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校美术教育与民间美术的现代传承 |
吴从瑞
江文淼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5
|
|
2
|
阜阳剪纸艺术的现代延展研究 |
郭艳
李长福
|
《蚌埠学院学报》
|
2012 |
4
|
|
3
|
新形势下美术学创新发展路径探析 |
许艳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10
|
|
4
|
艺术衍生品的策略性选择与开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阜阳剪纸为例 |
江文淼
|
《艺术探索》
|
2014 |
2
|
|
5
|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旅游资源研究——以淮河流域民间美术为例 |
李森
|
《美与时代(创意)(上)》
|
2016 |
3
|
|
6
|
城市游憩网络空间景观交互性设计研究——以淮河文化线路阜阳段为例 |
丁明静
李峻峰
刘馨蕊
|
《安徽建筑》
|
2019 |
3
|
|
7
|
地域性民间美术在安徽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郭艳
|
《蚌埠学院学报》
|
2017 |
3
|
|
8
|
试论美术习得中“兴趣”因素的激发 |
华强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
2004 |
2
|
|
9
|
基础美术教育应加强构成及工艺美术教育 |
尹健君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02 |
1
|
|
10
|
以地方文化拓展美术课程资源 |
郝亚丽
|
《美术教育研究》
|
2012 |
1
|
|
11
|
论艺术的真实性及其对美术教育的启示 |
郝亚丽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2
|
论美术教师教育中新媒体艺术教育的缺失与偏离 |
郝亚丽
万竹青
|
《蚌埠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3
|
对美术教育的哲学审视 |
黄秀娜
|
《美术教育研究》
|
2012 |
2
|
|
14
|
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性及传承发展探析 |
张飚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3
|
|
15
|
论高师美术学专业水彩综合媒材多元建构与创作意识培养 |
庞宗超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16
|
明代服饰中的中国画元素 |
张瀛
于易清
|
《艺术设计研究》
|
2008 |
2
|
|
17
|
夏尔丹静物油画的语言与审美价值分析 |
程瑞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
5
|
|
18
|
当代传播语境下传统春节视觉符号的“再设计” |
章顺凯
|
《艺术探索》
|
2013 |
3
|
|
19
|
中国民族音乐作品编创中的服饰造型研究——以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为例 |
索峰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5
|
|
20
|
城市形象中地域性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设计 |
李长福
郭艳
|
《安顺学院学报》
|
201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