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泸定地震典型底商多层建筑震害与机理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董策 郭迅 +4 位作者 罗若帆 张钦哲 董孝曜 张俊 王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49-2056,共8页
为了探讨2022年9月5日四川省泸定县6.8级地震震中大量底商多层建筑严重破坏或倒塌。选取代表正反两方面的5栋有代表性的建筑,通过理论基础和模型实验进行震害机理剖析。结果表明:震害主要集中在底层,而底层由混凝土柱和砌体墙混搭而成... 为了探讨2022年9月5日四川省泸定县6.8级地震震中大量底商多层建筑严重破坏或倒塌。选取代表正反两方面的5栋有代表性的建筑,通过理论基础和模型实验进行震害机理剖析。结果表明:震害主要集中在底层,而底层由混凝土柱和砌体墙混搭而成。横向不开洞的砌体墙约束了结构横向及扭转变形,楼板只沿纵向平动,各构件分担的地震剪力与其纵向抗侧刚度成比例。刚度大的硬脆构件将出现“内力凝聚”,进而达到“变形饱和”,以脆性破坏的方式丧失承重能力,此时上部各层的重力转由横墙承担。如果此时地震还未停止,横墙因在出平面方向失去“扶壁”作用,结构整体将沿纵向触地倒塌。相反,底层的构造如果避免刚度的过大差异,就可显著提升抗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地震 底商建筑 震害机理 内力凝聚 变形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建筑结构地震破坏倒塌机理新认识 被引量:7
2
作者 罗若帆 郭迅 +1 位作者 董孝曜 张钦哲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5-103,共9页
以框架结构和砌体结构为主要结构体系的多层建筑数量多,分布区域广。然而,在历次地震中,多层建筑破坏最严重,倒塌数量最多。震害调查发现,框架结构梁端塑性铰基本无法形成,强柱弱梁难以实现。其中部分底层空旷的结构形成了层屈服破坏机... 以框架结构和砌体结构为主要结构体系的多层建筑数量多,分布区域广。然而,在历次地震中,多层建筑破坏最严重,倒塌数量最多。震害调查发现,框架结构梁端塑性铰基本无法形成,强柱弱梁难以实现。其中部分底层空旷的结构形成了层屈服破坏机制,大多数结构则因填充墙的组合效应出现了竖向构件的脆性破坏。通过对典型多层建筑震害现象的剖析,发现各轴构件刚度和承载力不均匀是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分配内力大的构件因变形能力小,超过极限承载力时率先破坏,成为结构破坏和倒塌的触发点。由此提出了结构破坏和倒塌的“变形饱和”假说。选取典型的特征构件,设计了无填充墙的框架、带后砌填充墙的框架和带先砌填充墙的框架3种实验模型,通过对极限承载力和极限位移的分析,验证了多层建筑结构“变形饱和”破坏倒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建筑结构 地震作用 破坏和倒塌 变形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观测的高层建筑弹性层间位移角规律初探
3
作者 马惠宁 陈波 何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1-670,共10页
四川长宁6.0级地震发生后,宜宾市珙县余震密集不断.选取珙县某典型高层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系统的脉动测试以识别其模态参数.随后开展长达一年的地震监测工作,期间采集了多条超设防水准的地面运动及其对应的结构响应.... 四川长宁6.0级地震发生后,宜宾市珙县余震密集不断.选取珙县某典型高层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系统的脉动测试以识别其模态参数.随后开展长达一年的地震监测工作,期间采集了多条超设防水准的地面运动及其对应的结构响应.并对高层建筑在真实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和层间位移角分布规律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脉动下,高层建筑以一阶模态频率为主导.结构竖向振动中低频成分,实则为结构的平动分量和扭转分量.在短持时脉冲地震输入下,结构呈现出“强迫振动”特征;而当短持时脉冲地震结束后,结构才真正呈现出“自由振动”特征.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随着峰值地面加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规范由于未充分考虑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对主体结构的约束作用,有限元计算的层间位移角普遍大于实际地震监测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脉动测试 地震监测 层间位移角 峰值地面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非平稳地震动随机场的时-频域混合降维模拟
4
作者 姜云木 刘章军 +1 位作者 刘子心 阮鑫鑫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86-1994,共9页
