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细胞癌血管包绕肿瘤团簇组织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志轩 朱绍成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7-222,共6页
血管包绕肿瘤团簇(vascular encroachment of tumor clusters,VETC)是在肿瘤发生、发展、转移、预后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的微血管模式。VETC也是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经常存在的一种现象与模式,VETC阳性患者的生存... 血管包绕肿瘤团簇(vascular encroachment of tumor clusters,VETC)是在肿瘤发生、发展、转移、预后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的微血管模式。VETC也是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经常存在的一种现象与模式,VETC阳性患者的生存期较短、复发率较高、预后较差。一直以来HCC中VETC的确诊主要依赖于病理学检查,但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影像组学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应用,逐步可以实现对VETC的半定量可视化评估。研究发现,VETC与微血管状态密切相关,VETC阳性HCC在影像学上表现为特定的强化模式,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VETC方面展现出较高准确性,然而当前研究多为单中心回顾性设计,样本量有限,且缺乏标准化流程。未来应扩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优化影像组学算法,并结合多模态影像技术提升VETC预测的临床适用性。本文将围绕VETC的组织学研究进展、VETC与微血管状态、VETC阳性HCC影像学特征展开综述,旨在为HCC的临床诊疗方案提供参考,并为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包绕肿瘤团簇 肝细胞癌 影像组学 人工智能 组织学 微血管状态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肺动脉壁内血肿CT血管成像表现与预后 被引量:5
2
作者 周璐 王姝文 +2 位作者 刘豆豆 孙明华 葛英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540,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D)合并肺动脉壁内血肿(PAIH)CT血管成像(CTA)表现,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急性Standford A型AD合并PAIH患者(PAIH组)及55例无PAIH的急性Standford A型AD患者(对照组)资料,对比2... 目的观察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D)合并肺动脉壁内血肿(PAIH)CT血管成像(CTA)表现,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急性Standford A型AD合并PAIH患者(PAIH组)及55例无PAIH的急性Standford A型AD患者(对照组)资料,对比2组主动脉及冠状动脉CTA表现,观察PAIH组术后15天血肿吸收情况,根据2组出院后1年内主动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急性Standford A型AD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PAIH组升主动脉最宽径大于对照组[(5.22±0.57)cm vs.(4.54±0.45)cm,t=6.963,P<0.001],主动脉瓣、窦管结合部、右冠窦、无冠窦及右冠状动脉更易受累,且更易出现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P均<0.05)。PAIH组42例接受手术治疗,13例因病情危重未能接受手术治疗而死亡;术后15天其中36例血肿范围较前缩小。对103例完成随访,其中63例预后良好、40例预后不良。年龄及合并PAIH是急性Standford A型A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7、4.71)。结论急性Standford A型AD合并PAIH的CTA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预测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肺动脉 血肿 CT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CT在儿童低剂量CT成像中的应用进展及挑战
3
作者 孙记航 钟玉敏 +2 位作者 牛延涛 葛英辉 彭芸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84-1288,共5页
CT是儿科临床常用检查手段;制定并普及儿童低剂量CT扫描方案、构建标准化图像质量评价体系是儿童低剂量CT研究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国产CT设备在硬件性能及图像重建算法方面取得突破,与人工智能技术相融合,为儿童低剂量CT成像提供了新的... CT是儿科临床常用检查手段;制定并普及儿童低剂量CT扫描方案、构建标准化图像质量评价体系是儿童低剂量CT研究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国产CT设备在硬件性能及图像重建算法方面取得突破,与人工智能技术相融合,为儿童低剂量CT成像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从扫描方案、建立图像质量评价体系及临床推广等方面对国产CT在儿童低剂量CT成像中的应用进展及挑战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闲置的研究进展与启示
4
作者 杨巧芳 宋圆圆 +5 位作者 董方方 王蕾 丁鑫鑫 高伟 蒿若楠 李春燕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2-356,共5页
中心静脉导管闲置是临床实践中易被忽略的问题。文章通过检索、整理、分析、汇总国内外中心静脉导管闲置相关文献,明确中心静脉导管闲置的概念,从患者特征及偏好、治疗方案、医护人员及管理制度4个方面阐述影响中心静脉导管闲置的因素,... 中心静脉导管闲置是临床实践中易被忽略的问题。文章通过检索、整理、分析、汇总国内外中心静脉导管闲置相关文献,明确中心静脉导管闲置的概念,从患者特征及偏好、治疗方案、医护人员及管理制度4个方面阐述影响中心静脉导管闲置的因素,并提出对策及研究方向,为中心静脉导管的规范管理提供参考,以进一步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闲置 患者安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重建先天性心脏病婴儿胸部低剂量CT图像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明华 彭俪颖 +5 位作者 张飞飞 潘玉坤 李童 张继良 谢瑞刚 葛英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529,共5页
