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美术教育与民间美术的现代传承 被引量:5
1
作者 吴从瑞 江文淼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21-124,共4页
高校美术教育作为传承、发展民间美术的重要载体,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应正视高校美术教育在传承与发展民间美术过程中的不足和困境,通过构建完整民间美术课程体系,强化师资培训与完善激励机制等,真正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到实处。
关键词 民间美术 高校 美术教育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阳剪纸艺术的现代延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郭艳 李长福 《蚌埠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26-128,共3页
阜阳剪纸作为淮河流域中游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其艺术特色与我国其它地区的剪纸风格有较大区别,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影响,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在对阜阳剪纸全面、客观认识的基础上,对其现... 阜阳剪纸作为淮河流域中游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其艺术特色与我国其它地区的剪纸风格有较大区别,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影响,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在对阜阳剪纸全面、客观认识的基础上,对其现代发展方向做出思考。在继承传统风格、保持艺术特色的同时,寻求与本土设计的碰撞点,探索在设计领域的延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阳剪纸 艺术特色 现代延展 设计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美术学创新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许艳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202-203,共2页
发展是事物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原因,任何事物都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取得新发展,才能不断的更新自我,这就需要实现创新性发展。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大以及素质教育的迅猛推进,使得美术学专业旧的培养模式和发展路径已不能适应... 发展是事物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原因,任何事物都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取得新发展,才能不断的更新自我,这就需要实现创新性发展。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大以及素质教育的迅猛推进,使得美术学专业旧的培养模式和发展路径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只有通过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发展路径,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课程体系建设的规范性,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而实现美术学专业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 美术学 创新发展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衍生品的策略性选择与开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阜阳剪纸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江文淼 《艺术探索》 2014年第5期87-89,5,共3页
艺术衍生品作为一种由艺术品派生而来的新型商品,具有较强艺术性与附加价值。当代文化背景下,应选择情感寄托性、文化包容性与传承脆弱性于一体的艺术样式为母体,通过多角度参与,进行立体式研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阜阳剪纸作为安徽历史悠... 艺术衍生品作为一种由艺术品派生而来的新型商品,具有较强艺术性与附加价值。当代文化背景下,应选择情感寄托性、文化包容性与传承脆弱性于一体的艺术样式为母体,通过多角度参与,进行立体式研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阜阳剪纸作为安徽历史悠久及鲜明地域性、实用性、审美性兼备的艺术样式,无疑是打通衍生品策略性选择与开发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化 阜阳剪纸 艺术衍生品 选择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旅游资源研究——以淮河流域民间美术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森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6年第11期29-33,共5页
"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优化并调整产业结构,避免我国经济的"硬着陆"。在此背景下,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旅游资源有其必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激励政策,吸引大量的人才流动;二是资本配置方面,淘... "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优化并调整产业结构,避免我国经济的"硬着陆"。在此背景下,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旅游资源有其必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激励政策,吸引大量的人才流动;二是资本配置方面,淘汰落后产能;三是在技术创新方面搞好新产品研发等;四是政府减政放权。搞文化旅游是今后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工作的主要方式,也是"供给侧改革"要求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即定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淮河流域民间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游憩网络空间景观交互性设计研究——以淮河文化线路阜阳段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丁明静 李峻峰 刘馨蕊 《安徽建筑》 2019年第5期161-165,共5页
阜阳市游憩网络的构建,依托淮河文化线路,从外部衔接和内部机制整合两个方面分析阜阳市游憩网络空间建构的机制和实施途径。以淮河文化线路阜阳段为核心,结合滨水游径和湿地保护带为载体空间,以景观交互性设计理念对阜阳市游憩网络建设... 阜阳市游憩网络的构建,依托淮河文化线路,从外部衔接和内部机制整合两个方面分析阜阳市游憩网络空间建构的机制和实施途径。以淮河文化线路阜阳段为核心,结合滨水游径和湿地保护带为载体空间,以景观交互性设计理念对阜阳市游憩网络建设实践提供优化对策。通过对交互要素的设计,营造不同程度的游径参与体验,借此平衡游憩需求与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的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通过游憩节点的选择、游憩线路的联接和交互设计优化,构建兼具人文繁荣、滨水景观重塑及生态功能的城市游憩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线路 线性空间 游径 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性民间美术在安徽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郭艳 《蚌埠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39-43,共5页
