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LCCA的高速列车牵引系统故障诊断 被引量:1
1
作者 程超 霍乃西 +2 位作者 许水清 蒲茜 陈宏田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63-1168,共6页
随着高速列车牵引系统的复杂性和智能性的提高,牵引系统的故障诊断越来越重要,故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典型相关分析(multi-layer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MLCCA)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对数据进行非线性预测,达到提高牵引系统的... 随着高速列车牵引系统的复杂性和智能性的提高,牵引系统的故障诊断越来越重要,故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典型相关分析(multi-layer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MLCCA)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对数据进行非线性预测,达到提高牵引系统的故障检测性能的目的,并引入最小绝对值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中的惩罚项来提高预测精度。根据高速列车传感器数据的性质,对数据进行分组分析,设置2组不同的统计量比较算法的检测效果。采集牵引系统传感器故障时的数据进行仿真实验,并将所提方法与常用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高速列车牵引系统 多层典型相关分析 LAS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特征驱动的多轮次重构图卷积网络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庆昕 张先杰 +3 位作者 张海峰 钟凯 陈宏田 韩敏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7,共9页
近年来,图神经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处理具有非欧结构的工业过程数据.然而由于设备运行的过程数据常常受到噪声和冗余信息的干扰,如果直接使用原始信号会导致构建的图模型不够精细和准确,从而影响后续的模型诊断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 近年来,图神经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处理具有非欧结构的工业过程数据.然而由于设备运行的过程数据常常受到噪声和冗余信息的干扰,如果直接使用原始信号会导致构建的图模型不够精细和准确,从而影响后续的模型诊断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时–空特征驱动的多轮次重构图卷积网络(STMR-GCN)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与GCN对故障信号进行特征提取.然后根据样本之间的余弦相似性对图结构进行多次重构,重构后的图模型能够更精确地反映样本之间的连边关系,并将得到的图模型输入到GCN进行故障种类的识别.最后,在东南大学(SEU)仿真数据集和真实的磨煤机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其他对比方法相比诊断精度均有提高,从而证明STMR-GCN模型在故障诊断方面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时空特征 多轮次图重构 图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CrMo合金钢织构表面复合固体润滑剂摩擦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欧阳瑞 陈文刚 +3 位作者 王海军 Dongyang Li 王文 王永康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3-50,共8页
目的提升42CrMo合金钢摩擦副表面的摩擦学性能。方法采用激光织构技术在试件表面加工不同面密度的三角织构,以环氧树脂E51为衬垫,将纳米颗粒MoS_(2)与E51环氧树脂按1∶2比例混合后填充至织构内部,进行摩擦磨损试试验。在不同工况条件下... 目的提升42CrMo合金钢摩擦副表面的摩擦学性能。方法采用激光织构技术在试件表面加工不同面密度的三角织构,以环氧树脂E51为衬垫,将纳米颗粒MoS_(2)与E51环氧树脂按1∶2比例混合后填充至织构内部,进行摩擦磨损试试验。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研究织构不同面积占比的摩擦学性能,并利用SEM扫描电镜和EDS元素能谱分析仪对试样表面磨痕进行表征。最后,通过应力仿真分析不同织构密度的等效应力大小及分布规律。结果与未织构表面相比,纯织构表面的摩擦系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从约0.8降至0.6左右;微织构与MoS_(2)纳米颗粒结合形成的复合润滑结构的摩擦学性能明显优于未织构表面和纯织构表面。当织构凹坑面积占有率为16%时,复合润滑结构的摩擦系数最低,约为0.19;随着织构密度的增加,复合润滑结构的摩擦系数逐渐上升,当织构密度达到36%时,摩擦系数达到最大值,约为0.3。密度为16%的织构表面等效应力峰值为3.5538 MPa,随着织构密度的增加,等效应力峰值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结论表面微织构与填充的MoS_(2)纳米颗粒的协同作用,显著改善了42CrMo合金钢表面的摩擦学性能。MoS_(2)纳米颗粒在摩擦副表面形成固体润滑膜,而微织构能够捕获磨屑并储存润滑剂,为破损的润滑膜提供补充,从而实现减摩抗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合金钢 激光织构技术 复合润滑结构 MoS_(2) 织构密度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E在列车牵引系统早期故障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程超 鞠云飞 +3 位作者 刘明 陈宏田 韩玲 文韬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78,共6页
