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末次冰期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气候指示意义
被引量:
5
1
作者
范小露
张新毅
田明中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9-417,共9页
沙漠古气候重建对于了解区域古气候演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以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巴润宝日陶勒盖(BRBG)剖面为研究对象,进行全样地球化学、分组分分粒级元素地球化学及Sr同位素分析,重建该地区末次冰期期间(66.8~41.0 ka)的气候演化模式...
沙漠古气候重建对于了解区域古气候演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以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巴润宝日陶勒盖(BRBG)剖面为研究对象,进行全样地球化学、分组分分粒级元素地球化学及Sr同位素分析,重建该地区末次冰期期间(66.8~41.0 ka)的气候演化模式。研究表明:66.8~41.0 ka呈现残留组分高Sr/Ca值、酸溶组分及残留组分低Ba含量特征,指示化学风化增强及湖泊补给量增加,反映暖湿气候特征。微量元素变化特征指示沉积物细粒组分中的微量元素指标对气候的敏感度高于粗粒组分。Sr同位素结果显示酸溶组分中87Sr/86Sr值在66.8 ka附近达到最大值,可能与湖水盐度升高相关。此外,几乎所有指标均指示在41.0 ka前后存在一次气候突变事件,研究认为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41.0 ka前后从暖湿突变为干冷气候可能是该时期的西伯利亚高压系统增强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冰期
地球化学
古气候
西伯利亚高压
巴丹吉林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丹吉林沙漠晚更新世沉积物矿物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新毅
范小露
田明中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73-1783,共11页
巴丹吉林沙漠是研究亚洲内陆干旱化等古环境问题的重要窗口。以沙漠东南缘巴润宝日陶勒盖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薄片矿物学、X射线衍射半定量及粒度等方法指标,综合分析沉积物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等矿物学特征,恢复该地区在晚...
巴丹吉林沙漠是研究亚洲内陆干旱化等古环境问题的重要窗口。以沙漠东南缘巴润宝日陶勒盖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薄片矿物学、X射线衍射半定量及粒度等方法指标,综合分析沉积物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等矿物学特征,恢复该地区在晚更新世沉积环境变化。结果表明:(1)66.8 ka之前沉积的矿物碎屑分选性好、磨圆较好,稳定矿物含量高;66.8 ka之后,矿物分选性差、磨圆差,稳定矿物含量均下降,粘土矿物增加。(2)66.8 ka之前沉积物以中砂为主,66.8 ka之后以细砂为主。研究表明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66.8 ka前后存在一次沉积环境突变,由风沙沉积转变为湖相沉积,可能代表了一次典型的东亚夏季风增强事件,推测与低纬西太平洋温度升高相关。对于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沉积物矿物学的相关认知有助于理解沙漠中沉积环境的转换过程及其驱动因子,并为重建沙漠千年尺度的古环境与古气候演变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矿物特征
沉积环境
巴丹吉林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末次冰期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气候指示意义
被引量:
5
1
作者
范小露
张新毅
田明中
机构
阜阳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地理系
阜阳
师范大学
皖北
文化
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
大学
(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
学院
出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9-41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2094)
阜阳师范大学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rcxm201907)
+2 种基金
阜阳师范大学科学研究项目(2018FSKJ08ZD)
阜阳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6kyqd0004)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阜阳师范大学皖北文化研究中心2020年度重点项目(SK2020A0311)资助。
文摘
沙漠古气候重建对于了解区域古气候演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以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巴润宝日陶勒盖(BRBG)剖面为研究对象,进行全样地球化学、分组分分粒级元素地球化学及Sr同位素分析,重建该地区末次冰期期间(66.8~41.0 ka)的气候演化模式。研究表明:66.8~41.0 ka呈现残留组分高Sr/Ca值、酸溶组分及残留组分低Ba含量特征,指示化学风化增强及湖泊补给量增加,反映暖湿气候特征。微量元素变化特征指示沉积物细粒组分中的微量元素指标对气候的敏感度高于粗粒组分。Sr同位素结果显示酸溶组分中87Sr/86Sr值在66.8 ka附近达到最大值,可能与湖水盐度升高相关。此外,几乎所有指标均指示在41.0 ka前后存在一次气候突变事件,研究认为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41.0 ka前后从暖湿突变为干冷气候可能是该时期的西伯利亚高压系统增强所致。
关键词
末次冰期
地球化学
古气候
西伯利亚高压
巴丹吉林沙漠
Keywords
last glacial period
geochemical
paleoclimate
Siberian high pressure system
Badain Jaran Desert
分类号
P53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丹吉林沙漠晚更新世沉积物矿物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新毅
范小露
田明中
机构
阜阳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地理系
中国地质
大学
(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
学院
出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73-1783,共11页
基金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Q2021D213)
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SK2020A0311,SK2021A0416)
阜阳师范大学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rcxm201907)资助。
文摘
巴丹吉林沙漠是研究亚洲内陆干旱化等古环境问题的重要窗口。以沙漠东南缘巴润宝日陶勒盖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薄片矿物学、X射线衍射半定量及粒度等方法指标,综合分析沉积物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等矿物学特征,恢复该地区在晚更新世沉积环境变化。结果表明:(1)66.8 ka之前沉积的矿物碎屑分选性好、磨圆较好,稳定矿物含量高;66.8 ka之后,矿物分选性差、磨圆差,稳定矿物含量均下降,粘土矿物增加。(2)66.8 ka之前沉积物以中砂为主,66.8 ka之后以细砂为主。研究表明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66.8 ka前后存在一次沉积环境突变,由风沙沉积转变为湖相沉积,可能代表了一次典型的东亚夏季风增强事件,推测与低纬西太平洋温度升高相关。对于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沉积物矿物学的相关认知有助于理解沙漠中沉积环境的转换过程及其驱动因子,并为重建沙漠千年尺度的古环境与古气候演变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
晚更新世
矿物特征
沉积环境
巴丹吉林沙漠
Keywords
late Pleistocene
mineral characteristics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Badain Jaran Desert
分类号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P57 [天文地球—矿物学]
P534.631 [天文地球—第四纪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末次冰期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气候指示意义
范小露
张新毅
田明中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巴丹吉林沙漠晚更新世沉积物矿物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张新毅
范小露
田明中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