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克苏地区边境地带硬蜱鉴定及其携带斑点热群立克次体调查
1
作者 李佳 段真真 +2 位作者 俞进 马爱军 巴音查汗·盖力克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3期21-24,共4页
为了解阿克阿克苏地区边境地带硬蜱携带SFGR情况,共采集硬蜱192只,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分析不同种类硬蜱携带SFGR情况。在硬蜱核酸中检测到SFGR的阳性率为38.54%,共检出3种SFGR,分别是在图兰扇头蜱中检测到的暂定巴布瑞立克次体... 为了解阿克阿克苏地区边境地带硬蜱携带SFGR情况,共采集硬蜱192只,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分析不同种类硬蜱携带SFGR情况。在硬蜱核酸中检测到SFGR的阳性率为38.54%,共检出3种SFGR,分别是在图兰扇头蜱中检测到的暂定巴布瑞立克次体、马赛立克次体以及在亚洲璃眼蜱中检测到的西伯利亚立克次体,在小亚璃眼蜱中未检测到SFGR。说明阿克苏地区边境地带硬蜱普遍携带SFGR,应该加强对蜱及蜱传疾病的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定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克苏地区羊体表硬蜱种属鉴定及进化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马爱军 金依璇 +6 位作者 刘诗语 李佳 甘露 刘燕 刘凯强 李才善 巴音查汗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31,共6页
为探究阿克苏地区硬蜱的种类及遗传进化特征,从阿克苏地区4个县(市)的羊体表共采集到1016只硬蜱。用显微镜观察硬蜱的形态结构,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鉴定蜱种,选择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同源性比对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共3属5种... 为探究阿克苏地区硬蜱的种类及遗传进化特征,从阿克苏地区4个县(市)的羊体表共采集到1016只硬蜱。用显微镜观察硬蜱的形态结构,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鉴定蜱种,选择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同源性比对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共3属5种蜱,分别为亚洲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509只,小亚璃眼蜱(Hyalomma anatolicum)133只,图兰扇头蜱(Rhipicephalus turanicus)246只,血红扇头蜱(Rhipicephalus sanguineus)117只及边缘革蜱(Dermacentor marginatus)11只。亚洲璃眼蜱为优势蜱种(Dr=50.10%,509/1016)。基于16S rDNA基因测序比对发现,采集的5种蜱同种间的同源性均达100%。ITS-2测序的亚洲璃眼蜱、图兰扇头蜱、血红扇头蜱的同源性达99%以上。说明阿克苏地区是蜱虫流行区,建议加强蜱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蜱 鉴定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克苏地区粮棉轮作高效种植技术
3
作者 刘志飞 刘春利 +1 位作者 张国荣 张旺和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25期65-66,共2页
在棉花、粮食型作物种植管理中,积极开展轮作可在给予农田休养生息的同时,减少病虫害发生流行,实现土地资源高效配置和科学利用。该文结合新疆阿克苏地区生产实际,探讨了粮棉轮作技术原理,分别总结了棉花、小麦及大豆的种植技术要点,包... 在棉花、粮食型作物种植管理中,积极开展轮作可在给予农田休养生息的同时,减少病虫害发生流行,实现土地资源高效配置和科学利用。该文结合新疆阿克苏地区生产实际,探讨了粮棉轮作技术原理,分别总结了棉花、小麦及大豆的种植技术要点,包括品种选择、科学播种、田间管理等,以期实现粮食作物和棉花优质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棉轮作 高效种植 技术要点 棉花 小麦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克苏苹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
4
作者 巫利梅 张燕 +3 位作者 宋娟 闫鹏 张振军 刘红 《中国果树》 2025年第8期129-133,共5页
阿克苏地区是新疆苹果的核心产区,以生产“冰糖心苹果”而著称。“建成百万亩优质苹果园”为现阶段当地果业的发展目标。针对阿克苏苹果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产业发展规划和建议,旨在推动当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提质增效,助... 阿克苏地区是新疆苹果的核心产区,以生产“冰糖心苹果”而著称。“建成百万亩优质苹果园”为现阶段当地果业的发展目标。针对阿克苏苹果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产业发展规划和建议,旨在推动当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苏苹果 产业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脆’苹果在阿克苏的试栽表现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振军 许同心 李艺 《北方果树》 2024年第3期67-68,共2页
‘秦脆’苹果是我国自育的中晚熟新品种,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253 g,果肉硬度7.31 kg/cm^(2),含可溶性固形物16.20%、可滴定酸0.27%,耐贮藏。在阿克苏成熟期为9月下旬至10月初。栽培技术要点与‘富士’苹果相似,但需注意补钙,预防苦痘... ‘秦脆’苹果是我国自育的中晚熟新品种,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253 g,果肉硬度7.31 kg/cm^(2),含可溶性固形物16.20%、可滴定酸0.27%,耐贮藏。在阿克苏成熟期为9月下旬至10月初。栽培技术要点与‘富士’苹果相似,但需注意补钙,预防苦痘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脆’苹果 性状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推广措施
6
