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端直流输电的风电并网技术 被引量:58
1
作者 陈霞 林卫星 +3 位作者 孙海顺 文劲宇 李乃湖 姚良忠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0-67,共8页
以西北电网大规模风场为背景,提出了采用相控换流器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LCC-MTDC)进行大规模风电并网的方法,同时结合西北电网拟建直流输电项目,构建出用于风电并网的多端系统拓扑图并设计了相关器件的参数。在推导出LCC-MTDC数学模型... 以西北电网大规模风场为背景,提出了采用相控换流器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LCC-MTDC)进行大规模风电并网的方法,同时结合西北电网拟建直流输电项目,构建出用于风电并网的多端系统拓扑图并设计了相关器件的参数。在推导出LCC-MTDC数学模型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LCC-MTDC系统的电流裕度控制策略,分析了系统出现扰动时换流器通过控制策略切换而重新恢复稳定运行的原理。PSCAD/EMTDC软件中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控制特性,特别是在故障条件下能有助于系统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换流器 多端直流输电 风电场 双馈发电机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海上风场并网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技术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文劲宇 陈霞 +3 位作者 姚美齐 李乃湖 孙树敏 李广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5-61,共7页
针对海上风电并网的需求,提出了采用VSC换流器连接海上风场和弱受端交流系统,LCC换流器连接较强交流系统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拓扑结构,并对一个混合5端直流输电系统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5个换流器的电压电流控制特性,设计了直流系... 针对海上风电并网的需求,提出了采用VSC换流器连接海上风场和弱受端交流系统,LCC换流器连接较强交流系统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拓扑结构,并对一个混合5端直流输电系统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5个换流器的电压电流控制特性,设计了直流系统控制策略,研究了系统在风速波动、逆变侧VSC和LCC分别出现三相短路故障以及直流线路故障时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具有较好的运行特性,可以适应海上风电并网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风电并网 混合多端直流输电 电压源型换流器 相控换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蝙蝠算法-相关向量机的短期风速区间预测 被引量:48
3
作者 范磊 卫志农 +3 位作者 李慧杰 Kwok W Cheung 孙国强 孙永辉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3-100,共8页
现有的风速预测方法大多是确定性的点预测,无法描述风速的随机性。针对该问题,建立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和蝙蝠算法-相关向量机(BA-RVM)的短期风速区间预测模型。对原始风速序列进行变分模态分解获得多个子序列;采用样本熵(SE)算法对... 现有的风速预测方法大多是确定性的点预测,无法描述风速的随机性。针对该问题,建立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和蝙蝠算法-相关向量机(BA-RVM)的短期风速区间预测模型。对原始风速序列进行变分模态分解获得多个子序列;采用样本熵(SE)算法对子序列进行重组得到3类具有典型特性的分量;对各分量采用相关向量机算法分别建立预测模型。为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缩小区间范围,引入蝙蝠算法(BA)对预测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将各分量的预测结果进行叠加求和得到一定置信水平下总体的区间预测结果。实际算例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所提区间预测方法的预测精度和区间覆盖率更高,区间宽度更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风速预测 短期预测 相关向量机 变分模态分解 区间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油纸绝缘状态的频域介电谱特征参量及评估方法 被引量:49
4
作者 杨丽君 齐超亮 +3 位作者 吕彦冬 廖瑞金 高竣 史江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219,共8页
