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气产量数据分析方法及产能预测 被引量:40
1
作者 徐兵祥 李相方 +3 位作者 HAGHIGHI Manouchehr 张磊 张保瑞 王威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9-125,共7页
基于页岩气井线性非稳态流动特点,运用双重孔隙线性瞬态流典型曲线分析Eagle Ford页岩气藏一口多级压裂水平井产量数据,并进行储量评价。根据产量与时间双对数曲线关系,将该气井生产分为表皮效应、线性流动、边界效应3个流动阶段;运用... 基于页岩气井线性非稳态流动特点,运用双重孔隙线性瞬态流典型曲线分析Eagle Ford页岩气藏一口多级压裂水平井产量数据,并进行储量评价。根据产量与时间双对数曲线关系,将该气井生产分为表皮效应、线性流动、边界效应3个流动阶段;运用基质线性流动模型计算该气藏基质渗透率,利用数值模型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根据边界效应时间点求取该井体积压裂范围游离气储量,在此基础上进行产能预测,并研究吸附气解吸对气井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井体积压裂范围游离气储量与裂缝模拟结果符合度超过85%;解吸气对页岩气井产量贡献取决于平均地层压力与吸附曲线形态;解吸气对该页岩气藏开发早中期的影响可忽略,对开发后期产量的影响很大,气体解吸能增加总采出量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产量分析 典型曲线 产能预测 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颗粒稳定泡沫在油气开采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2
作者 杨兆中 朱静怡 +2 位作者 李小刚 费阳 徐彬予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75-1681,共7页
近年来纳米技术使得传统油气开采方法悄然转型,针对泡沫流体稳定性差等问题,研究者们提出加入纳米颗粒对泡沫系统进行稳定。本文详细介绍了部分疏水型和亲水型两种类型纳米颗粒稳定泡沫机理的异同,阐述了纳米颗粒在气液界面的不可逆吸... 近年来纳米技术使得传统油气开采方法悄然转型,针对泡沫流体稳定性差等问题,研究者们提出加入纳米颗粒对泡沫系统进行稳定。本文详细介绍了部分疏水型和亲水型两种类型纳米颗粒稳定泡沫机理的异同,阐述了纳米颗粒在气液界面的不可逆吸附是稳定泡沫的主要机理;综述了纳米颗粒稳定的泡沫在提高采收率和泡沫压裂液中的最新应用,分析表明纳米颗粒不仅大幅度增加了泡沫的稳定性,并且能提高泡沫驱和压裂液的液体效率;指出了纳米颗粒稳定泡沫的问题在于纳米颗粒与泡沫流体作用复杂、改性的纳米颗粒成本较高、对低孔低渗地层的潜在伤害、缺乏工业化应用等;提出了用亲水纳米颗粒与表面活性剂协同稳泡降低成本、针对不同泡沫性能来优化纳米颗粒与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将纳米颗粒稳定泡沫应用到非常规油气藏等研究方向,最后展望了纳米技术在石油领域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纳米颗粒 泡沫 稳泡机理 提高采收率 泡沫压裂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纳米颗粒Brown凝并碰撞效率的新表达式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忠利 游振江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12-821,共10页
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纳米颗粒在Brown凝并过程中的碰撞效率.在考虑Stokes阻力、润滑力、vanderWaals力和颗粒变形恢复力的情况下推导了一组碰撞方程,通过数值求解这组方程,得到了当颗粒半径从50nm到500nm变化时,颗粒碰撞效率和半径... 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纳米颗粒在Brown凝并过程中的碰撞效率.在考虑Stokes阻力、润滑力、vanderWaals力和颗粒变形恢复力的情况下推导了一组碰撞方程,通过数值求解这组方程,得到了当颗粒半径从50nm到500nm变化时,颗粒碰撞效率和半径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到的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计算结果表明,在颗粒半径为50nm到500nm的情况下,颗粒的碰撞效率随颗粒半径的增加而减小.基于计算结果,提出了颗粒碰撞效率的新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Brown凝并 碰撞效率 Stokes阻力 润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页岩气藏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 被引量:14
4
作者 徐兵祥 李相方 +3 位作者 HAGHIGHI Manouchehr 张磊 龚崛 葛涛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2-99,105,共9页
基于页岩气藏线性、非稳态流动特点,考虑未压裂区双重介质特点及其对产气的贡献,建立页岩气多级压裂水平井渗流模型并求得定压条件下Laplace空间解。数值模型验证表明解析解与数值解吻合度高,在此基础上推导新的页岩气双孔瞬态产量典型... 基于页岩气藏线性、非稳态流动特点,考虑未压裂区双重介质特点及其对产气的贡献,建立页岩气多级压裂水平井渗流模型并求得定压条件下Laplace空间解。数值模型验证表明解析解与数值解吻合度高,在此基础上推导新的页岩气双孔瞬态产量典型曲线,补充和发展原有页岩气SRV模型典型曲线,并进行参数敏感分析,将新建典型曲线与SRV模型、Brohi模型典型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典型曲线流动阶段表现为线性流与过渡流交替,较Brohi单孔外区模型典型曲线更复杂;气藏尺寸、窜流系数、内外区裂缝渗透率比对典型曲线影响很大,而储容比的影响不明显;未压裂区天然裂缝对气井产量有积极作用,对页岩气藏进行产能预测时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产量分析 典型曲线 体积压裂 未压裂区 双重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