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小血管病患者皮质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相关分析
1
作者 陈巨罗 刘璐 +2 位作者 马培旗 王福星 王幼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37-643,共7页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浆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与皮质血流动力学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诊断与治疗的67例脑小血管病患者和55例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VCAM-...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浆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与皮质血流动力学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诊断与治疗的67例脑小血管病患者和55例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VCAM-1水平,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测量不同皮质区域脑血流量(CBF),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探讨血浆VCAM-1水平与各皮质区域CBF值的相关性。结果 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浆VCAM-1水平与左侧颞上回(r=-0.285,P=0.021)、缘上回(r=-0.250,P=0.044)、岛叶(r=-0.270,P=0.030)、内侧前额皮质(r=-0.329,P=0.008)、颞中回(r=-0.282,P=0.023)、旁中央小叶(r=-0.274,P=0.027),以及右侧颞中回(r=-0.298,P=0.016)、中央后回(r=-0.264,P=0.033)、颞上回(r=-0.275,P=0.027)、缘上回(r=-0.293,P=0.018)、岛叶(r=-0.255,P=0.041)CBF值均呈负相关关系,仅左内侧前额皮质CBF值低于对照者[(33.46±8.27)ml/(min·100 g)对(36.56±8.74)ml/(min·100 g);t=-2.009,P=0.047]。结论 VCAM-1有望成为评估脑小血管病患者局部血流动力学障碍的血液学标志物,推测是由于高血压引起血管内皮损伤、炎症反应导致局部脑低灌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血流动力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出血转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艳 周霞 +4 位作者 王幼萌 涂峰 陈巨罗 姚明仁 孙中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87-990,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械取栓(MT)治疗后出血转化(HT)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MT治疗的AIS患者114例,应用改良Rankin量表随访评价发病90 d时的临床转归(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根据术后复查头颅CT有...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械取栓(MT)治疗后出血转化(HT)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MT治疗的AIS患者114例,应用改良Rankin量表随访评价发病90 d时的临床转归(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根据术后复查头颅CT有无HT分为HT组(n=25)和非HT组(n=89),采用二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HT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114例患者中HT 25例,非HT 89例。HT组患者合并糖尿病比例显著高于非HT组,出院时NIHSS评分高于非HT组,90 d预后较好比例显著低于非H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高总胆固醇血症、吸烟史是取栓术后发生HT的主要血管危险因素(均P<0.05)。术后HT是动脉取栓术后不良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P=0.026)。结论 糖尿病、高总胆固醇血症、吸烟史是AIS患者MT术后HT的血管主要危险因素,而术后HT为MT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 出血转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再发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涂峰 张艳 +4 位作者 杨程 许辉 李综友 周颖 陆景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9期141-143,共3页
目的分析脑梗死再发与高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脑梗死且已治愈的患者82例,根据患者空腹时血浆中Hcy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血浆中Hcy水平升高患者作为观察组(53例),Hcy水平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29例),对两组... 目的分析脑梗死再发与高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脑梗死且已治愈的患者82例,根据患者空腹时血浆中Hcy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血浆中Hcy水平升高患者作为观察组(53例),Hcy水平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29例),对两组患者进行3年跟踪随访,观察脑梗死再发率。结果对照组患者血浆中Hcy水平为(14.76±4.21)μmol/L,观察组为(23.41±6.08)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中脑梗死再发9例(31%),观察组患者中脑梗死再发31例(5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梗死再发与Hcy水平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高Hcy是引发脑梗死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再发率 高同型半胱氨酸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蛭通络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血脂正常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8
4
作者 王飞 饶峰 +1 位作者 秦亚勤 赵福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887-890,共4页
目的:探讨川蛭通络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血脂正常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正常) 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使用川蛭通络胶囊(0... 目的:探讨川蛭通络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血脂正常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正常) 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使用川蛭通络胶囊(0. 5 g,3次/d)联合瑞舒伐他汀(10 mg,1次/d)治疗,对照组使用同等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制定疗效标准,统计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和有效率,观察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 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 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川蛭通络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血脂正常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优于瑞舒伐他汀单药治疗,且显著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蛭通络胶囊 瑞舒伐他汀 急性脑梗死 血脂 神经功能损伤 疗效 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C1q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斌 陈清清 +1 位作者 陈巨罗 群森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C1q/TNF相关蛋白9(CTRP9)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1年1月太和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例(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0例(对照组)。观察组又根据... 目的探讨C1q/TNF相关蛋白9(CTRP9)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1年1月太和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例(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0例(对照组)。观察组又根据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分为轻度组92例,中度组56例,重度组52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以及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患者C1q、CTRP9、血脂水平,分析CTRP9、C1q与血脂水平以及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1q、TC、TG和L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TRP9和HD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C1q、CTRP9、TC、TG、HDL及LD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组和重度组C1q、TC、TG及LDL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HDL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组,且重度组C1q、TC、TG及LDL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CTRP9和HDL水平明显低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1q与TC、TG、LDL以及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336,r=0.445,r=0.458,r=0.547,P<0.01),与HDL呈负相关(r=-0.632,P<0.01),CTRP9与TC、TG、LDL以及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254,r=-0.369,r=-0.851,r=-0.634,P<0.01),与HDL呈正相关(r=0.741,P<0.01)。结论CTRP9具有保护缺血性脑卒中的脑组织和降低脑部病变严重性的能力,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行性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C1Q 肿瘤坏死因子类 卒中 血脂异常 巨噬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磁共振成像指导下觉醒型脑卒中再灌注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储小雨 陈巨罗 +1 位作者 王幼萌 孙中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73-976,共4页
回顾性分析146例觉醒型脑卒中(WUS)患者,依据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液体衰减反转回复(FLAIR)序列或灌注加权成像(PWI)/核心梗死体积不匹配行再灌注治疗。其中62例患者行再灌注治疗后,24 h NIHSS评分及90 d mRS评分分值... 回顾性分析146例觉醒型脑卒中(WUS)患者,依据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液体衰减反转回复(FLAIR)序列或灌注加权成像(PWI)/核心梗死体积不匹配行再灌注治疗。其中62例患者行再灌注治疗后,24 h NIHSS评分及90 d mRS评分分值低于未再灌注治疗的患者(84例),其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未增加。多模式MRI指导WUS患者的再灌注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觉醒型脑卒中 多模式磁共振 再灌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心房颤动的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国防 王幼萌 +4 位作者 陈建 颜谈 白丹丹 李子锋 张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46-550,共5页
心房颤动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静脉溶栓结局的影响尚不十分清楚。本文拟对伴心房颤动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口服抗凝药的心房颤动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后静脉溶栓策略进行综述。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心房颤动 血栓溶解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