本研究在过滤白噪声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一种全非平稳地震动随机场的时-频域混合降维建模方法,有效突破了传统模型仅能模拟地震动过程而无法刻画地震动场的局限性。具体地,针对过滤白噪声模型中脉冲响应函数难以直接体现地震... 本研究在过滤白噪声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一种全非平稳地震动随机场的时-频域混合降维建模方法,有效突破了传统模型仅能模拟地震动过程而无法刻画地震动场的局限性。具体地,针对过滤白噪声模型中脉冲响应函数难以直接体现地震动随机场空间相干性的问题,通过引入本征正交分解-降维模拟方法,实现了具有空间相干性的白噪声随机向量过程频域表达。应用地震动随机场不同作用点处的脉冲响应函数和调制函数对相应的白噪声分量过程滤波调幅,实现了全非平稳地震动随机场的时-频域高效降维表达。数值算例分别从均值、标准差、自/互相关函数以及反应谱、相干函数等方面验证了全非平稳地震动随机场时-频域混合降维模型的精确性和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随机场 过滤白噪声 本征正交分解 时-频域表达 降维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房屋建筑地震风险调查实用方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迅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27,共5页
地震风险调查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然而目前还缺少简便实用的调查方法。历史地震震害是最好的老师,作者多年专注于汶川地震研究。基于震害类比、实验验证和理论分析,总结提炼出工程结构抗震能力“散、脆、偏、单”评估法,深... 地震风险调查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然而目前还缺少简便实用的调查方法。历史地震震害是最好的老师,作者多年专注于汶川地震研究。基于震害类比、实验验证和理论分析,总结提炼出工程结构抗震能力“散、脆、偏、单”评估法,深入分析了权重最高的“偏”的物理机制,编制了便于实际操作的风险调查表。研究结果可供城乡地震风险调查和结构抗震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风险 震害经验 内力分配 抗震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桥墩地震损伤破坏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孙治国 张震威 +1 位作者 王东升 贾俊峰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共7页
桥墩中配制竖向无黏结预应力筋是实现其地震损伤控制的有效手段,为研究采用ANSYS软件的无黏结预应力筋混凝土桥墩地震损伤破坏分析方法,基于4个桥墩的拟静力试验结果,建立其滞回性能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将模拟得到的桥墩混凝土开裂破坏情... 桥墩中配制竖向无黏结预应力筋是实现其地震损伤控制的有效手段,为研究采用ANSYS软件的无黏结预应力筋混凝土桥墩地震损伤破坏分析方法,基于4个桥墩的拟静力试验结果,建立其滞回性能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将模拟得到的桥墩混凝土开裂破坏情况、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残余位移、刚度、预应力筋应力等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基于ANSYS软件可以很好的模拟此类桥墩的地震损伤破坏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桥墩 地震损伤控制 无黏结预应力筋 有限元分析 滞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置耗能角钢的摇摆-自复位桥梁双柱墩地震易损性分析
7
作者 孙治国 王严信 +2 位作者 董召先 李宏男 王东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96-1903,共8页
为评估设置耗能角钢的摇摆-自复位桥梁双柱墩的抗震能力,本文建立该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定义和量化双柱墩不同损伤状态和损伤指标。本文从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选取16条近断层地震动,基于增量动力分析,得到该结构的地震响应。... 为评估设置耗能角钢的摇摆-自复位桥梁双柱墩的抗震能力,本文建立该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定义和量化双柱墩不同损伤状态和损伤指标。本文从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选取16条近断层地震动,基于增量动力分析,得到该结构的地震响应。基于最小二乘法,对得到的增量动力分析曲线进行对数回归分析,计算结构不同损伤状态的超越概率及易损性曲线。研究表明:当地面峰值加速度为0.1 g时,外置耗能角钢与耗能钢筋屈服的超越概率分别为34%和22%;当峰值加速度为0.4 g时,外置耗能角钢与耗能钢筋失效的超越概率分别为6%和11%,而预应力筋未屈服;当峰值加速度为1.0 g时,外置耗能角钢和耗能钢筋失效的概率分别达到85%和91%,桥墩发生倒塌的概率为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自复位 双柱墩 增量动力分析 对数回归分析 超越概率 易损性曲线 角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定6.8级地震典型震害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俊 郭迅 +3 位作者 罗若帆 董孝曜 董策 张钦哲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0-199,共10页
