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直提升管道输送过程中的流固耦合效应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周知进 卢浩 +1 位作者 王钊 左明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7-92,共6页
以垂直悬臂提升管道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软件ADINA对其输送过程进行流固耦合效应特性分析。本文应用有限元软件ADINA对扬矿管道进行管内流体—管道—管外流体三者流固耦合模态分析。首先建立了扬矿管道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得到了不同... 以垂直悬臂提升管道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软件ADINA对其输送过程进行流固耦合效应特性分析。本文应用有限元软件ADINA对扬矿管道进行管内流体—管道—管外流体三者流固耦合模态分析。首先建立了扬矿管道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得到了不同输送矿石体积浓度、管道截面尺寸下的前6阶固有频率和振型,继而比较了上述条件下三者耦合、二者耦合及无耦合情况的固有频率,讨论了流固耦合作用对管道固有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扬矿管道流固耦合效应下其固有频率随着管内输送矿石颗粒浓度的增大而降低,考虑管内流体—管道—管外流体三者流固耦合时的管道固有频率较只考虑管内流体—管道二者耦合和不考虑流固耦合时要小,影响系数也相应降低;(2)流体对管道流固耦合固有频率的影响程度随着相对厚度d值的增大而减小,在考虑管内流体—管道—管外流体三者流固耦合时管道固有频率较只考虑管内流体—管道二者耦合相对误差增大;(3)在实际的扬矿管道输送中应该考虑输送流体颗粒浓度、不同相对管道壁厚、管内流体—管道—管外流体三者流固耦合作用对固有频率的影响,尽量使管道固有频率远离工作频率,避免共振情况的发生分析结果对扬矿管道的动态响应计算、结构设计和减振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管道 体积浓度 管道壁厚 流固耦合作用 固有频率中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急症病人医疗流程重构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朱秀文 李令瑟 约翰.威特克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1-335,共5页
研究了业务流程重构 BPR的哲理、方法和技术在医院急症病人医疗流程重构中的应用 .用“ITHINK”软件作工具 ,在诊断出目前医疗流程中影响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的基础上 ,设计了新的流程 ,建立了新流程的模型 .通过灵敏度分析和... 研究了业务流程重构 BPR的哲理、方法和技术在医院急症病人医疗流程重构中的应用 .用“ITHINK”软件作工具 ,在诊断出目前医疗流程中影响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的基础上 ,设计了新的流程 ,建立了新流程的模型 .通过灵敏度分析和蒙特卡罗模拟 ,确定了明显改善医院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最佳方案 .由此 ,得出结论 ,和企业一样 ,服务行业通过实施 BPR也可以显著地改善绩效 ,增强组织的竞争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流程重构 急症治疗 医疗流程 灵敏度分析 服务质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行星齿轮箱复合运动的故障诊断指标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况 王科盛 左明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16-221,共6页
行星齿轮箱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航空、船舶等大型工程机械中,恶劣的工作环境使得其中的关键部件容易出现严重的磨损或疲劳断裂等故障。现有的故障诊断方法大多在时、频域中对信号进行处理,然而由于行星齿轮箱振动响应信号频率成分的复... 行星齿轮箱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航空、船舶等大型工程机械中,恶劣的工作环境使得其中的关键部件容易出现严重的磨损或疲劳断裂等故障。现有的故障诊断方法大多在时、频域中对信号进行处理,然而由于行星齿轮箱振动响应信号频率成分的复杂性和故障传递路径的时变特性,使得传统的针对定轴转动齿轮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很难有效的对行星齿轮箱进行故障诊断;抓住行星齿轮系统复合运动的突出特征,结合故障振动传递路径的时变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运动特征的潮汐频率特征指标对行星齿轮箱进行故障诊断。通过对行星齿轮箱太阳轮局部故障的振动数据分析,验证了潮汐频率指标的存在,分析了潮汐频率作为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指标的优势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箱 潮汐频率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物料热风干燥孔道网络模型研究进展
