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传播学视域下的《阿Q正传》插图史 |
张素丽
|
《艺术广角》
|
2020 |
2
|
|
2
|
商业电影中“科技强国”的叙事建构(2012—2022) |
周鼎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3
|
论曹植与曹丕在影视剧中的形象建构与传播接受 |
张静
|
《语文学刊》
|
2019 |
0 |
|
4
|
灾害题材神话中生物意象的文化探析与生态解读 |
姜婷婷
|
《语文学刊》
|
2021 |
0 |
|
5
|
化工危险品应急科普APP概念可视化设计研究——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第三版)》 |
高婷
|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矿山井巷掘进爆破参数优化设计及其三维可视化研究 |
朱权洁
张震
梁娟
张教福
刘晓辉
王志帅
|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7
|
论张艺谋电影《影》中的女性形象 |
张静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8
|
论清初遗民诗人黄周星的歌行体名作《楚州酒人歌》 |
张静
李静波
|
《语文学刊》
|
2020 |
2
|
|
9
|
论《寄生虫》中空间设计的表意效果 |
张静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0
|
《何以为家》中的母亲身份与现实困境 |
唐元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1
|
论电影《燃烧》对村上春树小说的改编 |
张静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2
|
后疫情时代的青年视觉形象变迁(2019—2022)——计量电影学视角下的情节量化分析 |
周鼎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3
|
论古代文献中汇聚灾害史料的专门区域与整理特点 |
张静
|
《语文学刊》
|
2021 |
1
|
|
14
|
“生产者”艺术的倡导:鲁迅与中国传统民间美术 |
张素丽
|
《艺术广角》
|
2019 |
1
|
|
15
|
论先秦至隋唐时期儒家北学的发展演变 |
唐元
|
《保定学院学报》
|
2023 |
1
|
|
16
|
论电影《妖猫传》中盛唐气象的建构与课程教学内涵 |
张静
唐元
|
《戏剧之家》
|
2022 |
1
|
|
17
|
“盖着鲁迅思想的印章”——论裘沙、王伟君夫妇对鲁迅杂文的图像建构 |
张素丽
|
《艺术广角》
|
2021 |
2
|
|
18
|
《紧急救援》:中国式灾难电影的“生命至上”主题 |
唐元
|
《传媒论坛》
|
2022 |
1
|
|
19
|
论《驾驶我的车》的“第四面墙”建构 |
唐元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20
|
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研究--评《语文不器:拓展的语文教学》 |
姜婷婷
李静波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