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近代“打工妹”群体研究的几个断面--以苏南地区为中心
被引量:
8
1
作者
池子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5-161,共7页
随着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批青年女性走出封闭的乡村,走向喧闹的城镇,务工经商,形成近代社会的"打工妹"群体。综合考察近代苏南"打工妹"群体的数量、自然构成、社会构成以及进入城市劳务市...
随着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批青年女性走出封闭的乡村,走向喧闹的城镇,务工经商,形成近代社会的"打工妹"群体。综合考察近代苏南"打工妹"群体的数量、自然构成、社会构成以及进入城市劳务市场的"路径",可以断定:"打工妹"人数远远超过"打工仔",形成近代社会变迁中农民工大流动的"苏南特色";籍贯构成上,打工妹作为苏南农民工的主流,具有来源地广泛的特点,但苏南人占主流;年龄构成上,16岁至35岁的精壮劳力构成"打工妹"的"主力军";"做厂"和从事家政服务,在打工妹的职业构成中居于主流地位;打工妹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并不似打工仔那样具有游刃有余的"随意性",其求职之路充满坎坷、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打工妹
苏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王伦起事看教门首领角色功能
被引量:
4
2
作者
梁家贵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9-63,共5页
王伦是在社会矛盾较为缓和、传教活动尚未引起官方警觉且自家条件相对富裕的条件下起事的,与学术界关于教门起事原因的传统观点不相一致。王伦等教门首领大都具有"多力有神勇"、炼气、治病、社会阅历及帝王梦想等角色功能,属...
王伦是在社会矛盾较为缓和、传教活动尚未引起官方警觉且自家条件相对富裕的条件下起事的,与学术界关于教门起事原因的传统观点不相一致。王伦等教门首领大都具有"多力有神勇"、炼气、治病、社会阅历及帝王梦想等角色功能,属于典型的"卡利斯玛",在组织教门、宣教招徒、发动教门起事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伦
教门
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日战争时期西北地区的民间教派
3
作者
梁家贵
赵志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59,共8页
西北地区(含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的民间教派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影响较大。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的共产党、国民党、地方势力及日伪势力等多种力量并存。各派势力相互制衡,此消彼长,异常纠结,加之社会状况不良,政...
西北地区(含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的民间教派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影响较大。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的共产党、国民党、地方势力及日伪势力等多种力量并存。各派势力相互制衡,此消彼长,异常纠结,加之社会状况不良,政局动荡不安,致民间教派井喷式发展。各种教派在时局影响及各派力量牵制主导下发生变化:一是教义发生变化,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二是整体出现分化,表现出不同的政治立场。这些变化对各派军事、政治力量的发展均构成不同程度的冲击,进而对西北地区抗战的进程及社会发展模式等多方面造成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西北地区
民间教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打工妹”群体研究的几个断面--以苏南地区为中心
被引量:
8
1
作者
池子华
机构
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农村城镇化
研究
中心
上海
师范
大学中国近代社会
研究
中心
阜阳师范学院皖北文化研究中心
苏州大学社会
学院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5-161,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中国‘打工妹’群体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中心”(项目号:09BZS04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农民工待遇问题研究”(项目号:07JJD84020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随着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批青年女性走出封闭的乡村,走向喧闹的城镇,务工经商,形成近代社会的"打工妹"群体。综合考察近代苏南"打工妹"群体的数量、自然构成、社会构成以及进入城市劳务市场的"路径",可以断定:"打工妹"人数远远超过"打工仔",形成近代社会变迁中农民工大流动的"苏南特色";籍贯构成上,打工妹作为苏南农民工的主流,具有来源地广泛的特点,但苏南人占主流;年龄构成上,16岁至35岁的精壮劳力构成"打工妹"的"主力军";"做厂"和从事家政服务,在打工妹的职业构成中居于主流地位;打工妹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并不似打工仔那样具有游刃有余的"随意性",其求职之路充满坎坷、艰难。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打工妹
苏南地区
分类号
C913.2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王伦起事看教门首领角色功能
被引量:
4
2
作者
梁家贵
机构
阜阳师范学院皖北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9-63,共5页
文摘
王伦是在社会矛盾较为缓和、传教活动尚未引起官方警觉且自家条件相对富裕的条件下起事的,与学术界关于教门起事原因的传统观点不相一致。王伦等教门首领大都具有"多力有神勇"、炼气、治病、社会阅历及帝王梦想等角色功能,属于典型的"卡利斯玛",在组织教门、宣教招徒、发动教门起事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王伦
教门
角色
Keywords
Wanglun
sects
role
分类号
K249.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日战争时期西北地区的民间教派
3
作者
梁家贵
赵志
机构
阜阳师范学院皖北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社会问题
研究
中心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59,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中国民间宗教与社会转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编号为2009JJD730003
文摘
西北地区(含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的民间教派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影响较大。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的共产党、国民党、地方势力及日伪势力等多种力量并存。各派势力相互制衡,此消彼长,异常纠结,加之社会状况不良,政局动荡不安,致民间教派井喷式发展。各种教派在时局影响及各派力量牵制主导下发生变化:一是教义发生变化,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二是整体出现分化,表现出不同的政治立场。这些变化对各派军事、政治力量的发展均构成不同程度的冲击,进而对西北地区抗战的进程及社会发展模式等多方面造成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抗战时期
西北地区
民间教派
Keywords
the period of Anti -Japanese War
the Northwest Region
the Folk Cults
分类号
K265.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近代“打工妹”群体研究的几个断面--以苏南地区为中心
池子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王伦起事看教门首领角色功能
梁家贵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抗日战争时期西北地区的民间教派
梁家贵
赵志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