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 1
-
-
作者
周洋
刘翔宇
张学坦
-
机构
防灾科技学院地震工程与建筑安全学院
中国地震局建筑物破坏机理与防御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工程结构多灾害韧性与应急处置技术创新中心
廊坊市工程结构抗倒塌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0-190,共11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4YFC3015704)
中国地震局建筑物破坏机理与防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FZ201102)
河北省重大科技支撑计划(24295401Z)。
-
文摘
为改善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reinforced polymer,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柱,通过抗震拟静力对比试验,研究了碳纤维布加固对钢筋混凝土柱破坏模式、耗能滞回曲线、刚度和承载力退化规律以及延性等方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FRP加固模型的极限承载力、初始刚度和延性分别提高43.89%、39.27%、30.10%;基于数值模型参数化研究,定量揭示了碳纤维布加固对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提升的贡献,提出了碳纤维加固优化设计思路。该文研究表明,采用CFRP全包加固和条带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整体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使得柱端破坏减小,梁端破坏增大,整体破坏模式由柱铰破坏向梁铰破坏转变;同时,不同CFRP加固面积和CFRP之间的间距影响对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效果。基于该文成果,条带宽度与间距比值的建议值为1.00~1.25。
-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钢筋混凝土柱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数值模拟
抗震性能
-
Keywords
carbon fiber-reinforced polymer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pseudo-static test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seismic performance
-
分类号
TU375.4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
-
题名土工格栅-黄土界面摩擦特性拉拔试验研究
- 2
-
-
作者
蔡晓光
袁超
李思汉
徐洪路
王学鹏
-
机构
防灾科技学院防灾减灾工程学院
防灾科技学院地震工程与建筑安全学院
廊坊市加筋土结构研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地震灾害防御与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
-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117,127,共8页
-
基金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青年拔尖项目(BJK2024034)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23067YA)。
-
文摘
为研究钢塑型土工格栅-黄土界面摩擦特性,利用自主研发的土工合成材料拉伸拉拔试验系统,在不同法向应力、拉拔速率、含水率下开展一系列钢塑型土工格栅-重塑黄土室内拉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筋材的拉拔力峰值随着法向应力增大而增大,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最大值为18.143 kN;最大剪应力随含水率增大而减小,随法向应力增大而增大;界面黏聚力在最佳含水率时,最大为11.043 kPa;似摩擦系数随含水率增大而减小,随法向应力增大而减小,在法向应力为105 kPa时,似摩擦系数约为规范建议值的1/3~1/2。拉拔特性试验表明,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含水率、上覆荷载等工程应用条件。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边坡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土工格栅
拉拔试验
法向应力
界面特性
似摩擦系数
-
Keywords
geogrid
pull-out test
normal stress
interface characteristic
apparent friction coefficient
-
分类号
TU41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
-
题名基于分形维数的掺增稠剂新拌水泥浆体显微结构的研究
- 3
-
-
作者
左彦峰
陶俊旭
张艺劼
韩小华
李崇智
-
机构
防灾科技学院地震工程与建筑安全学院
中国地震局建筑物破坏机理与防御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工程结构多灾害韧性与应急处置技术创新中心
廊坊市工程结构抗倒塌重点实验室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北京铁建永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出处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36,共6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ZY2024032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ZY20190101)。
-
文摘
采用超景深显微镜对掺生物胶等增稠剂新拌水泥浆体进行了观察,并进行图像处理和线性回归,得到了各浆体的分形维数,发现:增稠剂会增大新拌水泥浆体内部聚集体的分形维数即聚集体尺寸,增稠剂对提高聚集体尺寸能力的排序为温轮胶>黄原胶>15W HPMC≈10W HPMC≈3W HPMC;掺入增稠剂后聚集体尺寸随时间的增加能力降低,由小到大的顺序为温轮胶<15W HPMC≈10W HPMC≈3W HPMC<黄原胶;随分形维数即聚集体尺寸的增加,新拌水泥浆体的流动性降低,屈服应力增加,在分形维数达到1.75后逐渐趋向于平稳。
-
关键词
增稠剂
生物胶
新拌水泥浆体
显微结构
分形维数
-
Keywords
viscosity enhanced agent
biological glue
fresh cement paste
microstructure
fractal dimension
-
分类号
TU528.0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