为了区分水分和老化产物对油纸绝缘频域介电特性的影响,进一步将频域介电谱测试方法更好地应用于评估变压器主绝缘的老化状态,本文在实验室中获得了不同水分含量及老化程度油纸绝缘试品的频域介电谱特性曲线,通过分析其变化规律,提出一... 为了区分水分和老化产物对油纸绝缘频域介电特性的影响,进一步将频域介电谱测试方法更好地应用于评估变压器主绝缘的老化状态,本文在实验室中获得了不同水分含量及老化程度油纸绝缘试品的频域介电谱特性曲线,通过分析其变化规律,提出一种采用不同测试频率点对应介质损耗正切tan?为特征参量,以区分水分和老化状态影响的评估方法,并初步给出了各参量与水分含量和老化状态的定量拟合公式。结果表明,tan?在10?3~102Hz范围内随油纸绝缘水分含量增加而增大,而老化程度增加仅影响其在10?3~10?1Hz范围内的值;不同频率点对应的tan?值与水分含量和绝缘纸聚合度的拟合曲线呈现指数函数关系。应用该研究方法对一台现场运行的电力变压器主绝缘绝缘纸的水分含量和聚合度值进行评估,初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油纸绝缘 频域介电谱 水分含量 老化状态 状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变压器油纸绝缘含水量定量评估的时域介电特征量 被引量:42
5
作者 刘捷丰 廖瑞金 +3 位作者 吕彦冬 杨丽君 高竣 张镱议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6-203,共8页
水分是影响变压器油纸绝缘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评估变压器主绝缘中的含水量,从而对变压器的绝缘状态及剩余寿命进行可靠预测,本文利用时域介电响应技术的极化/去极化电流法(Polarization and Depolarization Current,PDC)对变压器... 水分是影响变压器油纸绝缘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评估变压器主绝缘中的含水量,从而对变压器的绝缘状态及剩余寿命进行可靠预测,本文利用时域介电响应技术的极化/去极化电流法(Polarization and Depolarization Current,PDC)对变压器油纸绝缘含水量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在实验室内制备了不同含水量的油浸渍绝缘纸板样品,然后,利用Matlab程序仿真了样品的实测PDC图谱并获取了扩展Debye模型参数。最后,提出了两个能够量化油浸渍绝缘纸板油纸绝缘含水量的新特征量——极化电量斜率Kp与稳定极化电量Qp-5000。分析结果表明:特征量Kp与Qp-5000对纸板样品的含水量变化非常敏感。该特征量与纸板含水量存在指数函数关系。因此,Kp和Qp-5000可以用于变压器油纸绝缘含水量的定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油纸绝缘 极化/去极化电流法 扩展Debye模型 极化电量斜率 稳定极化电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老化时间及测试温度对油纸绝缘时域介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6
作者 杨丽君 齐超亮 +4 位作者 吕彦冬 郝建 廖瑞金 贡春艳 孟繁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162-169,20,共8页
为研究热老化时间及测试温度对油纸绝缘时域介电特性的影响,以及更好地应用时域介电响应技术评估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状态,首先进行了不同热老化时间及不同测试温度下油纸绝缘绕组模型的极化/去极化电流(polarization and depolarization... 为研究热老化时间及测试温度对油纸绝缘时域介电特性的影响,以及更好地应用时域介电响应技术评估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状态,首先进行了不同热老化时间及不同测试温度下油纸绝缘绕组模型的极化/去极化电流(polarization and depolarization current,PDC)测试,然后通过扩展Debye模型实现时域介电测试技术间转换,深入研究了热老化时间及测试温度对时域介电特性及其特征参量的影响,最后提出运用时间及幅值平移因子构造电流标准主曲线以消除测试温度对时域介电特性影响的方法。结果表明:油纸绝缘时域介电特性及特征参量受热老化时间及测试温度影响较大;在应用时域介电响应技术评估变压器油纸绝缘状态时,必须考虑测试温度的影响,否则将导致评估结果失实;通过本文方法绘制的电流标准主曲线不仅能消除测试温度对时域介电特性的影响,还能实现在不额外延长实际测试时间的前提下,获得更多反映油纸绝缘状态的时域介电响应信息,并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时域介电响应 热老化时间 测试温度 特征参量 标准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似日和CAPSO-SNN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33
7
作者 陈通 孙国强 +4 位作者 卫志农 臧海祥 孙永辉 Kwok W Cheung 李慧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6-71,共6页
针对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似日和云自适应粒子群优化(CAPSO)算法优化Spiking神经网络(SNN)的发电功率预测模型。考虑到季节类型、天气类型和气象等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以综合相似度指标进行相似日选取;以SNN强... 针对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似日和云自适应粒子群优化(CAPSO)算法优化Spiking神经网络(SNN)的发电功率预测模型。考虑到季节类型、天气类型和气象等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以综合相似度指标进行相似日选取;以SNN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其善于处理时间序列问题的特点为基础,结合CAPSO算法搜索的随机性和稳定性优化SNN的多突触连接权值,减少对权值的约束,提高算法的收敛精度。根据某光伏电站的实测功率数据对所提模型进行测试和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比传统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功率预测 SPIKING神经网络 云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 相似日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油纸绝缘含水量定量评估的频域介电特征参量研究 被引量:53