以地域性民间美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为探讨对象,在对皖北、江淮、皖南三大区域民间美术地域特色进行识读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将安徽民间美术转化为设计要素并在城市景观中再生运用。对安徽民间美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现状进行分... 以地域性民间美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为探讨对象,在对皖北、江淮、皖南三大区域民间美术地域特色进行识读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将安徽民间美术转化为设计要素并在城市景观中再生运用。对安徽民间美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地域性民间美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再生原则以及在典型城市景观载体中的实施策略,让民众在地域性城市景观设计中找到认同感、归属感,使城市景观成为地域文脉延承的物质载体和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性 民间美术 城市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美术习得中“兴趣”因素的激发 被引量:2
8
作者 华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4年第1期88-90,共3页
“兴趣”因素虽然属于个体的一种心理表征,但它在导致目标实现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在美术知识与技能的习得中,让学习者保持恒久而强烈的兴趣显得特别重要。作为个人行为与心理活动,在教学中激发兴趣确实是困难的,但我们又必... “兴趣”因素虽然属于个体的一种心理表征,但它在导致目标实现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在美术知识与技能的习得中,让学习者保持恒久而强烈的兴趣显得特别重要。作为个人行为与心理活动,在教学中激发兴趣确实是困难的,但我们又必须设法去努力。本文通过对影响兴趣因素的相关条件的分析,归引出激发兴趣因素的一些途径,期望它能对我们的美术教学产生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教育 美术习得 学习兴趣 相关条件 激发途径 学习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美术教育应加强构成及工艺美术教育 被引量:1
9
作者 尹健君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2年第3期44-47,共4页
长期以来,基础美术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被冲淡,而且教材也存在着先天不足,发挥不了培养审美文化素养,传授审美文化精神的作用,更谈不上"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材中绘画内容的份量比构成及工艺美术... 长期以来,基础美术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被冲淡,而且教材也存在着先天不足,发挥不了培养审美文化素养,传授审美文化精神的作用,更谈不上"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材中绘画内容的份量比构成及工艺美术设计的内容份量多。必须更新,改变这种面貌,从美术课等于绘画课的观念中走出来,让基础美术教育成为激发学生创造潜能,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起到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基础美术教育中加强构成及工艺美术课的教学内容,让同学们在"做做玩玩"中培养兴趣和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美术教育 创造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 工艺美术设计 素质教育 实践能力 学生 创造意识 教学内容 动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地方文化拓展美术课程资源 被引量:1
10
作者 郝亚丽 《美术教育研究》 2012年第11期110-112,共3页
地方文化承载着地方特色与独特的审美倾向,是重要的地方美术课程资源。我们可以通过学校层面、教师层面、教学模式层面、具体操作层面的多维路径尝试创建本土化美术教育体系,在现代教育背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找寻美术教育与地... 地方文化承载着地方特色与独特的审美倾向,是重要的地方美术课程资源。我们可以通过学校层面、教师层面、教学模式层面、具体操作层面的多维路径尝试创建本土化美术教育体系,在现代教育背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找寻美术教育与地方文化的契合点,这对美术教育的创新改革、本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人才培养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文化 美术课程资源 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艺术的真实性及其对美术教育的启示
11
作者 郝亚丽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39-141,共3页
在美术教育中长期存在一种认识就是把美术简单地等同于技艺训练,认为艺术的真实性即是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然而在西方美学史及美术史中,关于"摹仿"的含义也是极为宽泛和丰富的。对艺术真实性这一问题的澄清,将有利于推进美... 在美术教育中长期存在一种认识就是把美术简单地等同于技艺训练,认为艺术的真实性即是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然而在西方美学史及美术史中,关于"摹仿"的含义也是极为宽泛和丰富的。对艺术真实性这一问题的澄清,将有利于推进美术教育朝着多元化、丰富性、创造性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 真实性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术教师教育中新媒体艺术教育的缺失与偏离
12
作者 郝亚丽 万竹青 《蚌埠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77-80,共4页
从艺术本体的新变化和基础美术教育的发展来看,美术教师教育专业融入新媒体艺术教育有其必要性。然而新媒体艺术教育中却出现了缺失与偏离的现状,针对这种状况可以尝试通过完善课程结构、加强师资建设;增加课时、补充设备;增加教育观摩... 从艺术本体的新变化和基础美术教育的发展来看,美术教师教育专业融入新媒体艺术教育有其必要性。然而新媒体艺术教育中却出现了缺失与偏离的现状,针对这种状况可以尝试通过完善课程结构、加强师资建设;增加课时、补充设备;增加教育观摩和实践机会;丰富文化与审美内涵等方式推进美术教师教育专业新媒体艺术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教师教育 新媒体艺术 教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美术教育的哲学审视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秀娜 《美术教育研究》 2012年第5期68-70,共3页
美术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它既属于艺术活动的一部分,又属于教育活动的一部分。从本质上看,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教育与训练。美术教育的哲学基础主要体现在:自由是美术教育的本真所在,创造性思维是美术教育的动力,实践... 美术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它既属于艺术活动的一部分,又属于教育活动的一部分。从本质上看,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教育与训练。美术教育的哲学基础主要体现在:自由是美术教育的本真所在,创造性思维是美术教育的动力,实践是美术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 美术教育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性及传承发展探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飚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1期182-184,共3页