作者 付永强 李佼 钟军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年第5期81-83,共3页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玉米秸秆还田技术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土壤改良方法,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这项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还能有效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本文将深入探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优势、实施方法及...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玉米秸秆还田技术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土壤改良方法,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这项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还能有效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本文将深入探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优势、实施方法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以期推动该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土壤改良 土壤结构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对奶牛瘤胃微生物区系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祖玲玲 张燕 +3 位作者 杨新建 李国涵 刘勤勤 刘全国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88-92,共5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热应激已成为影响奶牛养殖业生产效率与动物福利的重要挑战之一。文章概述了热应激的概念及其对奶牛整体生理状态的影响,重点探讨了热应激对奶牛瘤胃微生物区系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指出未来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热...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热应激已成为影响奶牛养殖业生产效率与动物福利的重要挑战之一。文章概述了热应激的概念及其对奶牛整体生理状态的影响,重点探讨了热应激对奶牛瘤胃微生物区系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指出未来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热应激与奶牛生理功能之间的复杂关系,开发有效缓解热应激的策略,以保障奶牛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奶牛 瘤胃微生物区系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料穴施位置、深度及间距对春小麦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炳浩 玉素甫江·玉素音 +7 位作者 马红友 史转辉 张佑银 王火焰 张小龙 王晓春 张燕 张国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99-1605,共7页
为探寻春小麦根区一次施肥最佳施肥位置的技术参数,在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进行田间试验,设置行间居中施肥(肥料距种子7.5 cm、深10 cm、穴间距15 cm,L_(7.5)H_(10)D_(15))、偏行施肥(肥料距种子5 cm、深10 cm、穴间距15 cm,L_(5)H_(10)D_... 为探寻春小麦根区一次施肥最佳施肥位置的技术参数,在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进行田间试验,设置行间居中施肥(肥料距种子7.5 cm、深10 cm、穴间距15 cm,L_(7.5)H_(10)D_(15))、偏行施肥(肥料距种子5 cm、深10 cm、穴间距15 cm,L_(5)H_(10)D_(15))、加深施肥(肥料距种子7.5 cm、深15 cm、穴间距15 cm,L_(7.5)H_(15)D_(15))、减小穴间距施肥(肥料距种子7.5 cm、深10 cm、穴间距12 cm,L_(7.5)H_(10)D_(12)),以行间居中施肥(不施氮肥)为对照(CK),分析了不同施肥位点及穴间距对春小麦产量、养分利用和土壤养分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区施肥条件下施肥位置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显著,其中L_(5)H_(10)D_(15)处理的产量较其他处理分别增加了3.7%~24.7%,穗粒数的增加是其高产的主要原因;L_(5)H_(10)D_(15)处理提高了籽粒和植株氮积累量及籽粒钾积累量,L_(7.5)H_(10)D_(12)处理提高了成熟期籽粒和植株磷积累量及茎叶、植株钾积累量;L_(5)H_(10)D_(15)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最高,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38.8%、8.7 g·kg^(-1)和44.2 g·kg^(-1),与L_(7.5)H_(10)D_(15)、L 7.5 H_(15)D_(15)和L_(7.5)H_(10)D_(12)处理相比,增幅分别为19.2~28.8个百分点、20.8%~148.6%和3.8%~13.6%。土壤养分表观平衡中,L_(5)H_(10)D_(15)处理的氮表观平衡和盈余率均最低,但磷钾表观平衡和盈余率均较高,说明该处理在实现小麦高产、稳产的同时保证了土壤养分不损失。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根区一次穴施位置对小麦产量和土壤养分平衡有显著影响,施肥点距种子5 cm,深10 cm,穴间距15 cm最有利于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促进养分积累和高效利用,在获得小麦高产、稳产的同时保证土壤养分不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根区一次施肥 施肥位置 养分 产量 土壤养分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两种不同采收方式生产效率及成本比较研究
9
作者 郭永翠 王倩茹 +3 位作者 秦江南 宋卫 谭慧林 徐威 《果树资源学报》 2024年第4期47-50,共4页
【目的】红枣作为特色林果业,在全国很多地域都有栽植,但随着人工成本的大幅提高,使红枣种植收益变少,为此,通过对不同采收方式生产效率及成本的比较研究,找到了一种解决成本低、采收率高的方法。【方法】红枣采摘方式采取单因素试验设... 【目的】红枣作为特色林果业,在全国很多地域都有栽植,但随着人工成本的大幅提高,使红枣种植收益变少,为此,通过对不同采收方式生产效率及成本的比较研究,找到了一种解决成本低、采收率高的方法。【方法】红枣采摘方式采取单因素试验设计,以红枣捡拾机采收为处理,以“吹风机+人工”采收方式为对照,分别调查其采收效率、采收成本。【结果】“吹风机+人工”采收方式采收率为1000 kg/d,红枣捡拾机采收效率更高,为5120 kg/d;每亩(667 m^(2))采收成本“吹风机+人工”采收为397.5元,红枣捡拾机为238.43元,红枣捡拾机采收成本更低,比“吹风机+人工”采收成本降低40%。【结论】红枣捡拾机采收效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但目前采收机械专利很少有在生产中能普及使用的,需要将损伤率降低到最小的情况下,找到高效实用的方法来加快红枣采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机械化 收获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