8
作者 廖瑞金 刘捷丰 +2 位作者 吕彦冬 杨丽君 高竣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4-211,共8页
水分是影响电力变压器油纸绝缘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将频域介电谱法(Frequency Domain Spectroscopy,FDS)应用于变压器油纸绝缘含水量的无损定量评估,从而对变压器的绝缘状态及剩余寿命进行可靠预测,本文在实验室内制备了不... 水分是影响电力变压器油纸绝缘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将频域介电谱法(Frequency Domain Spectroscopy,FDS)应用于变压器油纸绝缘含水量的无损定量评估,从而对变压器的绝缘状态及剩余寿命进行可靠预测,本文在实验室内制备了不同水分含量的油纸绝缘样品,并在30℃及50℃下对样品进行频域介电谱测试;为了在有限的测量频段内尽可能获得复相对介电常数(?*r)所携带的绝缘信息,本文在深入研究水分及温度对油纸绝缘?*r影响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在特征频段内采用复相对介电常数的实部积分(SRP)和虚部积分(SIP)作为绝缘纸板水分含量评估的特征参量,并给出了特征参量与绝缘纸板水分含量的拟合关系。最后,引入了'FDS曲线频率平移法'以消除温度对油纸绝缘频域介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RP在10?3~10?1Hz的特征频段内随绝缘纸板水分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而SIP在10?1~101Hz特征频段内也存在类似规律,通过'FDS曲线频率平移法'绘制的?*r主曲线可以消除温度对油纸绝缘频域介电特性的影响,从而提高绝缘纸板水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油纸绝缘 水分含量 特征参量 定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高斯过程回归模型的短期负荷区间预测 被引量:38
9
作者 宗文婷 卫志农 +3 位作者 孙国强 李慧杰 CHEUNG Kwok W 孙永辉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2-28,共7页
考虑到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的精度直接影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而传统点预测方法不能计及电网运行中的众多不确定性因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高斯过程回归的短期负荷区间预测方法。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从历史数据中寻找相似日,... 考虑到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的精度直接影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而传统点预测方法不能计及电网运行中的众多不确定性因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高斯过程回归的短期负荷区间预测方法。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从历史数据中寻找相似日,从而构建更为合理的样本集,并采用多核协方差函数改进传统高斯过程回归算法,最终得到一定置信水平下的区间预测结果。实际算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预测精度有所提高,其区间预测结果覆盖率较高,适合工程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预测 高斯过程回归 电力系统短期负荷 多核协方差函数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信息的延时约束加权模糊Petri网故障诊断模型 被引量:39
10
作者 吴文可 文福拴 +2 位作者 薛禹胜 周华锋 李晓露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43-53,共11页
