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如何面对民间话语 被引量:8
1
作者 李长中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91,共5页
文学批评应该建立在对批评对象研究的基础之上,不同的文本性质对应着不同的批评话语及其批评范式。批评对象研究的匮乏导致当代民族文学批评及其对象间存在"两张皮"现象,并导致其滞后于民族文学创作的问题日趋严重。全面分析... 文学批评应该建立在对批评对象研究的基础之上,不同的文本性质对应着不同的批评话语及其批评范式。批评对象研究的匮乏导致当代民族文学批评及其对象间存在"两张皮"现象,并导致其滞后于民族文学创作的问题日趋严重。全面分析当代民族文学与其民间话语的内在关联,关注其过渡性文本形态的成因及艺术特征,并以此审视民族文学批评盲点,是确立批评的价值取向和理论视域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性文本形态 文学批评 民间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接地性
2
作者 尹奇岭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9-155,共7页
接地性是最近文艺理论界论讨渐多的话题,究其目的是要建构中国本土的学术话语体系。接地性的提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也富有启示意义,是要在"启蒙"、"现代性"、"阶级性"、"人民性"、"革... 接地性是最近文艺理论界论讨渐多的话题,究其目的是要建构中国本土的学术话语体系。接地性的提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也富有启示意义,是要在"启蒙"、"现代性"、"阶级性"、"人民性"、"革命"等宏观话语构建出的同一性、一致性的文学史观背后,发现差异性、多样性,摆脱对中国现代文学史本质主义的理解方式,从问题出发、从历史语境出发,重新梳理和评判中国现代文学历史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引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走向细密与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接地性 历史细节 微观 文学现场 后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