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急症救治(9)高血压急症的处理(续8)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海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84-486,共3页
高血压是临床诊疗中的常见疾病,控制不良的高血压可表现为"高血压急症",即血压重度升高(>180/120mmHg)伴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如不及时诊治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及预后。目前关于高血压急症的治疗用药和降压目标的研究... 高血压是临床诊疗中的常见疾病,控制不良的高血压可表现为"高血压急症",即血压重度升高(>180/120mmHg)伴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如不及时诊治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及预后。目前关于高血压急症的治疗用药和降压目标的研究还很不足,本文通过对既往研究和指南文件的复习,建议高血压急症患者初始处理应集中于快速识别并确认靶器官情况,根据不同靶器官的受累控制性降压,并对常用高血压急症的降压药物和受累靶器官的处理做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急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动脉支架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临床结果 被引量:23
2
作者 蒋雄京 吴海英 +5 位作者 张慧敏 何作祥 郑德裕 刘国仗 惠汝太 刘力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评估支架重建血运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安全性与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至2004年,我院连续203例肾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其中男性128例(63.1%),女性75例(36.9%), 年龄13-82(54±18)岁,病因分别为动脉粥样硬化123例(60.... 目的:评估支架重建血运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安全性与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至2004年,我院连续203例肾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其中男性128例(63.1%),女性75例(36.9%), 年龄13-82(54±18)岁,病因分别为动脉粥样硬化123例(60.6%)、大动脉炎62例(30.5%)和纤维肌性结构不良18 例(8.9%),因严重高血压或伴有肾功能不全而进行了肾动脉支架置放术(PTRAS),并随诊6个月,观察手术对患者血压、肾功能的影响。结果:203例患者中,PTRAS成功200例(98.5%)。术后6个月随访时与术前比较血压明显下降,服药种数明显减少(P<0.001)。其中68例(33.5%)治愈,108例(53.2%)改善,27例(13.3%)无效。血肌酐总体上无统计学意义的变化(P>0.05),但肾功能异常的35例患者血肌酐明显下降(P<0.05)。PTRAS的手术并发症共14例(6.9%)。6个月随诊期间无死亡。结论:支架重建血运治疗肾动脉狭窄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近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 高血压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相互作用增加女性高血压发病易感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慧敏 樊晓寒 +6 位作者 韩运峰 李卫菊 杨晓敏 王曙霞 周宪梁 吴海英 惠汝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55-359,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ACE基因多态性是否相互作用增加高血压发病易感性。方法:挑选ACE2基因的5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及ACE基因I/D多态性,采用标准的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抽取部分测序验证...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ACE基因多态性是否相互作用增加高血压发病易感性。方法:挑选ACE2基因的5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及ACE基因I/D多态性,采用标准的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抽取部分测序验证。通过2组病例—对照研究[信阳:高血压病例973例(男性病例357例,女性病例616例)和对照969例(男性对照者355例,女性对照者614例);日照:病例286例(男性病例101例,女性病例185例)和对照316例(男性对照者126例,女性对照者190例)验证ACE2和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ACE2基因rs2106809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女性病例中显著高于女性对照者(OR:1.21,95%CI:1.09~1.3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现其它基因多态在两者间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年龄、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后,女性病例T等位基因携带者与女性对照者比较高血压易感性增加1.6倍(OR:1.59,95%CI:1.13~2.0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病例ACEDD基因型+ACE2 rs2106809TT/TC基因型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女性对照者(11.7%vs6.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女性病例中ACE基因I/D与ACE2 rs2106809有交互作用(OR:1.25,95%CI:1.18~1.34,P<0.001),同时携带ACEDD中的ACE2 rs2106809TT/TC基因型者高血压危险增加(OR:2.75,95%CI:1.58~4.77,P<0.001),与对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在第二组病例对照研究中得到验证。结论:ACE2T等位基因是女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ACEDD基因型增加这种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吴寿岭 吴云涛 +3 位作者 刘国仗 郝冰 张琦 袁保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1-151,共1页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原发性高血压 发病机制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伊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0
5
作者 唐斌 诸骏仁 +4 位作者 蔡乃绳 范维琥 孙宁玲 刘国仗 马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30-432,共3页
目的 :评价伊贝沙坦与氢氯噻嗪 (复方伊贝沙坦 )降压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①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 (简称对照试验 ) ,选择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2 48例 ,随机入伊贝沙坦 15 0~ 3 0 0mg与氢氯噻嗪 12 5mgQd或伊贝沙坦 ... 目的 :评价伊贝沙坦与氢氯噻嗪 (复方伊贝沙坦 )降压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①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 (简称对照试验 ) ,选择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2 48例 ,随机入伊贝沙坦 15 0~ 3 0 0mg与氢氯噻嗪 12 5mgQd或伊贝沙坦 15 0~ 3 0 0mgQd治疗 ,共 8周。治疗前、治疗后 4周和治疗后 8周进行降压疗效及安全性分析。②采用开放试验 ,选择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2 8例 ,日服伊贝沙坦 15 0mg与氢氯噻嗪 12 5mgQd ,共 8周 ,治疗前后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并计算降压有效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谷 /峰值。  