提出一种基于电气量判据、保护判据和断路器判据,并能够计及这3类判据时序属性的多源信息延时约束加权模糊Petri网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分析故障前后的电力网络拓扑以确定可疑故障元件。之后,采用反向推理寻径法识别故障元件动作可能路径... 提出一种基于电气量判据、保护判据和断路器判据,并能够计及这3类判据时序属性的多源信息延时约束加权模糊Petri网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分析故障前后的电力网络拓扑以确定可疑故障元件。之后,采用反向推理寻径法识别故障元件动作可能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加权模糊Petri网故障诊断模型来确定故障元件;该模型能够计及故障电气量及其时序属性、元件故障和保护动作之间、保护动作和断路器跳闸之间的延时约束以及保护和断路器动作不确定性,且诊断推理全程采用矩阵运算来实现。在上述基础上,采用逆向推理判断警报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识别出误动或拒动的保护与断路器。最后,用IEEE 39节点系统和贵州兴仁变电站实际故障案例对所构建的故障诊断模型的正确性和求解方法的有效性作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多源信息 模糊PETRI网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向量机的短期风速预测模型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慧杰 刘亚南 +4 位作者 卫志农 李晓露 Kwok W Cheung 孙永辉 孙国强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8-32,共5页
通过对风速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表明该序列具有混沌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相空间重构理论建立基于相关向量机(RVM)的短期风速预测模型,并对不同的核函数进行分析,选出最优的核函数。与现有的风速预测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高稀疏性、核函... 通过对风速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表明该序列具有混沌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相空间重构理论建立基于相关向量机(RVM)的短期风速预测模型,并对不同的核函数进行分析,选出最优的核函数。与现有的风速预测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高稀疏性、核函数选择灵活等优点。仿真结果表明,与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相比,RVM模型预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 相关向量机 相空间重构 短期风速预测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C/TC57国际标准体系现状分析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15
12
作者 丁心志 李慧杰 +2 位作者 杨慧霞 张喜玲 刘柱揆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45-154,共10页
对自IEC/TC 57成立以来所发布的所有国际电力标准进行了收集和研究,并对它们从相关信息、对应的国内标准,以及标准系列等方面做了简要介绍和研究分析。同时也对目前正在修订、制定以及计划将在2014年申请立项的新标准项目进行分析、归... 对自IEC/TC 57成立以来所发布的所有国际电力标准进行了收集和研究,并对它们从相关信息、对应的国内标准,以及标准系列等方面做了简要介绍和研究分析。同时也对目前正在修订、制定以及计划将在2014年申请立项的新标准项目进行分析、归纳研究。主要从时间、使用以及操作等方面进行展开,对IEC/TC 57国际标准体系进行研究,并对该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探讨了今后研究的热点领域。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该研究将对我国智能电网标准建设具有规范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TC 57 国际标准 IEC61970 IEC 618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和集成学习的光伏输出功率短期预测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孙永辉 范磊 +3 位作者 卫志农 李慧杰 Kwok W Cheung 孙国强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1,30,共7页
针对光伏输出功率的预测精度影响系统安全调度和稳定运行的问题,该文建立了基于小波分析和集成学习的光伏输出功率短期预测模型。考虑到光伏输出功率的波动性与随机性,引入小波分析将数据分解成趋势项和随机项,并分别对其建模。其中,趋... 针对光伏输出功率的预测精度影响系统安全调度和稳定运行的问题,该文建立了基于小波分析和集成学习的光伏输出功率短期预测模型。考虑到光伏输出功率的波动性与随机性,引入小波分析将数据分解成趋势项和随机项,并分别对其建模。其中,趋势项采用SVM算法,随机项采用BP算法进行预测处理;再考虑到随机项的非平稳性和BP算法的固有缺点,为提高预测精度,将集成学习引入随机项的预测模型。大量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分析和集成学习的短期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现有几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集成学习 BP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 光伏输出功率短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掺杂对油纸绝缘热老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廖瑞金 何利华 +2 位作者 吕彦冬 赵学童 袁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07-215,共9页