对四川泸定6.8级地震极震区中磨西镇和得妥镇的建筑物进行震害调查与分析,发现具有“散、脆、偏”特性的建筑物破坏严重,而具备完好抗震构造措施的砌体结构、结构布置具备“匀”思想的建筑物震害较轻。基于“变形饱和”建筑物致灾机理... 对四川泸定6.8级地震极震区中磨西镇和得妥镇的建筑物进行震害调查与分析,发现具有“散、脆、偏”特性的建筑物破坏严重,而具备完好抗震构造措施的砌体结构、结构布置具备“匀”思想的建筑物震害较轻。基于“变形饱和”建筑物致灾机理和泸定地震震害调查结果,将建筑物常见的结构布置划分为5种典型形式:全硬脆轴线结构、全弱延轴线结构、全弱脆轴线结构、普通结构和具有“偏中带匀”特点的硬脆与弱延混搭结构,分析每种形式对应的震害表现及其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全硬脆轴线结构、全弱延轴线结构和具有“偏中带匀”特点的硬脆与弱延混搭结构因未到达“变形饱和点”,震害表现极轻,几乎无可见裂缝,而其他2种结构布置形式的建筑均出现破坏,甚至倒塌。最后,结合“变形饱和”致灾机理对房屋抗震设计理念提出“匀”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塌机理 震害调查 变形饱和 泸定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相位差谱的全非平稳地震动建模 被引量:1
9
作者 吕庆霞 刘章军 +1 位作者 姜云木 刘子心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148,共10页
为合理表征地震动过程的全非平稳性和随机性,发展了一类基于相位差谱和功率谱结合的随机地震动模型。首先,阐明了相位差与地震动全非平稳性的关系,并利用实测强震记录,进行相位差谱模型参数的识别及统计分析。其次,采用确定性和随机性... 为合理表征地震动过程的全非平稳性和随机性,发展了一类基于相位差谱和功率谱结合的随机地震动模型。首先,阐明了相位差与地震动全非平稳性的关系,并利用实测强震记录,进行相位差谱模型参数的识别及统计分析。其次,采用确定性和随机性参数的功率谱模型,分别获得确定性参数的取值以及随机性参数的归一化最优概率分布。最后,通过选取基本随机参数的代表性点集,获得相应的地震动加速度代表性时程集合。研究结果表明:仅需2个或4个基本随机变量即可模拟具有自然变异性及丰富概率信息的地震动加速度过程,且模拟所得的加速度反应谱与实测强震记录拟合良好,为应用概率密度演化理论进行复杂工程结构的随机地震反应及抗震可靠性精细化分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相位差谱 功率谱 随机参数 参数识别 实测强震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过滤白噪声模型的地震动时域降维表达
10
作者 刘章军 范颖霏 +2 位作者 姜云木 阮鑫鑫 刘子心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93-1500,共8页
随机地震动模拟一般有频域和时域两大类方法。本文基于单重过滤白噪声时域模型,建议了平稳地震动过程和全非平稳地震动过程模拟的时域表达。本质上,时域表达可视为一系列标准正交随机变量所调制的确定性函数的线性叠加,而正交随机变量... 随机地震动模拟一般有频域和时域两大类方法。本文基于单重过滤白噪声时域模型,建议了平稳地震动过程和全非平稳地震动过程模拟的时域表达。本质上,时域表达可视为一系列标准正交随机变量所调制的确定性函数的线性叠加,而正交随机变量集则可定义为随机正交函数形式来实现高效降维。为此,通过引入三类随机正交函数,即非高斯型的Legendre正交多项式、Hartley正交基和高斯型的Hartley正交基,均可实现仅用一个基本随机变量在时域模型上精细表达地震动加速度过程。平稳地震动过程的数值算例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且优于Monte Carlo方法;全非平稳地震动的算例分析则表明了本文方法的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过程 时域表达 过滤白噪声 降维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滇甘陕地区地震的加速度峰值比和竖向反应谱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培培 王振宇 +1 位作者 薄景山 谢志南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8-154,共7页
本文以国内川滇甘陕地区263个有详细场地资料的强震台站获得的802组地震动加速度记录为基础,研究了该地区加速度峰值比的总体分布特征,分别探讨了震中距和震级对加速度峰值比的影响特征,按照水平反应谱的标定方法对竖向反应谱进行标定... 本文以国内川滇甘陕地区263个有详细场地资料的强震台站获得的802组地震动加速度记录为基础,研究了该地区加速度峰值比的总体分布特征,分别探讨了震中距和震级对加速度峰值比的影响特征,按照水平反应谱的标定方法对竖向反应谱进行标定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竖向与水平向加速度峰值比的概率分布总体服从极值Ⅱ型分布,加速度峰值比均值为0.6,加速度峰值比≤0.65的累积频率为64%;Ⅱ类场地的加速度峰值比随震中距增大而减小;大震近场的加速度峰值比基本上远高于0.65;最后本文给出了不同场地类别下竖向反应谱特征参数,并与水平向反应谱特征参数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峰值比 场地类别 竖向反应谱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廊式教学楼自振周期测试与分析