结果 :对照试验降压疗效 :治疗 4周末复方伊贝沙坦组和伊贝沙坦组的坐位舒张压 (SeDBP)及坐位收缩压 (SeSBP)较治疗前下降幅度明显 (P =0 0 2 3 2 ,P =0 0 0 45 )。治疗 8周末两组的SeDBP及SeSBP仍明显下降 ,但复方伊贝沙坦组下降更明显 (P =0 0 118,P =0 0 2 0 1) ;治疗 8周末复方伊贝沙坦组较伊贝沙坦组的SeDBP及SeSBP降压幅度均明显 (P <0 0 5 )。复方伊贝沙坦组降压总有效率 76 47% ,高于伊贝沙坦组的 61 16% (P =0 0 10 )。开放试验部分 :收缩压及舒张压谷 /峰值分别为 5 6 1%、 5 5 3 %。  结论 :复方伊贝沙坦降压安全有效、作用强于伊贝沙坦 ,可 2 4h平稳降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贝沙坦 治疗 复方 轻中度高血压 降压疗效 氢氯噻嗪 收缩压 周末 结论 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宇辉 祖菲亚 +3 位作者 贾和 党爱民 吴海英 刘国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空腹血清瘦素(FL)和胰岛素(FI)在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表达以及与无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差异。方法: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组163例,不伴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组63例,正常对照组28例。...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空腹血清瘦素(FL)和胰岛素(FI)在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表达以及与无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差异。方法: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组163例,不伴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组63例,正常对照组28例。停止抗高血压药物2周及禁止高嘌呤饮食48小时后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尿酸、血脂等。放免法检测FL和FI。结果:在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组,FL、FI和HOMA指数(HOMA-IR)较不伴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或P<0.05)。在不伴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组,仅FL以及HOMAIR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均<0.05),而FI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在控制了性别和年龄之后,在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组,FL与血尿酸、体重指数、FI、HOMAIR、收缩压、腰围和心率成正相关(P<0.01)。HOMAIR与血尿酸、收缩压、舒张压和臀围成正相关(P<0.01或P<0.05),FI与血尿酸、收缩压和舒张压成正相关(P<0.01或P<0.05)。在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组中作多元线形回归分析表明:血尿酸、体重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OMAIR、性别和心率进入以FL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结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组血中FL、FI和HOMAIR较不伴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组和对照组显著增高,表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可能同时存在着异常的FL和FI以及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瘦素 胰岛素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脉压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彭晓玲 林泽鹏 +1 位作者 张治伟 王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脉压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3 6例因胸痛住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且规则接受药物治疗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脉压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结果 :①随着收缩压 (SBP)增高和舒张压 (DBP)的下降 ,...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脉压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3 6例因胸痛住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且规则接受药物治疗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脉压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结果 :①随着收缩压 (SBP)增高和舒张压 (DBP)的下降 ,脉压逐渐增大 ,冠状动脉狭窄级别、狭窄≥ 75 %血管支数和狭窄≥ 75 %的例数均明显增加 (P <0 0 1) ;②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严重冠状动脉狭窄 (≥ 75 % )的发生与年龄、高血压病程和脉压相关 (P <0 0 1) ,但与患者平均动脉压似无相关 (P >0 0 5 ) ;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脉压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严重冠状动脉狭窄 (≥ 75 % )发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脉压每增加 10mmHg ,严重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增加 3 2 %( 95 %可信限 :1 2 5~ 1 3 9,P <0 0 0 0 1) ;在对年龄和高血压病程进行调整后 ,脉压每增加 10mmHg仍显示增加严重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 2 1% ( 95 %可信限 :1 15~ 1 2 7,P <0 0 0 0 1)。在其它血压参数中 ,SBP同样与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高血压患者脉压水平和SBP与冠状动脉狭窄呈正相关 ,在高血压防治中 ,应重视SBP的降低及脉压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脉压 冠状动脉狭窄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问题与挑战 被引量:8
8
作者 蒋雄京 杨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1-314,共4页
近年来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研究使大动脉弹性的重要性受到格外重视。动脉僵硬是老年人收缩压和脉压升高的关键原因,系老年人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动脉僵硬的主要原因是衰老,但也涉及到遗传和环境因素及血管硬度的自身调节。最近... 近年来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研究使大动脉弹性的重要性受到格外重视。动脉僵硬是老年人收缩压和脉压升高的关键原因,系老年人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动脉僵硬的主要原因是衰老,但也涉及到遗传和环境因素及血管硬度的自身调节。最近已提出降低脉压和动脉硬度升高的新治疗方法,这些方法涉及到常规降压药、硝酸酯、作用于胶原交联的药物、螺内脂及血管活性肽抑制剂等。目前的干预措施仅涉及到其中几个环节,要降低或减少动脉僵硬和脉压增加引发的心血管事件,需要更有效的方法来对抗随衰老产生的这一重要心血管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 动脉僵硬 病理生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尿酸增加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2
9