4
作者 徐武明 杨明金 +2 位作者 唐甜 刘峰 杨玲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13,共4页
多孔介质物料热风干燥广泛应用于工业干燥各个领域。孔道网络模型干燥理论是一种完全离散化的方法,能建立多孔介质微观结构特征与宏观传递现象之间的联系。常用的孔道网络模型包括二维规则孔道网络模型、二维分形孔道网络模型和非固结... 多孔介质物料热风干燥广泛应用于工业干燥各个领域。孔道网络模型干燥理论是一种完全离散化的方法,能建立多孔介质微观结构特征与宏观传递现象之间的联系。常用的孔道网络模型包括二维规则孔道网络模型、二维分形孔道网络模型和非固结双尺度孔道网络模型等。但是对于孔道网络模型的研究,目前还存在人工构造多孔介质网络的困难,模型参数还不能准确描述实际多孔介质物料以及研究结果不能完全反映自然多孔介质干燥过程等问题。今后应进一步探索网络构建新方法,在模型构建中考虑更多的多孔介质物料特性,以期更准确地描述自然多孔介质实际的干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风干燥 多孔介质 孔道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籽干燥微尺度孔道传热传质数值模拟 被引量:4
5
作者 蒋淑兰 杨明金 +2 位作者 唐甜 李云伍 杨玲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2-45,共4页
在二维规则孔道网络模型基础上,采用多相流模型的混合物模型数值模拟了油菜籽干燥微尺度孔道传热传质过程。油菜籽内部微孔道内靠近热源的液体首先汽化,气体在重力、浮力及粘性力的共同作用下从出口溢出;随着微孔道长径比的增大,微孔道... 在二维规则孔道网络模型基础上,采用多相流模型的混合物模型数值模拟了油菜籽干燥微尺度孔道传热传质过程。油菜籽内部微孔道内靠近热源的液体首先汽化,气体在重力、浮力及粘性力的共同作用下从出口溢出;随着微孔道长径比的增大,微孔道内液相体积分数增大,以靠近出口处表现最为明显;随着孔道内液相受热蒸发,气体在孔道靠近出口处积聚,压力增大,使流体和气体溢出速度加快;受壁面边界条件影响,微孔道内温度几近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籽 多孔介质 干燥 传热传质 模拟 FLU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三轴度对聚乙烯材料损伤及断裂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韩丽美 张毅 +2 位作者 叶贵根 薛世峰 贾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843-3854,共12页
通过实验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应力状态对聚乙烯材料(polyethylene,PE)损伤和断裂的影响。首先,以1 mm/min的速度拉伸4种有缺口的PE圆棒试样直至断裂;其次,在有限元模拟中采用一种唯象型损伤本构模型,重现实验测得的工程应力... 通过实验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应力状态对聚乙烯材料(polyethylene,PE)损伤和断裂的影响。首先,以1 mm/min的速度拉伸4种有缺口的PE圆棒试样直至断裂;其次,在有限元模拟中采用一种唯象型损伤本构模型,重现实验测得的工程应力-位移曲线;第三,通过不考虑损伤和考虑损伤的有限元分析分别得出PE材料有损伤和无损伤的真实应力-应变关系,并建立基于真实应力衰减的损伤演化模型;最后,通过上述模型进一步分析不同有缺口试样的应力三轴度分布规律,研究应力三轴度对损伤演化、临界损伤参数和临界断裂应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E材料有明显的缺口效应,屈服应力随缺口半径减小而增加;试样横截面上的应力三轴度分布并不均匀,并且随着应力三轴度增大,应力三轴度最大位置由中心点向外移动到离中心点2/3半径的位置;当应变小于0.3时,有损伤与无损伤真实应力随着应力三轴度减小而增大,当应变大于0.3时,损伤与无损伤真实应力随着应力三轴度增大而增大;应力三轴度越大,损伤起始越早,演化越快,但断裂应变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应力三轴度 损伤 断裂 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薄膜受中心集中力的大变形 被引量:4
7
作者 靳从睿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06-812,共7页
给出了Fppl-Hencky圆薄膜在固定夹紧边的条件下,受中心集中力的变形的解析解.并讨论了非线性圆薄膜的稳定条件.
关键词 圆薄膜 集中力 大变形 精确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