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 1
-
-
作者
王章锋
-
机构
广东省阳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第8期35-35,共1页
-
文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食品卫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由于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成立比较晚,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在执法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改进建议。
-
关键词
动物卫生
监督执法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
分类号
S851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
-
题名处理动物卫生监督重大事件的技巧
- 2
-
-
作者
王章锋
-
机构
阳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畜禽业》
2018年第5期34-35,共2页
-
文摘
随着动物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动物卫生监督地位的逐步提高,社会对于动物卫生监督的关注度以及期盼程度也在日益升高。而动物卫生监督检查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据法律的条例,对饲养、经营动物及其相关产品、动物卫生、相关活动的监督手段,检查的力度越来越大,发现关于动物卫生监督的重大事件也越来越多,且一直保持着上升的趋势,对社会危害极大。针对动物卫生监督重大事件日益增多的现象,对处理动物卫生监督重大事件技巧提出一些意见[1],以便于减少动物卫生监督重大事件的发生。
-
关键词
动物
卫生监督
重大事件
技巧
-
分类号
S851.4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
-
题名林麝源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毒力基因分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廖慧群
赵美
曾国辉
苏仁伟
邓衔柏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阳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1-421,共11页
-
基金
猪场无抗养殖开发研究(H16113)。
-
文摘
[目的]对广东地区某规模化林麝养殖场易导致成年林麝肺炎等疾病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耐药性及毒力基因分析,为有效防控由肺炎克雷伯菌引发的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广东某林麝场成年林麝粪便共81份,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分析和PCR扩增16S rRNA和溶血酵素基因的方法分离纯化肺炎克雷伯菌。通过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和PCR扩增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等方法研究分离菌株特性。[结果]分离菌在麦康凯平板上形成粉红色、光滑、湿润的单菌落;革兰染色镜检显示,菌体呈红色的短杆状,可判断为革兰阴性杆菌。通过生化试验选取与肺炎克雷伯菌生化特性一致的菌株进行PCR扩增。16S rRNA基因PCR扩增结果显示,获得大小约为1 542 bp的条带。共33株分离株与GenBank数据库肺炎克雷伯菌16S 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98%,且特异性基因khe检测为阳性,即本研究从81份样品中成功分离鉴定出33株肺炎克雷伯菌。血清型检测结果显示,分离株中优势血清型是K57。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磺胺类、氯霉素类、喹诺酮类、单环β-内酰胺类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检测的12种耐药基因中,bla_(SHV)和oqxA基因检出率均为96.97%;aac(6′)-Ⅰb-cr、rmtB、tetA、tetM、sul1、sul2、oqxB和floR基因检出率分别为57.58%、51.52%、78.79%、84.85%、72.73%、66.67%、87.88%和51.52%;未检测出bla_(KPC)和bla_(NDM)基因。检测的9种毒力基因中,wabG、uge、mrkD、entB和ureA基因检出率较高,分别为90.91%、96.97%、96.97%、100%和100%;aerobactin和allS基因检出率较低,分别为6.06%和18.18%;未检出ybtA基因。[结论]本研究成功分离鉴定出33株林麝源肺炎克雷伯菌,优势血清型是K57,存在多重耐药情况,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携带率高。本研究结果可为林麝源肺炎克雷伯菌所致疾病的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
关键词
林麝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毒力基因
抗菌药物
-
Keywords
Moschus berezovskii
Klebsiella pneumoniae
drug resistance
virulence genes
antibacterials
-
分类号
S852.61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
-
题名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4
-
-
作者
柯双
-
机构
阳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9期12-13,共2页
-
文摘
本文通过分析乡镇畜牧兽医的主要职责、提升技术服务水平的意义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以期提高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水平,推动畜牧兽医事业可持续发展,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
关键词
基层畜牧兽医
技术服务
问题
对策
-
分类号
S851.7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
-
题名基层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张纪东
阮英
-
机构
广东省阳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广东省阳江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6年第4期48-49,共2页