目的观察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AIIR)用于重建先天性心脏病婴儿胸部低剂量CT图像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62例拟接受胸部CT检查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儿,随机将其分为低剂量组(n=142)与常规剂量组(n=120)。对低剂量组以管电压80 kVp、管电... 目的观察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AIIR)用于重建先天性心脏病婴儿胸部低剂量CT图像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62例拟接受胸部CT检查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儿,随机将其分为低剂量组(n=142)与常规剂量组(n=120)。对低剂量组以管电压80 kVp、管电流10 mAs行胸部CT扫描,分别采用混合迭代重建(HIR,A组)和AIIR(B组)重建图像;对常规剂量组以管电压80 kVp、管电流100 mAs行胸部CT扫描,以HIR重建图像(C组)。比较3组图像主、客观评价结果,分析AIIR的价值。结果3组图像质量及显示结构清晰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除显示叶间裂清晰度外,B、C组图像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校正P均>0.05),而A组图像主观评分均低于B、C组(校正P均<0.05)。3组肺实质噪声(SD)、信噪比(SNR)及对比度噪声比(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校正P均<0.05)。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有效剂量分别为0.09(0.08,0.10)及0.85(0.75,1.03)mSv,前者低于后者(Z=-13.942,P<0.001)。结论利用AIIR可使先天性心脏病婴儿胸部低剂量CT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扫描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心脏病 低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预测肝细胞癌免疫组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嘉慧 朱绍成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2-188,219,共8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作为高发恶性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且预后差异显著。免疫组化标志物在HCC的诊疗和预后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依赖有创病理检测,难以早期动态评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作为高发恶性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且预后差异显著。免疫组化标志物在HCC的诊疗和预后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依赖有创病理检测,难以早期动态评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凭借多参数成像特性为无创预测HCC免疫组化标志物提供了可能,新进的影像组学技术在标志物预测方面也表现出巨大潜力。目前缺乏系统性综述讨论MRI在预测HCC免疫组化标志物方面的应用价值。本文归纳总结了MRI形态学、功能学及影像组学预测HCC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细胞角蛋白19、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和程序性死亡配体-2、P53肿瘤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免疫组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MRI影像特征及影像组学方法在预测HCC免疫组化标志物中的作用以及研究技术的优劣势。本文发现传统MRI在预测免疫标志物时缺乏影像征象与病理机制的关联验证且部分影像特征特异性不足,而影像组学单中心小样本建模导致特征稳定性受限且模型可解释性低。未来研究需整合多模态功能MRI、多中心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与影像组学融合技术构建无创评估体系,推动HCC诊疗模式向影像智能决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免疫组化标志物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T 1-mapping及细胞外容积在肥厚型心肌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7
作者 林青 王佳佳 葛英辉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95-1100,共6页
目的: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肌节段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 1-mapping)及细胞外容积(ECV)的特点,探讨T 1-mapping及ECV对HCM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搜集行3.0T心脏MRI检查的HCM患者56例(HCM组)及3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测... 目的: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肌节段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 1-mapping)及细胞外容积(ECV)的特点,探讨T 1-mapping及ECV对HCM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搜集行3.0T心脏MRI检查的HCM患者56例(HCM组)及3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测量两组舒张末期最大左心室壁厚度、心肌质量、16个心肌节段初始和增强后T 1-mapping值,计算其ECV值,分别比较HCM组与正常对照组及HCM各亚组间相关参数的差异。结果:HCM组56例患者共有896个节段,将其分为肥厚并强化节段260个(A组)、肥厚未强化节段145个(B组)、非肥厚并强化节段15个(C组)、非肥厚未强化节段476个(D组)。HCM组舒张末期最大左心室壁厚度、心肌质量、初始T 1-mapping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分别为(21.01±4.42)mm和(8.41±1.23)mm、(235.49±96.63)g和(110.01±22.36)g、(1260.21±66.47)ms和(1195.28±37.48)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C组初始T 1-mapping值及ECV值最高,增强后T 1-mapping最低,A、B、C、D四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MRI T 1-mapping值和ECV值可定量评估HCM的心肌组织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磁共振成像 T 1-mapping 细胞外容积 延迟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MR压缩感知电影序列用于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双心室功能 被引量:1
8
作者 谢佳鑫 葛英辉 +3 位作者 林青 温茹 王佳佳 张戈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3-857,共5页
目的观察心脏MR(CMR)压缩感知(CS)序列与常规电影(CM)序列用于评估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双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71例CHD患者(心律齐组31例、心律不齐组40例)行心脏CM及CS序列扫描,记录2种序列扫描时间;对比2种图像质量主观评分... 目的观察心脏MR(CMR)压缩感知(CS)序列与常规电影(CM)序列用于评估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双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71例CHD患者(心律齐组31例、心律不齐组40例)行心脏CM及CS序列扫描,记录2种序列扫描时间;对比2种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分析于2种图像上所测双心室功能定量参数的差异、一致性及其相关性。结果CS图像采集时间为(18.87±1.75)s,较CM[(147.56±5.23)s]缩短87.21%。2种图像质量均符合诊断要求,心律齐组CS图像主观评分低于CM图像[4(3,5)vs.4(4,5),Z=-2.070,P=0.038];心律不齐组CS图像主观评分高于CM图像[4(4,4)vs.3(4,4),Z=-2.673,P=0.008]。于2种图像所测全部71例、心律齐组及心律不齐组左心室功能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于CM与CS图像所获全部71例、心律齐组及心律不齐组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射血分数(EF)、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及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于CM与CS图像所测双心室功能CMR参数的一致性均良好,且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利用CS序列可在提高图像质量的同时准确评估CHD患者双心室功能并显著缩短扫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心室功能 磁共振成像 电影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心脏MRI用于急性心肌炎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姝文 周璐 葛英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7-790,共4页