油纸绝缘的热老化特性是影响变压器寿命的重要因素。为获得具有优良抗热老化性能的油纸绝缘,在绝缘纸抄造的过程中掺杂纳米Al_2O_3,通过测试复合绝缘纸的电气强度确定最佳掺杂质量分数为2%。将复合绝缘纸、普通绝缘纸分别进行浸油处理,... 油纸绝缘的热老化特性是影响变压器寿命的重要因素。为获得具有优良抗热老化性能的油纸绝缘,在绝缘纸抄造的过程中掺杂纳米Al_2O_3,通过测试复合绝缘纸的电气强度确定最佳掺杂质量分数为2%。将复合绝缘纸、普通绝缘纸分别进行浸油处理,并在130℃下进行31 d的加速热老化试验,测量分析绝缘纸的工频击穿强度、介电常数、介质损耗、聚合度、抗张强度与绝缘油中糠醛含量、油的颜色、酸值、水分、粘度和油中溶解气体等参数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普通油纸绝缘相比,热老化过程中复合绝缘纸的电气性能始终优于普通绝缘纸,聚合度和抗张强度下降速度减缓,浸渍复合绝缘纸的绝缘油颜色较浅、粘度变化小,油浸复合绝缘纸的老化产物生成量少。最后提出在热老化过程中纳米Al_2O_3表面羟基能有效吸附水分、中和小分子酸,从而抑制了H+在热老化反应中的催化作用,有效延缓了油纸绝缘的热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纳米AL2O3 热老化特性 表面羟基 催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iking神经网络的光伏系统发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通 孙国强 +3 位作者 卫志农 李慧杰 CHEUNG KWOK W 孙永辉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2,44,共7页
为了提高光伏系统发电功率预测的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piking神经网络(SNN)的预测模型。该神经网络采用精确脉冲时间的编码方式,更接近真实的生物神经系统,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考虑季节类型、天气类型和大气温度等主要影响因素,该模... 为了提高光伏系统发电功率预测的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piking神经网络(SNN)的预测模型。该神经网络采用精确脉冲时间的编码方式,更接近真实的生物神经系统,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考虑季节类型、天气类型和大气温度等主要影响因素,该模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选取相似日。本文应用实际光伏发电系统的数据分别对基于SNN、BP人工神经网络(BP-ANN)和支持向量机(SVM)的预测模型进行测试和评估。预测结果表明:SNN预测模型相比于BP-ANN和SVM模型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强的适用性,可以为光伏系统发电功率预测提供一种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SPIKING神经网络 SpikeProp算法 相似日选择算法 发电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机组恢复效益和线路综合重要度的网络重构优化策略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璨 林振智 +3 位作者 文福拴 薛禹胜 李矛 李晓露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80-87,共8页
合理的网络重构策略对于大停电后的系统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研究了电力系统网络特性及线路投运失败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了线路桥接功率、线路连接度和线路承重度这3个线路重要度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线路重要度... 合理的网络重构策略对于大停电后的系统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研究了电力系统网络特性及线路投运失败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了线路桥接功率、线路连接度和线路承重度这3个线路重要度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线路重要度的方法。之后,将解释结构建模方法引入大停电后的网络重构问题之中;以发电机组的快速、安全恢复为基础,提出了机组恢复效益指标,以最大化恢复效益为目标选择恢复机组,并综合考虑了恢复机组的发电容量及线路重要性因素。所提出的方法可同时确定恢复机组及其恢复路径,使得优化机组恢复顺序和优化机组恢复路径这2个问题得到了有机的统一优化。最后,以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为例说明了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重构 线路重要度 解释结构建模方法 恢复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uCr50触头材料电弧侵蚀特性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来军 李震彪 +2 位作者 王珂 邱安宁 李慧杰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19,共5页