-
文摘
动物疫病监测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加强动物疫病监测,不但可以为考核免疫质量、科学制定免疫程序、评价疫苗质量等提供依据,还为政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监督执法实施技术监督,是有效防止和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保证。
-
关键词
疫病
监测
疫情
流行病学调查
-
分类号
S851.3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
-
题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的构建
- 6
-
-
作者
陈悦
-
机构
阳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畜禽业》
2018年第2期22-23,共2页
-
文摘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畜牧业也呈现出好的发展态势,重大动物疫病大量出现,人畜共同患病的情况也不断出现,使得疫病防控工作的难度增大,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为有效的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防控动物疫病。主要就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的构建进行分析与研究。
-
关键词
重大动物疫病
防控
长效机制
构建
-
分类号
S851.33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
-
题名浅谈牛羊屠宰检疫的注意事项
被引量:5
- 7
-
-
作者
郭灵光
-
机构
阳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农技服务》
2017年第9期132-132,共1页
-
文摘
加大牛羊屠宰检疫力度,有助于提升牛羊肉食品的安全性,集中检验、定点屠宰等管理模式是在我国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产生的,有效减少了市场中携带病毒牛羊肉的数量。本文对牛羊屠宰检疫相关注意事项展开了探讨,以供参考。
-
关键词
牛羊屠宰
检疫
注意事项
-
分类号
S851.34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
-
题名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疫病防治探讨
被引量:3
- 8
-
-
作者
范绍志
-
机构
广东省阳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春城分所
-
出处
《畜禽业》
2017年第6期14-15,共2页
-
文摘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经济发展迅速,生猪的规模化养殖逐步发展起来,经济效益在不断提高。为最大程度上获取经济效益,应重视对猪场疫病的有效防控,处理好疫病预防工作,以降低生猪疾病的发生概率。
-
关键词
规模化养殖
生猪
疫病
防治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3
- 9
-
-
作者
李立儒
-
机构
阳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畜禽业》
2018年第2期36-37,共2页
-
文摘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动物急性传染疾病,在各个生长年龄阶段的猪身上都有发病可能,其传染速度非常快,如果在发病早期不及时处理很容易造成大面积患病的局面,并且该疾病对于幼龄猪的致死率非常高,由于该病长期对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和预防研究很早之前就开始了,经过多年来的经验积累和相关技术的成熟,研究人员已经根据发病机理调配出针对其的特效药物和治疗手段,针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鉴别和预防相关工作进行简单的科普介绍。
-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
诊断
防治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斑点池龟及其养殖技术和发展前景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钟小庆
林忠
林俊峰
陈耀明
-
机构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技术推广总站
阳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海洋与渔业》
2015年第12期80-81,共2页
-
文摘
我国引进的诸多外来龟类品种中,斑点池龟是一个较为成功的品种。在生物分类学上,斑点池龟(hamiltonii)属淡水龟亚科、池龟属。该龟别名哈米顿氏龟、池龟、黑池龟,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物种,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国家和地区。因收藏保值及休闲观赏价值功能突出,得到养龟爱好者追捧,目前已成为广东名龟一族中一个主要成员。
-
关键词
龟类
养殖技术
腹甲
生物分类学
黑池
发展前景
龟背甲
三线闭壳龟
人工养殖
孵化温度
-
分类号
S966.5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畜禽养殖场防疫检疫工作规范化管理体会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林以坤
-
机构
广东阳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畜禽业》
2017年第7期58-59,共2页
-
文摘
近年来,我国在畜牧业领域取得了卓越的发展,其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新时期,为促进畜牧业的全面发展,做好畜禽养殖场的防疫与检疫工作,严格规范防疫检疫的流程,实现规范化管理,能提高养殖场的防疫检疫质量。对此,就防疫检疫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展开具体的分析与研究。
-
关键词
畜禽养殖场
防疫检疫
管理
规范化
-
分类号
S851.3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
-
题名兽医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林国生
-
机构
广东省阳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第8期22-22,35,共2页
-
文摘
