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二期心血管病基础研究相关知识及实验技术培训班成功举办
1
作者 叶珏 孟宪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7-277,共1页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中心实验室于2012-05-07至2012-05-11举办了第二期心血管基础研究相关知识及实验技术培训班。本期继续教育项目根据科研工作的实际需求,针对心血管病基础研究的相关知识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验技术,...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中心实验室于2012-05-07至2012-05-11举办了第二期心血管基础研究相关知识及实验技术培训班。本期继续教育项目根据科研工作的实际需求,针对心血管病基础研究的相关知识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验技术,进行了多层次的讲解。本期讲座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实验技术 培训班 中国医学科学院 继续教育项目 中心实验室 科研工作 多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管理开放型医学实验室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燕婉 叶珏 孟宪敏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3-155,共3页
开放型实验室是为青年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提供的技术平台,是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重要场所。通过结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心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介绍了实验室如何通过抓制度化管理、人员管理和仪器管理3条主线,科... 开放型实验室是为青年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提供的技术平台,是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重要场所。通过结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心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介绍了实验室如何通过抓制度化管理、人员管理和仪器管理3条主线,科学管理好开放型实验室的管理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型实验室 制度化管理 人员管理 仪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张燕婉 叶珏 +2 位作者 时那 孟宪敏 王来元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10期35-37,共3页
阐述了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技术在蛋白质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论述了蛋白质印迹技术的原理和实验方法,从实验技术的几个主要方面对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进行了经验性的论述。
关键词 蛋白质 免疫印迹 电泳转移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铂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增殖影响的初步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许连军 高润霖 +3 位作者 吴超 叶珏 宋莉 钱鑫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54-457,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双环铂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和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成为支架携带药物的可能性。方法:3-(4,5-二甲基噻唑-2-基)-5-(3-羧甲氧基胺)-2-(4-苯磺基)-2氢-四唑盐(MTS)法评价双环铂对HASMC和...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双环铂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和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成为支架携带药物的可能性。方法:3-(4,5-二甲基噻唑-2-基)-5-(3-羧甲氧基胺)-2-(4-苯磺基)-2氢-四唑盐(MTS)法评价双环铂对HASMC和HAEC增殖的影响。探索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条件下双环铂对HASMC和HAEC增殖抑制率的影响;双环铂对HASMC和HAEC半数抑制浓度的差异;以西罗莫斯作为阳性对照组,探索双环铂对HASMC和HAEC抗增殖作用的最低有效浓度。结果:双环铂对HASMC和HAEC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双环铂对HASMC和HAEC的半数增殖抑制浓度分别为3.47μg/ml和72.44μg/ml。双环铂浓度为10 ng/ml~10μg/ml时,对HASMC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双环铂浓度为10μg/ml时,对HAEC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阳性对照药物西罗莫斯在纳克(ng)水平对HASMC和HAEC的增殖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双环铂对HASMC和HAEC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双环铂对HAEC的最低抑制浓度比对HASMC的最低抑制浓度高1000倍。尽管双环铂对细胞增殖的作用弱于西罗莫斯,但是其明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而较少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的特性,使其有可能成为药物洗脱支架所携带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内皮细胞 双环铂 西罗莫斯 再狭窄 药物洗脱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氧化应激损伤及通心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3
5
作者 段炼 杨跃进 +7 位作者 张海涛 程宇彤 康晟 赵京林 孟亮 田毅 叶珏 孟宪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0-434,共5页
目的:评价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氧化应激损伤在心肌无再流中的作用以及中药通心络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中华小型猪3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0.05g·kg-1.d-1)、中剂量(0.2g·kg-1.d-1)和大剂量(0.5g... 目的:评价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氧化应激损伤在心肌无再流中的作用以及中药通心络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中华小型猪3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0.05g·kg-1.d-1)、中剂量(0.2g·kg-1.d-1)和大剂量(0.5g·kg-1.d-1)通心络治疗组,每组6只。冠状动脉阻断3h,再灌注1h建立AMI再灌注模型。测定并对比AMI前、后3h和再灌注后1h血清及再灌注后正常、再灌注和无再流区心肌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冠脉结扎3h,血T-AOC、T-SOD和GSH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1),而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再灌注后,上述指标降低和升高更显著(均P<0.01)。(2)与假手术组和正常区心肌组织相比,模型组再灌注区心肌T-AOC、T-SOD和GSH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1),MDA含量则显著升高(P<0.01),而无再流区上述指标降低和升高比再灌注区更显著(均P<0.01)。(3)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通心络能显著提高AMI3h血T-AOC、T-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均P<0.05),并显著提高再灌注1h血T-SOD含量(P<0.05);大剂量通心络能显著提高AMI3h和再灌注1h血T-AOC、T-SOD含量,抑制MDA生成(均P<0.05)。(4)中剂量通心络仅能显著提高再灌注区T-AOC含量(P<0.05),降低MDA含量(P<0.05);而大剂量则显著增加再灌注区T-AOC、T-SOD和GSH含量(均P<0.05),抑制MDA的合成(P<0.01),并显著增加无再流区T-AOC和T-SOD含量(均P<0.05),降低MDA的含量(P<0.01)。结论:机体抗氧化防御功能降低和心肌局部氧化还原稳态失衡,可能是AMI再灌注后无再流发生的重要机制。中药通心络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防御能力,抑制心肌局部的氧化损伤,起到了减少无再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氧化性应激 无再流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技术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燕婉 汪劭婷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7年第10期25-28,50,共5页
该文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结构组成,从样品预处理方法和仪器使用技术(流动相、色谱柱、检测器)方面阐述了液相色谱技术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为广大液相色谱工作者今后更好的从事液相色谱分析工作,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色谱知识和仪器管... 该文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结构组成,从样品预处理方法和仪器使用技术(流动相、色谱柱、检测器)方面阐述了液相色谱技术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为广大液相色谱工作者今后更好的从事液相色谱分析工作,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色谱知识和仪器管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仪器组成 样品预处理 色谱 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酶与核因子-кB对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替米沙坦、氨氯地平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商卓 刘丽 +2 位作者 王文 马丽媛 孟宪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133-1137,共5页
