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谱能量曲线与卷积神经网络的天然地震与爆破事件分类识别
1
作者 孟娟 李亚南 高强 《地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241,共10页
以震级为ML1.3—3.0的1万2936条人工爆破微震记录和1万3215条天然微震波形为研究对象,对其原始地震波形进行1—30 Hz带通滤波以去除长周期干扰,并基于长短时窗均值比(STA/LTA)算法进行P波识别与筛选。对处理后的地震波形数据进行S变换,... 以震级为ML1.3—3.0的1万2936条人工爆破微震记录和1万3215条天然微震波形为研究对象,对其原始地震波形进行1—30 Hz带通滤波以去除长周期干扰,并基于长短时窗均值比(STA/LTA)算法进行P波识别与筛选。对处理后的地震波形数据进行S变换,获取其S谱能量曲线,然后将S谱能量曲线图转换为32×32像素的灰度特征图,并将其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训练,基于训练好的模型进行10折交叉测试验证。结果显示地震与爆破事件的分类识别准确率高达97.80%,表明利用S谱能量曲线能较好地识别天然地震与人工爆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爆破 天然地震 卷积神经网络(CNN) S变换 分类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容法的表层土壤水分传感器设计与性能分析
2
作者 高志涛 周志明 +3 位作者 孙文昊 王伟 唐鹏飞 饶栢霖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6,共8页
针对表层土壤水分测量速度慢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电容法的表层土壤水分传感器。区别于传统的插入式测量方式,设计并制作出共面交指型电容探头,实现表层土壤水分的快速测量。以河北廊坊地区的沙壤土作为实验样土,通过多项式拟合对... 针对表层土壤水分测量速度慢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电容法的表层土壤水分传感器。区别于传统的插入式测量方式,设计并制作出共面交指型电容探头,实现表层土壤水分的快速测量。以河北廊坊地区的沙壤土作为实验样土,通过多项式拟合对传感器输出值进行标定,决定系数达到了0.98177,传感器的动态响应、稳定性以及灵敏度试验均能满足监测要求。分析环境温度变化对传感器输出的影响,对传感器输出结果与温度进行线性拟合,决定系数为0.98457。进一步测量传感器的测量敏感区域Ke,通过试验的方式确定了其纵向影响范围为4 cm。与TRIME-PICO64型插入式土壤水分传感器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传感器与国外类似产品在性能上相当,但具有更高的性价比。最后通过对比实验分析得出,设计的土壤水分传感器能够实现土壤表层水分的快速测量,可有效解决表层土壤流动水分测量效率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传感器 电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离子电池碳基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3
作者 岳丽娜 杨天芮 +2 位作者 何义川 张轩瑞 朱桃花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1-791,共11页
随着锂电池的大范围应用,锂资源匮乏及其价格升高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钾离子电池以其原料储量丰富的优点,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替代品。各类钾电池负极材料中,碳基材料价格低廉,并且有着特殊的多孔结构、良好的导电性以及稳定的... 随着锂电池的大范围应用,锂资源匮乏及其价格升高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钾离子电池以其原料储量丰富的优点,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替代品。各类钾电池负极材料中,碳基材料价格低廉,并且有着特殊的多孔结构、良好的导电性以及稳定的电极特性。从软碳、硬碳、石墨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钾电池碳基负极材料的相关研究,分析总结了材料改性方法和材料的比容量、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展望了钾电池碳基负极材料在实现高可逆容量、长循环稳定性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软碳 硬碳 石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低频振动测量的双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研究
4
作者 于瑞红 姚振静 +3 位作者 罗青山 王妍 罗鑫 邱忠超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7-163,共7页
低频振动测量对地震海啸等灾害预警、地质勘探和能源开发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FBG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低频振动时灵敏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高灵敏度低频双FBG加速度传感器。采用十字簧片作为拾振结构,理论分析传感器的振动响应特... 低频振动测量对地震海啸等灾害预警、地质勘探和能源开发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FBG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低频振动时灵敏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高灵敏度低频双FBG加速度传感器。采用十字簧片作为拾振结构,理论分析传感器的振动响应特性,给出传感器的谐振频率和灵敏度公式。建立传感单元的数学模型,对传感单元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并利用有限元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结果,最后制作传感器实物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传感器固有频率为65 Hz,在3~45 Hz频段具有平坦的灵敏度响应,动态范围为73 dB@10 Hz,灵敏度为1498.29 pm/g,线性度为0.9998,横向串扰为–33.99 dB,能够满足工程中低频振动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布拉格光栅(FBG) 加速度传感器 十字簧片 低频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LSSVM的疲劳裂纹漏磁定量识别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邱忠超 张卫民 +1 位作者 高玄怡 张瑞蕾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01-1104,1140,共5页