为解决高速列车牵引系统的早期故障检测问题,首先,利用广义自编码器(GAE)处理系统采集的数据;然后,借助携带故障信息的残差生成器来检验统计量,有效增强早期故障检测能力;最后,在高速列车牵引控制仿真平台上,分别针对气隙偏心、转子断... 为解决高速列车牵引系统的早期故障检测问题,首先,利用广义自编码器(GAE)处理系统采集的数据;然后,借助携带故障信息的残差生成器来检验统计量,有效增强早期故障检测能力;最后,在高速列车牵引控制仿真平台上,分别针对气隙偏心、转子断条、链路和轴承4种故障进行试验研究,验证其在线应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GAE的残差生成器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灵敏度,能够适应牵引系统的非线性特征,故障检测无误报,漏报概率低于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自编码器(GAE) 高速列车 牵引系统 早期故障检测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碳化物增强钛基硬质合金涂层的性能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赞聪 陈文刚 +6 位作者 张继豪 张翼鹏 谢瀚翀 冯金明 杨志金 尹玫月 Dongyang LI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15,共15页
钛合金因其良好的密度、耐腐蚀性和生物活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然而,由于硬度不足、耐磨性差、高温易氧化和生物相容性较差等因素,严重制约其在摩擦工况下的使用寿命。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国内外学者利用高硬度、高... 钛合金因其良好的密度、耐腐蚀性和生物活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然而,由于硬度不足、耐磨性差、高温易氧化和生物相容性较差等因素,严重制约其在摩擦工况下的使用寿命。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国内外学者利用高硬度、高耐磨性、高温抗氧化性的陶瓷材料,以及激光熔覆层(是一种高效、狭窄的热影响区、高结合强度和致密的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系统深入探讨了在激光熔覆技术中,如何精确选择碳化物增强相以及掌握激光熔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光斑直径、比能量和送粉量等因素)对所制备涂层的耐磨性能的影响,其次详细探讨了激光熔覆碳化物增强钛基硬质合金涂层在耐磨性、耐腐蚀性、高温抗氧化性及力学性能等方面的使用性能研究,最后,结合原位合成、梯度复合设计等创新方法,重点阐述其涂层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海洋工程、冶金等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并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上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TIC 硬质合金涂层 碳化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织构形状间距对单晶硅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周意皓 陈文刚 +4 位作者 程家豪 郭思良 魏北朝 袁浩恩 Dongyang Li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7-139,共13页
目的提高单晶硅的减摩耐磨性能。方法利用紫外激光在单晶硅试样表面刻蚀不同形状,间距为0.1、0.2、0.3 mm,宽度为0.2 mm的织构。基于MRTR-1摩擦磨损实验机,研究干摩擦条件下织构参数对单晶硅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 目的提高单晶硅的减摩耐磨性能。方法利用紫外激光在单晶硅试样表面刻蚀不同形状,间距为0.1、0.2、0.3 mm,宽度为0.2 mm的织构。基于MRTR-1摩擦磨损实验机,研究干摩擦条件下织构参数对单晶硅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单晶硅表面织构的微观形貌和磨痕形貌,用电子天平称量实验前后试样的质量,并计算磨损率,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仿真试样表面应力和摩擦生热的温度分布。结果与无织构相比,刻蚀表面织构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试样的磨损率,磨损率从0.012 mm^(3)/(N·m)降至0.008 mm^(3)/(N·m);部分表面织构试样的摩擦因数下降,低于0.14;单晶硅试样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仿真结果表明,织构试样的平均等效应力均大于无织构试样,在单晶硅试样表面加工织构会影响其表面整体性,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织构试样表面高于环境温度的区域面积小于无织构试样,且试样表面的最高温度与摩擦因数呈正相关。结论在单晶硅表面加工织构,可以有效提高试样的耐磨性能,合适的织构参数还能够降低摩擦因数。通过加工表面织构,一方面可以影响试样的整体性,另一方面能够改善试样的散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织构 单晶硅 摩擦磨损 激光加工 摩擦因数 磨损率 摩擦生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触土机具仿生减阻抗磨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继豪 李静 +5 位作者 陈文刚 Dongyang LI 张垚 李祖阳 杨晓东 代炳贵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6-50,共15页