目的高血压导致心肌纤维化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文中研究明胶酶与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кB在腹主动脉缩窄(abdominal aortic constriction,AAC)大鼠心肌纤维化及替米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干预过程中的变化,探讨药物预防心... 目的高血压导致心肌纤维化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文中研究明胶酶与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кB在腹主动脉缩窄(abdominal aortic constriction,AAC)大鼠心肌纤维化及替米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干预过程中的变化,探讨药物预防心肌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随机对24只8周龄雄性SD大鼠施行AAC术,8只施行假手术。术后1周将施行AAC术的24只大鼠再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应用替米沙坦5mg/(kg.d)、氨氯地平组,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kg.d)和AAC对照组,每组8只(n=8)。给药8周后,观察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苦味酸天狼猩红偏振光法染色测定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酶谱电泳法测定明胶酶活性,免疫印迹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2、MMP-9和NF-кB蛋白含量。结果心肌CVF、Ⅰ型胶原积分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值和Ⅰ型胶原/Ⅲ型胶原比值在替米沙坦组、氨氯地平组和AAC对照组依次增加,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药物治疗组明显低于AAC对照组(P<0.05),替米沙坦组明显低于氨氯地平组(P<0.05);Ⅲ型胶原IOD值呈上升趋势;替米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均明显低于AAC对照组(P<0.05),但两药物治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MMP-2活性在两药物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于AAC对照组(P<0.05),高于假手术组(P<0.05)。MMP-9活性及心肌组织中MMP-2和MMP-9含量在假手术组、替米沙坦组、氨氯地平组和AAC对照组中依次增加,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кB蛋白含量在假手术组和替米沙坦组低于AAC对照组(P<0.05);在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和AAC对照组高于假手术组(P<0.05);在替米沙坦组低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P<0.05)。结论替米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可抑制明胶酶而预防心肌纤维化,替米沙坦作用优于苯磺酸氨氯地平。NF-кB参与替米沙坦抑制明胶酶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 核因子-КB 腹主动脉缩窄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娜琼 宋莉 +5 位作者 杨跃进 鲁向锋 华倚虹 叶珏 李建新 顾东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及破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探讨MMP-9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间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汉族冠心病患者1371例,如患者前... 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及破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探讨MMP-9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间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汉族冠心病患者1371例,如患者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中仅一支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定义为单支病变者(单支病变组,n=332);如患者上述三支冠状动脉中有两支直径狭窄≥50定义为双支病变者(双支病变组,n=445);如上述三支冠状动脉直径狭窄均≥50,则定义为三支病变者(三支病变组,n=594)。选择MMP-9-1562C/T、R279Q等SNPs位点,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确定基因型。χ2检验用于单因素分析时检验SNP位点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间的关联。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用以校正混杂因素。结果:-1562C/T多态性位点在冠心病患者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中-1562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11.3,11.6和9.9;R279Q多态性位点在冠心病患者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中279Q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31.3,32.1和30.2。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上述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在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组中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冠心病患者中MMP-9-1562C/T及R279Q多态性位点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无关,因而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硬化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汉族可溶解性的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白细胞介素-6等水平变化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买尼沙.买买提 刘冬青 +8 位作者 程祖亨 帕提曼.买买提 牙合甫江 高方明 帕尔哈提 孟宪敏 叶珏 张燕婉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1-264,共4页
目的:结合冠状动脉(冠脉)i盏影研究维吾尔族(维族)、汉族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自细胞介素-6(IL-6)和可溶解性的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水平变化及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并比较维、汉两族ACS患者之... 目的:结合冠状动脉(冠脉)i盏影研究维吾尔族(维族)、汉族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自细胞介素-6(IL-6)和可溶解性的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水平变化及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并比较维、汉两族ACS患者之间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象380例,分为维族、汉族ACS组各110例,维族、汉族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SAP湟且(维族、汉族SAP组)各40例以及汉族、维族健康人(维族、汉族对照组)各40例。均采血检测sCD40-L、hs—CRP、IL-6水平,并结合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冠脉病变采用Gemini评分通过建立逻辑回归I.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ACS的危险因素。结果:维族、汉族的ACS组和与各自本组的对照组比较:吸烟者、饮酒、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例均较高;hs—CRP、sCD40L、IL-6均较高;维族、汉族SAP组与各自的对照组比较,IL-6水平均较高。上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与维族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5~15分者和〉5分者评分与〈5分者比较,血清sCD40L、hs—CRP、IL-6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与汉族ACS患者,Logsitic回归校正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及吸烟等冠心病易患因素后,hs—CRP、sCD40L、IL-6是ACS发生的独立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56、6.97、6.66)。结论:维、汉两民族血sCD40L、IL-6、hs—CRP增高与急性冠脉事件有关,三次指标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范围、狭窄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汉族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高敏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可溶解的CD40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