针对疲劳裂纹难以定量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将主成分分析(PCA)和粒子群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PSO-LSSVM)相结合的建模方法,通过建立漏磁信号与疲劳裂纹宽度、深度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对疲劳裂纹宽度、深度进行定量识别.搭建漏磁检... 针对疲劳裂纹难以定量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将主成分分析(PCA)和粒子群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PSO-LSSVM)相结合的建模方法,通过建立漏磁信号与疲劳裂纹宽度、深度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对疲劳裂纹宽度、深度进行定量识别.搭建漏磁检测系统,采用疲劳拉伸试验制备一系列疲劳裂纹样本,通过疲劳裂纹漏磁定量识别实验,建立漏磁缺陷样本库,对基于PSO-LSSVM的疲劳裂纹漏磁定量识别方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定量识别尺寸小于1mm;疲劳裂纹的宽度、深度,误差在0.1m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裂纹 PSO-LSSVM 定量识别 漏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青海门源地震震源机制与同震滑动分布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于仪 李雪 +2 位作者 孙振 刘珠妹 张朝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1,共6页
采用Sentinel-1A卫星提供的升降轨雷达影像数据研究门源地震同震形变及震源机制。首先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D-InSAR)技术获得门源地震的同震形变场;然后以升降轨同震形变场为源数据,利用弹性半空间位错模型进行反演,确定地震的断... 采用Sentinel-1A卫星提供的升降轨雷达影像数据研究门源地震同震形变及震源机制。首先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D-InSAR)技术获得门源地震的同震形变场;然后以升降轨同震形变场为源数据,利用弹性半空间位错模型进行反演,确定地震的断层几何参数和滑动分布;最后基于同震滑动模型对升降轨同震形变场进行正演。结果表明,沿雷达视线方向的升轨和降轨同震形变场最大抬升形变量分别为39 cm和58 cm,最大沉降形变量均为56 cm。此次门源地震为左旋走滑型地震事件,发震断层方向为NWW-SEE、走向为109°、倾角为86°,主要集中在地下2~6 km处,最大滑动量为4.2 m,释放的地震距为8.22×10^(18)Nm(M_(W)6.6)。正演结果表明,本文滑动分布模型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门源地震 D-INSAR 同震形变场 震源参数 断层滑动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卫星激光测距系统的距离选通实现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朱建春 李欣 朱威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7-147,共11页
现有流动卫星激光测距系统的距离选通模块因硬件架构问题,有稳定性不高、可靠性不强等不足。由于和固定站的设备互不兼容,因此需要研制新的距离选通模块,在兼顾高集成度的同时提升运行稳定性。在基于距离选通与后向散射规避的实现原理... 现有流动卫星激光测距系统的距离选通模块因硬件架构问题,有稳定性不高、可靠性不强等不足。由于和固定站的设备互不兼容,因此需要研制新的距离选通模块,在兼顾高集成度的同时提升运行稳定性。在基于距离选通与后向散射规避的实现原理基础上,依靠ARM、FPGA嵌入式双核心架构设计全新的距离选通模块。采用人卫激光测距卫星lageos1、ajisai和地球同步卫星compassi3的星历进行距离门参数拟合等测试。经测试,该距离门控模块参数拟合误差小于0.01%,在2kHz重复频率下单次预期回波时刻计算时间约为34.365μs,平均后向散射规避点火频率损失率低于1%,在2kHz重复频率下距离门分辨率优于5ns,高频率门控信号输出平稳,并且能够满足20kHz以上的重复频率应用需求,符合预期结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选通 激光测距 多项式拟合 高重复频率 流动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I并行算法的电阻率法多种装置数据的三维联合反演 被引量:6
8
作者 马欢 郭越 +1 位作者 吴萍萍 谭捍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052-5065,共14页
由于地表电阻率法受到浅地表局部异常体的干扰,反演精度受到影响,井中装置数据资料参与反演虽然可以减小浅地表局部异常体的干扰,但是由于钻井位置的局限性,数据量得不到保障,也会导致反演精度降低.为此,本文开发了一套结合地表、地-井... 由于地表电阻率法受到浅地表局部异常体的干扰,反演精度受到影响,井中装置数据资料参与反演虽然可以减小浅地表局部异常体的干扰,但是由于钻井位置的局限性,数据量得不到保障,也会导致反演精度降低.为此,本文开发了一套结合地表、地-井、井-地和井-井装置数据的三维联合反演算法.首先,利用有限差分法实现正演模拟,采用非线性共轭梯度法(NLCG)恢复电阻率结构;其次,调用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MPI)函数库加速正演模拟和灵敏度矩阵运算,当开辟12个进程时,反演程序获得最大加速比4.51;最后,通过合成数据和实测数据算例证明该反演算法的有效性,也证实了多种装置组合数据体反演结果明显优于单一地表装置数据体反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种装置数据体 电阻率法 三维 联合反演 M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学形态学滤波的漏磁信号预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邱忠超 洪利 +2 位作者 蔡建羡 姚振静 高志涛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共5页