农业触土机具的减阻抗磨性能与其自身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密切相关。因此,降低土壤附着力、工作阻力和磨料磨损成为当今触土农具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仿生学理论创建以来,借鉴土壤生物独特的几何结构面、几何结构形状和特殊功... 农业触土机具的减阻抗磨性能与其自身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密切相关。因此,降低土壤附着力、工作阻力和磨料磨损成为当今触土农具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仿生学理论创建以来,借鉴土壤生物独特的几何结构面、几何结构形状和特殊功能设计仿生农业触土机具,制备仿生结构复合涂层,实现从自然生物到人造功能表面仿生减阻抗磨已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从数值模拟、土槽试验和现场试验角度来重点介绍结构仿生、非光滑表面仿生和仿生结构复合涂层3种技术在农业触土机具的性能及其减阻抗磨机理,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介绍仿生原理、特点、制备和研究过程,例举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应用效果,针对当前和更深入探索仿生土壤动物减阻抗磨研究提供更新、更全面的参考。最后,对现有农业触土机具仿生研究存在的仿真模拟土壤参数不真实、性能检测方法不完善、减阻抗磨机理分析较少、减阻抗磨综合研究较少等问题进行阐述。为了改善上述提到的机具阻力大和黏附导致的能耗严重,以及磨损较快导致机具失效情况加剧的问题,更好地适应农业触土机械高效、低损耗发展,农业触土机具仿生技术的未来应当从性能综合测试、多种技术多功能交叉仿生、智能仿生等方面发展。同时,采用先进制备技术结合仿生材料制备新型机具,进一步优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仿生 非光滑表面仿生 仿生结构复合涂层 减阻 抗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在无定型聚异戊二烯中扩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英文) 被引量:9
8
作者 鲁相 陈循 +2 位作者 汪亚顺 谭源源 高木子源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523-2530,共8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多个温度下氧气、氮气及甲烷在无定型顺式1,4-聚异戊二烯中的扩散系数。在模拟过程中,使用COMPASS力场作为分子力场。应用COMPASS力场的势能函数,聚合物的密度及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有较好吻...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多个温度下氧气、氮气及甲烷在无定型顺式1,4-聚异戊二烯中的扩散系数。在模拟过程中,使用COMPASS力场作为分子力场。应用COMPASS力场的势能函数,聚合物的密度及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有较好吻合。在278-378K的温度范围内,通过3或1.5 ns时长的正则系综动力学模拟,计算了不同温度下氧气、氮气及甲烷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根据爱因斯坦关系式计算得到的扩散系数与实验结果比较接近。对气体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在278-378K温度范围内,甲烷的扩散系数随温度变化的半对数曲线图是非线性的,而氧气和氮气的扩散系数随温度变化的半对数曲线图是线性的。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温度对气体扩散的影响机制,并为高温下气体在天然橡胶中扩散系数的测定及天然橡胶热氧老化建模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 扩散系数 聚异戊二烯 分子动力学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CO_2排放型乙烷质子陶瓷膜燃料电池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林洁媛 符显珠 +2 位作者 骆静利 Karl T.CHUANG 池汝安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0-502,共3页
采用柠檬酸-硝酸盐燃烧法合成了Y和Nd共掺杂的铈酸钡BaCe0.8Y0.15Nd0.05O3-δ(BCYN)质子导体,并将其与多孔Pt电极组装了乙烷制乙烯共发电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多孔Pt电极对乙烷脱氢和氧还原均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BCYN质子陶瓷电... 采用柠檬酸-硝酸盐燃烧法合成了Y和Nd共掺杂的铈酸钡BaCe0.8Y0.15Nd0.05O3-δ(BCYN)质子导体,并将其与多孔Pt电极组装了乙烷制乙烯共发电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多孔Pt电极对乙烷脱氢和氧还原均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BCYN质子陶瓷电解质膜则能够将阳极的碳氢化合物气体与阴极的氧隔开,从而避免乙烷的深度氧化而排放出CO2温室气体并且提高乙烯产物的选择性。在650℃时,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为146 mW/cm2,乙烷的转化率为18.6%,选择性为96.7%,主要副产物为甲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质子导体 乙烷脱氢 二氧化碳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度变量数据缺失下的多向线性变参数建模
10
作者 吴宏亮 赵忠盖 +1 位作者 刘飞 黄彪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86-2392,共7页
多向线性变参数(multi-way linear parameter-varying, MLPV)建模方法既利用一般线性变参数建模方法来描述非线性,又考虑了间歇过程的多批次特性,将输入、输出和变量沿着时间维度的动态特性扩展到沿着时间维度和批次维度。在MLPV建模方... 多向线性变参数(multi-way linear parameter-varying, MLPV)建模方法既利用一般线性变参数建模方法来描述非线性,又考虑了间歇过程的多批次特性,将输入、输出和变量沿着时间维度的动态特性扩展到沿着时间维度和批次维度。在MLPV建模方法的基础上,考虑调度变量方程中含有未知参数,且观测到的调度变量中含有部分遗失数据的问题,采用状态空间方程描述真实调度变量的动态特性,然后将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EM)算法应用到对模型参数的辨识中。最后,以青霉素发酵过程为例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过程 多批次 MLPV建模 调度变量数据缺失 E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