12
作者 阿拉塔 郭迅 +2 位作者 罗若帆 董孝曜 王波 《震灾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9-408,共10页
根据现有的抗震设计方法,结构基本周期是确定设计地震力大小的关键因素。中小学外廊式教学楼在历次地震中均表现出较严重的震害。为研究教学楼实际自振周期与结构设计模型的差异,本文选取4栋典型的外廊式教学楼,采用脉动法测试结构一阶... 根据现有的抗震设计方法,结构基本周期是确定设计地震力大小的关键因素。中小学外廊式教学楼在历次地震中均表现出较严重的震害。为研究教学楼实际自振周期与结构设计模型的差异,本文选取4栋典型的外廊式教学楼,采用脉动法测试结构一阶平动和扭转的固有周期,并根据原设计图纸复现了结构计算模型。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实测纵横向自振周期较经验公式估算的周期小,相差范围在8.9%~28.0%,且经验公式估算的周期介于实测值与结构分析软件计算值之间。填充墙的数量和布置形式会对结构3个方向的自振周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填充墙对横向的刚度作用远大于纵向,同时横墙也使结构抗扭刚度得到极大的提高。不考虑填充墙的计算模型和经验公式均无法同时准确评估3个方向的自振周期。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与填充墙的分布形式和连接方式都有重要的联系,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填充墙的布置及参与工作状态,才能准确评估结构抗震设计及结构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廊式教学楼 脉动测试 自振周期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滇甘陕地区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振宇 赵培培 +1 位作者 谢志南 薄景山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8-203,共6页
研究我国川滇甘陕地区Ⅱ类场地的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参数以及主要因素对其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反应谱的分析,本文基于Newmark-Hall模型计算的加速度谱的拐点周期,分析两个拐点周期随震中距和震级的变化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最... 研究我国川滇甘陕地区Ⅱ类场地的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参数以及主要因素对其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反应谱的分析,本文基于Newmark-Hall模型计算的加速度谱的拐点周期,分析两个拐点周期随震中距和震级的变化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应用差分进化算法拟合出长周期的衰减指数。其结果表明:2个拐点周期随着震中距和震级的增大而增大;震中距和震级对于2个拐点周期的相关性基本处于偏弱的水平,表明这两个拐点周期随着震级和震中距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不适合采用单一的震级和震中距来确定设计谱的拐点周期;特征周期T_(g)和第二下降段特征周期T_(D)的线性相关性较弱,现有的抗震规范中以特征周期来确定第二下降段特征周期的线性模型并不适合于长周期反应谱。根据该地区Ⅱ类场地的统计平均值,本文给出了2个拐点周期的建议值。最后由差分进化算法拟合平均谱给出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的衰减指数的建议值,以供抗震规范修订时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反应谱 长周期地震动 特征周期 衰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砌体结构中哑铃形墙体内力及变形集中效应分析
14
作者 罗若帆 郭迅 +2 位作者 董孝曜 武继皎 阿拉塔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63,共9页
