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勒泰地区农业资源与作物结构调整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任臻平 程箴华 +1 位作者 翟孟如 贾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08-310,共3页
重点阐述阿勒泰地区4~9月的农业生产季节的农业自然资源,包括光能资源、热量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及其优良的农业生态环境条件,并阐述与之相适应的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关键词 阿勒泰地区 农业资源 作物结构 农业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勒泰地区中低产田及其改造措施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发相 李国振 +5 位作者 左恒治 沈玉凌 乔木 李武平 李愚超 冯惠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9-243,共5页
中低产田指农作物产量低下的耕地。中低产田生产潜力大 ,对其改造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均大于新垦荒地 ,在水少地多和生态脆弱的干旱区尤其如此 ,对其加强研究与改造是十分重要的。阿勒泰地区中低产田分布广 ,面积大 ,成因复杂 ,在新疆有较... 中低产田指农作物产量低下的耕地。中低产田生产潜力大 ,对其改造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均大于新垦荒地 ,在水少地多和生态脆弱的干旱区尤其如此 ,对其加强研究与改造是十分重要的。阿勒泰地区中低产田分布广 ,面积大 ,成因复杂 ,在新疆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文论述阿勒泰地区中低产田的分布、类型 ,分析中低产田的成因 ,并提出改造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产田类型 形成原因 阿勒泰 工程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约阿勒泰地区甜菜高产的因素及解决途径
3
作者 陈蓉 严宏 《农村科技》 2003年第8期18-18,共1页
<正> 2002年阿勒泰地区甜菜种植面积近2 670公顷,平均单产2.2吨,较新疆平均单产2.8吨,低0.6吨,距发达国家4吨/667米~2以上的水平差距更大。但更值得引起人们关注的是阿勒泰甜菜含糖率的下降趋势。这对甜菜糖业构成更加严重地潜在... <正> 2002年阿勒泰地区甜菜种植面积近2 670公顷,平均单产2.2吨,较新疆平均单产2.8吨,低0.6吨,距发达国家4吨/667米~2以上的水平差距更大。但更值得引起人们关注的是阿勒泰甜菜含糖率的下降趋势。这对甜菜糖业构成更加严重地潜在威胁。阿勒泰甜菜产区具有发展甜菜生产的优越性,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土地资源充裕,灌溉条件良好,应该是我区得天独厚的甜菜高产糖区。但近年甜菜种植面积萎缩、产量低、含糖量下降,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勒泰地区 甜菜 高产栽培 施肥 病虫害防治 轮作倒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马铃薯甲虫解除冬眠影响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江 丁新华 +3 位作者 岳荣强 李新辉 吐尔逊 郭文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06-1311,共6页
【目的】以越冬马铃薯甲虫为研究对象,研究解除其冬眠的温度、土壤含水量条件,探索马铃薯甲虫的发生规律,为控制该甲虫的发生和扩散提供依据。【方法】设置不同的温度、土壤含水量梯度,记录不同温度、土壤含水量条件下马铃薯甲虫的出土... 【目的】以越冬马铃薯甲虫为研究对象,研究解除其冬眠的温度、土壤含水量条件,探索马铃薯甲虫的发生规律,为控制该甲虫的发生和扩散提供依据。【方法】设置不同的温度、土壤含水量梯度,记录不同温度、土壤含水量条件下马铃薯甲虫的出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温度低于25℃时出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在25℃出现最大值,温度大于25℃时,出土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土壤含水量低于20%时出土率随土壤含水量升高而减小,在土壤含水量为20%附近出现最低值,土壤含水量大于20%时,解除休眠后成虫出土率随土壤含水量升高而升高。解除越冬马铃薯甲虫冬眠的最佳温度、土壤含水量组合为25℃、10%。在相同温度、土壤含水量条件下,越冬马铃薯甲虫雌成虫出土率大于雄成虫出土率。在一定温度、土壤含水量条件下,越冬马铃薯甲虫雌、雄成虫4 d后开始出土。【结论】解除越冬马铃薯甲虫冬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在相同土壤含水量情况下,室温条件利于解除马铃薯甲虫冬眠。在相同温度情况下,过干或过湿的土壤环境对解除马铃薯甲虫冬眠有胁迫刺激作用。在相同温度、土壤含水量条件下,越冬马铃薯甲虫雌成虫较雄成虫易于解除休眠。在温度和土壤含水量条件适宜情况下,解除马铃薯甲虫冬眠需要一定的缓冲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甲虫 温度 土壤含水量 解除冬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芸豆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
5
作者 朱江 钟昀平 +1 位作者 周雪梅 古丽奴尔 《农村科技》 2003年第5期29-29,共1页
一、播前准备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地势平坦、肥力中等、排灌良好、盐碱较轻、pH 值在6.0~7.0,两年以上没种花芸豆的土地,前茬最好为小麦、玉米、马铃薯等;土地以壤土、沙壤土为好,不宜种植在下潮地。2.播前整地秋翻地未冬灌的,春天及... 一、播前准备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地势平坦、肥力中等、排灌良好、盐碱较轻、pH 值在6.0~7.0,两年以上没种花芸豆的土地,前茬最好为小麦、玉米、马铃薯等;土地以壤土、沙壤土为好,不宜种植在下潮地。2.播前整地秋翻地未冬灌的,春天及早耙地保墒,整地质量要达到'齐、平、墒、碎、净、松'六字标准,尤其要突出'墒、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芸豆 高产栽培 综合配套技术 播种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收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的中后期管理要点
6
作者 巴合提.库车肯拜 《农村科技》 2006年第7期4-4,共1页
春播高粱出苗后40-50天,植株长出10片叶时,开始拔节,幼穗也开始发育,进入生长最旺盛时期,也是决定穗大小和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 管理要点 高粱 中后期 幼穗 出苗 春播 植株 拔节 粒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大棚甘蓝病害防治技术
7
作者 蔡睿 《现代农业研究》 2017年第4期13-13,共1页
1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主要病害有黑腐病、软腐病、黑斑病等。1.1黑腐病1.1.1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球。子叶染病呈水浸状,后迅速枯死或蔓延到真叶,病菌由水孔侵入的引起叶缘发病,呈“V”字形病斑;从伤口侵入的,可在叶部任何部位形成... 1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主要病害有黑腐病、软腐病、黑斑病等。1.1黑腐病1.1.1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球。子叶染病呈水浸状,后迅速枯死或蔓延到真叶,病菌由水孔侵入的引起叶缘发病,呈“V”字形病斑;从伤口侵入的,可在叶部任何部位形成不定形的淡褐色病斑,边缘呈黄色晕圈,病斑向两侧或内部扩展,致周围叶肉变黄或枯死。病菌进入茎部维管束后,逐渐蔓延到球茎或叶脉及叶柄处,引起植株萎焉,至萎焉不再复原,剖开球茎,可见维管束全部变为黑色或腐烂,但不臭,干燥条件下球茎黑心或呈干腐状,有别于软腐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防治技术 温室大棚 甘蓝 干燥条件 黑腐病 软腐病 维管束 黑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8
作者 蔡睿 《现代农业研究》 2017年第7期77-77,共1页
本篇论文主要论述了无公害农产品甜菜褐斑病的防治原则、病害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和防治技术。
关键词 甜菜 褐斑病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