作者 樊晓寒 孙凯 +5 位作者 娄可佳 党爱民 周宪梁 张慧敏 吴海英 惠汝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3-436,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农村高血压患者高血尿酸增加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通过阶段性随机整群抽样入选河南信阳7个社区4 163例40~75岁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体检、生化检查等确定合并危险因素及血尿酸和... 目的:探讨中国农村高血压患者高血尿酸增加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通过阶段性随机整群抽样入选河南信阳7个社区4 163例40~75岁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体检、生化检查等确定合并危险因素及血尿酸和血肌酐水平,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明确左心室肥厚情况。结果:男性血肌酐升高者(>115μmol/L)显著高于女性(>107μmol/L)(5.2%vs.1.5%,P<0.001),左心室肥厚者显著低于女性(33.8%vs.41.9%,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女性血肌酐升高者较血肌酐正常者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均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左心室肥厚者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无左心室肥厚者[(264.5±70.1)vs.(250.6±66.5)μmol/L,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男性中无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多个危险因素后发现与血尿酸水平Ⅰ分位组比较,血尿酸水平Ⅳ分位组显著增加男性血肌酐升高危险(OR,15.8,95%CI:3.3~77.2),而在女性未治疗高血压患者中显著增加左心室肥厚危险(OR,1.51,95%CI:1.13~2.03)。结论:高血尿酸增加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存在性别差异,在女性中显著增加左心室肥厚危险,在男性中增加肾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差异 血尿酸 高血压 靶器官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中心动脉压和血管弹性功能检测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蒋雄京 杨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8-231,共4页
本文介绍了目前无创中心动脉压和动脉弹性功能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提出如何合理选择及应用这些检测方法的建议,并指出其中有些检测方法目前仍限于研究阶段,但随着研究资料充实,有可能在未来几年成为心血管危险分层及监测药物疗... 本文介绍了目前无创中心动脉压和动脉弹性功能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提出如何合理选择及应用这些检测方法的建议,并指出其中有些检测方法目前仍限于研究阶段,但随着研究资料充实,有可能在未来几年成为心血管危险分层及监测药物疗效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动脉压 动脉弹性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的降压目标和药物选择 被引量:14
11
作者 吴海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25-826,共2页
老年高血压人群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脉压增大、直立性低血压、血压波动大更常见。老年高血压常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保护靶器官、改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的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各种指南均对老... 老年高血压人群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脉压增大、直立性低血压、血压波动大更常见。老年高血压常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保护靶器官、改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的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各种指南均对老年高血压降压目标做出相应的推荐意见。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中常用的5类降压药物均可以选用,但更强调个体化,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及危险分层选择降压药物,避免过快、过度降压,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高血压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血压联盟关于经皮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立场与建议 被引量:7
12
作者 蒋雄京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9期51-56,共6页
近年来,经皮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renal denervation,RDN)(以下简称“该技术”)治疗难治性、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在国际上相继开展,国内部分医疗单位也采用该技术陆续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但因该技术为一种新的有... 近年来,经皮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renal denervation,RDN)(以下简称“该技术”)治疗难治性、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在国际上相继开展,国内部分医疗单位也采用该技术陆续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但因该技术为一种新的有创治疗法,临床研究时间尚短,还缺乏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资料,国内外学者对其可否进入临床应用的认识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歧[1]。为规范国内开展RD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避免无序、无效,防止滥用,中国高血压联盟多次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集体讨论,征求各方意见,尤其考虑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并收集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进行研判,提出在我国开展RD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立场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高血压 RDN 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 肾交感神经 经皮 中华人民共和国 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3
作者 宋卫华 惠汝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5-155,共1页
高血压的家族聚集性间接证明了遗传因素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由家系研究从而引发了高血压遗传学的研究。而遗传高血压动物模型的成功更进一步支持遗传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依据目前国内外研究资料,公认高血压是环境因素... 高血压的家族聚集性间接证明了遗传因素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由家系研究从而引发了高血压遗传学的研究。而遗传高血压动物模型的成功更进一步支持遗传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依据目前国内外研究资料,公认高血压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遗传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占20%~5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鉴别高血压病因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郑德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1-82,共2页
