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哲学的辩证逻辑与实现方式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全文 王国平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27,共6页
马克思作为启蒙运动之子和现代性的批判者,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性的危机和困境,在批判的基础上为处于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中的国家指出了有别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可能性发展路径。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初级阶段,面对现代化进程中... 马克思作为启蒙运动之子和现代性的批判者,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性的危机和困境,在批判的基础上为处于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中的国家指出了有别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可能性发展路径。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初级阶段,面对现代化进程中所产生的现代性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体现的现代性思想可以提供给我们解析现实的需要。在马克思看来,现代性具有两个基本要素:理性和自由。现代性之所以出现危机正是因为人类对这两个基本要素理解的偏差,过分地强调了工具理性,进而才导致了严重的现代性危机。马克思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用实践的哲学观点实现了科学认识方法与价值认识方法的辩证统一,开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现代性 辩证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执政者的长效机制构建
2
作者 李全文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27,共4页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执政者是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程的重要部分,具有多个层面的价值和功能。当前由于受到国内外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执政者工作在培养的价值取向、理念、内容、模式与方式、机制与途径...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执政者是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程的重要部分,具有多个层面的价值和功能。当前由于受到国内外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执政者工作在培养的价值取向、理念、内容、模式与方式、机制与途径、平台等层面均还存在诸多不足的地方。鉴于此,我们应该构建中国化与国际化并举的价值取向,树立现代政治教育与培养理念,重构复合创新型的培养内容,建构起教育和实践的多元化培养模式,努力开发各种培养平台和途径,从而形成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执政者培养的长效机制,推动这项工程科学化和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青年 马克思主义执政者 机制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关于“五大发展理念”研究述评 被引量:33
3
作者 朱宗友 张继龙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1-160,共10页
"五大发展理念"提出后,学界从其形成、内涵、特征、逻辑关系、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存在不足。进一步研究"五大发展理念",在内容和研究方法上,要多维度阐释,运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 "五大发展理念"提出后,学界从其形成、内涵、特征、逻辑关系、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存在不足。进一步研究"五大发展理念",在内容和研究方法上,要多维度阐释,运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在内在逻辑关系上,要运用辩证思维,从纵横两方面进行揭示;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形成过程上,既要整体考察其形成,又要考察每个方面的形成与发展;在五大发展理念的价值上,既要阐明其理论价值,又要阐明其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大发展理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构建“三不”反腐机制思想探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朱宗友 季正聚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41,共7页
习近平的"三不"反腐机制思想内涵丰富深刻。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是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基础;构建"不能腐"的防范机制是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根本;构建"不想腐"的保障机制是深入推进反腐败... 习近平的"三不"反腐机制思想内涵丰富深刻。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是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基础;构建"不能腐"的防范机制是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根本;构建"不想腐"的保障机制是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三不”反腐机制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魂”的教育意蕴:柏拉图生命教育思想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建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8-121,共4页
苏格拉底、柏拉图主张的"灵魂"概念,与现代人语境中的"精神""心灵"基本同义,是生命中最为宝贵的部分和人最为真实的存在,具有知情意作用和自我克制能力。然而灵魂一旦与肉体结合,极易使人沉湎于感觉欲望... 苏格拉底、柏拉图主张的"灵魂"概念,与现代人语境中的"精神""心灵"基本同义,是生命中最为宝贵的部分和人最为真实的存在,具有知情意作用和自我克制能力。然而灵魂一旦与肉体结合,极易使人沉湎于感觉欲望和种种非理性的纠缠。柏拉图因而呼吁人应当:"关怀灵魂""自我检查";明辨善恶,正确评价苦乐,使灵魂保持健康运行;控制情欲,达到自我克制。在"善"的引导下,通过理智学习,达到"转向灵魂"。柏拉图对人性的缜密考察和对生命善良的疾呼,或可视为引导现代人寻求真实生命的指路明灯,以及开展生命教育的理论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魂 善恶 学习 生命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位改革中权力观负向转移的典型表现与消解之策
6
作者 闫玉联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9-101,共3页
单位改革中权力观负向转移的典型表现是:"有权就有一切"的价值观;竭尽全力谋求获得权力;只唯上,权大于法、大于实;追求特权,权力寻租。单位改革中权力观负向转移的成因主要是受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影响,权力制约和监督不到位,法... 单位改革中权力观负向转移的典型表现是:"有权就有一切"的价值观;竭尽全力谋求获得权力;只唯上,权大于法、大于实;追求特权,权力寻租。单位改革中权力观负向转移的成因主要是受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影响,权力制约和监督不到位,法治建设落实不到位等。因此,单位改革中权力观负向转移的消解之策是: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程序正义,把权力约束在制度的牢笼中;加强掌权者的作风建设,摆脱权力观负向转移;以权利抑制权力观负向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 改革 权力观 负向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皖江地区的茶叶生产
7
作者 董明 《农业考古》 2016年第5期244-253,共10页
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在饮茶风气的流行促使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支撑下,皖江地区的茶叶生产非常兴盛。这一时期,皖江地区的茶树种植区域分布广、茶叶精品与种类增加、茶农与茶商增多、茶叶产量不断增大、茶叶生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 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在饮茶风气的流行促使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支撑下,皖江地区的茶叶生产非常兴盛。这一时期,皖江地区的茶树种植区域分布广、茶叶精品与种类增加、茶农与茶商增多、茶叶产量不断增大、茶叶生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和推动唐宋时期皖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 皖江地区 茶叶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