近年来,纳米CuCr触头材料在截流水平、耐压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优于微晶CuCr触头材料。笔者利用真空触点模拟装置和基于虚拟仪器的电器电寿命测试系统,研究了直流低电压、小电流下的纳米CuCr50触头材料的电弧侵蚀量与分断燃弧时间和触头表... 近年来,纳米CuCr触头材料在截流水平、耐压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优于微晶CuCr触头材料。笔者利用真空触点模拟装置和基于虚拟仪器的电器电寿命测试系统,研究了直流低电压、小电流下的纳米CuCr50触头材料的电弧侵蚀量与分断燃弧时间和触头表面形貌之间的关系,同时采用两种微晶CuCr50触头材料作为对比。利用电光分析天平纳米CuCr50触头材料的侵蚀量,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测量触头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纳米CuCr50触头材料的平均分断燃弧时间和侵蚀量均高于两种微晶CuCr50触头材料。纳米CuCr50触头表面Cr颗粒细化及均匀分布,有利于分散电弧。纳米CuCr50阴极触头表面电弧烧蚀比较均匀,而两种微晶CuCr50触头阴极表面电弧局部烧蚀严重,出现明显的凹坑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CuCr材料 燃弧时间 电弧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配电变电站过程总线信息共享通信特性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宾 戈政 +2 位作者 董新洲 金恩淑 薄志谦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62-66,共5页
数字化配电变电站中利用多间隔数据的实时共享融合能有效提高变电站的保护测控性能,但需要解决变电站过程总线中跨间隔数据交换的高度实时性和稳定可靠性问题。文中从配电变电站继电保护对数据共享需求的角度出发,评估"面向间隔&qu... 数字化配电变电站中利用多间隔数据的实时共享融合能有效提高变电站的保护测控性能,但需要解决变电站过程总线中跨间隔数据交换的高度实时性和稳定可靠性问题。文中从配电变电站继电保护对数据共享需求的角度出发,评估"面向间隔"、"面向位置"设置过程总线传输采样值(SAV)和通用面向对象变电站事件(GOOSE)报文时的通信特性,并分析讨论了"面向功能"设置过程总线通信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研究表明:在网络流量位于运行范围内,各间隔报文长度相同时,所能实现数据共享的最大间隔数与单间隔信号采样率近似成反比;100Mbit/s网络下,面向间隔和面向位置的过程层组网方式基本能够满足每周期400点以下采样率的数据共享,主要时延及数据共享限制取决于交换机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过程总线 信息共享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触头材料电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来军 朱世明 +3 位作者 刘明泽 王珂 邱安宁 李慧杰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共7页
分析了纳米材料与常规材料在热学性能和机械性能上的差异,综述了纳米触头材料在截流水平、抗电弧侵蚀和耐压能力等电性能研究上取得的进展,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和总结。结果表明:相对于同种配比的常规触头材料,纳米CuCr和AgFe触... 分析了纳米材料与常规材料在热学性能和机械性能上的差异,综述了纳米触头材料在截流水平、抗电弧侵蚀和耐压能力等电性能研究上取得的进展,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和总结。结果表明:相对于同种配比的常规触头材料,纳米CuCr和AgFe触头材料的截流水平低于常规触头材料;纳米CuCr和AgFe的直流电弧稳定性高于常规触头材料,直流电弧寿命大于常规触头材料;纳米CuCr触头材料的耐压能力高于常规触头材料;纳米AgSnO2和AgNi触头材料的抗电弧侵蚀性能优于常规触头材料。因此,在今后对纳米触头材料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加强纳米触头材料制备工艺研究和纳米触头材料的理论研究,有利于提高纳米触头材料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触头材料 电性能 CUCR AGSN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bner基的特征值/向量法在潮流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章美丹 甘德强 +3 位作者 刘佳宇 李乃湖 戴晨松 李慧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53-58,共6页
基于Grbner基理论,将潮流计算这个多项式方程组问题转化为等价的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问题。该方法的求解能力和求解精度均优于已有的消元法(目前唯一的求解潮流方程全部解的方法),不仅能解决潮流方程的多解问题,还从原理上避免了雅... 基于Grbner基理论,将潮流计算这个多项式方程组问题转化为等价的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问题。该方法的求解能力和求解精度均优于已有的消元法(目前唯一的求解潮流方程全部解的方法),不仅能解决潮流方程的多解问题,还从原理上避免了雅可比矩阵的奇异性问题。文中以消元法难以求解的2机5节点系统为例,得到潮流方程的8个解,在潮流计算基础上绘制得到了相比连续潮流法更为完整的PV曲线,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计算 GROBNER基 特征向量 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