漏磁检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铁磁材料表面裂纹检测的磁性无损检测技术,漏磁信号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裂纹定量识别的准确性和精度。针对漏磁信号的噪声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滤波的漏磁信号预处理方法,即利用改进的中值滤波法剔除信号... 漏磁检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铁磁材料表面裂纹检测的磁性无损检测技术,漏磁信号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裂纹定量识别的准确性和精度。针对漏磁信号的噪声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滤波的漏磁信号预处理方法,即利用改进的中值滤波法剔除信号中的奇异点,采用多项式拟合法消除信号趋势项,使用形态滤波法对漏磁信号进行消噪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漏磁信号中的干扰噪声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不仅剔除了漏磁信号中的干扰噪声,而且完整地保留原始信号的具体细节,提高降噪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磁检测 数学形态学 信号消噪 基线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各向异性方法的铁磁材料应力检测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立新 邱忠超 +2 位作者 高强 韩智明 洪利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8-121,共4页
针对铁磁材料应力至今仍难以有效检测的问题,提出采用磁各向异性方法对铁磁材料应力进行检测。基于磁各向异性方法的检测原理,研制3种不同结构类型的锰锌铁氧体检测探头,搭建由励磁系统、信号采集系统、信号处理系统组成的磁各向异性检... 针对铁磁材料应力至今仍难以有效检测的问题,提出采用磁各向异性方法对铁磁材料应力进行检测。基于磁各向异性方法的检测原理,研制3种不同结构类型的锰锌铁氧体检测探头,搭建由励磁系统、信号采集系统、信号处理系统组成的磁各向异性检测系统,并在不同应力、频率与激励电压下对不同形状试件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探头对于试件处于不同应力、激励频率与不同激励电压下均具有很好的检测效果,3种类型探头之间具有不同的检测现象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各向异性方法 铁磁材料 应力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聚类对群三元组损失的车辆再识别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燕雄 蔡建羡 滕云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444-2452,共9页
车辆再识别旨在从多个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中识别出同一车辆.本文提出了一种对群三元组损失函数,以特征中心点替代均值,并将对群思想和三元组损失相结合,优化了困难样本的识别.车辆再识别过程中,对群损失函数的训练过程扩大了样本规模,增... 车辆再识别旨在从多个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中识别出同一车辆.本文提出了一种对群三元组损失函数,以特征中心点替代均值,并将对群思想和三元组损失相结合,优化了困难样本的识别.车辆再识别过程中,对群损失函数的训练过程扩大了样本规模,增加了计算量,且传统对群损失函数无法准确处理困难正样本.为此,提出了一种特征聚类对群三元组损失函数.本方法采用正样本特征聚类中心并改进了三元组损失函数的设计,从而优化了对群损失函数.在不扩增输入样本数量的同时提升了算法处理困难样本的能力.实验表明,与主流车辆再识别算法相比,本方法可有效提升车辆再识别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再识别 视觉特征 特征聚类对群损失 三元组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铰链的低频FBG加速度传感器 被引量:1
12
作者 邱忠超 王业伟 +2 位作者 滕云田 张晋铨 洪利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42,共8页
加速度检测是地震监测、结构健康监测以及资源勘探等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针对光纤加速度传感器灵敏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柔性铰链结构的低频双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对其灵敏度和谐振频率进行理论分析,采用MATLAB软件对铰链厚度、... 加速度检测是地震监测、结构健康监测以及资源勘探等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针对光纤加速度传感器灵敏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柔性铰链结构的低频双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对其灵敏度和谐振频率进行理论分析,采用MATLAB软件对铰链厚度、铰链半径、质量块尺寸等结构参数进行分析和优化,利用ANSYS软件进行结构静应力和模态仿真,构建测试系统对传感器实物进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谐振频率为117 Hz,在5~90 Hz的低频段具有平坦的灵敏度响应,灵敏度约为278 pm/g,光纤中心波长漂移量与加速度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横向干扰程度小于5%。为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的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柔性铰链 加速度传感器 低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铰链的增敏型FBG加速度传感器 被引量:1
13
作者 洪利 陈依柳 +2 位作者 滕云田 张钰梓 邱忠超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5,共5页
