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MAS选育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7新品种阜豆169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传之 李智 +5 位作者 王敏 樊志明 周洪利 杜霄力 孙云飞 于伟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4-248,共5页
为培育黄淮海和长江流域大豆产区主要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7的抗性大豆品种,阜阳市农业科学院/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安徽分中心以郑97196为母本、科丰29为父本进行杂交,结合MAS方法选育出抗花叶病毒SC7株系夏大豆新品种阜豆169。两年试验... 为培育黄淮海和长江流域大豆产区主要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7的抗性大豆品种,阜阳市农业科学院/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安徽分中心以郑97196为母本、科丰29为父本进行杂交,结合MAS方法选育出抗花叶病毒SC7株系夏大豆新品种阜豆169。两年试验平均粗蛋白含量40.96%,平均粗脂肪含量19.4%。抗性基因连锁分子标记BARCSOYSSR_02_0631鉴定和人工接种鉴定结果均表明,该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SC3和SC7株系均表现抗病。对8个大豆疫霉菌株均表现抗病。2019年生产试验产量2668.05 kg·hm^(-2),较对照中黄13增产9.43%。苗期耐渍,后期耐旱,抗倒抗病,落叶性好,不裂荚,高产稳产。于202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皖审豆20200001。此次MAS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大豆品系抗花叶病毒SC7相关位点的早期子代选择鉴定,不仅突破了时空条件的限制,而且避免了传统方法接种鉴定时传播花叶病毒的情况,减少了后续工作量,缩短抗病高产大豆品种育种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抗花叶病毒病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阜豆16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AS进行大豆花叶病毒SC7抗性鉴定及分子育种初探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传之 李智 +5 位作者 王敏 周洪利 樊志明 杜霄力 孙云飞 于伟 《大豆科技》 2019年第5期10-14,共5页
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7是黄淮海和长江流域大豆产区主要的一种流行株系,基于对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来选育抗病品种需求,为发掘一种辅助鉴定大豆抗花叶病毒SC7的引物及其检测方法应用于一线育种。由大豆公共遗传图谱上挑选的引物筛选... 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7是黄淮海和长江流域大豆产区主要的一种流行株系,基于对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来选育抗病品种需求,为发掘一种辅助鉴定大豆抗花叶病毒SC7的引物及其检测方法应用于一线育种。由大豆公共遗传图谱上挑选的引物筛选比对24个自然群体材料,确定其引物BARCSOYSSR_02_0631抗病(包括中感)检出符合率为64.3%,感病符合率为100%,即检测正确率为79.2%,而且经过室内辅助选择育种鉴定到了一批能进入安徽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抗花叶病毒病SC7的新品系阜Y31和阜豆169等,通过该标记对大豆品系抗花叶病毒SC7的相关位点进行早期子代选择鉴定,该辅助检测方法不仅绕开了试验站实验条件的限制而且避免了传统方法接种鉴定花叶病毒的传播,减少了随后的育种工作量和育种周期,利用MAS技术可快速筛选出抗病高产的大豆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花叶病毒病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