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系统Klippel-Feilw畸形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海燕 史国栋 +2 位作者 陈宣维 桂斌捷 贾连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1-451,共1页
患者,男,17岁,因自幼颈部活动受限外伤加重伴双上肢疼痛麻木20d入院.入院前20 d,与同学玩耍时不慎跌倒,头部着地,伤后即感颈部疼痛、双上肢麻木无力.颈围领固定,症状稍有缓解.人院时查体:颈短、后发际低,颈棘突叩击痛,颈椎旁肌紧张.活... 患者,男,17岁,因自幼颈部活动受限外伤加重伴双上肢疼痛麻木20d入院.入院前20 d,与同学玩耍时不慎跌倒,头部着地,伤后即感颈部疼痛、双上肢麻木无力.颈围领固定,症状稍有缓解.人院时查体:颈短、后发际低,颈棘突叩击痛,颈椎旁肌紧张.活动受限.心尖搏动在胸骨左旁第5肋间约1 cm,心浊音界右移.右手大鱼际变平,拇指短而细小,对掌不能.双上肢感觉减退,以肘关节以远及尺侧明显,双手握力减弱.肱二头肌反射:左(+);右(++).肱三头肌反射:左(+++);右(+++).桡骨膜反射:左(++);右(++).霍夫曼氏征双侧阳性.双下肢感觉肌力正常.双膝反射活跃,Babinski s征阴性.肛周感觉正常,反射存在.辅助检查:X线示C1~4椎体融合在一起,椎间隙消失,椎间孔窄.C5椎体变扁,C7隐裂(图1).右手第1掌骨短而细小(图2).心脏位于胸骨后,示转位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Klippel-Feilw畸形 颈椎先天性畸形 诊断 右拇指发育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婷 王德强 刘宗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8-482,共5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的黑质变性疾病,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PD患病率为1.7%,患病率与世界发达国家相近[1]。其典型的病理特征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残存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胞质内出现病理标志...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的黑质变性疾病,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PD患病率为1.7%,患病率与世界发达国家相近[1]。其典型的病理特征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残存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胞质内出现病理标志物路易小体(Lewy’s body)。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不稳等运动症状,以及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异常、抑郁等非运动症状,构音和吞咽相关肌强直还可以导致言语障碍和吞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 帕金森病 刺激治疗 非运动症状 病理特征 运动迟缓 吞咽障碍 变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角茴香果实中酚苷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商艳丽 史荣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目的研究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果实中的酚苷类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和ODS反相柱层析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然后应用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果实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酚苷类化合物,... 目的研究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果实中的酚苷类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和ODS反相柱层析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然后应用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果实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酚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1)、槲皮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2)、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3)、木樨草素-7-O-β-D-葡萄糖苷(4)、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5)、芦丁(6)、4-羟基苯乙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7)、3-甲氧基-4-O-β-D-吡喃葡萄糖基苯甲酸甲酯(8)、4-O-β-D-吡喃葡萄糖基苯甲酸甲酯(9)。结论化合物1、3、5~9为首次从八角茴香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茴香 果实 酚苷类成分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钠缓解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崔洪文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11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氯化钠对缓解静脉滴注氯化钾溶液局部疼痛的效果。方法连续输液治疗患者24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治疗第1天静脉输入10%葡萄糖500 m l+10%氯化钾15 m l(A组)、第2天静脉输入5%葡萄糖氯化钠500 m l+10%氯化钾15 m l(B组)、第3... 目的探讨氯化钠对缓解静脉滴注氯化钾溶液局部疼痛的效果。方法连续输液治疗患者24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治疗第1天静脉输入10%葡萄糖500 m l+10%氯化钾15 m l(A组)、第2天静脉输入5%葡萄糖氯化钠500 m l+10%氯化钾15 m l(B组)、第3天静脉输入0.9%氯化钠500 m l+10%氯化钾15 m l(C组),观察患者局部疼痛的发生情况。对A组中出现疼痛的病例,立即在输液中加入10%氯化钠10 m l,观察对局部疼痛的影响。结果B、C组患者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2.91%和9.17%,与A组(82.50%)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A组出现疼痛的病例,经处理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与处理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采用糖盐水或生理盐水配合补钾可显著降低局部疼痛的发生率,在已发生局部疼痛患者的液体中加入适量氯化钠可消除或减轻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钾 氯化钠 静脉输液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冠状动脉痉挛致三次急性心肌梗死及长期随访一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高东学 刘艳华 李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62-763,共2页
冠状动脉痉挛是引起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AMI)甚至猝死的重要病因。由于冠状动脉痉挛发作突然,与AMI的关系很难在临床或病理检查中证明,诊断比较困难,因此报道较少。因反复冠状动脉痉挛致多次AMI报道更为少见。现... 冠状动脉痉挛是引起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AMI)甚至猝死的重要病因。由于冠状动脉痉挛发作突然,与AMI的关系很难在临床或病理检查中证明,诊断比较困难,因此报道较少。因反复冠状动脉痉挛致多次AMI报道更为少见。现报道1例10余年冠状动脉痉挛反复发作,5次住院治疗,其中3次伴有心肌生化标志物明显升高,历经3次冠状动脉造影,其中1次证实为右冠状动脉痉挛所致A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死 心绞痛 不稳定型 心律失常 心性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术后经双腔T管行肠内营养体会
6
作者 劳万升 宋爱华 劳艳君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4年第2期122-122,124,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术后 双腔T管 肠内营养 肠粘膜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