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5%(3.7%-11%),其病因至少有50多种,以肾实质性高血压最为多见,其次为肾血管性高血压、原醛、嗜铬细胞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妊娠期高血压疾患等,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及肾脏活检明确... 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5%(3.7%-11%),其病因至少有50多种,以肾实质性高血压最为多见,其次为肾血管性高血压、原醛、嗜铬细胞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妊娠期高血压疾患等,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及肾脏活检明确病因诊断,具有介入或手术指征者,可以获得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高血压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与高血压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海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8-158,共1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代谢综合征(MS)发病率急剧升高,其诊治涉及多个学科,已成为一个新的慢性病和新的公共卫生问题焦点.高血压作为其组成成分,与MS关系密切,值得关注.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高血压 公共卫生问题 生活方式 社会经济 组成成分 发病率 慢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血压诊断治疗的几个概念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德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7-318,共2页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物 诊断治疗 分子生物学 流行病学 临床应用 临床工作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血压联盟关于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立场与建议 被引量:3
17
作者 蒋雄京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3-244,共2页
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术(RD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是一项新技术,国内外学者对其可否进入临床应用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歧。为规范国内开展RD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避免无序、无效,防止滥用,中国高血压联盟提出在我国开展RDN治疗难治性高... 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术(RD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是一项新技术,国内外学者对其可否进入临床应用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歧。为规范国内开展RD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避免无序、无效,防止滥用,中国高血压联盟提出在我国开展RD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立场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术 难治性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目前的认识和展望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雄京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1-242,共2页
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是一项新技术。本文就其原理、临床研究现状、我国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做了阐述。
关键词 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术 难治性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2)高血压病的治疗进展及指南解读(续1) 被引量:13
19
作者 惠汝太 樊晓寒 高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共3页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患病率逐年增加。近年来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公布,各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相应进行调整,治疗上强调联合用药,目标血压不宜过低,同时干预其他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固定复方制剂可简化治疗方案,...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患病率逐年增加。近年来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公布,各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相应进行调整,治疗上强调联合用药,目标血压不宜过低,同时干预其他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固定复方制剂可简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依从性,近年来得到推广。新型降压药物肾素抑制剂已推向临床,能否优于其他种类降压药物尚有待临床验证。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新技术,肾上腺动脉栓塞术作为治疗肾上腺瘤的介入方法已在我国开展。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近年来也有新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治疗 肾素 肾上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祖菲亚 张宇辉 +2 位作者 党爱民 吴海英 刘国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7-439,共3页
目的 :旨在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与不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和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差异。方法 :将 2 2 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 (HU )组 163例 ,原发性高血压不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 (H )组... 目的 :旨在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与不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和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差异。方法 :将 2 2 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 (HU )组 163例 ,原发性高血压不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 (H )组 63例 ,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和血清尿酸、血脂等。结果 :血清尿酸、血糖、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率以及空腹血清胰岛素和HOMA指数在HU组均较H组增高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在控制了性别和年龄之后 ,HU组的HOMA指数与血清尿酸、收缩压、舒张压和臀围呈正相关 ;血清胰岛素与血尿酸、收缩压和舒张压呈正相关 ;血清尿酸与心率呈正相关 (P <0 0 5或P <0 0 1)。在HU组中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 :HOMA指数、性别及心率进入以血清尿酸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空腹血清胰岛素和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较原发性高血压不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显著增高 ,并与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合并症 高尿酸血症 血清 胰岛素水平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