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可发展为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慢性扩张型心肌病,早期明确诊断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心脏MRI(CMRI)可显示心肌坏死、纤维化和水肿,已成为评估心肌炎的最佳影像学手段。本文就多参数CMRI用于急性心肌炎研究进... 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可发展为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慢性扩张型心肌病,早期明确诊断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心脏MRI(CMRI)可显示心肌坏死、纤维化和水肿,已成为评估心肌炎的最佳影像学手段。本文就多参数CMRI用于急性心肌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检查床位置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效宾 徐男 +3 位作者 李勤勍 柯腾飞 廖承德 杨军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9-684,共6页
目的:探讨胸部CT扫描过程中检查床位置偏离中心定位时床位高低对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仿真人体模型胸部在7个不同检查床高度进行扫描,对比偏离中心程度与扫描参数、图像质量、辐射剂量间的差异。结果:从最低床高至最高床高... 目的:探讨胸部CT扫描过程中检查床位置偏离中心定位时床位高低对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仿真人体模型胸部在7个不同检查床高度进行扫描,对比偏离中心程度与扫描参数、图像质量、辐射剂量间的差异。结果:从最低床高至最高床高,管电流时间乘积、CTDIvol与DLP不断下降,与检查床高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P<0.001),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管电流时间乘积(r=-0.98)、CTDIvol(r=-0.977)、DLP(r=-0.974)。不同检查床位置图像的CT值与标准CT值偏差具有统计学差异,上胸气管旁(F=35.37,P=0.00)、上胸背部(F=72.15,P<0.001)、中胸心脏(F=4.06,P=0.014)、中胸背部(F=72.46,P<0.001)、下胸肝脏(F=3.15,P=0.036)、下胸背部(F=19.23,P<0.001)。在上胸背部、中胸背部、下胸背部,当检查床位置偏离中心越大时与标准CT值偏差越大。检查床位置越低时CT值比标准CT值越小,检查床位置越高时CT值比标准CT值越大。上胸背部(F=9.28,P<0.001)、中胸背部(F=4.13,P=0.014)、腹部背部(F=4.37,P=0.011)的图像噪声在检查床位置偏离中心时具有统计学差异,且随检查床从最低到最高依次增大,在检查床位置最高时达到最大值。结论:检查床位置的高低对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位置偏高对CT值测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较大,位置偏低会导致辐射剂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人体模型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IVIM参数与VEGF和MVD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泓享 李琳琳 +4 位作者 刘月华 务森 崔云惠 刘圆圆 朱绍成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0-384,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多参数值与病理免疫组化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搜集36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均由胃镜证实并且行3.0T MR食管癌常规序列和IVIM序列扫描,病理标本染色后获取VEGF及M... 目的:探讨食管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多参数值与病理免疫组化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搜集36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均由胃镜证实并且行3.0T MR食管癌常规序列和IVIM序列扫描,病理标本染色后获取VEGF及MVD,同时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IVIM各参数值与免疫组化指标VEGF和MVD的相关性。结果:食管癌IVIM参数值ADC、D、D*及f值分别为(1.562±0.379)×10-3、(0.942±0.285)×10-3、(20.394±9.686)×10-3mm2/s和(0.505±0.109),VEGF和MVD测量值分别为(5.556±0.695)和(37.389±22.360)。其中D*值与VEGF呈正相关(r=0.335,P<0.05),ADC值、D值及f值与VEGF无相关性(P>0.05)。D*值及f值与MVD呈正相关(r=0.374,P<0.05;r=0.387,P<0.05),ADC值及D值与MVD无相关性(P>0.05)。结论:食管癌IVIM定量参数D*、f与VEGF和MVD呈正相关,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定量参数D*及f可间接反映食管癌血管生成情况,可以作为食管癌术前无创性预测VEGF及MVD的影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吊带的影像学特征
12
作者 郭慧敏 潘玉坤 +3 位作者 张辉 谢瑞刚 胡海波 葛英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分析肺动脉吊带(PA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总结2018年2月—2020年11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确诊的6例PAS患者的临床、超声、CT及其他资料并分析其特征。结果6例PAS患儿中男4例,女2例;中位年龄3月龄(1~13个月)。表... 目的分析肺动脉吊带(PA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总结2018年2月—2020年11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确诊的6例PAS患者的临床、超声、CT及其他资料并分析其特征。结果6例PAS患儿中男4例,女2例;中位年龄3月龄(1~13个月)。表现为肺炎5例,心脏杂音3例,发绀2例。6例均合并有其他心血管畸形。超声心动图检出者5例,1例初诊时漏诊。6例患儿均通过CT血管成像确诊,其中IA型5例,IIA型1例。结论PAS常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CT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心脏及血管外系统,准确评估该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畸形 肺动脉 超声检查 CT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