基于实际震害与构件受力特征,提出以开间中线划分墙体单元,形成哑铃形构件。为验证哑铃形构件在受力过程中存在内力和变形集中现象,设计了等初始刚度的矩形和哑铃形构件拟静力试验,测试墙体剪应变和关键位置的相对位移。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实际震害与构件受力特征,提出以开间中线划分墙体单元,形成哑铃形构件。为验证哑铃形构件在受力过程中存在内力和变形集中现象,设计了等初始刚度的矩形和哑铃形构件拟静力试验,测试墙体剪应变和关键位置的相对位移。研究结果表明:哑铃形构件率先发生剪切破坏,破坏集中于窗间墙,楼板沿哑铃形构件一端垂直塌落。哑铃形构件截面剪应变明显高于矩形构件,且随着位移的增大,应变比值逐渐增大。窗间墙上下侧的相对位移显示,随着加载位移增大,窗上墙与窗间墙的位移比值逐渐减小,而窗间墙和窗下墙的位移比值逐渐增大。应变和位移数据均表明,哑铃形构件在变形过程中,内力和变形均逐渐向窗间墙集中。基于分析结果,对砌体结构和框架-砌体混杂式结构的破坏倒塌机制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哑铃形构件 内力及变形集中 混杂式结构 倒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震记录的多维地震动降维建模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章军 姜云木 +1 位作者 刘子心 岳庆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44-251,共8页
地震动具有多维性,如何合理建立多维地震动是复杂工程结构精细化抗震分析的基础。首先,以1 766组实测多维强震记录为依据,建议了一类多维地震动的迟滞相干函数模型;其次,研究地震动平动分量在幅值、持时及频谱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多维地... 地震动具有多维性,如何合理建立多维地震动是复杂工程结构精细化抗震分析的基础。首先,以1 766组实测多维强震记录为依据,建议了一类多维地震动的迟滞相干函数模型;其次,研究地震动平动分量在幅值、持时及频谱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多维地震动的演变功率谱模型;最后,基于本征正交分解的随机向量过程降维方法,实现了仅用两个基本随机变量即可有效模拟多维地震动过程。数值算例表明,降维方法生成的多维地震动代表性时程具有良好效率,且平动分量的相干性、反应谱以及幅值谱均与实测记录拟合一致,验证了多维地震动降维模型的精确性和工程适用性。同时,采用降维方法生成的多维地震动代表性时程具有赋得概率,并构成一个完备的概率集,可与概率密度演化理论相结合,进而为复杂工程结构抗震可靠性精细化评价提供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地震动 实测强震记录 相干函数 演变功率谱 降维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泰公主墓壁画病害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志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8-163,共6页
古代壁画盐害问题多年来一直没有透彻的认识,影响了病害治理的“对症下药”。唐代永泰公主墓壁画处于黄土层的斜坡墓道两侧及墓室四周和顶棚,自发掘以来,某些部位壁画损害严重,主要表现为盐害。然而,环境中施害的盐可能有多种,到底是哪... 古代壁画盐害问题多年来一直没有透彻的认识,影响了病害治理的“对症下药”。唐代永泰公主墓壁画处于黄土层的斜坡墓道两侧及墓室四周和顶棚,自发掘以来,某些部位壁画损害严重,主要表现为盐害。然而,环境中施害的盐可能有多种,到底是哪种盐以及通过什么机制造成盐害,这些关键问题为业内重点关注。通过总结前人成果并设计实施了有针对性的实验,指出硫酸钠结晶与非结晶相变引起体积胀缩是壁画盐害的最主要原因。含硫酸钠土层(以地仗层为代表)的松胀变化与温度和湿度两个因素有关。温度从高到低,硫酸钠结晶,体积膨胀,反之松弛;硫酸钠湿度从高到低,硫酸钠结晶,反之松弛。如果通过实验找到某个温度和湿度,使硫酸钠处于非结晶状态,然后保持温度和湿度恒定,就可以避免硫酸钠相变,对壁画的损害将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画 盐害 硫酸钠 相变 永泰公主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漾濞6.4级地震外廊式教学楼震害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罗若帆 郭迅 +3 位作者 阿拉塔 王波 齐芳月 董孝曜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63,共11页
外廊式教学楼是中小学校典型的建筑形式。汶川地震后,外廊式教学楼震害引起大量研究人员重视。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本文作者详细调查了位于漾濞县的4所典型框架结构外廊式教学楼,以震害较为严重的漾... 外廊式教学楼是中小学校典型的建筑形式。汶川地震后,外廊式教学楼震害引起大量研究人员重视。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本文作者详细调查了位于漾濞县的4所典型框架结构外廊式教学楼,以震害较为严重的漾濞一中和花椒园小学为例,分析了结构各部位发生破坏的原因。以震害现象为佐证,得出以下结论:由于横墙的约束,楼板沿纵向平动,各轴构件的本构关系可在同一坐标系下进行对比分析,结构破坏取决于构件沿纵向的极限位移。并在此基础上,从新的角度探讨了多层建筑的抗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6.4级地震 外廊式教学楼 震害调查 震害分析 抗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强度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破坏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孙志诚 郭迅 陈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4期14157-14165,共9页