中高频振动信号的获取对被动源地震监测有着重要作用,针对中高频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灵敏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2个惯性质量块的三铰链加速度传感器新型结构。采用2对光纤光栅差分排列的方式,使灵敏度是单光纤光栅的2倍,并能剔除... 中高频振动信号的获取对被动源地震监测有着重要作用,针对中高频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灵敏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2个惯性质量块的三铰链加速度传感器新型结构。采用2对光纤光栅差分排列的方式,使灵敏度是单光纤光栅的2倍,并能剔除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从理论给出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和谐振频率公式,并讨论了结构参数对传感器灵敏度和谐振频率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传感器的静态和动态特性,制作传感器实物并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实验证明,该传感器的谐振频率约为1500 Hz。灵敏度约为18 pm/g,横向抗干扰度小于10%,数据与设计仿真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铰链 光纤布拉格光栅 加速度传感器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自适应小波熵阈值地震随机噪声压制算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孟娟 韩智明 李亚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0期52-61,共10页
针对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后不易有效区分有用信号和噪声的问题,以及传统小波去噪阈值选取的不足,提出基于改进CEEMD的自适应小波熵阈值地震随机噪声压制算法。将地震信号... 针对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后不易有效区分有用信号和噪声的问题,以及传统小波去噪阈值选取的不足,提出基于改进CEEMD的自适应小波熵阈值地震随机噪声压制算法。将地震信号进行CEEMD后,基于互信息熵和互相关系数获取高频含噪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对含噪IMF进行多尺度小波分解,将高频小波系数等分为若干区间计算各区间小波熵,在此基础上得到不同尺度的自适应阈值,同时设计了改进阈值函数进行小波阈值去噪。仿真实验中,去噪残差和频谱分析表明,算法能在保留有用信号的同时有效去除随机噪声,实现保幅去噪。实际地震资料处理表明,相比其他去噪算法,算法能有效提高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1 dB以上,降低均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具有良好的去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噪 随机噪声 经验模态分解 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小波熵 保幅 残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EC-EWT的地震资料噪声压制算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孟娟 高琴 李亚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10-1021,I0009,I0010,共14页
高信噪比地震资料是开展油气勘探的可靠基础。针对现行去噪方法大多难以同时压制地震资料中普遍存在的面波和随机噪声,且在去噪的同时易损害有效波的不足,提出基于S谱能量曲线(S-Transform spectrum energy curve,SSEC)与改进经验小波变... 高信噪比地震资料是开展油气勘探的可靠基础。针对现行去噪方法大多难以同时压制地震资料中普遍存在的面波和随机噪声,且在去噪的同时易损害有效波的不足,提出基于S谱能量曲线(S-Transform spectrum energy curve,SSEC)与改进经验小波变换(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EWT)的地震资料噪声压制算法。先对地震记录进行S变换,根据S谱求取各频点能量,以能量曲线极大值点频率及ε邻域法确定频谱分割边界,完成改进的EWT;再通过SSEC确定面波所在本征模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并构造带通滤波器对面波IMF进行滤波,以保护有效波,实现精准的面波压制;然后计算其余IMF主频,根据有效波频率阈值去除随机噪声IMF,得到最终去噪后记录。仿真测试显示,改进的EWT能精确地根据地震信号的频率和能量自适应地对其进行分解,实现面波与随机噪声的提取与分离,尤其在强噪声背景下仍能精准实现面波与随机噪声的同步分离;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压制面波和随机噪声的同时能兼顾保护有效波,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小波变换 改进经验小波变换 面波压制 地震勘探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频椭圆铰链双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立新 孙睿 +2 位作者 于瑞红 高志涛 邱忠超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26,共5页
针对现有光学传感器难以满足大型结构中高频振动监测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椭圆铰链的中高频双光纤布拉格光栅加速度传感器。基于传感器理论模型分析传感器的灵敏度和谐振频率,采用MATLAB和ANSYS软件对传感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及仿真,研... 针对现有光学传感器难以满足大型结构中高频振动监测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椭圆铰链的中高频双光纤布拉格光栅加速度传感器。基于传感器理论模型分析传感器的灵敏度和谐振频率,采用MATLAB和ANSYS软件对传感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及仿真,研制双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并进行传感器灵敏度标定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的谐振频率约为780 Hz,灵敏度为132.53 pm/g,横向抗干扰度小于3.3%,可用于80~500 Hz之间振动信号的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光纤布拉格光栅(FBG) 椭圆铰链 中高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进化多目标优化的选择性集成学习软测量建模 被引量:6
