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家居自适应网络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7
1
作者 晏勇 周相兵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5-220,共6页
深入研究了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设计出一种基于Zigbee技术自适应智能家居系统.系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CC2530通过自组织方式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PXA270嵌入式处理器为硬件网关,移植Linux操作系统建立Web服务器boa,对TI公司Z-St... 深入研究了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设计出一种基于Zigbee技术自适应智能家居系统.系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CC2530通过自组织方式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PXA270嵌入式处理器为硬件网关,移植Linux操作系统建立Web服务器boa,对TI公司Z-Stack协议栈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各项功能,给出了系统网关、协调器、终端节点硬件原理图和软件流程图.经测试,系统工作稳定、响应速度快、数据丢包率低、扩展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gbee无线传感器 自适应 智能家居 Z-Stack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优化加权相关向量机的网络热点预测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睿 赵保华 王朋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5年第6期312-315,319,共5页
为了提高网络热点事件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遗传优化加权相关向量机的网络热点事件预测模型(GA-WRVM)。首先对每个样本数据的噪声方差加上一个权值系数得到加权相关向量机,然后用组合核函数代替相关向量机的单一核函数,并采用遗传算... 为了提高网络热点事件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遗传优化加权相关向量机的网络热点事件预测模型(GA-WRVM)。首先对每个样本数据的噪声方差加上一个权值系数得到加权相关向量机,然后用组合核函数代替相关向量机的单一核函数,并采用遗传算法对核参数进行优化建立预测模型,最后利用网络热点数据进行仿真实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GA-WRVM降低了网络热点事件的预测误差,获得了更高的网络热点预测精度,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点事件 组合核函数 加权相关向量机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代理的QoS-AP算法优化QoS组播路由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睿 余勇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5年第9期127-130,140,共5页
针对互联网组播应用中多约束服务质量(QoS)组播路由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群代理的融合蚁群(ACO)算法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QoS-AP算法。首先根据QoS约束,产生多个组播模型。然后利用ACO算法对每个模型和模型中的属性进行评估并放置... 针对互联网组播应用中多约束服务质量(QoS)组播路由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群代理的融合蚁群(ACO)算法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QoS-AP算法。首先根据QoS约束,产生多个组播模型。然后利用ACO算法对每个模型和模型中的属性进行评估并放置信息素。再根据信息素值,利用PSO算法调整粒子代理的运动方式来重组组播树。经过多次迭代,最后形成一个满足QoS的最优组播树。通过仿真实验,与现有的PSOTREE、TGBACA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找出更好的组播树模型,不仅能够满足QoS约束,而且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树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约束QoS组播路由 群代理 蚁群算法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SVM和D-S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勇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32,共4页
为了提高遥感图像的识别率,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和证据理论(Dempster-Shafer theory,D-S)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分别提取遥感图像的纹理和颜色特征,然后分别对纹... 为了提高遥感图像的识别率,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和证据理论(Dempster-Shafer theory,D-S)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分别提取遥感图像的纹理和颜色特征,然后分别对纹理和颜色特征采用LSSVM建立分类模型,并得到相应特征的分类率,最后把单一特征分类正确率输入到D-S证据理论对它们进行融合,从而得到它们的权值,并根据权值得到遥感图像的最终分类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提高了遥感图像的分类率,而且还加快了遥感图像分类的速度,从而使得该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证据理论 遥感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三维面部数据局部匹配方法
5
作者 赵勇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2-497,共6页
传统人脸识别在非正常光照和姿势的情况下鲁棒性较低,针对该非正常角度下人脸数据的局部缺失导致识别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局部匹配问题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基于曲率和径向距离的3D标志指示器进行3D人脸标志检测,采用注释人脸... 传统人脸识别在非正常光照和姿势的情况下鲁棒性较低,针对该非正常角度下人脸数据的局部缺失导致识别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局部匹配问题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基于曲率和径向距离的3D标志指示器进行3D人脸标志检测,采用注释人脸模型进行初始配准,以扩展可变模型框架即利用在拟合过程中人脸对称性的优点,使得局部匹配问题可以将缺失数据完整化,从而真正地实现姿态的不变性.论文在通用的3D人脸数据库FRGC v2及来自圣母大学的入耳数据库的集合F、G上进行了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局部匹配 标志指示器 注释人脸模型 可变模型框架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