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本内外:《平原》与当代文学经典化问题
1
作者 任竹良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7-102,112,共7页
毕飞宇的长篇小说《平原》,最早发表于《收获》2005年第4期和第5期,同年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平原》被认为是毕飞宇作品中写得最用力的一篇,“《平原》大致上写了三年半。在现在为止,《平原》是我整个写作生涯中运气最好的一... 毕飞宇的长篇小说《平原》,最早发表于《收获》2005年第4期和第5期,同年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平原》被认为是毕飞宇作品中写得最用力的一篇,“《平原》大致上写了三年半。在现在为止,《平原》是我整个写作生涯中运气最好的一部。它从来没有被打断过。我在平原上‘一口气’奔跑了三年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 《收获》 毕飞宇 江苏文艺出版社 当代文学经典 文本内外 三年 单行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环境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2
作者 张文 陈望衡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36,共7页
习近平关于环境美的相关论述是对当前环境美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原创性回答。习近平环境美思想的原创性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以人民为中心的环境美思想突破传统美学对环境美认识的理论局限,确立以美好生活为基石的审美活动样式,... 习近平关于环境美的相关论述是对当前环境美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原创性回答。习近平环境美思想的原创性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以人民为中心的环境美思想突破传统美学对环境美认识的理论局限,确立以美好生活为基石的审美活动样式,实现了生态与文明在审美活动中的统一,肯定了环境美的多样性。第二,习近平环境美思想有机融合作为环境组成部分的具体物之美、作为区域环境单位的景观之美与作为环境总体的地球生态之美,丰富了环境美的审美维度。第三,习近平环境美思想以人和物双重维度展开环境美建设,推动美学从理论走向实践,有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环境美思想是对新时代环境美思想研究的原创性贡献,函需进一步挖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美 自然美 城市美 乡村美 生态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语文课程落实革命文化教育的多维探赜 被引量:4
3
作者 任竹良 张堂会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8-94,共7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了弘扬革命文化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之一。落实革命文化教育首先应准确理解其内涵,把握中小学语文课程担当革命文化教育使命的职责要求。在此基础上,从社会思潮、学科发展、教材建设、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了弘扬革命文化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之一。落实革命文化教育首先应准确理解其内涵,把握中小学语文课程担当革命文化教育使命的职责要求。在此基础上,从社会思潮、学科发展、教材建设、教学实践等多个维度审视如何看待革命历史、如何评价红色经典、如何认识教材编写、如何转变教学观念等问题,才能深刻把握革命文化教育在课程内外的现实境遇。要有效破解中小学语文课程落实革命文化教育难题,应当深化“教材育人”,强化“融合育人”,注重“浸润育人”,落实“资源育人”,推进“三全育人”,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语文 课程教学 革命文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汉语的教学实践探析-评《古代汉语(第二册)》 被引量:1
4
作者 曹祝兵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3-133,共1页
古代汉语是高校中文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其教学目标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进一步提升大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以及运用古汉知识的能力,进而可以主动学习古代汉语知识。
关键词 古代汉语 教学实践 汉语知识 高校中文系 必修课程 文化素养 教学目标 学生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24年周树人署名的“虞日电文”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金星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88,共5页
如果不是浙江省档案馆提前将《越铎日报》数字化并在线开放,鲁迅署名的这份电文可能要在民国旧报刊中继续沉默一段时间。1924年5月27日,绍兴县议员毛鼎培等人在常务会议中提出拟将绍兴女子师范学校停办的议案。提前获知消息的学生们愤怒... 如果不是浙江省档案馆提前将《越铎日报》数字化并在线开放,鲁迅署名的这份电文可能要在民国旧报刊中继续沉默一段时间。1924年5月27日,绍兴县议员毛鼎培等人在常务会议中提出拟将绍兴女子师范学校停办的议案。提前获知消息的学生们愤怒了,在他们看来这一提案完全是旧派议员"仇视新机"的举动,第二天女校学生集体致函各报馆及省教育会请求“支援维持”①,隔日他们又冲进会议现场试图阻止议案的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铎日报》 周树人 绍兴县 周建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返回物的世界:新世纪少数民族诗歌的时间诗学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长中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0-147,共8页
全球化及现代性的纵深播撒,多民族地区被深度介入到现代性时间叙事逻辑之中。返回物的世界,重续族群谱系,吁请他者“同情理解”,是新世纪少数民族诗歌“物的转向”之根源。同时,由于这种转向是以修辞/象征力量完成对线性时间的拆解,成... 全球化及现代性的纵深播撒,多民族地区被深度介入到现代性时间叙事逻辑之中。返回物的世界,重续族群谱系,吁请他者“同情理解”,是新世纪少数民族诗歌“物的转向”之根源。同时,由于这种转向是以修辞/象征力量完成对线性时间的拆解,成为诗人重构“复数现代性”的隐喻。这样的诗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观照多民族地区现代性体验/立场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的转向” 少数民族诗歌 时间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真傻”的意蕴--试解祥林嫂的哭诉 被引量:1
7
作者 谷兴云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54,共4页
祥林嫂通过“我真傻”的哭诉,显示其失于之痛及对亲人的深厚感情,在文本构思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我真傻” 祥林嫂 哭诉 意蕴 《祝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宋派”当称为“本色派”考辨
8
作者 张慧琼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4-161,共8页
“唐宋派”是现行文学史标称的一个明代作家流派,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主要成员。此种观点自1947年被郭绍虞正式提出后,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对明清相关文献进行考证、辨析可以发现,明代文学史上确实存在一个以“王、唐、茅... “唐宋派”是现行文学史标称的一个明代作家流派,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主要成员。此种观点自1947年被郭绍虞正式提出后,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对明清相关文献进行考证、辨析可以发现,明代文学史上确实存在一个以“王、唐、茅、归”为核心成员的文学流派,然以“唐宋派”名之欠妥。原因有三:一是推崇唐宋文是明前中期一种普遍现象,“王、唐、茅、归”仅是其中持论者;二是“王、唐、茅、归”不仅推崇唐宋文,同时也推崇其他时代符合他们审美标准的散文;三是“王、唐、茅、归”推崇散文的标准不是以时代论,而是以是否符合他们所倡导的“本色论”而定。深入辨析考察“王、唐、茅、归”的文学活动和文学思想,可知他们交往密切,同声应气反对“前七子”文学拟古主义,共倡“本色论”文艺观,故将他们称为“本色派”更符合文学史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派 争议 考辨 本色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