17
作者 金怀平 黄思 +3 位作者 王莉 陈祥光 潘贝 李建刚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80-691,共12页
常规集成学习软测量方法忽略了输入变量选择的多样性,而且没有对基模型进行修剪,从而造成集成模型复杂度高、预测性能受限。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进化多目标优化(EMO)的选择性集成学习(SE)高斯过程回归(GPR)软测量建模方法,称为 EMO-SEGPR... 常规集成学习软测量方法忽略了输入变量选择的多样性,而且没有对基模型进行修剪,从而造成集成模型复杂度高、预测性能受限。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进化多目标优化(EMO)的选择性集成学习(SE)高斯过程回归(GPR)软测量建模方法,称为 EMO-SEGPR。该方法融合输入特征扰动,通过结合 bootstrapping随机重采样和偏互信息相关分析(PMI)构建多样性输入变量子集,并据此建立多样性 GPR 基模型。然后,基于 EMO 算法对 GPR 基模型进行集成修剪,从而获得一组集成规模较小、多样性和准确性较高的基模型。最后,引入集成学习策略实现 GPR 基模型的融合。将EMO-SEGPR 方法应用于青霉素发酵过程和 Tennessee Eastman 化工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测量 集成学习 输入特征扰动 集成修剪 进化多目标优化 高斯过程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磁致伸缩效应的铁磁构件应力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洪利 尚鲁龙 +2 位作者 邱忠超 李亚南 韩智明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94,99,共4页
基于逆磁致伸缩效应的铁磁构件应力测试是一种新的应力无损检测方法,灵敏度低是目前该技术工程化推广应用的瓶颈。针对铁磁构件应力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基于逆磁致伸缩效应的方法对应力进行检测。基于铁磁材料的逆磁致伸缩效应,研制出... 基于逆磁致伸缩效应的铁磁构件应力测试是一种新的应力无损检测方法,灵敏度低是目前该技术工程化推广应用的瓶颈。针对铁磁构件应力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基于逆磁致伸缩效应的方法对应力进行检测。基于铁磁材料的逆磁致伸缩效应,研制出一种磁各向异性六极探头传感器,并通过对铁磁平板试件单向静载拉伸实验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磁各向异性六极探头传感器可以有效检测铁磁平板试件的应力集中位置,且应力与磁信号存在较好的的线性相关性,这为铁磁构件应力检测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磁致伸缩效应 应力检测 六足探头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EWT和LogitBoost集成分类器的地震事件分类识别算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孟娟 张家声 李亚南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33-1242,共10页
快速、准确地识别天然地震和人工爆破事件是地震台网监测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提高地震观测记录质量、开展地震研究工作的重要基础。针对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主流分类识别方法在地震事件分类识别应用上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改... 快速、准确地识别天然地震和人工爆破事件是地震台网监测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提高地震观测记录质量、开展地震研究工作的重要基础。针对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主流分类识别方法在地震事件分类识别应用上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改进EWT和LogitBoost集成分类器的地震事件分类识别算法。首先,基于S谱能量曲线对传统经验小波变换进行改进,将信号自适应分解为按频率和能量分布的本征模函数;其次,提取P波与S波最大振幅比,前4个本征模函数的香农熵、对数能量熵,以及去噪后重构信号主频等特征;最后,采用基于集成学习LogitBoost的决策树集成分类器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较高的鲁棒性,能有效解决样本不足的问题,识别准确率达93.1%以上,比集成学习AdaBoost、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等方法提高了1%以上,且分类识别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EWT LogitBoost 集成学习 天然地震 人工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羧酸化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研究
20
作者 岳丽娜 孙英娟 +4 位作者 朱桃花 高帆 柴智勇 赵紫苇 畅戈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23,共6页
基于细菌纤维素的多羟基结构,对其进行羧酸化改性;接着以羧酸化细菌纤维素为模板,原位复合聚吡咯(PPy),得到PPy/羧酸化细菌纤维素导电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形貌、化学结构、热稳定性等进行测试表征,重点研究了用不同浓度的氧化剂处理后... 基于细菌纤维素的多羟基结构,对其进行羧酸化改性;接着以羧酸化细菌纤维素为模板,原位复合聚吡咯(PPy),得到PPy/羧酸化细菌纤维素导电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形貌、化学结构、热稳定性等进行测试表征,重点研究了用不同浓度的氧化剂处理后,复合材料电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电子电导率随氧化程度的提高而升高,最高可达10^-3 S/cm,编号为0.04-48h的样品具有最佳的离子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羧酸化 聚吡咯 电子电导率 交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