阜阳民间剪纸艺术是阜阳民间工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性。阜阳民间剪纸艺术是阜阳人民民间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表现出民间剪纸艺术的朴拙美、夸张美、情感美等独特的审美性。随着现代工业技术与信息化的发... 阜阳民间剪纸艺术是阜阳民间工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性。阜阳民间剪纸艺术是阜阳人民民间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表现出民间剪纸艺术的朴拙美、夸张美、情感美等独特的审美性。随着现代工业技术与信息化的发展,阜阳传统剪纸艺术存在技艺传人培养机制缺乏、剪纸作品复制现象严重、传统民间剪纸文化的启蒙样式缺失等问题,应探索阜阳民间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的路径,以促进阜阳文化建设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阳 民间剪纸艺术 审美性 传承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师美术学专业水彩综合媒材多元建构与创作意识培养
15
作者 庞宗超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271-273,共3页
地方师范类高校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将绘画基础课与创作课相分离,教学内容单一且轻"艺"重"技",不利于学生创意思维的拓展和创作意识的提升,与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及新课改精神不相符合。水彩课既是基础课也... 地方师范类高校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将绘画基础课与创作课相分离,教学内容单一且轻"艺"重"技",不利于学生创意思维的拓展和创作意识的提升,与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及新课改精神不相符合。水彩课既是基础课也是主干课,和其他专业课程联系最为紧密,因此在水彩课中融入创作意识和综合媒材的多元建构,可以使学生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培养学生跨学科、跨画种的综合专业能力和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彩 创新思维 创作意识 综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服饰中的中国画元素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瀛 于易清 《艺术设计研究》 2008年第S1期10-12,共3页
明代是中国古代服饰空前繁荣的一个朝代,形制严谨、成就斐然;明代也是中国画艺术发展的顶峰时期。这两者之间是有联系的——服饰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呈现了当时的中国画元素。本文通过考察明代服饰中丝织、刺绣和印染这三种样本,可以看出... 明代是中国古代服饰空前繁荣的一个朝代,形制严谨、成就斐然;明代也是中国画艺术发展的顶峰时期。这两者之间是有联系的——服饰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呈现了当时的中国画元素。本文通过考察明代服饰中丝织、刺绣和印染这三种样本,可以看出明代服饰发展中中国画元素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服饰 中国画 丝织 刺绣 印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尔丹静物油画的语言与审美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程瑞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42-143,共2页
夏尔丹的静物画静穆朴素,在18世纪的路易十五的那个崇尚奢华的时代,尤其显得醇美动人。当洛可可艺术盛行之时,夏尔丹却用他平静的目光投向那些平凡而普通生活用品,并从中发掘出不平凡的美。夏尔丹的静物画是西方美术史上关于静物画这一... 夏尔丹的静物画静穆朴素,在18世纪的路易十五的那个崇尚奢华的时代,尤其显得醇美动人。当洛可可艺术盛行之时,夏尔丹却用他平静的目光投向那些平凡而普通生活用品,并从中发掘出不平凡的美。夏尔丹的静物画是西方美术史上关于静物画这一分支上的一个绝对高峰,是我们今天学习传统油画的共性语言的一个优秀的范本之一。本文将从夏尔丹的油画语言特点和审美价值两个方面进行相对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以图寻找到连接传统油画语言的密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尔丹 油画静物 语言分析 审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传播语境下传统春节视觉符号的“再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章顺凯 《艺术探索》 2013年第2期109-110,共2页
春节视觉符号是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传播媒介的出现要求我们对传统春节视觉符号进行"再设计",融合时代特点,赋予其新形象、新内涵,同时,提炼核心视觉符号,完善春节视觉符号体系,设计与新兴传播媒介相适应的新形式,设... 春节视觉符号是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传播媒介的出现要求我们对传统春节视觉符号进行"再设计",融合时代特点,赋予其新形象、新内涵,同时,提炼核心视觉符号,完善春节视觉符号体系,设计与新兴传播媒介相适应的新形式,设计新的衍生产品,使春节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播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传播语境 春节视觉符号 春节文化 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音乐作品编创中的服饰造型研究——以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索峰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1期266-267,共2页
在中国民族音乐发展长河中,服饰造型的研究承担检验民族音乐作品编创品质的任务。民间音乐理论结合作品表演,对于开展广泛而有影响的民间音乐教学行动研究有积极的作用。而服饰造型作为实践课程中涉及的与艺术相关的知识点,其具体研究... 在中国民族音乐发展长河中,服饰造型的研究承担检验民族音乐作品编创品质的任务。民间音乐理论结合作品表演,对于开展广泛而有影响的民间音乐教学行动研究有积极的作用。而服饰造型作为实践课程中涉及的与艺术相关的知识点,其具体研究的内容和过程以及涉及的美学思想,对民族民间音乐理论拓展与实践创新有开拓思维的启发,更有效推动了教学实践演示的形象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造型 民族音乐教学改革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形象中地域性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长福 郭艳 《安顺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32-33,共2页
地域性的民间艺术为基底的城市形象设计不仅富有地域特色,同时让地域性的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如何设计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形象是寻找通过外在特征展现城市内在的城市精神和区域文化底蕴的途径。
关键词 城市形象 民间艺术 传承 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