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阜南县不同商品有机肥应用效果试验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文立 张素峰 +1 位作者 刘峰 田坤发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3期79-81,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品种商品有机肥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及施肥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肥增加施用商品有机肥,能促进小麦苗期早生快发,一定程度上增强小麦的耐寒抗逆能力,生长健壮,对增加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作用明显。但...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品种商品有机肥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及施肥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肥增加施用商品有机肥,能促进小麦苗期早生快发,一定程度上增强小麦的耐寒抗逆能力,生长健壮,对增加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作用明显。但不同品种的商品有机肥,纯经济效益和产投比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有机肥 应用效果 试验 阜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南县设施蔬菜温室白粉虱的发生及防治
2
作者 亓军 谢燕飞 耿影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8期142-142,123,共2页
介绍了阜南县设施蔬菜温室白粉虱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危害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药剂防治。
关键词 设施蔬菜 白粉虱 发生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南县大蒜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3
作者 崔治业 孙进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20期52-53,共2页
介绍了阜南县大蒜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优良品种选用、配方施肥、蒜种处理、播种、辅助出苗、田间管理和收获等。
关键词 大蒜 地膜覆盖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不同施肥方式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田坤发 崔治业 赵阳红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7期65-66,100,共3页
为探索不同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寻找最佳施肥方式,特进行了玉米不同施肥方式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对玉米都有一定的增产、增效作用,尤以中间种两侧肥和中间种三面肥效果最好。
关键词 玉米 施肥方式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早春番茄栽培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亓军 谢燕飞 郭国影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2期52-53,共2页
介绍了大棚早春番茄栽培的品种选用,播种前的苗床准备、育苗营养土的配制和播种、种子处理方法及如何培育壮苗、定植和大田管理等技术。
关键词 大棚 番茄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虫乙酯150 OD与1.8%阿维菌素EC桶混防治辣椒烟粉虱田间试验初报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标 张素峰 +6 位作者 高凡昌 王赟 谢怀乾 马立晔 郭国富 韩磊侠 李春田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24期70-72,共3页
为筛选防治效果好、速效性强和持效期长的有效药剂,按照阜阳市植保站安排,于2011年7月进行了螺虫乙酯150 OD与1.8%阿维菌素EC桶混防治辣椒烟粉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辣椒苗生长旺盛时期,烟粉虱成虫盛发期,每667m2用商品量螺虫乙酯... 为筛选防治效果好、速效性强和持效期长的有效药剂,按照阜阳市植保站安排,于2011年7月进行了螺虫乙酯150 OD与1.8%阿维菌素EC桶混防治辣椒烟粉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辣椒苗生长旺盛时期,烟粉虱成虫盛发期,每667m2用商品量螺虫乙酯150 OD16ml+1.8%阿维菌素EC15ml进行茎叶喷雾,对烟粉虱各种虫态有着很好防效,且持效期长达20d以上,宜在烟粉虱防治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螺虫乙酯 阿维菌素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0g/L螺虫乙酯OD与1.8%阿维菌素乳油桶混防治黄瓜烟粉虱田间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朱雪玲 孙永贤 +4 位作者 李春田 张素峰 赵凤梅 陶玲 崔兆星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5期151-152,共2页
150 g/L螺虫乙酯OD与1.8%阿维菌素乳油桶混防治辣椒烟粉虱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黄瓜苗生长旺盛时期施用150 g/L螺虫乙酯OD 300 mL/hm2+1.8%阿维菌素乳油277.5 mL/hm2对防治烟粉虱成虫及若虫效果最好,且在20 d以上都能维持较高的防效。因... 150 g/L螺虫乙酯OD与1.8%阿维菌素乳油桶混防治辣椒烟粉虱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黄瓜苗生长旺盛时期施用150 g/L螺虫乙酯OD 300 mL/hm2+1.8%阿维菌素乳油277.5 mL/hm2对防治烟粉虱成虫及若虫效果最好,且在20 d以上都能维持较高的防效。因此,该种防治方法可以在烟粉虱危害区域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黄瓜 螺虫乙酯 阿维菌素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异色苗的成因与对策
8
作者 高文立 《安徽农业》 2002年第10期17-17,共1页
小麦播种出苗后,由于受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的影响,往往会形成各种不正常的异色苗。为便于因苗对症管理,现分别介绍如下: 黄叶苗 麦叶黄化的原因:一是土壤干旱。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底墒不足或跑墒透风的麦田。其分蘖出生慢,叶色灰绿,心叶... 小麦播种出苗后,由于受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的影响,往往会形成各种不正常的异色苗。为便于因苗对症管理,现分别介绍如下: 黄叶苗 麦叶黄化的原因:一是土壤干旱。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底墒不足或跑墒透风的麦田。其分蘖出生慢,叶色灰绿,心叶短小,生长缓慢或停滞(俗称“缩心苗”),中下部叶片逐渐变黄干枯,根少而细。管理上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7-8千克。二是土壤板结。由于缺墒少气,根系伸展困难,致使麦叶黄短,分蘖不能按时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异色苗 成因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