弯曲破坏、剪切破坏是钢筋混凝土柱的一种典型震害形式,为研究不同强度钢筋的钢筋混凝土(reinforce concrete,RC)框架柱抗震性能,进行了两组剪跨比为3,共12根柱的1/4缩尺平面框架拟静力试验。对其破坏形态,延性以及应变,抗剪、抗弯承载... 弯曲破坏、剪切破坏是钢筋混凝土柱的一种典型震害形式,为研究不同强度钢筋的钢筋混凝土(reinforce concrete,RC)框架柱抗震性能,进行了两组剪跨比为3,共12根柱的1/4缩尺平面框架拟静力试验。对其破坏形态,延性以及应变,抗剪、抗弯承载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钢筋强度对柱的破坏模式有影响,配置高强度钢筋的框架柱以剪切破坏为主,延性较差,滞回曲线“捏拢现象”明显,呈纺锤形,属于脆性破坏;配置低强度钢筋的框架柱以弯曲破坏为主,表现出较好的延性特征和耗能性能,破坏前有明显的变形,且柱应变为另一试验的1/2。另外根据两组试验相关参数进行不同钢筋屈服强度、不同混凝土等级的抗弯及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计算;引入钢筋与混凝土的匹配度系数α作为衡量柱破坏模式的参数:α<0.46时,柱会发生弯曲破坏;α>0.48时,柱发生剪切破坏。因此在RC框架柱的抗震设计中,所配置钢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的匹配度问题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柱 拟静力试验 钢筋强度 匹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动下摇摆-自复位桥墩连续梁地震反应 被引量:4
19
作者 葛超洋 孙治国 +1 位作者 付建宇 王东升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124,共12页
为讨论近断层地震动下摇摆-自复位(Rocking Self-Centering,RSC)桥墩连续梁的地震反应及其抗震优缺点。基于OpenSees有限元分析平台讨论了RSC桥墩三维建模方法,通过对6个试验构件的模拟,比较模拟与试验桥墩滞回曲线、预应力筋最大应力... 为讨论近断层地震动下摇摆-自复位(Rocking Self-Centering,RSC)桥墩连续梁的地震反应及其抗震优缺点。基于OpenSees有限元分析平台讨论了RSC桥墩三维建模方法,通过对6个试验构件的模拟,比较模拟与试验桥墩滞回曲线、预应力筋最大应力等指标,验证了模型准确性。建立设置RSC桥墩和普通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桥墩的上部结构相同的两座连续梁桥,输入3组含有强速度脉冲的近断层地震波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对比其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在0.4 g近断层地震动下,RSC桥墩与普通RC桥墩相比,RSC桥墩的最大位移角为普通RC桥墩的78.1%~97.6%,墩底曲率延性系数仅为普通RC桥墩的24.0%~34.0%,减小了桥墩的最大变形,也减轻了桥墩地震损伤,不利的一点是使用RSC桥墩会导致支座位移增大。RSC桥墩震后的残余位移较小,且预应力筋处于弹性受力阶段,为实现震后桥梁功能的快速恢复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摇摆-自复位桥墩 非线性时程分析 近断层地震动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设落地剪力墙对框架结构地震剪力分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若帆 王波 +1 位作者 郭迅 范晓庆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5-594,共10页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倒塌机理,验证基于内力分配得到的抗倒塌措施的合理性,设计2组缩尺比例为1∶4的框架结构模型并开展振动台对比试验,单次双向输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1.0 g,分析地震作用下填充墙-框架结构变形模式和...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倒塌机理,验证基于内力分配得到的抗倒塌措施的合理性,设计2组缩尺比例为1∶4的框架结构模型并开展振动台对比试验,单次双向输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1.0 g,分析地震作用下填充墙-框架结构变形模式和破坏特点,对比分析有、无落地剪力墙框架结构柱间内力分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填充墙影响框架结构整体变形及柱破坏模式,横向满砌填充墙约束结构扭转变形,即使在双向地震作用下,偏心结构也未发生扭转;由于窗下半高连续填充墙的约束作用,窗间柱抗侧刚度变大,在地震作用下承担的地震剪力是不受半高连续填充墙约束柱的6~8倍;设置落地剪力墙可优化底层柱间地震剪力分配,使框架柱地震剪力分配趋于均匀,避免结构因“凝震聚力”而发生倒塌,实现“大震不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地震倒塌 剪力墙 内力分配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