医学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就是兽医医学,是专门针对牲畜疫病的一种防治科学,同时也被叫做中国兽医。对于中国兽医学来说,其发展历史非常悠久,所以形成了十分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及丰富实践经验,具有非常重大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对兽医在兽医临床上的具体有效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笔者的思考和建议,仅供参考。
-
关键词
兽医
临床
应用
-
分类号
S854.4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疫苗冷链作业规程
- 13
-
-
作者
欧伟业
苏亮
肖焕星
李志坚
张铁铮
张释文
-
机构
上海海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阳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今日养猪业》
2015年第9期56-58,共3页
-
文摘
在现代化养殖体系中,新生仔猪无法从环境中获得铁元素,若不额外进行补充会造成贫血,从而减缓仔猪的生长性能,造成严重经济后果。
-
关键词
疫苗冷链
现代化养殖
作业规程
疫苗接种
疫苗效价
动物接种
冷链设备
疫苗稀释
使用单位
保冷背包
-
分类号
S858.315.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不同圆环病毒病疫苗免疫对猪只生长影的响
- 14
-
-
作者
黄国君
欧伟业
张释文
-
机构
广东万禾农牧有限公司
上海海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阳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今日养猪业》
2015年第11期76-78,共3页
-
文摘
圆环病毒病疫苗对猪只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长育肥阶段的日增重和料肉比的差异,对提高生产效益的综合评估是选择疫苗的主要依据。
-
关键词
圆环病毒病
疫苗免疫
生长
猪
育肥阶段
综合评估
生产效益
料肉比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流行病学在兽医实践中的作用及地位探讨
- 15
-
-
作者
谢树顺
-
机构
广东省阳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第2期115-116,共2页
-
文摘
流行病学在兽医实践中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从属于预防兽医学的新兴科学,兽医流行病学主要研究的是疫病及卫生事件在动物群体中的分布情况,探究发生疫病及卫生事件的原因和规律,根据研究结果制定出防治措施并对具体效果做出评价以最终达到防控和消灭动物疾病的目的。人们对于这项新兴科学的认知还处于比较模糊的阶段,所以,对流行病学在兽医实践中的作用及地位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就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流行病学
兽医实践
兽医流行病学
作用
地位
-
分类号
S855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研究
- 16
-
-
作者
王章锋
-
机构
广东省阳江阳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22期168-170,共3页
-
文摘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在这一病毒的影响下,猪的胚胎及胎儿会受到干扰,从而出现新生猪仔大量死亡的情况。初生母猪一旦感染上猪细小病毒,就意味着增加了死胎、木乃伊胎以及畸形胎发生的概率。目前在临床上,猪感染猪细小病毒病以后,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这提升了诊断与治疗的难度,限制了猪养殖行业的发展,容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文重点分析了猪细小病毒病的特点以及临床症状,提出了一些兽医师经常使用的诊断方法,阐述了科学的有效防治措施,旨在助力养殖猪的健康成长,保证人们食用的猪肉产品的健康,为养殖户创造更多经济收益。
-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病
临床症状
诊断方法
防治措施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生猪屠宰加工过程中的检疫程序
- 17
-
-
作者
谢树顺
-
机构
广东省阳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湖北畜牧兽医》
2016年第3期49-50,共2页
-
文摘
从宰前检疫、宰前检疫后处理、宰后检查等方面对生猪屠宰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作了阐述,为保障消费者动物性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
关键词
生猪屠宰
加工
兽医检验
-
分类号
S851.43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
-
题名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
- 18
-
-
作者
林国生
-
机构
广东省阳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湖北畜牧兽医》
2016年第5期14-15,共2页
-
文摘
从流行病学、治疗、诊断方法以及防控措施方面对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了介绍。
-
关键词
猪附红细胞体病
诊断
治疗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猪蓝耳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研究
- 19
-
-
作者
王章锋
-
机构
广东省阳江阳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21期160-162,共3页
-
文摘
猪蓝耳病是生猪养殖中比较常见并且传染性极强的一种疾病,也被生猪养殖者或行业领域称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若生猪养殖者或畜牧兽医在发现猪患有蓝耳病后,没有采用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妥善处理和防治,就很容易导致区域生猪养殖业严重折损。该文主要对猪蓝耳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策略进行详细研究。生猪养殖者或畜牧兽医应深入探究猪蓝耳病的特点和多样的发病原因,落实有效防治措施,保障猪的健康和畜牧养殖效益,降低疾病可能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
-
关键词
猪蓝耳病
发病原因
防治措施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