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拉鲁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疗效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霍琴琴 钟兴 +3 位作者 杜益君 钟明奎 万大东 潘天荣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67-972,共6页
目的采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病理及血清指标来评价利拉鲁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模型的疗效。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高脂组20只和正常对照组12只,高脂组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利拉鲁肽组和安慰剂组,继续予高... 目的采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病理及血清指标来评价利拉鲁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模型的疗效。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高脂组20只和正常对照组12只,高脂组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利拉鲁肽组和安慰剂组,继续予高脂饮食并分别予皮下注射利拉鲁肽或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予普通饲料喂养。干预16周末,1H-MRS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相对脂肪含量,并行肝组织病理HE染色及生化等指标检测,采用方差齐性检验分析数据。结果与安慰剂组相比,利拉鲁肽组大鼠体质量、肝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空腹胰岛素、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谷丙转氨酶均明显下降(P<0.05);与安慰剂组相比,利拉鲁肽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及1H-MRS结果示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甚至恢复正常,肝内相对脂肪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利拉鲁肽能明显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体质量,改善肝指数和肝脏相对脂肪含量,利拉鲁肽有可能成为治疗NAFLD的新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利拉鲁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后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1
2
作者 潘强强 卢家忠 +5 位作者 张标 吕新才 潘登月 戎成政 赵德轩 侯秀洁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572-1575,共4页
目的:探究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所有患者均... 目的:探究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所有患者均行PCI,对照组手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心绞痛改善情况、内皮功能及血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7.62%、85.71%,均高于对照组的78.57%、59.52%(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增大,且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全血高/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均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改善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症状,并可改善患者手术后内皮功能及血液高凝状态,进而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皮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通心络胶囊 心电图 内皮功能 血流变学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