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打工妹”群体研究的几个断面--以苏南地区为中心 被引量:8
1
作者 池子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5-161,共7页
随着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批青年女性走出封闭的乡村,走向喧闹的城镇,务工经商,形成近代社会的"打工妹"群体。综合考察近代苏南"打工妹"群体的数量、自然构成、社会构成以及进入城市劳务市... 随着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批青年女性走出封闭的乡村,走向喧闹的城镇,务工经商,形成近代社会的"打工妹"群体。综合考察近代苏南"打工妹"群体的数量、自然构成、社会构成以及进入城市劳务市场的"路径",可以断定:"打工妹"人数远远超过"打工仔",形成近代社会变迁中农民工大流动的"苏南特色";籍贯构成上,打工妹作为苏南农民工的主流,具有来源地广泛的特点,但苏南人占主流;年龄构成上,16岁至35岁的精壮劳力构成"打工妹"的"主力军";"做厂"和从事家政服务,在打工妹的职业构成中居于主流地位;打工妹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并不似打工仔那样具有游刃有余的"随意性",其求职之路充满坎坷、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打工妹 苏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王伦起事看教门首领角色功能 被引量:4
2
作者 梁家贵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9-63,共5页
王伦是在社会矛盾较为缓和、传教活动尚未引起官方警觉且自家条件相对富裕的条件下起事的,与学术界关于教门起事原因的传统观点不相一致。王伦等教门首领大都具有"多力有神勇"、炼气、治病、社会阅历及帝王梦想等角色功能,属... 王伦是在社会矛盾较为缓和、传教活动尚未引起官方警觉且自家条件相对富裕的条件下起事的,与学术界关于教门起事原因的传统观点不相一致。王伦等教门首领大都具有"多力有神勇"、炼气、治病、社会阅历及帝王梦想等角色功能,属于典型的"卡利斯玛",在组织教门、宣教招徒、发动教门起事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伦 教门 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西北地区的民间教派
3
作者 梁家贵 赵志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59,共8页
西北地区(含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的民间教派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影响较大。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的共产党、国民党、地方势力及日伪势力等多种力量并存。各派势力相互制衡,此消彼长,异常纠结,加之社会状况不良,政... 西北地区(含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的民间教派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影响较大。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的共产党、国民党、地方势力及日伪势力等多种力量并存。各派势力相互制衡,此消彼长,异常纠结,加之社会状况不良,政局动荡不安,致民间教派井喷式发展。各种教派在时局影响及各派力量牵制主导下发生变化:一是教义发生变化,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二是整体出现分化,表现出不同的政治立场。这些变化对各派军事、政治力量的发展均构成不同程度的冲击,进而对西北地区抗战的进程及社会发展模式等多方面造成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西北地区 民间教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