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阜新农业综合开发水资源利用方向
1
作者
宋品玉
白春辉
+1 位作者
张士义
于希臣
《辽宁农业科学》
2007年第2期27-29,共3页
针对阜新地区地表水资源尚未充分利用,地下水开采以达临界限度,甚至局部区域地下水超采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阜新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应以利用地表水为主,开采地下水为辅,区域开发统筹兼顾,优势条件,优先发展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
水资源状况
水资源平衡
利用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阜新煤矿区次生裸坡土壤抗冲性动态变化
被引量:
5
2
作者
潘德成
李海燕
+4 位作者
吴祥云
宋品玉
邓春晖
齐鹏春
张丹丹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3-206,共4页
为探讨煤矿区次生裸坡的稳定性,采用径流含沙量和土壤抗冲系数分析方法,对阜新孙家湾煤矸石山的6个典型坡面的表层土壤进行了抗冲性试验。结果表明,矿区次生裸坡不同坡向、不同坡位的径流含沙量和土壤抗冲系数存在较大差异,且均存在一...
为探讨煤矿区次生裸坡的稳定性,采用径流含沙量和土壤抗冲系数分析方法,对阜新孙家湾煤矸石山的6个典型坡面的表层土壤进行了抗冲性试验。结果表明,矿区次生裸坡不同坡向、不同坡位的径流含沙量和土壤抗冲系数存在较大差异,且均存在一定的动态变化规律。在土壤冲刷过程中,初始径流含沙量均较大,之后呈规律性骤减,并逐渐趋于稳定。与对照样地相比,矿区次生裸坡的总径流含沙量虽少,但衰减速度较快,至冲刷第2min后基本趋于稳定。不同样地径流含沙量与时间之间显著服从于幂函数关系;土壤抗冲系数的变化是随着冲刷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先缓慢后快速增大趋势,且前10min的抗冲系数表现为:矿区次生裸坡>对照样地。不同样地的土壤抗冲系数与时间之间显著服从于指数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区
次生裸坡
抗冲系数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矿区废弃地不同植被模式生态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
5
3
作者
潘德成
宋品玉
+4 位作者
吴祥云
齐鹏春
孟宪华
李宏伟
王海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76-1080,共5页
以阜新煤矿废弃地为例,采用专家评价系统确定植被生长因子、植被改良土壤因子和植被滞尘能力因子作为生态稳定性评价指标,建立生态稳定性评价体系,并对矿区废弃地不同植被模式的生态功能稳定性进行评价,确定出矿区生态重建最优植被模式...
以阜新煤矿废弃地为例,采用专家评价系统确定植被生长因子、植被改良土壤因子和植被滞尘能力因子作为生态稳定性评价指标,建立生态稳定性评价体系,并对矿区废弃地不同植被模式的生态功能稳定性进行评价,确定出矿区生态重建最优植被模式.研究表明,生态稳定性与植被覆盖度密切相关,植被覆盖度越高,其生态稳定性越好.在矿区生态重建中,人工林地模式和人工覆土改良模式比自然恢复模式生态稳定性要好,多样性混植模式的生态稳定性好于单一模式.不同植被模式的生态稳定性排序为:刺槐和白榆混交林-草>火炬林-草>刺槐林-草>紫穗槐林-草>白榆林-草>天然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废弃地
生态重建
植被模式
专家评价系统
评价模型
滞尘量
生态稳定性
最优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阜新农业综合开发水资源利用方向
1
作者
宋品玉
白春辉
张士义
于希臣
机构
阜蒙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辽宁省
农业
科学院
出处
《辽宁农业科学》
2007年第2期27-29,共3页
文摘
针对阜新地区地表水资源尚未充分利用,地下水开采以达临界限度,甚至局部区域地下水超采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阜新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应以利用地表水为主,开采地下水为辅,区域开发统筹兼顾,优势条件,优先发展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
水资源状况
水资源平衡
利用方面
分类号
S273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阜新煤矿区次生裸坡土壤抗冲性动态变化
被引量:
5
2
作者
潘德成
李海燕
吴祥云
宋品玉
邓春晖
齐鹏春
张丹丹
机构
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阜蒙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辽宁省朝阳市科技情报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3-206,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采煤废弃地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应用研究"(2006BAD03A0203)
文摘
为探讨煤矿区次生裸坡的稳定性,采用径流含沙量和土壤抗冲系数分析方法,对阜新孙家湾煤矸石山的6个典型坡面的表层土壤进行了抗冲性试验。结果表明,矿区次生裸坡不同坡向、不同坡位的径流含沙量和土壤抗冲系数存在较大差异,且均存在一定的动态变化规律。在土壤冲刷过程中,初始径流含沙量均较大,之后呈规律性骤减,并逐渐趋于稳定。与对照样地相比,矿区次生裸坡的总径流含沙量虽少,但衰减速度较快,至冲刷第2min后基本趋于稳定。不同样地径流含沙量与时间之间显著服从于幂函数关系;土壤抗冲系数的变化是随着冲刷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先缓慢后快速增大趋势,且前10min的抗冲系数表现为:矿区次生裸坡>对照样地。不同样地的土壤抗冲系数与时间之间显著服从于指数函数关系。
关键词
煤矿区
次生裸坡
抗冲系数
动态变化
Keywords
coal-mining area
secondary bare slope
anti-scourability coefficient
dynamic changing
分类号
S152.4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矿区废弃地不同植被模式生态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
5
3
作者
潘德成
宋品玉
吴祥云
齐鹏春
孟宪华
李宏伟
王海旺
机构
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
阜蒙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76-1080,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基金资助项目(2006BAD03A0203)
文摘
以阜新煤矿废弃地为例,采用专家评价系统确定植被生长因子、植被改良土壤因子和植被滞尘能力因子作为生态稳定性评价指标,建立生态稳定性评价体系,并对矿区废弃地不同植被模式的生态功能稳定性进行评价,确定出矿区生态重建最优植被模式.研究表明,生态稳定性与植被覆盖度密切相关,植被覆盖度越高,其生态稳定性越好.在矿区生态重建中,人工林地模式和人工覆土改良模式比自然恢复模式生态稳定性要好,多样性混植模式的生态稳定性好于单一模式.不同植被模式的生态稳定性排序为:刺槐和白榆混交林-草>火炬林-草>刺槐林-草>紫穗槐林-草>白榆林-草>天然草地.
关键词
矿区废弃地
生态重建
植被模式
专家评价系统
评价模型
滞尘量
生态稳定性
最优类型
Keywords
mining wasteland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vegetation mode
experts evaluation system
evaluation model
dust-detaining volume
ecosystem stability
the best type
分类号
N5 [自然科学总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阜新农业综合开发水资源利用方向
宋品玉
白春辉
张士义
于希臣
《辽宁农业科学》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阜新煤矿区次生裸坡土壤抗冲性动态变化
潘德成
李海燕
吴祥云
宋品玉
邓春晖
齐鹏春
张丹丹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矿区废弃地不同植被模式生态稳定性评价
潘德成
宋品玉
吴祥云
齐鹏春
孟宪华
李宏伟
王海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