河滩区土壤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旨在为该地区玉米种植及土壤改良提供科学用肥参考。通过田间试验,本研究开展了不同化肥减量配施矿物生物炭处理,包括常规施肥(F1,施用磷酸二铵,300 kg/hm^(2))、化肥减量12.5%配施75 kg/hm^(2)矿物生物炭(F2)、化肥减量25%配施150 kg/hm^(2)矿物生物炭(F3)、化肥减量37.5%配施300 kg/hm^(2)矿物生物炭(F4)以及化肥减量50%配施600 kg/hm^(2)矿物生物炭(F5),研究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和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矿物生物炭促进作物对土壤中氮素的吸收,对保持土壤全钾含量稳定性方面效果明显,有利于提升土壤磷含量。与F1相比,化肥与矿物生物炭配施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增加1.48%~12.61%,尤其是当施用为262.5 kg/hm^(2)的磷酸二铵和75.0 kg/hm^(2)的矿物生物炭时,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以上结果表明,矿物生物炭部分配施化肥能够改善土壤性质,并保证作物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生物炭 化肥减量 土壤性质 玉米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